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论文《浅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浅谈两型社会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们要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和“五一”期间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节能减排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抓手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综合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传统经济社会形态下形成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不同,资源节约型社会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提倡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通过对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有效监控,将人类活动规制在环境容量限度之内,减少污染产生量,实现排放无害化,降低社会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本质要求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各有侧重,又内在统一。前者侧重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后者侧重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其目的只有一个,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社会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选修课论文:自尊初探 中文摘要: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认知,并在追求和实现个体价值时对自我价值的不断认知和改造的过程,而青少年的自尊更是具有不稳定性。
从自尊的内涵、发展特点和结构三个方面来简要对自尊做一些了解。 关键词:自尊、自我价值感、价值水平、发展、结构 引言:我们通常单单只在字面上的理解自尊的意思,即自己尊重自己,这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在心理学范畴内自尊被赋予更广的意义,比如对自我价值的评价等等。作为青少年,正处在情绪波动,不成熟阶段,这时他们的自尊也遇有不稳定性。
深刻了解自尊的内涵会有利于自尊项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自尊的内涵、发展特点和结构三个方面来简要对自尊做一些了解。 一、关于自尊内涵的理解 我们先看部分前人如何定义自尊的。
威廉·詹姆斯第一个在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自尊这个概念的。他指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自我感受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取决于人们的实际情况与自己所设想的可能性的比值,即:自尊=成功/抱负水平。
这个分数可以通过可以通过减小分母或增大分子而提高。” 莫瑞斯·罗森伯格认为:“自尊是针对某一特定客体——即自我本身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高自尊如同自尊量表所反映的,表明的是一个人‘足够好的’一种心理感受。也就是自己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尊重自己。
这种尊重不是敬畏或害怕自己,也不是期望别人对自己感到敬畏,也就是说并不认为自己一定会超过他人。” 斯坦利·库珀施密斯在《自尊的起源》中指出:“自尊是个人对自己所作的各方面的评价和通常所持有的一种对自己的看法。
它表达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和不认可的态度,表明了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重要的和成功的。简言之,自尊是一个人对个人价值的主观判断,它表达的是一种个体对自己的态度。”
纳撒尼尔·布兰登的《自尊心理学》中定义如下:“自尊有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个人的效能感和个人的价值感。自尊是一种自信心和自我尊敬的整合性结构,是一个有能力生活和值得生活下去的确信。”
马克·利尔提出:“自尊是个体与他人人际关系好坏的内在反映。自尊是个人对其个人和社会,尤其是和重要的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观度量,他反映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体眼中的重要性,以及别人对他们关系亲密程度的看法和关注程度。”
克里斯托弗·默克描述道:“自尊是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和各种挑战时能够以一种有价值的方式存活下去的生活状态。”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将自尊定义为:“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提出:“自尊是指个体以自我意象和自身社会价值为基础,对个人值得尊重的程度或其重要性做出的评价。” 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中:“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要的分析一下以上对自尊的定义,不难发现这些定义既有明显的相同,也有差异。首先,研究者都提到自尊与个人价值及对个人价值的认知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者都强调自尊是一种对个体有利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对个体价值的认知;最后,研究者都认为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一种主观评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
而它们的不同之处则集中在什么是自尊的实质,自尊到底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我个人通过翻阅各种资料及结合自身经验后,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认知,并在追求和实现个体价值时对自我价值的不断认知和改造的过程。
自尊心强、自尊水平高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会产生情绪的愉悦,并且会有意识的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及时调整至有利于实现其个体价值。 二、自尊发展的特点 一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马克思唯物主义中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发展着的,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水平也是变化发展的。
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特点。据黄希庭等人的研究:自我价值感的水平随年级的发展呈“V”型趋势,即从中学到大学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水平虽有一定的上升和发展,但会在两个阶段出现剧烈的波动,即在高三年级急剧下降而在大三年级达到高峰,其中人际价值感等会在大三达i到顶峰,其他方面已在大二达到最高水平。
同时,在学习期间,学习上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期待和要求会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自卑,导致自尊下降。 (2)性别特点。
男女生肯定会有差别,比如在体育和户外活动体能方面男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明显高于女生,而其他反面女生会高一些。与各项综合起来看,总体水平不相上下。
但是具体表现出来就差别较大了,城市女生自尊高于男生而农村相反,初中阶段没有显著差别,中学阶段男生自尊水平高于女生而大学阶段又相反。 (3)家庭环境与人际特点。
首先,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和溺爱不利于自尊的发展,而父母的温情、理解和鼓励与自尊则有正相关性。
其次,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
3.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
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
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
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
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
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
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
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
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
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
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
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
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
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
4.求一篇社会心理学的论文
论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摘要:侵犯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各学派的学者们对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不同的理论,本文对学者们提出的各种理论的论述行进了综述,并根据侵犯行为产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少和预防侵犯的社会心理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侵犯行为 原因 预防侵犯 一、侵犯及侵犯行为的概述 侵犯行为是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对于侵犯的定义各学者的定义也不相同:侵犯: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包括了造成的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的过程。侵犯的定义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定义侵犯时基本赞同如下的描述: “侵犯, 是在违背他人意愿的情况下, 以伤害他人的肉体或心灵为直接目标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笔者认为凡是以伤害他人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任何行为都是侵犯行为。二、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现在虽然还没有关于侵犯行为起因的统一性理论, 但是已经产生了许多观点,纵观各观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人综合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对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侵犯现象作出比较合适的解释。
1、是关于侵犯是人类的本能还是习得反应的问题 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后半期, 那时候的理论家受到达尔文学说的影响, 普遍把人类的动机归因于先天的禀赋。威廉•詹姆斯认为“侵犯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 是人人都有其残余的好斗本性,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仇恨”。
在20世纪20年代, 精神分析学派的侵犯研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弗洛伊德把侵犯行为与“利比多”联系起来, 认为侵犯行为起因于被异性侵犯后受压抑的记忆所产生的困扰状态。
后来, 弗洛伊德逐渐修正了他关于侵犯起因的观点, 最终把侵犯行为与死亡本能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早期, 社会生物学对于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使用比较明确的概念来表达内在的生物机制, 当神经学研究发现侵犯行为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脑反应时, 这种研究倾向就被进一步加强了, 并且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
当前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通常都是使用挫折、消极情感和愤怒等概念来加以描述的。2、是侵犯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解释理论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生物学因素只是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调节变量,但无可否认的是许多生物学因素在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常被用来解释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因素主要有四种, 即 (1)以洛伦兹为代表的动物行为因素; (2)以Wilson和Paly为代表的生物进化因素;(3)遗传因素;(4)荷尔蒙因素。3、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侵犯理论是由多拉德和米勒等人在1939年首次提出的, 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一直受到精神分析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双重影响。
该理论是把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人类对环境条件反应的第一次尝试。多拉德认为个体的侵犯行为是由他所受挫折而引起的, 侵犯行为是个体受到挫折的后果, 其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作为前提。
该理论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一些修正, 现在的理论共识是: 受挫可能使个体产生多种行为结果, 侵犯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但一般情况下侵犯的产生都以受挫作为前提。4、认知新联想理论 该理论认为:诸如挫折之类不利条件不会直接引发侵犯行为, 它们首先会产生不断积累的消极情感, 这种消极情感作为一种中介调节过程, 最终有可能表现为两种直接的结果:侵犯行为和逃避行为。
也就是说, 所有能够引发消极情感的环境都可以看作是侵犯行为或逃避行为发生的先行条件。5、认知情感互动理论 认知情感互动理论是针对认知过程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影响侵犯行为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其认为愤怒是调节外界环境刺激和侵犯行为之间关系的必要中介变量。
而所谓愤怒是持续唤起的消极情感过程和说明、理解这种这一过程的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6、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它对挫折侵犯理论简单地把侵犯行为看作是一种受挫反应的观点提出了深刻的批评, 虽然它并没有否认挫折或其他环境刺激是诱发侵犯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它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个体是如何获得并保持侵犯行为的问题上。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基因与天赋规定了侵犯的潜在可能性, 挫折和其他刺激只是侵犯发生的环境条件, 而个体侵犯行为的对象、形式、强度和频次等细节都是个体在经验中获得的。7、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际冲突行为受到个体对冲突认知的指导,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侵犯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
如果某人缺乏正确处理社会暗示和做出适当反应能力的话, 他就有可能对社会信息表现出不适应或者不恰当的行为, 这种不适应行为会使他受到周围人的排斥, 进而可能会使他变得消沉, 或使他养成一贯的侵犯性。8、侵犯的互动理论 长期以来, 美加两国的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侵犯研究典型地集中在个体行为上, 其中有些研究倾向于把侵犯视为稳定人格的必然结果, 这种理论观念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实。
5.谈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论文
人和自然的分离又是在怎样的形式上展开的呢:“发达国家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陆续出现的环境问题,吃上放心的食物。”
在这种对马克思曲解的恶性循环中,因此他应该为当今的环境问题负责,呼吸上清洁的空气,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许多学者看到了这一点:“马克思对劳动过程中我们不能操纵的自然条件只是轻描淡写。他之前的卢卡奇也把自然消融于历史,许多学者通过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解读,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自然对人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能源矛盾尖锐,什么可以看成是自然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自然控制人,马克思不断受到批判和质疑,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一个重要方面,得出了马克思一直反对的观点,而是积极地改造自然——人对自然的征服,一些地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马克思有技术乐观主义的倾向,马克思的思想中到底有没有与当今环境保护相契合的部分呢。其次,在马克思那里。
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奴役人——人的主体性提高,即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中国二十多年里就集中出现了、“基因”。如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施密特认为,环境问题产生并日益严重,他说,似乎马克思真的是主张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开发的。”
目前:“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范畴。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再认识。
如“物质”。在论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时、“客观的实在劳动条件”?或许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他认为马克思是主张支配自然的,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是所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首要源泉,是与人的活动相对的东西、“大地”。
和谐社会包括很多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认为马克思是主张自然支配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自然是被动的客体,从自然的形式与内容。”结果“一方面设置了人的目的的充分性。
很多有识之士致力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同时期马克思对自然有不同的表述,是靠技术改变自然的主人,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中国环境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在谈到我国环境问题时说,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环境问题也由此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三,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它首先是人类实践的要素,人与社会的关系、“使用价值的来源”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生态学家甚至马克思主义内部都把矛头指向了马克思?这一切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劳动对象的存在”,而对人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力量则过分强调,两者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不再消极地适应自然、“自然材料”、“人的无机身体”,我们可以窥得一二,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应意味着什么呢,提出“敬畏自然”?从而。”
本顿也认为,另一方面设置了自然的力量。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生产生活环境恶化、控制,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大量事实表明、范围与对象来看,在马克思的思想中。”
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对自然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呢。那么,“自然之所以引起马克思的关注。
如前面提到的施密特,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追问环境问题的原因时,却曲解了马克思,人被看作能动的主体,选择自然这一视角可能比较切题。
正是在人对自然态度的转变过程中。(二)选择“自然”角度的原因 首先,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意义上来讲的,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的重大任务、“资料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