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帮我写一篇以“论口腔医学生就业”为题的一篇论文 不少于1500字
浅谈口腔医学生的就业问题 为了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近年来我国逐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医学毕业生人数大 幅度增加,医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口腔医 学曾作为朝阳专业也面临逐年走低态势。
1 口腔医学生就业现状1.1 口腔医学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口腔医学 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但与之相矛盾的是每年社会对口腔医学毕 业生的需求数量却增速有限。我校口腔医学本科是学校的朝阳专 业,每年招收人数由过去45人扩招到60余人,毕业后就业率95% 以上,但大多数毕业生却很难进入三甲医院,出现工作好找,好工 作难求的局面。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使各大医院、医疗单位用人自 主权增加,很多医院减员增效,靠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来促进发展,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渐 呈现这样的趋势:硕博士就业基本持平,本科生就业已经出现供 过于求,专科生供远远大过于求;其中,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 业率要高。
口腔本科生很难进入二甲以上大医院3。因此,口腔 医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今后几年将会越来越大。
1.2 大城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缩减,基层医院求贤若渴,但“门 可罗雀”: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大城市的口腔医疗人才已经 到了基本饱和的状态,难以大 量接受口腔毕业生,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大医院 都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中小医院、偏远地 区医院对口腔本科生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 多口腔毕业生不愿去。
如今招聘会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城 市大医院招聘台前门庭若市;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态度热 情、但无人问津。1.3 口腔医学生择业观念陈旧:过去几年口腔医学毕业生就业 形势较好,部分口腔医学毕业生由于专业优势缺乏竞争意识, 没有紧迫感。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口腔医学毕业 生的择业观念陈旧,追求高薪、舒适、名气的大医院,向往轻 轻松松地做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而没有把目光投向民营口腔 医疗机构或者口腔相关行业。2 口腔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2.1 社会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医学生就业选择 的偏差。
随着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医生需求已经发生变 化: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从大型医院转移到了基层医院。卫 生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导致 了就业中的“关系竞争”优于“素质竞争”,滋长了口腔医学 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间接导致了医学生就 业难的现状。
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的选才也存在人才浪费现 象,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2.2 学校教育和口腔医学生个人因素: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医 药院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强调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优 秀,忽视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扩招,医学院校的 口腔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机会 不断减少。部分医学院校对口腔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口腔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医学生就业期望往往会 比用人单位提供的高,而就业前准备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 就业期望值过高,个别医学生挫折耐受力低,还有部分医学生 把考取研究生当做唯一的就业途径,都会影响就业。3 解决口腔医学生就业的对策3.1 从社会角度出发,完善口腔医学生就业市场。
逐步完善以“市 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 大学生就业制度。按照医学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 的就业政策,调整学生的期望值,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 到充分就业,同时鼓励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去的就业思想。
3.2 从学校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口腔医学生就业。 对医学生的就业教育应从入学教育开始抓起,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等,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 淡化“天之骄子”的意识。
帮助医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 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多次就业,不断提 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加强对口腔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完善医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提高毕业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从口腔医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适就 业心理误区,拓宽就业思路。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逐步实施,口 腔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 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降低就业层次,抢先到 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 城市去施展才华;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 到那些与口腔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
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口腔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会相当严峻,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医院之间的互相配合、理解支持。 相信只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学 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广大口腔医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急求一篇以“论口腔医学生就业”为题的论文?字数1000字左右,拜托
浅谈口腔医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了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近年来我国逐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医学毕业生人数大 幅度增加,医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口腔医 学曾作为朝阳专业也面临逐年走低态势。
1 口腔医学生就业现状1.1 口腔医学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口腔医学 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但与之相矛盾的是每年社会对口腔医学毕 业生的需求数量却增速有限。我校口腔医学本科是学校的朝阳专 业,每年招收人数由过去45人扩招到60余人,毕业后就业率95% 以上,但大多数毕业生却很难进入三甲医院,出现工作好找,好工 作难求的局面。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使各大医院、医疗单位用人自 主权增加,很多医院减员增效,靠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来促进发展,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渐 呈现这样的趋势:硕博士就业基本持平,本科生就业已经出现供 过于求,专科生供远远大过于求;其中,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 业率要高。
口腔本科生很难进入二甲以上大医院3。因此,口腔 医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今后几年将会越来越大。
1.2 大城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缩减,基层医院求贤若渴,但“门 可罗雀”: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大城市的口腔医疗人才已经 到了基本饱和的状态,难以大量接受口腔毕业生,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大医院 都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中小医院、偏远地 区医院对口腔本科生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 多口腔毕业生不愿去。
如今招聘会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城 市大医院招聘台前门庭若市;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态度热 情、但无人问津。1.3 口腔医学生择业观念陈旧:过去几年口腔医学毕业生就业 形势较好,部分口腔医学毕业生由于专业优势缺乏竞争意识, 没有紧迫感。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口腔医学毕业 生的择业观念陈旧,追求高薪、舒适、名气的大医院,向往轻 轻松松地做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而没有把目光投向民营口腔 医疗机构或者口腔相关行业。2 口腔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2.1 社会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医学生就业选择 的偏差。
随着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医生需求已经发生变 化: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从大型医院转移到了基层医院。卫 生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导致 了就业中的“关系竞争”优于“素质竞争”,滋长了口腔医学 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间接导致了医学生就 业难的现状。
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的选才也存在人才浪费现 象,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2.2 学校教育和口腔医学生个人因素: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医 药院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强调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优 秀,忽视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扩招,医学院校的 口腔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机会 不断减少。部分医学院校对口腔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口腔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医学生就业期望往往会 比用人单位提供的高,而就业前准备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 就业期望值过高,个别医学生挫折耐受力低,还有部分医学生 把考取研究生当做唯一的就业途径,都会影响就业。3 解决口腔医学生就业的对策3.1 从社会角度出发,完善口腔医学生就业市场。
逐步完善以“市 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 大学生就业制度。按照医学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 的就业政策,调整学生的期望值,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 到充分就业,同时鼓励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去的就业思想。
3.2 从学校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口腔医学生就业。 对医学生的就业教育应从入学教育开始抓起,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等,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 淡化“天之骄子”的意识。
帮助医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 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多次就业,不断提 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加强对口腔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完善医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提高毕业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从口腔医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适就 业心理误区,拓宽就业思路。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逐步实施,口 腔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 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降低就业层次,抢先到 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 城市去施展才华;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 到那些与口腔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
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口腔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会相当严峻,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医院之间的互相配合、理解支持。 相信只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学 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广大口腔医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医学生毕业去向与选择
【导读】时值金九银十的黄金招聘季,相信正是大家伙求职的好时机,今天小编就来个大家剖析一下,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之医学生毕业去向与选择问题,相信这也是现在大学生毕业正遇到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学生就业选择 是选择留在导师所在地三甲?还是回家乡县医院 ?
这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当然选择主要的因素来分析。
导师的年龄,在医院或者当地的影响力,师兄弟人数多少,师兄弟和自己的关系是否融洽,老家和所读学校的距离,自己的对两所医院的了解程度,未来的定位和发展规划,如果有对象的话,对象的意愿,等等综合分析。
当然省会城市资源广泛,学术交流多,如果导师对你比较器重,师兄弟关系融洽的话建议留下,抱团取暖,发展更快,机会更多,再说大医院病源也丰富,自己的视野,高度都比小医院好很多。
如果导师年龄太大,将近退休,师兄弟也不多,导师对你关怀帮助不大,家里离所在学校又比较远的话也可以选择到离家近的县级医院,压力小,在父母身边享受生活也挺好,并且家乡的饮食各方面都比较熟悉。权衡利弊,慎重选择吧!
作为一个去年刚毕业的大专临床医学生,想考研,有哪些路要走?
前几年还好,自从规培政策之后,难度更大了,具体能不能考研需要查阅相关学校的招生简章,并且仔细阅读。据了解,大多数学校对于专科学历是禁止报考的,甚至专升本学历也不允许,可见有很大的歧视。少数学校即使可以报考,也有很苛刻的要求,比如说必须过英语四级甚至六级,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若干文章,甚至国外SCI文章要求,或者主持过省级以上的课题,这些报考要求干,说白了就是不太想招生。即使复合了以上的条件,也只能报考基础医学,专业硕士一般不允许。当然也不要气馁,可以看一下一些偏远地区不太知名医学院校的招生简章,看看有没有接受的,也可以打电话直接给研究生招生办,一定要清楚招生政策,不然白白浪费时间。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全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医学生毕业去向与选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的来说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是很好,建议小伙伴们先就业在择业。
4.求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一篇,我是学医的
我是抄袭的。
希望可以用把。 一位智者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
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如下是我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确定目标 美好愿望:我希望自己可以充实地过每一天,希望我身边的人都健健康康,幸福快乐! 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求知和进取能帮人从病痛之中摆脱出来。 职业方向:医疗行业 总体目标:当一名医术精明,经验丰富,高职业道德素质,人人佩服,人人信赖的医生。
已进行情况:职业道德在进行中,医学知识在刻苦的学习中,学会在同龄人中确立威信度,让被人认可自己,信任自己。 二.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兴趣、能力、性格等 生活兴趣:我热爱运动,上网,看书等,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 职业兴趣:我欣赏那些穿着白大褂、以睿智丰富的知识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医生。
自己也喜欢当医生。 职业价值观:我认为医生首先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要有精湛的医学技术和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严谨的科学态度。
能力:我的管理和学习能力还不错,我的办事能力是可以的,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好的学习能力为我以后的职业能力打下了基础。
性格:我是比较喜欢独立的人,一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不喜欢麻烦别人。面对别人,我是热情开朗的男生。
我会对我遇见的人很阳光的微笑,很热情的打招呼。我会热心地待人。
对于不幸的人我会同情,对于失意伤心的朋友,我会安慰,对于需要帮助的朋友,我也会热心地尽自己所能地帮。我在别人面前是乐观,是开朗的。
大多时候,我是有耐心的人,我可以很细心地做好事情。只是近段做事有点缺少恒心与毅力,只抱三分热情,没有动力。
生涯设计公益网()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我会找好自己的方向,努力前进的。
再仔细端详自己的性格,待人待事热心热情,适合当医生的。 2.角色建议: 父亲:“要好好学习,争取各个方面全面发展;远离 贫穷,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母亲:“学你想学的,只要你喜欢就好。” 亲戚:“现在,专业知识要学精,但个人能力必不可少,同时也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师:“聪明能干、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合从事服务事业, 比如老师,医生等职业。 同学:“幽默,敢作敢当,继续努力。”
…… 三.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环境与职业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生在农村,祖父辈以农业为主,这决定了我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快速过渡。亲戚朋友对我的期望值很大。
亲戚朋友基本都是农民,没有特别的社会关系。 2.学校环境分析: 就我目前所读的学校----福建中医药大学来讲,学骨科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所学的专业是我校在全国首创的,有较雄厚的教学条件跟实践经验。而且学校实行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办学的教学模式。
让我接受更多更精彩的校园生活,感受师大浓厚的文化气息。 3.社会环境分析: 现在各行各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前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才达8%,然而,医生这一行业是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
但是虽然不受金融危机影响,因为大学生越来越多,每年医院的病人的数量是差不多的,医生这一职位也接近达饱和状态,所以没有过强过硬的本领,是很难在这个强手如林的社会里立足的。 4.法律环境分析:生涯设计公益网()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现在医患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中,医生这一职业,可以说是一只脚在医院,另一只却在法院。患者都会认为,医生医好人是应该的,然而医不好就你不对。
所以,为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式,学好知识,完善自我是至关重要的。 5.职业环境分析:大学里读医的人数在逐年增多,现在对医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本科生想在较好的医院里呆是很难的事情,除非你的能力非常的高。
否则,现在大多医院都是要求硕士以上的学位才可以的。 四.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职业目标:医生 1.2010-2011年——大二要达如下目标 学习目标:过英语六级,学好专业知识,拿二等奖学金。
能力目标: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2.2011-2012年——大三要达如下目标: 学习目标:牢固掌握学过的所有医学 基础知识,医学专业英语水平,达到可以自如地阅读外医书的水平, 能力目标:会熟练运用推拿、针灸、拔罐、急救等措施。诊断简易病情。
3、2012-2013年——大四为冲刺期,要达如下目标: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各项医学技能,医学知识牢固, 掌握求职技巧 考研目标: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或者南方医科的研究生。 4、2013-2014年——大五冲刺分化期,要达如下目标 学习目标:各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非常牢固,医学技能可以安全使用 学历目标:考上研究生生涯设计公益网()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5、2014年-2016年:三年研究生生活 学习目标: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作出成果 能力目标:动手能力增强,医学技能可以熟练运用 6.2016-2017年:目标: 学位目标:获得。
5.论文: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范文
一般说来,一篇毕业论文要具备相对固定的格式。这些提到的毕业论文格式仅供参考。学校有具体规定的,则按规定办。这里以文件中规定的毕业论文格式为准。
①论文题目,有的含副标题。题目之下是作者署名,署名之前或下边一行写作者的校、院、系、年级。
②“摘要”与“关键词”(或称“内容提要”),一般为300字左右。位于作者署名之后,正文之前。关键词,结合标题和正文内容一般选取3至5个。
③引论。用“O”标示,常写作“引言”、“引论”、“绪论”,引言较短时可不标出“O.引言”类小标题。引论的内容一般是交代选题背景,主要有:课题来源,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状况。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选题的意义,讨论的问题。本文分几部分,从哪些方面进行讨论,以及指导思想、论证方法等,均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写在引论中。
④正论。正论常分几部分写,分别标示“一”“二”“三”“四”等,有的加小标题,或以分论点的形式出现,以凸现论述的观点或主要内容。这部分是对研究过程及分析、归纳、概括的表达,体现出分析方法与思路,充分有力的论证。正论还要体现出明确的指导思想。
⑤结论。一般用“结语”“小结”“余论”等标示。也可不标示“结语”之类的词儿,在正论之后空一行直接写结论或总结。 在毕业论文格式中,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综合或概括,也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若是在正论之后,对相关联的问题还想简短论述一下,或是对较为重要的问题再说一些想法,可写成“余论”。
⑥毕业论文致谢。接上文另起一段。简述自己撰写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对指导老师以及有关人员表示感谢。“毕业论文致谢”并非形式,也不是走过场,是一个大学生修养的表现。
⑦注释与参考资料。注释专指“本文注”,即作者对论文有关内容所作的解释,一般用脚注(放在本页末)(属毕业论文格式的非必备项)。 参考文献专指“引文注”,即作者对引用他人作品的有关内容所作的说明,在引文结束处右上角用[1][2]等标示,序号与文末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同一著作或文章被多次引用时只著录一次。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见《参考文献格式》。
⑧附录。收录和论文有直接关系的文字材料、图表、数据、试验结果等。中文方面的毕业论文 格式中作附录的情况似乎不多见(属毕业论文格式的非必备项)。
具体可以参考soso搜索
6.求一篇医学类的毕业论文
抢救硬膜外麻醉麻药中毒
2007年10月,我们在对一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急诊手术的麻醉过程中,患者出现药物中毒,经抢救脱离危险,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湖南职称论文
1.1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23岁,体重65Kg。因急性阑尾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前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除右下腹麦氏点区压痛、反跳痛及腰大肌实验阳性外,余未见异常;查血常规:WBC14.5*109/L,N78.9%,L21.1%;大小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胸腹部透视均未见异常。
1.2 临床表现 常规于T11~T12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头向顺利置管,回抽未见异常,给予2%利多卡因3ml,问话患者神清语利,平卧位5分钟后测麻醉平面为T10~L4,测血压、心率及呼吸均正常,回抽硬膜外管未见异常并给予2%利多卡因10ml,40秒钟左右,患者出现说话不清、烦躁不安、牙关紧闭、强直性抽搐、瞳孔散大等症状,继之呼吸心跳停止。
1.3 抢救方法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以呼吸机进行被动呼吸,与此同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阿托品0.2mg、地西泮10mg、地塞米松5mg,5分钟后,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心率116次/分、血压195/101mmHg,仍有四肢抽搐症状,再次静推肾上腺素0.5mg、异丙嗪5mg、地西泮5mg、地塞米松5mg,15分钟后,患者神志逐渐清醒,测呼吸20次/分,心率98次/分,血压156/92mmHg;约55分钟后患者神志清醒,呼吸循环平稳,测心率87次/分,血压128/66mmHg,故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能清醒准确地回答问题。
1.4 结果 经救治约55分钟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均示正常,自述除全身乏力与稍有头晕不适外,余无明显不适。观察1周患者无异常。2 讨论
2.1 原因分析 麻药中毒发生原因主要有:(1)可能为患者在给予2%利多卡因3ml试用量后,由于在翻身平卧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等原因,导管误入血管,虽进行了常规回抽,但因导管尖端被小凝血块阻塞而未见回血,当注药时小凝血块被冲开,麻药直接进入血管内而发生中毒;(2)可能是导管虽未直接插入血管内,但由于硬膜外腔具有丰富的血管丛,在进行硬膜外穿刺的过程中,造成了血管损伤,可使局麻药的吸收加快加大,从而引起麻药中毒[1]。这两种情况均可能导致我们在成功置管后回抽无异常,但在正常剂量给麻药后,使药物直接进入或渗入血管,引起单位时间内血药浓度超过了机体的受阈值而出现麻药中毒。
剩下的自己去
看吧
7.“结合十二五规划和“新医改”政策,谈谈你对当前医学生就业形势的
摘要: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医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到基层医院,导致大量医学本科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基层、社区医疗的政策倾斜,而且体现了对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医学毕业生要在新医改政策的指导下转变就业观念,学校也要转变培养模式,多方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医学毕业生;就业
目前,各层次医学毕业生就业趋势由供不应求变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的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麻醉学、检验专业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药学等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而中医学毕业生市场需求过冷。总之,医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培养和补充,大中城市的医疗人才需求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有的甚至出现了饱和或超编现象。与大城市、大医院形成鲜。。。。。。。
8.有关医药类的毕业论文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
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
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
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
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
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
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
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2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3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4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
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
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1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
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2.2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2.3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2.4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2.5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
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2.6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
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2.7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
9.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章
大学五年我该怎样度过--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上可以分为确立目标,自我与环境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策略,评估和反馈五个方面。
其中前三个方面与我们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下面我便就这三个方面,结合我们医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一点看法和建议: 大学一、二年级---预热阶段。要初步了解,特别是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可与师兄师姐进行交流,尤其是大五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增强交流技巧。大学三年级---确立目标阶段。
可以初步考虑毕业以后的继续学习深造还是直接就业,了解相关应有的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同学,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和社团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还可以开始尝试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或本专业相关的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注意增强外语口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有选择性的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考虑要考研究生的同学应着重专业课和外语的学习和钻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同时也应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四年级---自我和环境评估并形成行动计划阶段,要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查漏补缺,继续全面的提升自己。在对自身和环境作出合理评估后,选择就业的同学应有意识的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自己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留意各种行业的信息,并在确立目标方面形成初步的打算和计划。选择考研的同学此时应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学业专长确定自己所要报考的学科。
从这一年的暑假开始便要着手考研的复习和准备。 大学五年级---职业选择与实践阶段。
准备就业的同学要再次检验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四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是否充分。
最后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预习和模拟面试,并积极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单位信息,强化求职技巧。准备考研的同学,此时复习已接近尾声,应着重于有关考研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向自己报考专业相同的在读研究生及该学科专家教授咨询有关应试技巧,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等,向报考学校招生办公室了解有关招生信息,积极联系报考导师等。
10.医学生的毕业论文该怎么写
毕业论文啊 临床医学啊 首先你要确定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你们学院应该会给你确定好几个方向 而且给出了一些可选的题目 比如我们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设置的意义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研究方向 (一)、内科学研究方向1、呼吸内科研究方向: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4) 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研究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研究6) 肺结核的用药管理7) 肺结核与耐药的研究8) 肺结核发病现状分析9)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10)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研究进展11)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体会12)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研究13) 老年人肺炎的病因分析14) 老年人肺炎的诊治体会15) 小儿肺炎的诊治体会16)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17)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或进展18) 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19) 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20) 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21) 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2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2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体会24)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研究25) 呼吸系统疾病误诊报道或分析26) 呼吸系统少见或罕见病例个案报道2、心血管内科研究方向:1) 心力衰竭病因分析2)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3) 动态血压监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4)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分析5) 高血压治疗的临床体会6) 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研究7)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研究及进展8)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体会9) 心电图检查在循环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10)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的临床研究11) 冠心病的临床研究12) 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13) 心律失常常见病因临床分析14)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疗体会15) 心脏瓣膜疾病临床研究16)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体会或研究进展17) 心肌病的临床诊治体会18) 循环系统疾病误诊分析19) 循环系统疾病罕见病例个案报道3、消化内科研究方向:1) Barret食管的研究进展;2) 食管癌的内科治疗研究进展;3) NSAID与慢性胃炎;4) 自身免疫与慢性胃炎;5) HP感染与慢性胃炎;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或临床研究);7) HP与消化性溃疡;8) 消化性溃疡病因学研究进展;9)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研究进展;10) NSAID溃疡的预防与治疗;11) 胃癌病因学研究进展;12) 胃癌的早期诊断;13) 胃癌的内科治疗;14)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的探讨;15) 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16)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现状与展望;17) 克罗恩病的发病原因探讨;18) 克罗恩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19)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探讨;20) 结肠癌诊断的研究进展;21) 肝硬化病因流行病学研究;22) 肝硬化的治疗新进展;23) 肝硬化病人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24) 轻微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新进展;25) 肝性脑病的药物治疗;26) 心理测试在肝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27) 原发性肝癌的内科治疗新进展;28)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新进展;29)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30)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评估;31)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新进展;32)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新进展;33) 癌性腹水的相关治疗新进展;34) 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35)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误诊分析;36) 消化系统罕见疾病个案报道综合征(如Peutz—Jeeghers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