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木系工程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浅探施工项目管理摘要:项目管理是为适合项目需要,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方法来实施的项目活动。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掌握控制。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但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而且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施工 项目 管理1 施工项目管理特征施工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他们对施工项目全权负责;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具有时间控制性,也就是施工项目的运作周期;施工项目管理根据阶段及要求的变化,管理内容也发生变化;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2当前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1 重视项目承揽,轻视项目管理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入快步发展的阶段,建筑业更是蓬勃发展,这为施工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施工企业竟相开展了项目承揽大竞争,从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到工作安排,全部将工程项目承揽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过分强调投标承揽工作。从而轻视了项目的管理,出现了项目管理的混乱,造成工程质量下降、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滑坡。2.2 忽视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忽视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施工项目中标进场后,单纯强调施工方案和速度,只求工程按时完成,忽视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由于管理核算人员少,对项目中标价格高与低,标准成本的多与少,各项费用如何控制、项目盈利与亏损等工程核算问题考虑较少。2.3 强调工程进度,忽视工程质量 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施工单位都想把企业做强做大,单一地强调施工产值,在项目施工中只追求工程进度,扩大自己的施工领地,对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重视不够,习惯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对施工中遇到的科技含量大的项目,如高、难、尖一些工程,由于施工的方法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这些高、难、尖工程的设计要求,也不可能创造优质工程,更不符合建筑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2.4 施工项目制度不健全,各项管理难以落实 从近期对施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施工项目存在很多制度上的问题,有些制度制定的不科学,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加之管理措施和办法不具体,在施工过程中落实起来难度很大。施工项目制度不健全,特别是管理体系制度和成本管理制度。3 搞好施工项目管理的对策措施3.1 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3.2 重视施工项目质量管理3.2.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ISO9001和ISO14000质量认证体系就是社会市场化的产物。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学习、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术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3.2.2 人、材料、机械的控制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加我qq我告诉你
2.我与土木工程.论文
一、我对土木工程的认识过程 说实在的,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也没想到土木竞会成为我未来的职业。
我厌恶官场的肮脏污秽勾心斗角卑劣无耻,也惧怕商海的惊涛骇浪与危机四伏。因此我不会去从政,也无能去经商。
因为学习好,成绩 几高,老师夸,同学捧,所以总是感觉飘飘的,自以为聪明得很。自然而然地喜欢把自己的未来规划到天上,想当科学家,想入中科院,想拿中国首届诺贝尔奖,……总之一切好事都被我想遍了,就是没想到土木上来,--也许潜意识里已经想过了,土:土气的土;木:木讷的木,因此立马就否定了它。
高考成绩替我选择了土木。因为成绩不低,进了西安科技大学;因为成绩也不高,进不了生物、计算机、建筑等"红炽状态"的专业,但进得了土木,--于是,我来到了西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
然后是开课、选课、上课,上微积分、上线代、上制图、上英语、上体育、上这些和土木实联性几乎为零的基础平台课,但我对土木的认识并非没有进展。一次一位计算机系的师兄对我说,你选土木真是选对了,就应该做宏大的事情,不像我们研究些小里小气的玩意。
又一次与一游客闲扯,说到我是土木的,他居然叹道:哇噻,那可是西科最好的系。我不知道土木系是不是西科最好的系,但自己的系受到了赞美,我心中总是高兴的。
我又开始认真地接受了土木工程专业。 但我对土木的理解依旧是依稀而朦胧的,这种依稀而朦胧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九周。
也就是说,直到土木工程概论开课了,我才第一次理性地认识了土木,尽管是粗浅的,却是真切的。 我知道了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和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它和国家的开发建设息息相关,它和民族的兴起强盛息息相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塞士俱欢颜"是土木的呼唤,"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对土木的惊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济何虹?"更是对宏大的土木工程阿房宫的真心感慨。有人说,房子盖得好,建筑工程师名声远扬;房子盖得糟,土木工程师臭名昭著。
是啊,我们是幕后英雄,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土木工程师的付出,再华美的外观设计也只是绣花枕头,花拳绣腿,住不得,用不得。所以做幕后英雄,我愿意。
于是我爱上了土木工程。 二、我认识的土木工程 它是一项传统的工程。
古老得不知该从何处去找寻它的渊源,大概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开始陪伴人类走过蒙昧,走向文明,而它也就是在人类的进货中被完善,被发展。从最初的洞穴到秦砖汉瓦,到气派的皇宫,再到现代的高楼大厦,……历史记载着它的成长,而历史也正因为记载了它的成长而更加精彩。
国外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古老的帕特农神庙,雄伟的古罗巴斗兽场,庄严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奇怪的比萨斜塔……国内千年赵州桥,京杭大运河,四川都江堰,咸阳交通网,应县古木塔,还有旷古绝今的万里长城。古老的土木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它造福前人,泽被后世,对推动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立下了赫赫大功。
它是一个年轻的事业。它的体内蕴藏着青春的活力,它的体外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它古老但并不衰老,新兴的科技给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它有了更迅猛的发展速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巨大的发展潜力。艾菲尔铁塔,帝国大厦,世贸双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世界第一高频频易位;多伦多天穹,格林威治千禧顶,浦东国际机场,大分体育场……世界第一跨不断刷新;金门大桥,江阳长江大桥,青马大桥,明石海峡大枯……世界第一桥桂冠更替;挪威山岭隧道,瑞士圣哥隧道,德意开尔其隧道,中国大瑶山隧道……世界第一长风水轮转。
如果说这仅仅是工程设施的大型化和施工空间的拓展,那么信息化的施工,智能化的建筑和交通,分析的防真系统总归算得上是土木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革新。总之,科学技术作为土木工程的强大后盾,推动了土木的发展;而土木工程作为科学技术的广阔战场,又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新材料、新结构、新施工方法和管理理念无一不给土木的腾飞插上理想的翅膀,而计算机的参与设计、分析、施工更使腾飞的土木如虎添翼。世人不禁惊叹:土木前途无限! 它是一门丰富的专业。
土木花园百花齐淀,土木星空群星灿烂,它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包罗范围之广,分支之多是其它专业无法涉及的,试问,没有土木,在哪儿加工你的衣服?在哪儿烹饪你的美餐?美国总统露天办公?胡主席走到欧洲去访问?建筑、道路、铁路、桥梁、机场、港口、隧道、水利、给排水……土木工程家庭的成员真的是太多了,土木工程扮演的角色真的是太重要了。土木,犹如国家的经脉,广范地分布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延伸到社会的每个细胞;土木,犹如民族的骨架,支撑着社会的整体形态,保持着社会的生产活力。
工厂生产要盖厂房,离不开土木;农民种田要灌溉,离不开土木,人民生活要吃水,离不开土木;世界人民要交流,自然得要道路、机场、港口,更是离不开土木;甚至连小村落里养鸡垒鸡窝,养狗搭狗棚,养猪盖猪圈都不能不和土木扯上关系。
3.著名油画《开国大典》是谁的作品?
油画《开国大典》是著名画家董希文的作品。
董希文(1914年-1973年),浙江绍兴人。曾就读于杭州芝江大学土木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越南河内美专,1939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本科。先后师从于林风眠、颜文梁、刘海粟、常书鸿等先生。1942年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临摹壁画三年。1946年经吴作人、李宗津推荐,应徐悲鸿邀请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院董希文工作室主持人、中国美协会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开国大典》、《春到西藏》,均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哈萨克牧羊女》、《千年土地翻了身》,中国美术馆收藏等等。以及大量红军长征路线写生和西藏写生作品等。出版有《长征路线写生集》、《董希文画集》、《董希文素描集》等。发表论文“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素描基本练习对于彩墨画教学的关系”、“绘画的色彩问题”等。
4.刘锡良的人生履历
刘锡良,1928年6月6日生于河北省深县大寺家庄。
父亲毕业于天津直隶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系(即河北工学院前身),后在天津裕元纺织有限公司做技术工作。刘锡良1947年高三毕业,当年考入天津私立工商学院(后改名津沽大学)土木系,由于入学考试优异,获得特殊奖学金,解决了他经济上的困难。
大学四年期间,他一直考试第一名。1951年,他在津沽大学毕业,留校做助教。
在大学期间,正是天津解放前后。马沣教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甚高,给刘锡良留下了深刻印象。
马老师上课只带一本书、几只粉笔,用英语讲课,写英文笔记,讲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刘锡良做了详尽的笔记,至今仍保存着。1948年下半年,天津即将解放,马沣老师不顾战火纷飞,仍给学生留下“单数应用力学习题”的作业,因为解放战争的炮火,多数同学并未完成这一作业。
然而,刘锡良却利用在家躲避战火之机,完成了包括双数的全部作业。天津解放,刘锡良把全部作完的习题交出,同学们十分惊讶!马沣老师看到刘锡良的作业兴奋之极,推荐他给同学们补习讲课,使全班同学补考均达及格。
1952年院系调整,刘锡良来到天津大学做助教。1952年10月至1954年9月,刘锡良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
1954年10月转入清华大学土木系,1955年10月他作为清华大学第一届钢结构研究生毕业,毕业论文题目是《高层钢结构》。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国内第一个提出高层钢结构问题的论著。
论文受到答辩委员会主席茅以升,评卷人蔡方荫教授以及指导人苏联专家的好评。1956年参加天津大学副博士预试,获得优秀成绩。
之后一直到1979年,在天津大学土木系钢结构教研室任讲帅、室副主任、代理主任。1979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6年,晋升为教授,任天津大学钢结构教研室主任、钢结构研究室主任。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他为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1984年以来,他一直兼任天津空间网架结构开发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土木工程界,都晓得刘锡良教授在全国有”十个第一”之称,足见他在科学上的敏感性。
①1955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刘锡良的研究生论文选了(高层钢结构》这个题目,阅读了大量文献,写出论文,受到茅以升先生的赞扬。虽然当时建设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国内经济状况尚不允许,但从发展方向上提出这一课题,在科学和实践上,还是很有价值的。
近几年国内已有高层钢结构建筑,并已出版这方面的规范,然而第一位写出高层钢结构论文的却是刘锡良。②1962年,刘锡良在我目第一个成功地研究设计马鞍形双曲抛物面悬索屋盖。
天津大学健身房即是这样悬索结构的建筑,经1976年的大地震,仍安然大恙。③1965年,第一个研制成功焊接空心球节点网架,并应用于天津市科委礼堂屋盖上。
刘锡良阅读了5种文字的外国资料,吸取了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克服各种保守思想,冒着“白专帽子”的风险,终于研制成功。在中国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新建的场馆屋盖90% 以上采用了这一科研成果。
由于这个“第一”,刘锡良又有“网架先驱、鼻祖、祖师爷”等称号。④1966年,刘锡良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第一次为大学生开设了网架结构课,并为学生开设了空间网架的毕业设计题目。
此后,其他兄弟院校开设空间网架课程都吸取了他的经验。⑤1970年,在刘锡良的倡议下,天津市建筑学会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网架结构推广小组,刘锡良任组长。
在刘锡良亲自带领下,他们向全国建筑情报网提供书面材料,举办讲座,他夜以继日,食住简陋,利用各种宣传形式推广网架结构。近年来在他影响下,在全国各地成立了推广网架结构的协会、学会、委员会、研究中心等。
可以说,20多年来,他为网架结构的普及和推广的建筑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我国网架结构的鼻祖。⑥刘锡良1979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专著《平板网架设计》,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这部在国外也少见的专著,主要是刘锡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转入地下”秘密写成的。完稿于1976年,又历经三年才正式出版。
可见刘锡良是一位多么热衷于科学的人。书中编写了国内外网架的发展和现状,也撰写了刘锡良多年来的科研成果。
在当时计算机尚不普及的情况下,书中简化计算和方法和图表,给设计人员带来方便。各大专院校编写讲义、指导毕业设计、进行科研、设计院搞设计以及编写网架规范,都以此书为主要参考和依据。
1984年,在英国萨里大学土木系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上展出此书,获得与会者的好评。该校研究中心主任马考夫斯基教授说,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专著。
⑦ 参加编制首次网架规范。1980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刘锡良是主要编写人。
这种规范对指导网架设计与施工起到了重大作用。它不仅是国内第一本,而且在国际上也未见到这样全面的国家制定的规范。
⑧ 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空间网架结构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刘锡良198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此后兄弟院校才陆续招收网架结构方面的研究生。
⑨ 1984年,刘锡良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网架公司,也是全。
5.张鑫的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男,教授,博士,山东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1年9月考入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1985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研究生,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分配至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工作。2001年9月至2006年3月在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以及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讲授研究生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与分析”和“建筑物鉴定加固与改造”。1994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现担任土木工程系主任,结构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主任和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所长职务,主要围绕“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建筑物鉴定加固与改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和“土钉支护技术工作机理与实践”等方向开展科研工作,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6项。完成的科研项目10项,其中“建筑物整体平移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临沂市国家安全局八层办公大楼整体平移及关键技术”和“锚喷网支护深基坑边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旧建筑物挖潜改造的研究”和“建筑物陶土灌水法纠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技术的研究” 获山东省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增强塑料(FRP)及工程应用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工程检测鉴定加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第四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建工学院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济南市建功立业劳动奖章获得者。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和参编论著4部。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专科土木系毕业论文(土木系工程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