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防治羊肝片吸虫病?
羊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危害很严重的寄生虫病。
是由虫体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导致羊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毛、肉品质显著降低,大批肝脏废弃,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羊肝片吸虫病分布广泛,流行于全世界,以中南美洲、欧洲、非洲较常见。
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分布极广,多呈地方性流行。低洼和沼泽地区,多雨时期易暴发流行。
动物感染率甚高,一般羊群感染率为30%~50%,个别严重的羊群可高达100%,成为牧区羊病死的重要原因。 技术特点,病原特征本病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
肝片吸虫虫体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毫米,体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新鲜活虫为棕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
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前端较窄,后端较钝。
大片吸虫成虫呈长叶状,长33~76毫米,宽5~12毫米。 虫卵呈深黄色。
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在发育过程中。要通过中间宿主多种椎实螺(小土蜗、截口土蜗、椭圆萝卜螺及耳萝卜螺)。
成虫阶段寄生在绵羊和山羊的肝脏胆管中。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可视黏膜极度苍白,黄疸,贫血。
病羊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毛干易断,肋骨突出,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 放牧时有的吃土,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拉出黑褐色稀粪,有的带血。
病情严重的,一般经1~2个月后,因病恶化而死亡,病情较轻的,拖延到次年天气回暖,伺料改善后逐渐恢复。病理变化主要见于肝脏,其次为肺脏。
有肝脏病变者为100%,有肺病病变者占35%~50%。 器官的病变程度因感染程度不同而异。
受大量虫体侵袭的患羊,肝脏出血和肿大,其中,有长达2~5毫米的暗红色索状物,挤压切面时,有污黄色的黏稠液体流出,液体中混杂有幼龄虫体。因感染特别严重而死亡者,可见有腹膜炎,有时腹腔内有大量出血,黏膜苍白。
慢性病例,肝脏增大更为剧烈,到了后期,受害部分显著缩小,呈灰白色,表面不整齐,质地变硬,胆管扩大,充满着灰褐色的胆汁和虫体。 切断胆管时,可听到"嚓嚓"的声音。
由于胆管内胆汁积留与胆管肌纤维的消失,引起管道扩大及管壁增厚,致使灰黄色的索状出现于肝的表面。检测技术粪便虫卵检查漂浮沉淀法:采取新鲜羊粪便3克,放在玻璃杯内,注满饱和盐水,用玻璃棒搅拌成均匀的混悬液,静置15~20分钟。
除去浮于表面的粪渣,吸去上清液,在杯底留20~30毫升沉渣。向沉渣中加水至满杯,用玻璃棒搅拌。
悬混液用40~60目筛子过滤,滤液静置5分钟,吸去上清液,在杯底留15~20毫升沉渣。将沉渣移注于锥形小杯,悬混液在锥形小杯中静置3~5分钟,然后吸去上清液,如此反复操作2~3次,最后将沉渣涂在载玻片上进行镜检。
水洗沉淀法:直肠取粪5~10克,加人10~20倍清水,用纱布或40~60目筛子过滤。滤液静置或离心沉淀,倒去上层浑浊液体并再加清水混匀沉淀,反复进行2~3次,直至上层液体清亮为止,最后倒去上层液体,吸取沉淀物涂片进行镜检。
2.羊肝片吸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有哪些?
肝片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山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该 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还寄生于牛和其他反刍家畜 的肝脏中,羊感染数量超过50个,牛超过250个,即可见显 著的临床症状而致死。病的特征为:呈急性或慢性的肝炎或 胆管炎,常并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衰竭。
本病在我国 普遍存在,常呈地方性流行,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从而给 畜牧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症状:肝片吸虫病多为慢性表现。
病初食欲不振,行动迟缓, 容易疲倦,不愿行走,甚至呆立不动,离群;贫血,极度消瘦, 黏膜苍白,一般无黄疸,被毛清亮而无枯黄现象;拉稀,便秘 交替发生;腹痛,常常回头望腹;下颌、腹部、腹下水肿,逐渐 衰弱,最严重的病例,因肝脏严重创伤,大量出血流人腹腔, 形成腹血症,腹部下垂波动,终至死亡。 急性病例较少见。
当山羊抵抗力弱,一次感染数量多时 可表现急性经过。其症状为病初发热、衰弱、易疲劳、离群落 后,食欲减少或不食,很快出现贫血,黏膜苍白或黄染,多在 几天内趋于死亡。
防治: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00毫克,一次口服。体质虚 弱的羊群,应做两次投药,中间间隔3 ~4天,用药后个别羊 出规短期拉稀、减食,但很快会自行恢复。
硝氯酚:每千克羊按4 ~6毫克剂量,一次口服,效果显著。也可使用硝氯酚注射剂每千克按0。
75 ~1毫克,一次深 部肌内注射。丙硫咪唑:每千克羊用药10 ~20毫克,口服,对成虫有 很好的疗效。
本病预防必须严格做到定期驱虫,不让羊群到潮湿低洼 的地方放牧,不饮死水、脏水,并有计划地开展灭螺工作。
3.如何防治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的成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和胆囊里,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或胆管炎,并发全身性的中毒或营养不良症。
(1)症状急性型多见于秋季。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消失,腹胀、腹泻,贫血、消瘦。慢性型较多,表现为贫血,黏膜苍白,腭下、胸、腹有水肿,消耗性瘦弱死亡。
(2)防治保持羊圈舍干燥卫生;不到低洼潮湿地方放牧,不饮污水、死坑水;消灭中间宿主螺蛳;每年春、秋两季用丙硫苯咪唑(10~15毫克/千克体重,1次灌服)各驱虫1次。
4.如何治疗羊肝片吸虫病
治疗:(1)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5 ~25毫克,一次口服。
(2)蛭得净(溴酚磷),每千克体重16毫克,一次口服,对 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好的疗效。(3)硝氯酚(拜耳9015),每千克体重4 ~5毫克,一次口 服,驱成虫有高效。
(4)肝蛭净(三氯苯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一次口服, 对发育各阶段的肝片吸虫均有效。(5)碘醚柳胺,每千克体重7. 5毫克,一次口服,对成虫和 6 ~ 12周未成熟的肝片吸虫均有效。
(6)硫氯酚(别丁),每千克体重80 ~ 100毫克,灌服,对驱 成虫有效。
5.羊的肝片血吸虫病咋样防治
防治
预防:在4、5月份和10、11月份定期驱虫,病羊要淘汰。结合水土改造工程或用灭螺药物杀灭中间宿主,阻断血吸虫的发育途径。疫区内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和制造沼气,既可增加肥效,又可杀灭虫卵。选择无螺水源,实行专塘用水,以杜绝尾蚴的感染。治疗:①硝硫氰胺剂量按千克体重4毫克,配成2%-3%水悬液,颈静脉注射;②吡喹酮剂量按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1次口服;③敌百虫剂量绵羊按每千克体重70-100毫克,山羊按每千克体重50-70毫克,灌服;④六氯对二甲苯剂量按每千克体重200-300毫克,灌服。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羊肝片吸虫病防治毕业论文(如何防治羊肝片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