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小学教育论文 要求: 3000字、摘要,参考文献、关键字
提高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持久性的策略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贴近生活确定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评价,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自己去实践、去探究、成就精彩!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兴趣 生成 形式 评价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已全面实施,与语文、数学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一经开展,就获得了学生的喜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对整个活动不会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推动学生关注课程、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和创造的重要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活动的每个环节,做到有张有弛,有涨有落,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持续地保持一个个高涨的兴奋点。
在几年的指导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三大策略: 策略一、主题,基于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重视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主题要具有现实性及可操作性,只有符合学生认识实际,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能可持续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
但小学生的研究课题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从哪里生成课题?面对众多的题目,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 1.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日常生活中生成。 生活中的有些常见现象,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看似简单,但如果处处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有那么多的问题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例1.《你的坐姿科学吗?》 我校五⑵班学生发现上学期本班近视人数有18人,这学期初上升至22人,其中即将近视的(即视力在4.8—4.9)有3人,而且身边的“小驼背”也越来越多,有报道证明颈柱病已出现低龄化趋势,坐姿不正确是产生这些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同学高远的阿姨因坐姿不正确而导致腰椎骨突出。
因此,学生产生了要了解正确的读写姿势的欲望。老师因势利导,开展了四个活动:查找、访问、听讲座,了解坐姿知识;观察拍照、问卷调查,了解坐姿情况;认识不正确的坐姿的危害,并纠正不良坐姿;写倡议书,倡议人们告别不正确坐姿。
通过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坐姿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之后,上课坐得不端正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并且能够及时地提醒身边的每一个人,还会向他们介绍有关坐姿的知识呢!现在,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仿佛成了坐姿方面的专家。 从以上的例子可见,引导学生确立活动主题时不妨从身边的一点一滴抓起,滴水映日,通过深层的挖掘,得出形象生动的结论,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教育的完善。
此活动还获得了浙江省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2.延伸学科知识,从学科知识中生成。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日常学科教学产生了很多疑问或感兴趣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可以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如果老师对学生适当引导,延伸学科知识,能从学科知识中生成课题。
例2.《铁棒磁性与摩擦次数的关系》。小学科学课《做一个小磁铁》中,有一个“自己做个小磁铁”的实验:握住磁铁的一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作20~30次可以把钢针变成磁铁。
在一次综合实践课上,陈诗慧同学问:磁化钢针一定要象书本上所说需20~30次单向摩擦吗?能减少次数吗?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探究精神呀!我肯定了学生向书本质疑的精神,鼓励她用实验来证明,她借来的电子天平,用磁铁把钢针磁化,然后把吸取的铁粉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用磁铁把钢针单向摩擦5~6次,磁性达到最大值,磁化钢针没必要象书本上所说需20~30次单向摩擦。她还把不同长度的钢针、铁钉进行磁化,发现用磁铁单向摩擦5~6次,磁性就达到了最高值。
通过反复实验,孩子从这里得到的启示,不仅仅是活动本身,而是明白什么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堂探究教学大多为部分的探究,许多问题可能在学生很想深入探究的时候就不得不终止,此时提出的问题却是学生最感兴趣,是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课题,这种吸引力可以驱使学生课外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关注生活现实,从生存环境中生成。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
我们应该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如家乡经济发展了,可家乡的河流却污染严重,是让许多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
例3.宋斯亮同学在观察比较瑞安河水颜色的情况时,发现河水颜色不同,河水里的水蚤数量不同。喜欢动脑思考的他猜想是因为脏水的微生物越多,水蚤吃的东西就越多,繁。
2.求:小学教育论文 要求: 3000字、摘要,参考文献、关键字
提高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持久性的策略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贴近生活确定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评价,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自己去实践、去探究、成就精彩!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兴趣 生成 形式 评价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已全面实施,与语文、数学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一经开展,就获得了学生的喜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对整个活动不会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推动学生关注课程、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和创造的重要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活动的每个环节,做到有张有弛,有涨有落,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持续地保持一个个高涨的兴奋点。
在几年的指导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三大策略: 策略一、主题,基于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重视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主题要具有现实性及可操作性,只有符合学生认识实际,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能可持续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
但小学生的研究课题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从哪里生成课题?面对众多的题目,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 1.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日常生活中生成。 生活中的有些常见现象,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看似简单,但如果处处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有那么多的问题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例1.《你的坐姿科学吗?》 我校五⑵班学生发现上学期本班近视人数有18人,这学期初上升至22人,其中即将近视的(即视力在4.8—4.9)有3人,而且身边的“小驼背”也越来越多,有报道证明颈柱病已出现低龄化趋势,坐姿不正确是产生这些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同学高远的阿姨因坐姿不正确而导致腰椎骨突出。
因此,学生产生了要了解正确的读写姿势的欲望。老师因势利导,开展了四个活动:查找、访问、听讲座,了解坐姿知识;观察拍照、问卷调查,了解坐姿情况;认识不正确的坐姿的危害,并纠正不良坐姿;写倡议书,倡议人们告别不正确坐姿。
通过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坐姿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之后,上课坐得不端正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并且能够及时地提醒身边的每一个人,还会向他们介绍有关坐姿的知识呢!现在,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仿佛成了坐姿方面的专家。 从以上的例子可见,引导学生确立活动主题时不妨从身边的一点一滴抓起,滴水映日,通过深层的挖掘,得出形象生动的结论,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教育的完善。
此活动还获得了浙江省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2.延伸学科知识,从学科知识中生成。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日常学科教学产生了很多疑问或感兴趣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可以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如果老师对学生适当引导,延伸学科知识,能从学科知识中生成课题。
例2.《铁棒磁性与摩擦次数的关系》。小学科学课《做一个小磁铁》中,有一个“自己做个小磁铁”的实验:握住磁铁的一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作20~30次可以把钢针变成磁铁。
在一次综合实践课上,陈诗慧同学问:磁化钢针一定要象书本上所说需20~30次单向摩擦吗?能减少次数吗?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探究精神呀!我肯定了学生向书本质疑的精神,鼓励她用实验来证明,她借来的电子天平,用磁铁把钢针磁化,然后把吸取的铁粉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用磁铁把钢针单向摩擦5~6次,磁性达到最大值,磁化钢针没必要象书本上所说需20~30次单向摩擦。她还把不同长度的钢针、铁钉进行磁化,发现用磁铁单向摩擦5~6次,磁性就达到了最高值。
通过反复实验,孩子从这里得到的启示,不仅仅是活动本身,而是明白什么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堂探究教学大多为部分的探究,许多问题可能在学生很想深入探究的时候就不得不终止,此时提出的问题却是学生最感兴趣,是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课题,这种吸引力可以驱使学生课外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关注生活现实,从生存环境中生成。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
我们应该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如家乡经济发展了,可家乡的河流却污染严重,是让许多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
例3.宋斯亮同学在观察比较瑞安河水颜色的情况时,发现河水颜色不同,河水里的水蚤数量不同。喜欢动脑思考的他猜想是因为脏水的微生物越多,水蚤吃的东西就越多,。
3.急需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不少于5000字)
让我们学会去爱 xxx学院xx专业 你的姓名 对于后进生,其后进的类型是各不一样的,有学习上的落后,纪律上的松懈,思想品德上的不求进取等等。
凡此种种,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品学均差,跟不上集体的步伐。但后进生不是生来就是“后进”,而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教育好他们,把他们从后进的行列中拉上来。然而,转化他们,培养他们成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了解后进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而且需要老师加倍地关心,从而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萌发一种向上的激情。
关心、理解、信任---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捷尔任斯基说过:“只有用爱心才能教育孩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所以,对于后进生,我们不应以“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等简单的话语来彻底否定他们,而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的去观察他们,关心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帮助他们,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以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温暖一颗颗脆弱的心灵。
班上有这样的一位学生,她很活泼、可爱,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但语数学习成绩很差。语文考过七十几分,数学考过六十几分,而且做作业速度很慢,常常到放学还没做好甚至不做。
同学们都对她投去异样的眼光。可我没有嫌弃她,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她也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
于是我打电话到她家向她家人反映在校学习情况,希望得到他们的配合。结果我了解到她的父母都在外做生意,她是由爷爷奶奶代管,然而,爷爷奶奶从小很宠她,什么都依着她,现在想管严一点也已力不从心了。
他们对我说:“孩子读书,我们担的心思也很大,她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得照顾好,要是什么不好了,尤其是学习,我们真的不知怎么办好。”
一个孩子学习,几个人为她操心,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好的,最棒的呢?从那以后,我在上下课时有意无意地去关注她。我发现她在上课很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常常不知道现在讲到哪,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
下课时很少有同学和她玩,她总在一边看着小朋友们玩。于是,我主动找她聊天,刚开始她有些拘束害怕,不大敢和我讲话,几次之后,她就会主动跑上来和我说说爸爸妈*的事,说说以前在幼儿园的事,还会画些画,写些字送给我。
上课时,只要她举起小手,我总设法满足她的表现欲望。说对了,大加赞扬,同时点明上课专心听讲的意义;说错了,不讽刺、不挖苦,而是婉转地请她坐下三思。
我还叫几个好同学带着她一起玩,在学习上多帮助她,渐渐地,我发现她开始认真听课了,认真写字了,作业也做了。偶尔她又旧习重犯时,我总是照顾她的自尊心,无声地暗示她,以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她脸红了,随即改正了错误。
在我不懈地关心帮助下,这位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有次考试得了优。我鼓励了她,“你*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你能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师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
就这样,我用关心、理解、信任的金钥匙打开了这位后进生的心灵之门,使她逐渐告别了“后进”二字,赶上了集体的步伐。 我班还有一位学生,体育特别好,在校运动会上为我班获得团体第一立下汗马功劳,但语数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几乎是班上最差的,还在其他课上频频捣蛋,他的品行也有问题,老有学生来我这告他的状。
虽然他是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但我始终坚信,任何人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无论怎样的学生只要用爱教育,用心指导,都能慢慢变好。于是我抓住他体育好的特点,要他组织带领全班小朋友参加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没想到,课余的这样一个安排让平时课堂上活跃过头的他变得安静了,开始听老师讲课了,也举手发言了。
从那以后,我关注他的目光更多了,也发现了他在慢慢地进步,逐渐跟上了集体。 担老师的时间并不长,但却让我深深感受到用“心”去教育一个学生是多么的重要!我班还有这样一位学生,她上课时注意力很不集中,成绩一直不好。
为此我找她谈过心,但收效甚微。后来经了解得知,她父母离异,跟随母亲,而母亲自己开了一个小饭店,一直很忙,平时经常一个人在家,无人关爱。
针对这种情况,我先与她母亲作了交流,然后又找到与她关系较好的两个外班学生,经常了解该生的一些情况,同时在她座位周围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助氛围,上课时给予她更多的关注,在她犯错时及时予以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细致入微的工作,当我再次与她谈心时,她哭了,因为她真正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那份爱。从此,她学习的积极性高了,也愿意主动和我交流了,成绩一天天地赶上了。
从中,我认识到,要想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老师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以及平时老师较少注意到的学生,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当老师不难,但当好就难。
我们要用自己的热心、关心、耐。
4.求小学教育专业论文一篇.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指导思品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就现行思品教材而言,都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就其中的方法来说,则尚存在欠缺。
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肯定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能力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探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确是当务之急。
就小学思品课教学中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些探索。 一、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
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礼”教育中,有位老师从《中华成语故事》的录像带中挑选《曾子杀猪》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而后让学生讨论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
这样,学生对《讲信用》一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 可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明理方法进行教学,在提高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إ 二、陶冶法 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小学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先组织学生看了一个小品,内容是某同学因一点小事而生气,然后让大家讨论:生气好不好?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而且还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
在课堂教学之余,老师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
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这个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三、感染法 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
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由于该课的内容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身处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维护国家荣誉的事。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她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学生的收获远比老师想像的要多。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了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诉说了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前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动人场面,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
整堂课中教师仅仅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同表述,有些内容和录像场面使教师们激动不已。-。
5.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论文,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学数学论文
解题策略 ——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 2002年推出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原大纲相比,有很多新的内容,其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猜测”和“探索”,可以说是“新课标”中的灵魂”。
“新课标” 虽然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中提到“重视学生检验的习惯”,但我认为,作为数学检验习惯和数学检验能力的培养,理应贯穿数学教学内容的全部,理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而且如果把探索、猜测和检验有机结合起来,将构成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解题策略。
这种解题策略可公式化为: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这种解题策略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解题策略中的“猜测”当然不是毫无依据的瞎猜,而是在探索(至少是初步探索)基础上有一定根据的猜测。
既然是猜测,就不一定正确,就有必要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又必然出现两种可能:猜测正确和猜测有误。
如果猜测正确(经得起检验),则问题获得解决;倘若猜测有误,就应分析探索猜错的原因,探索改善的途径,并进一步作出新的较为合理的猜测。对新的猜测当然又必须进行新的检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求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这就是“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的解题策略。 试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笼子里有鸡兔两物,数一数有28个头,有100个足,问鸡兔各几只? 这种“鸡兔同笼”的问题,一般都是用“假设法”求解的,但“假设法”的思路(逻辑思维)难以被一般的小学生理解,如果我们运用“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这一解题策略。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小学低年级学生也能理解和掌握的下列解答。 探索:因为100÷4=25,所以0<兔的只数<25。
猜测:取0~25的中间数13作为兔的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13=15(只) 检验1:总足数=4*13+2*15=82 探索:因为82<100,所以13<兔只数<25。 猜测2:取13~25的中间数19作为兔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19=9(只) 检验2:总足数=4*19+2*9=94。
探索:因为94<100,所以19<兔只数<25。 猜测3:取19~25的中间数22作为兔的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22=6(只) 检验3:总足数=4*22+2*6=100,正好符合题意。
所以笼中有兔22只,有鸡6只。 上述解答虽然看似麻烦费时,但富含探索意识。
其中的不断合理猜测与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正,从而逐步逼近,直至找到正确答案的过程,符合人类探索、发现、发明、创造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认识特点,对学生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真正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选取中间数的方法,蕴涵了“中值”、“优选”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这种解题锻炼,直接使学生掌握了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这一在实践中(在数学中当然也不例外)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这将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 如果对第一次猜测导致的误差执果溯因,进行分析并稍作逻辑推理,则可快捷获得正确答案。
事实上通过探索和第一次猜测(13只兔、15只鸡)并检验,得知足数82比实际少了100-82=18。导致这一误差的原因虽然是猜测的兔子只数少于实际兔子只数。
在总头数28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只兔,这时相应地减少1只鸡(或者理解为把1只鸡换成1只兔),总足数便增加2,要增加18只足,就需要增加18÷2=9(只)兔,因此,兔的只数应为13+9=22(只),从而鸡的只数为28-22=6(只),经检验,结论正确。 后一解法较前一解法多一点逻辑思维的含量,显然也是一种优秀的解题方法(策略),如果说前一种解法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那么后一种解法完全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这一解题策略求解,将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秀教学论文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1.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2.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7.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学英语教育论文
巧用计算机创新小学英语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随着我国改革开 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英汉双语 教学日益红火。
有关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多种 语言同时学习,更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素养的提 高[1]。但是,由于我国汉语环境的限制,小学生 的初学年龄[2]、英语师资质量的欠缺以及小学 生专用的英语教辅材的缺乏等因素,影响了小 学生英语的兴趣,降低了教学质量[3]。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大量使用电 脑辅助小学生学英语,把英语学习与电脑学习 结合在一起,以字母教学和电脑指法练习作为 儿童英语学习的切入点,通过英语和电脑双项 有机结合训练,使语言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 合,手脑并用,既增强儿童对英文的记忆,又训 练儿童初步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在此过程中, 配合美妙的音乐旋律,寓教于“机”,寓教于 “乐”,可大大提高儿童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 率,为小学英语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新型教学 方法。 一、手脑并用,以机代笔 传统小学英语教育中计算机只是英语教学 的一种辅助手段。
这里的巧用计算机,是指在 传统媒体对教学作用基础上,在字母教学最初 阶段,通过键盘字母所在位置教学字母,让学生 手脑并用,以机代笔,真正做到英语教学与电脑 教学的完美结合。 字母教学是儿童英语学习乃至成人英语学 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儿童英语教学 仅仅停留在一般简单的口语训练上,很难持续 下去作更深入地学习,因此恰恰是26个字母教 学是儿童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基础与关键。
电 脑中指法练习使得这一学习变得轻松、活泼、自 由、充满生趣。以机代笔,从小便让他们使用现 代化的学习工具,培养儿童的现代化意识。
当 孩子们好奇的大眼瞪着五颜六色的键盘进行各 种操作,他们所有的感官能够被充分地调动。 托尼.斯托克威尔说:“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 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
(《快速 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传统儿童英语教学中正 因为缺乏这一充满趣味的“感觉”而显得枯燥、单调、无味。电脑中的指法练习则在儿童接触 英语的最初一刹那就捕捉到每一位儿童好奇之 心,让他们在愉悦的身心活动、游戏中,不知不 觉走上了英语学习的人生历程。
字母教学与电脑指法练习相结合仅是方法 而非目的本身,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讲说英语、学 习英语。儿童具有内语言倾向即天生的语言能 力,母语与非母语是相对的,越是儿童时期,这 种内在的语言能力越强(2岁左右),而正是这 种强大的内在语言能力在驱使并影响着儿童的 字母学习与指法练习,使这种训练以最快捷的 方式为语言学习服务。
二、字母教学打破思维定式 利用电脑键盘所在位置教学字母,改变了 传统的字母顺序教学方法,打破了学生思维定 式,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传统的字母教学,一般 是将二十六个字母│a, b, c, d, e│,f g, h, ,i j│ k, ,l m, n│o, p, q, r│s, ,t u, v│w, x, y, z│分几 组来教学,只是简单地化难为易,既杂乱又没有 规律可循。
其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早已通过 汉语拼音的学习对26个字母的顺序熟记于心, 且用此顺序教学,易使汉语拼音的读音对英语 字母的学习产生负效应。因此当老师教授英文 字母的正确读音时,有的学生则根据已掌握的 字母顺序顺出字母的读音,从而再也没有耐心 跟老师认真模仿,而当老师再将字母顺序打乱, 让其认读时,有的学生却不能见其形,读其音, 要么将形状相近的字母读音混淆,如“i”和“j”, “I”和“J”,“p”和“q”等等,要么读汉语拼音的 发音,如“a”读成“啊”、“j”读成“季”、“i”读成 “依”、“g”读成“咯”,有的学生几年英语学下 来,仍然认不全26个字母。
而人民教育出版社 和新加坡泛太平洋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新 小学英语教材,则把26个字母按其读音分成│ a, h│,j k│e, b│c, d│g, p│,t v│,i y│o│u│ q│w│,f l│m, n│s, x, z│r│等,分十四课时 完成二十六个字母的教学,尽管也打破了字母 顺序教学的常规,但每课时学两、三个字母看来 容易,但是字母学习历时太长,难免前学后忘, 效果不十分理想。按照二十六个字母在键盘上 的位置,将字母分为│a, s, d, ,f g│h, ,j k, l│q, w, e, r, t│y, u, ,i o, p│z, x, c, v, b│n,m│等六 组来教学效果则不同,每教一组字母时,都是先 教给学生字母的正确读音,然后让学生在键盘 上找字母,再在老师的示范下将手指与字母在 键盘上一一对应,然后老师朗读字母,学生边跟 读,边在键盘上用手指点击该字母,速度由慢到 快,由单一的左手到右手到左右手交替,到任意 字母,待熟练后,再用电脑上《CAI》指法练习的 软件和字母游戏软件进行按键练习,直至自由 练习,最后打单词、句子。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后,我们再将26个字母按发音规律,用不同的 颜色做成卡片,先让学生按顺序朗读,再将顺序 打乱,本以为会出现混淆,或认不得的现象,没 想到学生却个个字母发音准确,然后我们又将 同色字母让学生读出,并要求说出其中的发音 规律,学生读完一组字母后,纷纷举手说出其中 包含的一个共同的发音│ei│、│ai│、│:i│ 等。由此可见,利用电脑改变传统字母教学顺 序的方法,便于知识的掌握,尤其。
8.毕业论文 谈培养小学生创新素质的策略
在乡村小学中,许多先生由于多种要素的制约,得不到相应的开展。如他们大多缺乏自信、没有上进心,更缺乏创新认识和创新才能。这使教学质量在一定水平上难以进步,真正的创新素质教育无法在学校得以正常运转。乡村小学创新素质教育要顺应新课标的要求,以全新的观念,调动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打败困难,营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进步小先生创新素质,为学校未来向社会保送发明性人才做预备。
当然,乡村小学推行创新素质教育并非轻而易举,它触及很多方面的成绩。传统教育观念、教员教学形式、先生学习办法、教材内容设计、课堂评价、考试制度以及先生周边环境等,都不同水平地障碍或制约着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行论文网。学校创新素质教育不能由此停滞不前,为了先生开展、民族生活和国度兴隆,学校创新素质教育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发动一切力气,消弭障碍创新素质教育开展的多种要素,以理论活动为载体,注重培育小先生创新认识和创新才能,充沛发扬他们的主体肉体,鼓舞先生勤于入手,不怕失败,勇于创新,使之感遭到其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校长要注重小先生创新素质教育,把先生的开展放在首位,充沛应用学校人力、物力资源,结合实践,找到创新教育路子,使创新素质教育在学校得以真正落实。在下校成立了以德育办、安办、教诲处、少先队大队部等为一体的创新素质教育体系,辨别着手引导先生参与学校创新素质教育活动,使他们在创新素质教育理论中不时提升自在下,逐步树立创新认识和具有创新才能,养成良好品格
9.跪求一篇小学教育教学调查报告〔3000字左右的范文〕
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行人走斑马线情况的调查
如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轿车、摩托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有些人也许驾车技术成熟,却不会“走路”了。
我在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调查了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那时,学生恰好放学,大人也恰好下班,正是人流高峰。在短短五分钟内,我就发现许多人“走路”不合格。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调查表
时间:2004年2月1日11:0511:10
项目
人数
学生,小孩
其 它
总 数
走斑马线的人
6
8
14
不走斑马线的人
1
62
63
据计算,不走斑马线的人占总数81.8%左右,而走斑马线的人约只占18.2%。可见有许多人缺少交通意识,不会“走路”。
学生中走斑马线的约占学生总数的85.7%,不走斑马线的大概只占14.3%;其它的一些大人中约有88.6%不走斑马线,只有11.4%左右的人走斑马线。由此看出,“走路”不合格的大多数是一些大人,绝大多数的学生、小孩较好。
不会“走路”,违反交通规则,容易造成事故。而且我还发现有一些大人常常会带着小孩乱穿马路。做人父母,更要为人表率,否则将带坏小孩。我们应对“走路”问题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