1.大学生手机成瘾原因分析
1、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内涵及现状。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手机成瘾这一概念进行统一的界定。我国学者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等人定义手机成瘾为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韩登亮、齐志斐等把手机成瘾症界定为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国外学者Bianchi和Phillips(2005)把在明令禁止使用手机的场合,仍不恰当的使用手机的现象称为“问题性手机使用”.
众所周知,科技是把双刃剑。如今手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但手机对大学生的威胁也越来越多。根据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重点实验室学者熊婕、周宗奎等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可以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戒断症状。
戒断症状是指没有参与手机活动时生理或心理上的负面反应。一些大学生表示如果很长时间不使用手机,就会感到十分孤独,更有甚者认为手机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旦减少,就会觉得失去什么似的。
1.2、凸显行为。
凸显行为指手机的使用占据了思维和行为活动的中心。大学生与手机的角色常常主客颠倒,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往往受到手机的牵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大学生在课堂上会因电话或“微信”等而不能专心听讲,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
1.3、社交抚慰。
社交抚慰是指手机的使用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一些年轻人长期使用手机后,丧失了与社会直接接触的能力。随着“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广泛使用,手机的社交替代现象越来越严重。
1.4、心境改变。
心境改变是指手机造成的情绪变化。一些学生表示,在等人的时候会频繁发消息问对方身在何处,否则就会焦急难耐。他们也十分害怕手机自动关机,当手机不能连接WiFi时会变得十分焦虑,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2.大学生手机成瘾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1.1当代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差,好奇心强,容易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明了,每天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努力学习,到了大学以后,学生学习压力瞬间变小许多,而与此同时他们丧失了目标,丧失了学习压力,当然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并且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往往毫无规划,昏昏噩噩的过着每一天,为了消磨时间而沉迷于手机娱乐,长时间的放松,导致许多大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玩手机娱乐的坏习惯,以至于到最后演变为手机成瘾。
1.2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缺乏兴趣。在大学里我们的专业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而就刚升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刚刚摆脱了高中那种魔鬼式的学习训练,他们更想拥有的是轻松、快乐、自由的大学生活。
因此便造成了大学生厌学的这种心理。刚升入大学的他们离开了父母的束缚、脱离了老师的管束,所以学习也就很容易松懈下来,当大学生再次面对索然无味的专业技能知识时厌学心理便在心中悄然出现。
堂上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便利用手机进行娱乐,从而导致了手机成瘾。1.3大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不严格。
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的大校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了普及教育,对学生的管理也趋于松懈了。为了让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看得过去,大多数课程的笔试成绩都采取易避难的方法。
因此大多数大学生面对较难的题目、枯燥的理论知识,不假思索的也就放弃了,时间久了大学生便产生了轻轻松松是四年,辛辛苦苦也是四年,那何必不让自己轻松快乐自由一些的这个错误心理。因此,许多大学生逐渐沉迷于手机,最后愈演愈烈为手机上瘾。
1.4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其内容不断丰富,结构不断优化,操作程序也日渐简单,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
手机产品也是不断的智能化、手机市场也更是日新月异,所以手机受到了大多数人的青睐,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的是手机制造成本的日益下降,就现在而言手机可以说是物美价廉,手机价格由以前的两三千一部降到几百块钱一部,而这一价格的变化刚好满足了消费能力不足的当代大学生的需求。1.5社会整体大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展现出了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而手机作为互联网的一种载体帮助我们展现出了这个世界的奇妙;除此之外,互联网还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畅所欲言,充分的展现自我。互联网吸引了他们而智能手机作为互联网的载体更有利于大学生满足自身需要,所以手机备受大学生的青睐。
3.“我有手机依赖”大学生心理论文
摘 要:目前智能手机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价廉、快捷、丰富、互动性和隐秘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欢,但是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一、手机依赖症的概念及表现 “手机依赖症”是依赖症的一种表现,是个体形成的一种对手机的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具体表现为: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
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当手机连不上网络或收不到讯号时,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等。二、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在一项对沈阳某工科高校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问卷调查中,有94.3%的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其中三星、HTC、Sony、中兴、小米等中端平价型手机占了80%,苹果手机代表的高端机型占了15%。
智能手机的使用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智能手机成为日常消费的重要项目。
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用于手机话费支出不等,35.8%的学生在50 -100元,21.9%的学生在100元以上,如果一名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为1000元,用于话费的支出比例在10%左右。智能手机的更新速度极快,15%的大学生为了匹配最新的手机应用程序或追求靓丽的手机外观,追风购买高端智能手机,例如苹果、三星note等;还有18%的大学生会每年更换一部手机。
32.8%的大学生经常用手机下单购物、支付电话费、买火车票等。2.智能手机成为打发时间的娱乐品。
大学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在网的时间达5小时以上的有41.4%,这些学生用手机上网聊天、关注微信朋友圈、淘宝购物,偶尔关注最新的时事新闻;除了在课余时间上网,上课时间大学生也会随手掏出手机上网,不管什么课都会玩手机的同学占10%左右;五成学生会在觉得“没有什么用”的课堂上使用手机,而大学生心中的“没有什么用”的课一般是考查课或思政课。3.智能手机成为工作及社交的重要工具 据调查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软件是:QQ 52.86%;微信 37.62%;游戏6.2% 。
大部分学生干部通过QQ或微信群聊软件获得工作信息,使工作速度大大提升;同时大学生喜欢通过人人或微博软件联系高中或初中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最新状态。数据显示,一旦没带手机,19%的学生觉得坐立不安,内心空虚,48.1%的学生觉得无聊。
4.智能手机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杀手锏 一般来说每天23:00之前大学生就会结束一天的学习工作入睡,而高达60%的学生晚上睡觉不关机,78.1%的学生在睡前阅读小说、打游戏、聊天等等。实验证明,睡前使用1小时的彩屏手机会减少人们生成褪黑激素总数大概22%,让人始终处于浅睡眠;手机的辐射会对脑电波造成影响,造成休息不好、多梦、智力下降;长期低头看手机,导致大学生产生颈椎劳损;频繁发送短信息会导致大拇指酸痛、麻木或肿胀等不适症状。
三、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目前大学生有手机依赖症症状的达到了90%,其中多数学生为中度和轻度依赖,严重依赖的占15%左右。“手机依赖症”不仅带给大学生生理的危害,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影响。
1.从众和攀比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心理冲突。
大学生因为别人使用智能手机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和丰富资源,也希望自己购买智能手机;甚至不少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也从众购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变成了一种身份和身价的象征。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特别喜欢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说自拍照、好吃的、好玩的、新买的衣服,这些信息的传递无形中,又助长了攀比心理。
2.焦虑不安 过度关注手机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
即使是在休息时间,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您出门时没有携带手机,你会有以下哪种感觉?”,19%的大学生觉得坐立不安,内心空虚,48.1%的学生觉得有点无聊;46.7%的学生觉得“别人的手机响起时经常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响”;65.8%的学生“当手机没有信号时,会感觉烦躁甚至愤怒”,62.4%的学生“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哪怕去卫生间也要带着”。
这些心理现象显示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加重了大学生日益紧张焦虑的心理状况。3.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
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着下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大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大学生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4.社交障碍 QQ、微信、人人等沟通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与人正面交际的紧张感与焦虑感,深受大学生喜欢,但是过多地依赖手机QQ、微信交流,反而产生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会感到紧张、害怕”的社交障碍表现。
大学生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
4.手机为什么让大学生沉迷
并且我发现,过度使用网络,已在大学生中显现出“小群体”的现象。
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或一个小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作为集体生活环境中的一个成员,不希望在群体中被孤立起来受到众人的攻击或排挤。
因此,他们会遵从群体的意愿,采用与群体一致的行为,而这种群体内部的“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体的判定能力及自我意识,盲目地顺从群体的行为导致过度上网现象的发生。通过和这些网络成瘾学生的接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
对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加强精神关怀。必要时强制戒断,采取一些心理疗法,对学生好转情况跟踪观察。
我院03级一名学生上网成瘾,为解决此问题,该年级辅导员派两名学生采取人盯人方式对其进行监控。因此有一次他向辅导员请假两天谎称照顾母亲,实际是去包夜,被辅导员及时发现。
后来03级辅导员采取了三点措施促其改变。(1)请该同学天天晚上用班长的手机发短信告知其所在方位。
(2)带他熟悉每个任课老师,让老师专门对其进行点名。(3)要求他天天去图书馆或教室看书。
经过这一系列措施,该生发生重大转变,于近日得知该生顺利考上北大研究生,并且专业复试排名第一。2.对于网恋的学生,辅导员应当生及时加以引导,具体指导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扩大交友面,把对网络的依靠转移到新的爱好上来。
对我前面提到的那名网恋学生,我多次和他谈话,分析网络成瘾的弊端,使他确实感受到老师对他是真的关心,在关心基础上提的要求他也更轻易接受。将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并和其父母保持联系,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精神状态,协助我们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和其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该名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于是给他进行勤俭自立的教育,让他熟悉到学费来之不易。
在06级辅导员的配合下,派学生对其进行“一帮一”,现该名学生已有较大改进,愿意走进课堂,继续学业。06级辅导员还主动加强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联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通过各种教育和活动预防网络成瘾。(1)学院加强专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学生谈理想,谈就业,谈回报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自律和关心他人的意识以及知道感恩的心理。
(2)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好,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冲淡网络的诱惑。(3)加强与学生家长、教师的联系,构建防范网络。
(4)加强上网引导,将网络为我所用,我经常在学院版块或QQ上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对他们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
5.手机为什么让大学生沉迷
并且我发现,过度使用网络,已在大学生中显现出“小群体”的现象。
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或一个小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作为集体生活环境中的一个成员,不希望在群体中被孤立起来受到众人的攻击或排挤。
因此,他们会遵从群体的意愿,采用与群体一致的行为,而这种群体内部的“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体的判定能力及自我意识,盲目地顺从群体的行为导致过度上网现象的发生。通过和这些网络成瘾学生的接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
对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加强精神关怀。必要时强制戒断,采取一些心理疗法,对学生好转情况跟踪观察。
我院03级一名学生上网成瘾,为解决此问题,该年级辅导员派两名学生采取人盯人方式对其进行监控。因此有一次他向辅导员请假两天谎称照顾母亲,实际是去包夜,被辅导员及时发现。
后来03级辅导员采取了三点措施促其改变。(1)请该同学天天晚上用班长的手机发短信告知其所在方位。
(2)带他熟悉每个任课老师,让老师专门对其进行点名。(3)要求他天天去图书馆或教室看书。
经过这一系列措施,该生发生重大转变,于近日得知该生顺利考上北大研究生,并且专业复试排名第一。2.对于网恋的学生,辅导员应当生及时加以引导,具体指导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扩大交友面,把对网络的依靠转移到新的爱好上来。
对我前面提到的那名网恋学生,我多次和他谈话,分析网络成瘾的弊端,使他确实感受到老师对他是真的关心,在关心基础上提的要求他也更轻易接受。将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并和其父母保持联系,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精神状态,协助我们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和其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该名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于是给他进行勤俭自立的教育,让他熟悉到学费来之不易。
在06级辅导员的配合下,派学生对其进行“一帮一”,现该名学生已有较大改进,愿意走进课堂,继续学业。06级辅导员还主动加强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联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通过各种教育和活动预防网络成瘾。(1)学院加强专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学生谈理想,谈就业,谈回报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自律和关心他人的意识以及知道感恩的心理。
(2)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好,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冲淡网络的诱惑。(3)加强与学生家长、教师的联系,构建防范网络。
(4)加强上网引导,将网络为我所用,我经常在学院版块或QQ上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对他们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
6.结合实际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
一原因:1、网络色清成瘾。
2、网络游戏成瘾。3、网络关系成瘾。
4、网络信息成瘾。5、网络强迫行为。
二:如何克服。(1)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2)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用其它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冲淡网络的诱惑。(3)与亲友、老师、同学建立缉处光肺叱镀癸僧含吉良好的人际关系。
(4)明确上网目的,限制上网时间。(5)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要加强对不良情绪的调节,保持健康的情绪。
(6)抛弃传统认知,勇敢走进心理咨询室。
7.使用手机对大学生有什么影响的论文
手机的使用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手机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了方便,同学们随时体验着现代科技的快捷。
手机能实现人们随时随地的沟通联络,短信更是消除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而这方面功能在大学群体中反映格外突出,随着手机QQ、手机微博、手机新闻等功能的拓展开发,手机文化正不断地向主流文化过渡。同时,大学生使用手机能开拓视野,通过随时随地的接收新闻,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类动态。
总之,手机媒体给大学生一个能快速便捷的开拓视野的平台。然而,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必然存在两面性,正面表现为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扩充交际圈等如上方面,而负面影响则表现在身体危害及心理危害两个大方面,而对日常行为的影响也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负面影响和危害。1.过度使用手机的身体危害手机通过信号基站接受和发送无线电波,即是我们常说的手机辐射,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辐射信号会被人体所吸收,因此手机辐射很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手机基站附近辐射集中,麻雀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似乎更能说明以上猜想。
为了证实这种猜测,澳大利亚某研究院于1997年进行了一项实验,将容易患上淋巴癌的白鼠暴漏于手机辐射下约l8个月,结果发现,癌细胞生长的速度增长了两倍。基于各项试验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将手t4t~t]人“可能致癌名单”中。
手机辐射的能量通过一种短暂义突然的刺激影响人的中枢神经,参与调查的约13%的同学表示,曾因过度使用手机(通话、网上聊天、阅读小说)导致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甚至引发失眠症。某些山寨手机生产商更是一味提高机体功率,导致其辐射量是一般手机的50倍之多,这对作为山寨手机主要消费群体之一的大学生的想而知。
2.过度使用手机的心理危害(1)手机成瘾及戒断反应。1)手机成瘾。
手机成瘾属于行为成瘾,主要包括以下Jl青况:游戏娱乐方面。从手机普及以来,手机游戏已由最初的文字类、短信类游戏发展为JAvA游戏,一直发展至现在的N—GAGE游戏,手机游戏的质量和可玩性一直在攀升,有人为了取得高分,甚至没日没夜的进行游戏。
沟通交流方面。手机的普及满足了J人们随时随地联络的需求,发送短信也能解决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尴尬,从而方便人们交往。
但正因为这种功能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甚至成瘾。手机携带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神经官能方面的症状,反映在手机携带强迫症上,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没有接到电话或短信,就会焦虑不安;若忘记携带手机,则会心神不宁,担心漏掉他人的联系;时刻都会关注手机是否携带,是否丢失。
2)戒断反应。戒断反应是指停止或减少使用某种药物时,机体自身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跳,一般症状表现为与使用药物时所产生的效力相反的症状,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症候群。
由于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多使用,很多人对于手机产生了不可自拔的依赖心理,一旦生活中离开了手机,马上会产生类似于戒断反应的心理症状。英国专家曾进行一项实验,对若干大学生进行24dx时的无媒体体验,实验过程中,有数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不安,但只要再次接触手机,哪怕只是放进口袋中握住,症状就会大大减轻,心情也很快得到平复。
这些状况都与药物依赖所产生的戒断反应极其相似。(2)手机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1)导致主流意识的减弱。口主流意识是一个政体的中心,其正确的传播能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发展。
然而,随着手机文化的普及,各类信息不加筛选的传播,导致接受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的主流意识趋向歪曲,并开始对国家、政府、党产生怀疑,某些时候,一有风吹草动甚至就会引起大学生的集体示威游行,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安定。2)价值观向多元化发展。
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在社会转型的风头浪尖形成了许多多元型文化,而手机文化的快速发展在此方面形成了一种负面诱导作用,这些文化与大学生思想的长期碰撞,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动摇,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正常的马列主义教育。3)影响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
口手机媒体较为混乱,缺乏严格监管,一些不良信息在以手机为媒介的环境中肆意传播,不加收敛的宣扬着种族宗教、歧视、反动、色情、暴力、虚假等信息,长此以往,点点滴滴的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他们正常的是非判断能力。4)削弱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
手机虽然是一个以真实身份为基础的交流平台,但与现实交往相比,仍欠缺直接互动,依赖于手机进行交流的大学生,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以手机为原点向外发散讯息,这种状况长时间持续会导致该学生团队意识的淡薄,与他人直接沟通的能力也会减弱。__和谐。
(3)手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不论从外形还是功能方面都在进行着快速的革新,手机更新换代之快超越了其他任何3c产品。
作为大学这个特殊的领域,学生与学生间的家庭经济水平与消费能力都处于若干个不同的层次,而所持手机的型号、品牌、功能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形成了贫富学生间的心理反差,由此引发了大学生问的攀比、歧视、嫉。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毕业论文(大学生手机成瘾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