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换机论文总结
Cisco Catalyst 3560系列交换机是一个采用快速以太网配置的固定配置、企业级、IEEE 802。
3af和思科预标准以太网电源(PoE)的交换机,提供了可用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QoS)功能,改进了网络运营。Catalyst 3560系列是适用于小型企业布线室或分支机构环境的理想接入层交换机,这些环境将其LAN基础设施用于部署全新产品和应用,如IP电话、无线接入点、视频监视、建筑物管理系统和远程视频信息亭。
客户可以部署网络范围的智能服务,如高级QoS、速率限制、访问控制列表、组播管理和高性能IP路由,并保持传统LAN交换的简便性。内嵌在Cisco Catalyst 3560系列交换机中的思科集群管理套件(CMS)让用户可以利用任何一个标准的Web浏览器,同时配置多个Catalyst桌面交换机并对其排障。
Cisco CMS软件提供了配置向导,它可以大幅度简化融合网络和智能化网络服务的部署。 Catalyst 3560系列为采用思科IP电话和Cisco Aironet无线LAN接入点,以及任何IEEE 802。
3af兼容终端设备的部署,提供了较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以太网电源使客户无需再为每台支持PoE的设备提供墙壁电源,免除了在IP电话和无线LAN部署中所必不可少的额外布线。
Catalyst 3560 24端口版本可以以支持24个15。4W的同步全供电PoE端口,从而获得了最佳上电设备支持。
通过采用Cisco Catalyst智能电源管理,48端口版本可支持24个15。 4W端口、48个7。
7W端口,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当Catalyst 3560交换机与思科冗余电源系统675(RPS 675)共用时,可提供针对内部电源故障的无缝保护,而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可防范电源中断情况,从而使融合式语音和数据网络实现最高电源可用性。
2.求交换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的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自:路尚论文网 因涉及到版权问题,所以呢,请勿做他用喔,希望可以帮到你! 摘要:对电信行业而言,交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从传统的步进制交换机,到纵横制交换机,直至程控数字交换机和ATM交换机都离不开交换的概念。所以对传统的电信行业,20世纪实际上是一个以交换为核心的世纪。
然而在数据技术领域引入交换这个名词则实为一种时髦。因为交换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很“COOL”的概念,以至于不采用交换一词就无法显示数据节点机的时代价值。
其实,数据交换的本质是“存储转发”,当存储转发的过程快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习惯地将其称之为交换。也就是说,交换在数据领域是一个相对概念。
关键词:电信行业 交换 数据领域 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其实人们早已将交换概念的内涵扩展了,其外延一直延伸至广义的信息交换。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丰富了交换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困惑。
所以我们说人类技术的进步已经进入了一个交换新世纪。这里交换的概念不仅涉及对延时敏感的话音,而且包含数据交换和视频交换。
也就是说现在的交换概念不再是电路交换,也不完全是分组交换,而是信息交换。 由于分层概念是新通信基础设施的关键之一,所以信息传递也是分层的,这才有了分层交换的概念,才有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各种交换的新名词,如第二层(L2)交换、第三层(L3)交换、第四层(L4)交换。
其实最基本的交换还是第一层,即物理层的交换,传统电话交换系统就是采用的这种交换。在其它层的交换实际上是一种软交换(Soft Switching)或虚拟交换(Virtual Switching)。
最初交换的概念是由硬件派生出来的,但是现在已经可以由软件和固件实现,如采用ASIC实现的第二层(L2)、第三层交换(L3),甚至是第四层交换(L4)。正是这种概念的革新,才常使一些墨守经典交换概念的人感到费解和困惑。
过去,交换的概念几乎是面向连接的服务的专利,但是现在交换的概念已将会晤(Session)过程分解为更多的子过程,只要其中一部分采用了交换,就对此技术冠以时髦的交换概念/名称。过去的交换概念主要在物理层,所以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譬如PSTN交换机、DDN和交叉连接设备,但是现在交换的概念已经扩展至协议推的各层,而且是从统计的角度来定义的。
这里连接的概念已经让位给流(Flow/Stream)的概念,当然流是需要识别的,因此才有了标签(Tag/Label)技术。当然,不同的应用协议会带来不同的流特征和标签体系。
具体而言,新交换的概念可以应用在局域网和/或广域网。最早在局域网中的交换概念是第二层交换,它是为了解决以太网共享带宽瓶颈问题而提出的,采用了MAC地址作为识别交换端口的标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域网中早就采用了第二层交换,如帧中继和ATM交换。 在现代数据网中,路由器是网络的核心构件。
但是由于它对每个分组都要进行第三层处理,所以速度受到限制。因此,路由器设备厂商便千方百计提高节点机的速率,当然采用硬件实现原来由软件实现的第二层,甚至第三层功能是一种方案,再者简化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处理功能也是一种方案。
显然,将两者同时实现更是一种理想。交换技术相对于路由技术的好处就是快,当网络规模很大时,高速,大容量路由器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通信网络大都采用光纤技术,所以现在数据网络的主要瓶颈是节点/路由器。现在的L3交换、路由交换或其它名词都是这种思路的结果。
虽然L3交换最初也是为LAN设计的,它采用目的IP地址进行交换,但是现在这种技术也已经开始在WAN中使用。在网络边缘,由于服务器应用越来越多,出现了新的网络边缘瓶颈,因此第四层交换的概念开始在用户侧或局域网测产生。
L4层能够基于端口地址实现交换,通常听到的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就是在L4层完成的、L4交换多用于分布式系统,以提高访问速度。显然,目前在广域网中还无法应用L4交换,但是未来的网络智能节点有可能在第四层实现某种形式的交换。
交换的概念固然很好,但是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硬件实现路由器的各层功能,就可以实现端口线速处理能力,消除路由器的处理瓶颈。
挑战10Gb/S、100Gb/S、甚至1000Gb/S的交换式路由器将是新世纪初的艰卜仟务。但是这里的挑战实往太多,怎样才能在既提高速度,又不失灵活性的条件下实现高速路由器呢?未来的趋势将是软件硬件化(Hard Software),即用智能硬件实现传统的软件功能,以及硬件软件化(Soft Hardware),即可编程硬件。
人们希望演过电路(Evolutionary Circuit)将在下一世纪为高速信息交换敞开大门。另外,协议的并行处理技术也将个新世纪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信息应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确知规律到统计规律。信息交换技术发展的规律也不例外,在下一世纪,这种潮流将逐渐形成主流。
更多的统计和智能控制技术将应用于交换系统,产生诸如Active Flow,Smart Stream等新的交换模型。其实,信息交换技术一直在不停地发展,各层独立发展的道路似乎已经走到了。
3.跪求路由器交换机的论文!
1. 第二层交换(L2交换):如网桥(Bridge)、交换机和传统交换机(Switch)工作是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属于第二层交换设备。
它们的功能受到层次的限制,如它们没有网络控制功能和路由功能,但它们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数据传输快(依赖硬件),价格便宜。 2. 第三层(L3):它的主要设备有路由器(Router),由于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路由器在网络连接能力、路径选择,网络管理和控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IP网络的发展,路由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路由器的数据转发能力差(拆/打包,软件工作方式)和复杂性始终是网络发展的瓶颈。 这就造成了必须使用路由器但网络传输带宽无法提高的问题。
解决方案:网络路由器--------ATM网络上路由器-------L3/L4交换技术(交换路由器)。尽可能交换,必要时路由。
3. 第三层交换(L3交换):在L2基础上发展起来了L3交换技术,即在低端的L2交换机上增加网络层的路由功能实现(既可提高带宽又有路由技术);或在原路由器结构上通过增加交换功能来实现。L3交换机又叫交换路由器,具有一定的网络控制和路由功能。
4. 问题:L3交换机是不是路由器? 二.L3交换技术解决方案的分类 1. 基于核心模型:Netflow,(网络数据流) 2. 基于边缘多层混合交换模型: 3Com FastIP. 3. 两种L3交换策略:对所有设备和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设计全新的L3交换设备替代传 统路由器。 三.LAN中使用的典型L3交换技术 1. LAN系统中典型的L3交换技术有3Com的FastIP和Cisco的NetFlow。
它们分别是基于边缘多层混合模型和核心模型。 2. 3Com的FastIP技术:一种典型的基于边缘多层混合模型方案,采用了”路由一次,随后交换”的交换技术。
主要技术基础是NHRP。是一种软件解决方案,由网络接口卡驱动软件提供。
不代替路由器。 3. NHRP协议:NHRP协议是一个用于非广播多路访问(NBMA)网的一个IP逻辑子网的地址解析协议。
可以在多个逻辑子网之间进行IP地址的解析翻译。如工作在ATM网络上。
工作过程:NHRP首先将一个NHRP请求(IP数据包)从源端系统通过路由发往目的端系统,目的端系统根据该数据包的源地址,返回一个响应数据包,如果目的端和源端在同一个网络中,使用NHRP协议进行地址解析,建立由源端到目的端的数据交换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如果目的端和源端不在同一个网络中,则建立由源端到边界路由器再到目的端的数据交换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一次路由,随后交换)。 FastIP实现了主机到主机模式的NHRP协议,减少了中间的路由环节,从而提高网络性能,是一种效率很高的L3技术。
(一次三层,随后二层)。 应用见书 P103. FastIP的特点:尽量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避开第三层路由器,即把基于IP地址路由表的路由功能转换成基于端口-------MAC地址表的转发功能。
从而实现完全的端到端高速交换通信,使网络的性能获得提高。 4. FastIP技术特点:FastIP技术是设法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避开第三层路由器,把基于IP地址路由表的路由功能转换成基于端口-----MAC地址表的转发功能,从而实现完全的端到端的高速交换通信。
不替代路由器,是对路由的补充。支持:ATM 622Mbps和千兆位以太网。
四.Cisco 的NetFlow交换。 1. Netflow技术是原来路由器的基础上软件升级(路由器必须支持升级),使路由器的转发数据的性能有所提高的一种技术。
2. 工作原理:第一个数据分组经过路由器后其地址和路由信息被保存在NetFlow高速缓存(Cache)中,后继的数据分组到达路由器后,首先在Cache中进行地址匹配查找,如果找到,就使用Cache中缓存的路由信息直接进行交换转发,否则按通常的路由转发。这样后继数据就可省去重新查找路由等任务。
3. NetFlow”交换”的意义:并非每二层直通的交换方式,它只是一种用Cache对传统路由和转发的改进的相技术。另外Netflow并没有建立源和目的端系统的第二层交换路径,而是在路由器上完成的,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交换”。
四.广域网中的L3交换技术 广域网中的L3交换技术主要有:Cascade 的IP Navigator,CISCO 的Tag Switching(标记交换)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 五.新型结构高性能L3交换技术 1. 结构上面向第三层交换的设备:交换路由器或路由交换机。
2. 3Com的基于FIRE(灵活智能路由引擎)的高性能交换。使用ASIC芯片提供基于硬件的高性能交换速度。
以FIRE ASIC 不仅仅提高了第二层的性能,更提供 了第三层路由、流量的优化处理、带宽保留和服务质量QoS的保证等更多的能力和线速转发的性能。 3. 它构成了真正的第三层交换式的网络结构,以第二层效率实现第三层的性能,又保证第三层对网络的控制能力。
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协议(IP,IPX,Appletalk)和接口 类型(FDDI,Ethernet,ATM)。实现了数据流线速交换的性能。
4. 主要结构是FIRE ASIC ,RISC帧处理机,RISC应用处理机。(RISC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Bay的IP路由交换机 1. 使用ASIC实现最影响路由器性能的IP报文转发功能,提高了路由器的性能。
2. 结构由两个硬件模块组成:核心模块和I/O模块。核心模块进行。
4.关于校园网用交换机
你们是校园网的话,应国家82号令要求,你们学校多半是有上网行为管理的,你的速度最快只有1M/S也是因为在上网行为管理上做了限速操作的,而这种限速,一般情况下都是针对每个ip地址的操作,所以如果你买了交换机来扩展端口,再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账号的话,这样你们都是各自有各自的IP地址的,也就是上网行为管理针对你们的电脑限速每个人都是1M/S的。
另外,再看你上一个答题者的追问,就算是两人共享1M,那也不可能平均分配,就看谁抢得快,一般情况都是优先保证流量需求大的一方。
5.校园网交换机是怎么应用的
校园网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应用相对较少,主要应用于较大型网络,且一般作为网络的骨干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具有快速数据交换能力和全双工能力,可提供容错等智能特性,还支持扩充选项及第三层交换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等多种功能。 这种交换机通常用于分散的校园网而得名,其实它不一定要应用校园网络中,只表示它主要应用于物理距离分散的较大型网络中。
因为校园网比较分散,传输距离比较长,所以在骨干网段上,这类交换机通常采用光纤或者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交换机当然也就需提供SC光纤口和BNC或者AUI同轴电缆接口。
6.毕业论文 校园网中VLAN划分与配置
校园网中VLAN划分与配置
题目5:**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或**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主要内容:
一、**校概况简介
1、**校概况
2、学校建筑物分布
二、需求分析
1、校园网功能需求分析
2、校园网所需信息点的分布
3、对通信量的分析
三、**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信息流量,端口数及端口速率计算
3、硬件设备的选择及功能描述
4, 应用软件及操作系统的选择
5,子网及VLAN的划分
6, IP地址的规划及分配
7, 接入Internet方式
8,传输方式设计与说明
四、校园网的布线结构设计
1,室外布线系统
2,室内垂直布线系统
3,室内水平布线系统
五、网络安全的设计
1、设置防火墙
2、选择杀毒软件
六、投资预算
七、方案评估
7.校园网络设计规划设计
建设背景 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网络化管理的同时,也给各大高校网络建设和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兴在线教学手段、教务管理系统和视频点播等广泛应用使得网络流量与日俱增,给各大高校现有网络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高校逐年扩招致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网络端口数量缺乏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随着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加完善,网络的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另外,由于网络环境日益复杂,高校网络通信将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同时也给网络管理带来难题。
作为全力支持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国际著名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D-Link针对大型校园网络应用的特点和需求,量身订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体现出D-Link在教育行业出色的网络整和能力和雄厚的技术实力。 网络需求 大型校园规模较大、楼宇众多,甚至由多个校区组成,信息点数量一般在500个以上,因此网络覆盖范围通常可达数公里,覆盖范围内集中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宿舍楼、实验楼、教学楼和办公楼等种类齐全且为数众多的楼宇,广阔的网络辐射区域和庞大的接入数量需要强劲的网络核心以提供充沛动力。
同时,由于接入单元的数目众多,管理复杂,因此在设备选择方面要注重其扩展性和智能性。另外,学校网络中保存了大量教学资料,学生档案和成绩等重要数据,因此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最后,校园内多样化的网络应用使得网络流量巨大而且分布时段不均,需要网络系统提供充足的带宽,并保证优越的稳定性。因此在网络升级建设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包括固有网络设施的利用,灵活、弹性的网络构造,智能的集中管理、多重的安全保护等,确保校园网络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不断发展的网络应用和需求。
网络结构 在细致分析大型校园组网特点和应用需求之后,凭借多年在教育行业的深厚积累,D-Link推出一套完善的大型校园网解决方案。整个方案采用了标准的三层网络结构,实现了万兆上连,融合了业界领先的无线、VoIP等技术进行灵活组网,全面提升了整个网络体系的品质。
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大型校园网网络拓扑图在网络核心层,D-Link选择最新的高性能的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DES-6500担当网络骨干。作为一款核心交换设备,DES-6500交换机具有352G的超大背板容量,使得其所有端口均具备全线速交换能力,确保在巨大的网络负载下始终能够保持线速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是大型校园网骨干级核心路由交换机的理想选择。
DES-6500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如RIP, OSPF, IPX-RIP, Apple Talk Routing,保证了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灵活传递路由信息。DES-6500拥有8个开放式插槽,提供了丰富的接口类型,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应用灵活选择接入方式。
DES-6500是真正基于分布式交换体系结构设计的,所有接口的传输数据均在本地进行交换处理,从而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率。DES-6500出色的性能为大型校园实现高速网络通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充足动力。
功能方面,DES-6500提供了丰富的QoS策略,不仅能够将各种网络任务进行分级处理,而且能够根据数据的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传输策略,加之基于硬件的IGMP、GMRP、DVMRP、PIM DM/SM等组播协议,为校园师生在线教学、VOD视频点播等多媒体网络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网络空间和最佳的网络速率。 为了保护校园网络安全,保障学校教务系统和重要数据免遭非法侵害,DES-6500提供了多重的安全策略,包括基于802.1Q标准的VLAN动态划分,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 IP过滤功能等等,并全面支持802.1x标准,为学校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护。
由于师生上网时间相对集中,致使校园网某些时段网络流量巨大,对网络线路而言是一个很大考验,有鉴于此,DES-6500融合了VRRP、生成树、端口聚合等标准链路冗余功能,而且提供可热插拔的容错模块和用于备份的冗余电源,充分保证了校园网络的稳定运行。 作为负责数据的汇聚、收敛及分发的网络枢纽,汇聚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方案采用D-Link DGS-3324SRi全千兆可堆叠交换机作为汇聚层的主力设备。DGS-3324SRi是一款性能卓越、功能丰富的三层交换机,既能够作为堆叠主交换机,又可以作为24口铜缆及光纤连接的高端口密度千兆交换机。
DGS-3324SRi作为高性能的扩展交换构架能够实现与可堆叠设备的协同工作,将堆叠互连带宽从20Gbps提高到120Gbps。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校用户可以根据各自的校园规模灵活选择堆叠数量。
DGS-3324SRi融合了更多领先的实用功能,在稳定性方面的表现上更加出色。除了能够提供丰富的QoS策略,支持兼容的802.1d和802.1w快速生成树之外,DGS-3324SRi还特别引入了冗余电源的设计,保证内置电源失效时也依然能够不受影响连续工作。
DGS-3324SRi在管理方面的表现也为学校带来很多便利。该产品采用单一IP管理机制,拥有基于802.1Q 标准的VLAN划分、RMON监测、DNS中继、链路聚合等实用功能,全面支持SNMP v1/v2c/v3管理,能够使网络管理更为高效、集中、便捷。
接入层肩负着连接所。
8.校园局域网组建毕业论文
校园网组建技术应用研究
———兼论陇南分校局域网建设
[摘要]陇南电大园区的网络环境只是一个校园网的缩影,在以三层交换机为核心的千兆网络中,采用VLAN
划分技术,进行虚拟网络划分,可保证对不同职能部门管理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以及整体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有利于电大园区网达到方便、平稳、快捷、高效的运行功能并节约成本。
[关键词]虚拟局域网技术;园区网;应用研究
目前新建立的校园网基本上都采用了性能先
进的千兆网技术,其核心交换机采用三层交换机,
它能很好地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它打
破了地理环境的制约,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的
情况下可以任意将工作站在工作组或子网之间移
动,工作站组成逻辑工作组或虚拟子网,既提高了
信息系统的运作性能,均衡网络数据流量,又合理
地利用了硬件及信息资源。这对校园网的管理和
保证校园网的高速可靠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用。
一、虚拟网络技术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LAN)技术是指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的节点根据
需要组成不同的逻辑子网,即一个虚拟局域网就
是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
虚拟局域网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
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通过对虚拟局域网的创建
可以控制广播风暴的产生,从而提高交换式网络
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在校园网中应用虚拟局域
网技术可以方便校园网的管理、保证校园网的高
速可靠运行。
1.虚拟局域网的优势
虚拟局域网的使用能够方便地进行用户的增
加、删除、移动等工作,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在
使用带宽、灵活性、性能等方面,虚拟局域网都显
示出很大优势。
(1)VLAN概念的引入,使交换机承担了网络
的分段工作,而不再使用路由器来完成。通过使
用VLAN,能够把原来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划分成
很多个逻辑意义上的子网,而不必考虑具体的物
理位置,每一个VLAN都可以对应于一个逻辑单
位,如部门、车间等。VLAN的经典拓扑结构见图
1[1]。
图1 VLAN的网络分段
(2)广播流量被限制在软定义的边界内,提
高了网络的安全性。由于在相同VLAN内的主机
间传送的数据不会影响到其他VLAN上的主机,
因此减少了数据窃听的可能性,极大地增强了网
络的安全性。
(3)VLAN技术通过把网络分成逻辑上的不
同广播域,使网络上传送的包只在与位于同一个
VLAN的端口之间交换。这样就限制了某个局域
网只与同一个VLAN的其它局域网互相连,避免
浪费带宽,从而消除了传统的桥接/交换网络的固
有缺陷———包经常被传送到并不需要它的局域网
你好,我有相关论文资料(博士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等)可以对你提供相关帮助,需要的话请加我,7 6 1 3 9 9 4 5 7(扣扣),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交换机在校园的应用毕业论文(交换机论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