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论在翻译中怎么运用?什么是语言学中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
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
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第四阶段 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
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编辑本段哲学目的论 teleology 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
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
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前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外在的目的论的早期代表,到中世纪则为宗教神学所利用和发挥,成为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内在的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必然性存在于目的性之中,进而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是比必然性更高的原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内在的目的论的奠基者。 编辑本段人格理论上的目的论 弗洛伊德根据先前的经验来严格的解释成年人格,这叫因果性。
荣格认为,这种信条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还给人一种沮丧和绝望之感。因为他强调一个人将要形成的是由他已获得的东西决定的。
尽管荣格并非完全怀疑因果论,但他感到为了对人的动机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必须补充目的论。目的论意指人类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即未来对我们的吸引和过去对我们的促进是同样重要的。
换句话说,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或她)未来的目标和愿望。这是从个人的情况来看;而从更一般的状况来看,一切人类都被它的集体潜意识引向未来。
由于原型具有产生对某种经验的敏感性的特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将指导人类行为朝着进一步理解和最终按照集体潜意识的内容行动。从个人情况来看,一个人的生活受到他的目标和愿望的极大影响,但是全人类是被自身原型所驱动,朝着对他们人格的更深入的理解和对所有人格结构部分的协调组和推进。
2.目的论的三个原则
目的论即翻译目的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法则、连贯性原则、忠实原则
一、目的法则
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的首要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的过程应该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它预期的功能为标准,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再以对等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及其功能为标准,而是注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所要实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目的性原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
二、连贯性原则
译文必须语内连贯,换言之,译文必须对于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
三、忠实原则
在目的论中,忠实性法则仅仅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忠实的程度与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的目的。 诺德认为,“在能够达到译文预期功能的情况下,译者应尽可能保持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特色上的一致。”
扩展资料:
目的论的评价标准
至于目的论的评价标准,目的论用充分性(adequacy)而非等值(equivalence)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在目的论理论框架下,充分性指译文要符合翻译目的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以目标为基础选择实现翻译目的的符号”。这是一个与翻译行为相关的动态概念。等值指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出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但实现了相似的交际功能。等值只是充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描述翻译结果的一个静态概念。
3.“目的论”的含义是什么?
目的论
目的论
teleology
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前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外在的目的论的早期代表,到中世纪则为宗教神学所利用和发挥,成为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内在的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必然性存在于目的性之中,进而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是比必然性更高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内在的目的论的奠基者。
4.求有关目的论的英语类国外期刊文章
Min Sunwoo (Bonn/Saarbrücken) Operationalizing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Skopos) Contents 1 Problem Statement 1.1 Problem and aim of research project 1.2 Skopos in Translation Theory 2 Data 3 Intuitive solution 3.1 Intuitive solution concerning the translation commission and translation purpose 3.2 Intuitive solution concerning the operationalization 4 Formal solution 4.1 Model for Constituting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from the Translation Commission 4.2 The Text Situating Model 4.2.1 Communication Model (Hexagon Model) as a basis model 4.2.2 The Tetrad Model 4.2.3 The Sense Giving Model 4.2.4 The Model of Life Domain 5 Adequacy test 5.1 Adequacy concerning the intuitive solution 5.2 Adequacy concerning the data 5.3 Adequacy concerning the problem 6 Summary 7 Selected references 以上一篇论文,这是目录,网上可下载,或者你给我邮箱我发给你也行。
5.翻译目的论的简介
摘要:翻译目的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今德国最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翻译理论。其核心理念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对翻译过程存在决定性作用。翻译目的与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办法以及对原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选择和译文的转变等息息相关。在翻译进程当中,以目的为导向,以语内语际相一致和充分性作为评价方式。在对目的论的起源与拓展以及其理论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突显出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 翻译标准
从翻译学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翻译理论迅猛成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许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着手从阐释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以及译文受众反应论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分析、研究翻译学。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等多种多样的翻译理论也因此应运而生。其中由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创造的翻译目的论在西方浩瀚的翻译相关理论当中脱颖而出,为翻译实践和研究开拓了新的维度。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由功能主义学派提出的最重要的翻译理论。skopos一词是希腊语,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而theorie一词是德语,有理念、理论之意。目的论的观点是,“目的”这一概念应纳入翻译活动实践当中,所有的行为都与目的休戚相关,而翻译恰恰是一类有目的的、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
6.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原则
这是由诺德提出的。她发现目的论有两大缺陷:首先,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好的译文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如果目的原则所要求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刚好相反,那么我们就会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忠实性原则。因此,诺德就提出了忠诚原则来解决文化差异及翻译行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认为,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这是忠诚原则的一方面。该原则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应尊重原作者,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Nord:2001)因此,忠诚原则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客户、译文接受者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总之,这四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忠诚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7.求翻译目的论的定义,中英文都可以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一种崭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是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Reiss、Vermeer和Nord等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它的建立可以追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将研究聚集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具体说来,它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忠实原则(Fidality rule)。其中核心原则为目的原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这个目的可以理解为: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以及使用某种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由于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需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听话人的背景知识,态度等语境因素。就翻译而言,这是种三元关系,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推断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该理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由此可见,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目的论是对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的突破,提出了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的交流,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目的论在翻译中怎么运用?什么是语言学中的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