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生活的态度论文
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早晨睡懒觉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2.不爱洗脸刷牙 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孩子4岁半后才能把脸洗干净;6岁左右才会洗澡。
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且一定要有耐心。注意不要逼迫孩子这样做,不然就会使孩子产生受惩罚的体验,会对洗脸、刷牙不感兴趣,慢慢就会养成不爱洗脸、刷牙的习惯。
3.不愿上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以身以身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
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变化了。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
相反,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 4.偏食厌食 偏食:是指儿童对饮食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食物。
偏 食,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既不利营养的摄入又不利健康的发育。由于儿童对食物不感兴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的食物,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
5.喜欢说谎 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区分真实与想象,理想与幻想的不同,有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来像是在说谎。
儿童在4岁以前是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与错的标准。比如:孩子把碗打碎了,认为妈妈一定会生气。
这时他就会说:是猫把碗打碎的。这个年龄阶级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
6.好发脾气婴儿一出生,就经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开形成的。
其原因很多,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绝,使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等。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
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来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看法: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耐心。
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首先,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楚。
其次,要具体,讲明白。如:要求幼儿对人有礼貌。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
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等。 3.榜样教育,巩固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
对此,教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这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二)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1.课程生活化,活动游戏化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三岁—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验。
2.鼓励为主,少施惩罚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
3.态度温和,切忌粗暴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
2.浅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环节,其对于个体意志、情感、品质等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反思,立足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提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一些看法。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路径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成长及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早在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重新审视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寻求提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反思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情感情绪、自我意识、意志品质等方面教育,促进个体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促使其形成健康心理状态、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因子,是对于个体的发展及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提升的基础工程之一。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个体健康成长的必然诉求 早在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经提出了真正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即真正的健康必须是生理和心理同步的。
许多临床经验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素质状态与幼儿时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有很大关系。幼儿(尤其在3-6岁)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个体的情感情绪、自我意识、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
例如据相关的临床实验,一些成人心理疾病患者,其病因可追溯至幼年。而幼儿园作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加强和优化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漠视。
2.社会发展对于个体心理素质的现实要求 心理素质是个体生活发展的必备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各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于社会个体的心理素质、个人品质和意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这都要求幼儿园应当积极肩负历史使命,注重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凸显,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日益迫切。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进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幼儿园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
1.幼儿教师的重视不够 幼儿园孩子的年龄一般在3~6岁区间,而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该阶段的幼儿园儿童拥有强可塑性,但却因为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不成熟,极易在外界的影响下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反观我国各地的幼儿园,大部分仍然停留于关注幼儿的生理教育,并没有实现幼儿心理和生理教育的同步性。
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群体中所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仅仅归因于德育现象,单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和劝导等方式来解决。例如幼儿中存在的说谎现象,部分是因认知水平低导致的,更多的是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光凭德育手段是无法根本解决的。
再加上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存在模糊性,从而导致了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把幼儿所出现的心理异常现象归类为成长的自然现象,而不去关注。 2.学校教育的知行脱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的呼吁下其重视度不断得到提高,各地幼儿园也渐次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度重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等等口号也喊得非常响亮。
很多教师明白真正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心理、道德三者的同步健康,但是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导致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执行脱节的问题。例如,教师仅在课堂中给幼儿灌输心理健康知识,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教育;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专职心理教师的职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重要,但是与自己的关系不大,使得很多幼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执行脱节,成为一纸空谈。
3.家庭教育的不同步性 计划生育的倡导和实行,导致现在众多家庭成为了“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独生子女成为了家中的“独苗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是有求必应,优越的物质环境等原因容易导致幼儿产生任性、骄纵、自私、具有攻击性等问题,而家长并不认为这是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相反,把更大的期望值寄托于孩子的智力教育上。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对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心理和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而家长对心理知识的匮乏,对幼儿心理健康。
3.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800字的论文啊)
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教育的重点在群众及行动。”
可见,健康教育就是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广泛的教育活动,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研究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必然要探讨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
一、对健康行为的解释 国内外学者对健康行为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目前主要有以下集中观点: 1、健康行为研究有观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般规律。健康行为强调从心里和社会文化两个角度去理解人们健康和疾病的行为表现,有益和激励公众的健康行为,去除或降低非健康行为和疾病行为。
换句话说,健康行为就是强化人地有益于健康行为的科学。这一解释建立在广义的行为科学的基础之上。
2、健康行为就是指自己认为,健康的人为了预防疾病或维护自身的健康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例如,接收有关的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等行为就是健康行为。
这一解释建立在狭义的行为科学的基础之上。 3、健康行为是让健康转向令人满意的结果的行为取向。
这一解释与第二种解释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笔者认为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研究理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既要研究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学前儿童为促进身心健康所应采取的各种行为的类别和表现形式。
二、研究健康行为的意义 1, 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核心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连接健康信息与健康行为的桥梁,健康行为时健康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模式来说明: 模式一表明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和形成学前的健康行为,模式二,更清晰的表明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核心。
2.只有把健康行为的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学儿童的健康。 虽然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有一定的规律,比如,我们所期待的健康行为是否能在儿童身上得以体现,总是与儿童的认识水平、态度和相应技能等因素有关,健康行为的研究旨在揭示健康行为活动的一半规律,只有把握了健康行为的规律性,才能有效的促进健康。
由于上述原因,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健康行为的研究。 三、健康行为的分类及其特征 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把健康行为分成团体健康行为。
团体健康行为时指社会群体作为主体而采取的旨在保证公众健康的活动。个体健康行为是指每一个个体作为行为主体而采取的旨在保证自身健康的活动。
根据行为性质的不同,把健康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1, 预防行为:指在自己认为自己是健康的(即没有自觉症状)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健康,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如自觉的接受健康教育,身体不超重,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接受预防接种等等,均可以称作健康行为。 2, 病感行为:指已经有了某些不正常的感受,为了弄清自己的病情而采取的必要诊断的行动。
3, 患者行为:指已经得了病的人,为了治好病而采取的行动。 4, 由于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行为技能及其行动自觉性的限制,他们能否采取各种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是与成人的教育、督促和帮助分不开的。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儿童个体行为表现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比如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方面已建立行为的动力定型。 2, 儿童外显的行为表现和内在动机的协调一致,儿童能够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某种健康行为。
3, 儿童个体行为能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较强的适应性。 4, 儿童个体或儿童团体的行为能有益于他人的自身的健康。
四、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建立 (一) 行为改变的理论学说 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学说非常多,但都不能圆满的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发生问题。每一种理论都只能代表对行为解释的不同思想,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将诸多理论加以取长补短,帮助个体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
下面介绍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 1、态度改变理论: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习得的、影响 对特定对象作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态度的构成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态度改变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促使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方法有:1,条件反应法:包括条件反应——适当地操纵健康行为同强化的合一。2提供榜样法:榜样的行为达到了要求,并得到了奖励,其他人也常会效法他们的行为,榜样的力量与榜样的自身是否和学习者有类似之处(如性别、年龄),或是否是学习者家长、老师与同伴等有很大关系。
3,说服性的语言沟通法:用言语启发说服儿童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 2, 行为改变理论:心理学家班图拉以儿童的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儿童大量的社会性行为和学习活动作了观察和后明确指出,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往往还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及其后果进行学习。
他认为,观察榜样的行为表象并进而加以模仿的过程,受以下因素影响:榜样的刺激特征及其后果、观察者的动机、观察者的认知水平。 根据上诉理论,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晓之以理、。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怎么写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从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面对这种高速变革,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不被繁重的工作压力击倒。 从人的发展本身来看,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获得成功的关键。
在历年中学生中,莘莘学子在各方面的压力面前,由于具备了不同的心理素质,以至于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人成绩优异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有的人意志消沉、名落孙山,甚至走上了毁灭家庭和自己的道路。
目前这种现象已逐渐向低龄化蔓延。 从当前3—6岁儿童现状来看,由于他们处在心理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大,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低,极易受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父母过分注意对孩子生活上的关怀和呵护,很少细心关照孩子的心理感受,使孩子形成了胆怯、自卑、孤独、焦虑等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同伴中不和群,做事不自信,缺乏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整体发展。
从目前幼儿园的教育来看,主要是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模式,设置的课程也基本停留于传授某些知识及养成某种行为习惯的教育层面,实际上幼儿园的德、智、体、美等教育中都包含着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只是没有系统与独立的心理教育。“心育”多被纳入“德育”的范畴,《体育》、《健康》也只重视幼儿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很少从身心健康方面去研究。
就当今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而言,心理教育应该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综上所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及未来教育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试图通过对3—6岁幼儿心理障碍及各个因素间影响的调查和分析,寻找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从而提出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方法,为幼儿心理素质的启蒙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题总体设计(一)概念界定 健康:指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心理健康。
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二)理论假设 通过“幼儿心理健康”的探索和实验,构建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可以使实验条件下的3—6岁儿童心理健康,并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倾向,使他们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克服困难的勇气,认真做事的态度,待人热情,懂得宽容,富有独创精神和耐挫能力,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研究目标 总目标:探求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方法” 具体目标: 1、研究身心健康发展有障碍幼儿的主要特点。 2、分析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3、探索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目标和实施操作模式。(四)研究方法 1、采用理性思辨为主的文献法和小组研讨法。
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共同探讨的基础上,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意涵和结构因素,并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与此同时,通过小组研讨,了解幼儿各种心理状态下的表现性行为,以此修正和加深理解“界定”的概念。
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交融的情景观察的调查方法,了解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发展的特点。 2、用理性思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策略。
3、采用行动反思法进行培养策略的实证性研究。(五)研究策略 1、改革幼儿园管理模式 (1)注重环境创设。
良好的环境能使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促进高级情感的发展。对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幼儿园密切配合,要求一致,共同走进童心世界,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教育才能,做到:与孩子关系融洽、和谐,对孩子充满诚意、友好,给孩子信任与温暖。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友好和善的气氛中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2)注重教师培养。幼儿园从管理观念、管理措施入手,注重“引进人、导向人、激励人、培养人、使用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努力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
2、改革教学模式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新设置课程内容与模式,增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课程,并在其他学科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幼儿对学习发生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的方式和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5.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怎么写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从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面对这种高速变革,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不被繁重的工作压力击倒。 从人的发展本身来看,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获得成功的关键。
在历年中学生中,莘莘学子在各方面的压力面前,由于具备了不同的心理素质,以至于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人成绩优异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有的人意志消沉、名落孙山,甚至走上了毁灭家庭和自己的道路。
目前这种现象已逐渐向低龄化蔓延。 从当前3—6岁儿童现状来看,由于他们处在心理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大,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低,极易受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父母过分注意对孩子生活上的关怀和呵护,很少细心关照孩子的心理感受,使孩子形成了胆怯、自卑、孤独、焦虑等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同伴中不和群,做事不自信,缺乏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整体发展。
从目前幼儿园的教育来看,主要是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模式,设置的课程也基本停留于传授某些知识及养成某种行为习惯的教育层面,实际上幼儿园的德、智、体、美等教育中都包含着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只是没有系统与独立的心理教育。“心育”多被纳入“德育”的范畴,《体育》、《健康》也只重视幼儿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很少从身心健康方面去研究。
就当今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而言,心理教育应该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综上所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及未来教育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试图通过对3—6岁幼儿心理障碍及各个因素间影响的调查和分析,寻找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从而提出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方法,为幼儿心理素质的启蒙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题总体设计 (一)概念界定 健康:指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心理健康。
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二)理论假设 通过“幼儿心理健康”的探索和实验,构建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可以使实验条件下的3—6岁儿童心理健康,并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倾向,使他们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克服困难的勇气,认真做事的态度,待人热情,懂得宽容,富有独创精神和耐挫能力,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研究目标 总目标:探求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方法” 具体目标: 1、研究身心健康发展有障碍幼儿的主要特点。 2、分析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3、探索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目标和实施操作模式。 (四)研究方法 1、采用理性思辨为主的文献法和小组研讨法。
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共同探讨的基础上,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意涵和结构因素,并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与此同时,通过小组研讨,了解幼儿各种心理状态下的表现性行为,以此修正和加深理解“界定”的概念。
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交融的情景观察的调查方法,了解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发展的特点。 2、用理性思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策略。
3、采用行动反思法进行培养策略的实证性研究。 (五)研究策略 1、改革幼儿园管理模式 (1)注重环境创设。
良好的环境能使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促进高级情感的发展。对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幼儿园密切配合,要求一致,共同走进童心世界,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教育才能,做到:与孩子关系融洽、和谐,对孩子充满诚意、友好,给孩子信任与温暖。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友好和善的气氛中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2)注重教师培养。幼儿园从管理观念、管理措施入手,注重“引进人、导向人、激励人、培养人、使用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努力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
2、改革教学模式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新设置课程内容与模式,增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课程,并在其他学科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幼儿对学习发生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的方式和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
6.求学前教育原创毕业论文《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分析
1. 公立园与民办园发展环境比较研究以XX地区为例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7.浅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环节,其对于个体意志、情感、品质等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反思,立足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提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一些看法。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路径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成长及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早在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重新审视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寻求提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反思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情感情绪、自我意识、意志品质等方面教育,促进个体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促使其形成健康心理状态、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因子,是对于个体的发展及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提升的基础工程之一。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个体健康成长的必然诉求 早在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经提出了真正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即真正的健康必须是生理和心理同步的。
许多临床经验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素质状态与幼儿时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有很大关系。幼儿(尤其在3-6岁)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个体的情感情绪、自我意识、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
例如据相关的临床实验,一些成人心理疾病患者,其病因可追溯至幼年。而幼儿园作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加强和优化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漠视。
2.社会发展对于个体心理素质的现实要求 心理素质是个体生活发展的必备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各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于社会个体的心理素质、个人品质和意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这都要求幼儿园应当积极肩负历史使命,注重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凸显,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日益迫切。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进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幼儿园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
1.幼儿教师的重视不够 幼儿园孩子的年龄一般在3~6岁区间,而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该阶段的幼儿园儿童拥有强可塑性,但却因为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不成熟,极易在外界的影响下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反观我国各地的幼儿园,大部分仍然停留于关注幼儿的生理教育,并没有实现幼儿心理和生理教育的同步性。
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群体中所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仅仅归因于德育现象,单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和劝导等方式来解决。例如幼儿中存在的说谎现象,部分是因认知水平低导致的,更多的是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光凭德育手段是无法根本解决的。
再加上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存在模糊性,从而导致了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把幼儿所出现的心理异常现象归类为成长的自然现象,而不去关注。 2.学校教育的知行脱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的呼吁下其重视度不断得到提高,各地幼儿园也渐次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度重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等等口号也喊得非常响亮。
很多教师明白真正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心理、道德三者的同步健康,但是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导致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执行脱节的问题。例如,教师仅在课堂中给幼儿灌输心理健康知识,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教育;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专职心理教师的职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重要,但是与自己的关系不大,使得很多幼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执行脱节,成为一纸空谈。
3.家庭教育的不同步性 计划生育的倡导和实行,导致现在众多家庭成为了“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独生子女成为了家中的“独苗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是有求必应,优越的物质环境等原因容易导致幼儿产生任性、骄纵、自私、具有攻击性等问题,而家长并不认为这是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相反,把更大的期望值寄托于孩子的智力教育上。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对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心理和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而家长对心理知识的匮乏,对幼儿心理健康。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幼儿园健康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生活的态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