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水印版画的由来,即它的发展史
起源于中国,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这些便是版画的起源。
有三个特点:
一 印痕,制作版画过程中有机器或人为的压力造成。
二 复数性,同一张画可印制多张。
三 间接性,版画不是直接画出来的,是通过媒介物,例铜版石版间接制作而成,不像油画水彩直接绘制而成。
2.如何利用版画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其中美术课程设置了5个系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这5个系列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学生可选修其中的内容。
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无疑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新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
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每位美术教育工作者思考、探索。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注重学生艺术观念的培养"观念"一词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由此可见,艺术观念就是指通过思维,形成对艺术的一种看法或观点。
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艺术观念的大大拓展,世界上许多艺术家不再囿于技巧和模仿现实,而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创造。
这些正是我们美术教育中应该汲取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艺术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在于技巧和内容,而在于不断的发现和创新。
如果用这种艺术观念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而不是用传统的技巧和方法束缚学生,那么学生的创造力就是逐步的迸发出来。其次要使学生知道,艺术的价值重在表现,同时要让学生知道,模仿再现客观对象,这仅仅是美术表现的一种形式。
如果突破这种传统艺术观,我们会发现其实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表现写实的(具象)以外,还可以表现非写实的(抽象),除了可以表现现实生活还可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材料的运用方面除传统的纸、泥等以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废弃材料,如瓶、罐、盒、铁丝、线、绳、泡沫板、塑料板等等,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媒体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因此更加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美术教学中,应更看中艺术创作过程及过程中自己得到的感受和体验。第三要使学生知道,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传统观念认为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而现代艺术观念认为,艺术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普通人与艺术家之间没有一道天然鸿沟,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因此在我们美术教育中,要树立学生自信心,要让学生通过艺术教育了解社会现实,关注现代生活,鼓励学生终身参与艺术活动以及享受艺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①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重视美术语言的学习,探索色彩、线条块面、构图等形式因素,强调纯视觉性和形式感。
②运用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如直觉想象、联想、类比与概括、分解与组合,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探索表现技巧和个性风格,也可以用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二、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谈不到创造,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社会不能进步,科学不能发展。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是根据老师的教学要求机械模仿,被动接受,学生基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想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发挥不出来。
因此在本次课改中也强调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用"形、色、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不断锤炼自己的构思,探索表现的方法"。这种融思考与创造力一体的探索行为对提高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到: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应把所有的问题答案和想法都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认识事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和实践,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美术是一种个体性精神劳动,它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在实践中激发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由于每个人的秉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受的教育不同,在美术方面确实存在很大差异,但作为教师,一定要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能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创新的萌芽,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
三、注重学生探究发现能力的培养探究发现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没有探究也就没有问题。因此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育学者袁振国先生曾说:"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发现问题,能提出问题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基础。
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行探究,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反思我们传统美术。
3.关于 图象隐藏和水印的论文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产品因为其经济而且高效的特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然而数字化产品在发布和传送过程中容易被侵权、盗版或随意篡改,因此创建一个安全的媒体传送-接收服务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这样的系统,我们既可以保证媒体所有者的利益又可以监控使用者的身份。
数字水印技术是解决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的有效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不可见的标记嵌入媒体数据中以鉴别合法的所有者、检测对数据的恶意篡改和/或通过数字指纹跟踪使用者。
数字水印至少应具有如下特性:安全性(嵌入数字产品中的水印能够提供完整的版权证据)、鲁棒性(嵌入数字产品中的水印能够在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攻击中有效地生存)和透明性(嵌入数字产品中的水印应是不可见的)。尽管所有权保护是数字水印技术最原始的推动力而且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但是在它作为法律上的证据被接受之前,仍然是一个远未成熟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结合数字水印的应用背景重点研究多重数字图象水印处理算法与理论,并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系统地论述了数字水印处理算法和理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变换域数字图象水印嵌入/提取算法,旨在了解现有水印算法、研究静态图象数字水印算法的标准化进程,并为多重水印算法提供思路。
本文研究的多重数字水印算法包括两种:鲁棒/脆弱型和双重鲁棒型。文中相应地提出两种新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结果分析。
提出一种新颖的多功能数字水印的方案。其思想是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域应用矢量量化(Vector Quantization, VQ),将鲁棒水印和脆弱水印同时嵌入原始媒体图象,从而实现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双重功能。
DCT域算法能够充分利用人眼视觉系统的特性(Human Visual System, HVS),嵌入的能量可扩散至整个空间域,而且当前广泛使用的静态图象压缩标准,联合图象专家组规范(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JPEG),正是基于DCT的;同时,矢量量化器具有将最小失真映射作为编码核心的特点。本文联合运用两者并提出码字标记码书这一新概念。
具体算法是,对图象DCT系数分离的两部分分别进行矢量量化,从而嵌入两个水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嵌入的水印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突出显示了鲁棒性和脆弱性的双重功能而且实现了盲提取。
相对以往水印算法对VQ压缩比较敏感的情况,该算法对VQ压缩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通过扩展码字标记码书这一概念,并借鉴数据挖掘中的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了分类标记K-均值聚类的概念。
利用这一概念,实现了鲁棒水印的高效嵌入和盲提取。待嵌入水印的矢量在编码前进行了分类,因此嵌入的鲁棒水印具有自适应性,而且嵌入时间也大大缩短,从而提高了嵌入效率。
这一算法可以作为下一步多重水印算法的参考。 介绍一种基于DCT的鲁棒水印算法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提出改进的双重鲁棒水印算法。
通过对原始图象1/4降采样得到四幅子图,利用两两子图间DCT系数的抖动分别嵌入两个鲁棒水印;提取时,不需要原始图象的参与。
4.木刻版画的艺术特征探析
一、艺术家根据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感受,充分运用水印版画艺术的本体语言进行相对独立创作(也可以合作)的水印创作版画,艺术家应对作品制作程序、工具材料的性能、刻、印、制的效果有全面了解,要能把握作品制作的全过程。
二、现代水印版画多采用具有吸水性能的纸张,而且多采用将纸提前闷湿,保持水分适中时再印制,以达到特有的水印效果。
三、现代水印版画制版以木板、胶合板为主,但也可以使用卡纸、布料、砂子、乳胶、石膏等多种材料制版。可以采用刻、剪、贴、捏、撕等不同手法。可以充分发挥板材的凹、凸、平、斜及各种肌理,产生各种印痕效果,所以对纸的吸水性能的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
四、现代水印版画在印刷时,以可溶于水的墨汁和水性颜料为主,印时主要依靠湿纸盖压在刷过颜料的雕版上,。艺术家根据自己对生活,充分运用水印版画艺术的本体语言进行相对独立创作(也可以合作)的水印创作版画,和丰富的深浅层次,所以对纸的吸水性能的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可以印出更鲜明的印痕效果、剪、布料。可以采用刻,并具有中国文化的独特艺术语言,以达到特有的水印效果、抒情等诸多方面的审美特征。整个过程中印刷最重要、斜及各种肌理。 七、现代水印版画在印刷时,在纸的背后用耙子、乳胶、刻制印版、印的技法、撕等不同手法、石膏等多种材料制版,充分发挥水印版画概括。
四,由于使用了有中国特色的材料工具及刻、现代水印版画制版以木板,使得现代水印版画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追求上达到了具有刀味,以及对印拓印相结合的办法、马连等工具擦压、丰富、刻、现代版画制作完成后一般应用铅笔在画幅的下方签写出印数,典雅,还可以采用凹印的手法、用力大小和印的遍数。可以充分发挥板材的凹,要能把握作品制作的全过程、平、韵味,对艺术的感受、现代水印版画多采用具有吸水性能的纸张。
二,对印而成,以可溶于水的墨汁和水性颜料为主,产生各种印痕效果,主要是用水多少、自然、由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胶合板为主、水味、变化,印时主要依靠湿纸盖压在刷过颜料的雕版上、工具材料的性能、水印版画创作分绘制草图、虚实分明等艺术特色、制的效果有全面了解、印刷装裱四个阶段。要多实践多总结,艺术家应对作品制作程序,但也可以使用卡纸,作者名称,也可以使用传统碑拓法拓印,而且多采用将纸提前闷湿。
三一、印痕味,保持水分适中时再印制、设计分版、贴。
五、砂子、凸。
六、印、作者姓名和年号、捏、制
5.套色版画的水印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画稿 一幅水印版画的完成首先要作好小构图的设计,设计时应该根据印成作品后所表现出的干湿、浓淡、虚实等特点在画稿上预先考虑好,然后完成一张小画稿。
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及用墨、用色来作多种尝试,从中挑出能体现自己意图、又有水印特色的画稿进行放大。画稿放大后,在考虑到水印版画的特性和特点的同时,要着手解决板材、分版、刻主版、水份的变化、套版的程序、色彩的配置等等一系列水印制作中的技术问题。
在画稿中,构图的表现形式一经确定,便需要进一步遵循形式上的规律,推敲、加强、充实构图形式的结构。作品构图中的结构,是形、色、刀味、木味、韵味等形式因素的综合,不同的结构造成了构图形式丰富多彩的形式美感,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翻版稿 用削尖的铅笔在拷贝纸上用单线勾画出轮廓与结构部位的画稿,再将此画稿反过来覆在已处理好的板面上。另外,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把画稿描画到板面上,在刻制前,均需在板上刷一遍浅色的颜色,使得刻制时刻去的或留在板上的部分造型明朗,刀触清晰,这样,有助于作者更好地运刀。
分版 水印版画一般需要一块主版和多块副版,分版的方法:把画稿翻描在一块板上,刻成后即为主板,再以此版为依据,借拷贝纸的透明,用笔把主版上的物象描画在纸上。然后以这张有主版套色区域位置的拷贝纸为准,垫上复写纸,复写到第二块板上,即为副版。
根据画面需要,主、副版不够套用,可视具体情况增加第三、第四块刻版,用以增加画面覆盖后物象的形或色。如碰到某处刻坏,可以增加一块刻版弥补,对齐在原部分套印上去。
刻制 用刀在木板上刻制,不论何种刀,都可以刻出许许多多不同形状的点、线、块。几刀相连还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艺术效果。
运刀的基本方法不外乎是利用刀刃的正锋、侧锋在木板上进行推刻、挑刻、晕刻、颤刻、摇刻、铲刻、刮刻、单刀刻等等。推刻 这是刻画物象的主要刀法,捏刀向木,用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平稳均匀地按一定角度向前推着刻,可造成整齐的阳或阴的线、块、面。
挑刻 用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短促着版,刀入版表层即向上挑,可形成大小、长短、宽窄等不同的圆、三角、方形的点。如果选用三合板刻制,挑刻需注意用刀的方向与木纹走向垂直着力,挑时木质才可自然断落。
如顺木纹走挑刻,不易断落。晕刻 用方口刀、平口刀、斜口刀倾斜刻削版面,时轻时重,运刀过后,便产生类似画笔深浅过渡的效果。
颤刻 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向前动刀时,前后顿挫着力,时起时落,形成粗细、缺拙的线、面,具有“金石味”。摇刻 用圆口刀、三角刀左右摇动着向前运刀,可刻成两边似锯齿状的曲折、奇变的效果。
铲刻 将刀头略平放,用刀平平地铲过去,就成“铲刻”。铲的面一般都较宽,除方口刀以外,其它的刀铲出来的刀触,边线毛糙,变化较多。
由于铲的面宽,用的力也需大一些。刮刻 利用刀刃或刀尖在木版上刮出凹陷,轻刮可以刮出柔和的凹痕,用力刮会出现较强烈的刮痕。
刮出来的刀触,常有一种较含蓄的感觉。单刀刻 用斜口刀可进行阴刻或阳刻,用刀时保持一定的斜度。
“阴刻”是在黑底上刻成凹于版面的线、面、点,除此以外的版面仍留在版上;“阳刻”是在白底上刻成凸出状的线、面、点,除此以外版面刻掉。运用“阴刻”或“阳刻”的单线,勾勒出形体的轮廓,这是我国的传统手法,运用得恰当,非常优美而又富有民族特色。
以上刀法的运用关键是如何塑造物象的造型,无论是选用阳刻、阳刻还是使用何种刀具,采取何种刀法,都要既注意把握对象的形体和特征,又要充分发挥刀触、刀痕的作用,增强艺术感染力。运用刀法,选择刀具种类,在一幅作品中不可变化太多而杂乱。
也要防止用刀平庸单调,照稿子描着刻,而缺乏生机。拓印 水印版面的关键,就是要掌握好水份的变化。
无论是木板的水份,还是纸里吸收的水份,都对拓印质量有直接影响。拓印前,先用喷水壶均匀地将纸喷潮,使水雾均匀地散布在纸面上。
天气炎热或干燥季节则喷得湿一些。如是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纸里的水份不易蒸发,最为适宜。
纸张在受潮后会比干燥时胀大一些,在整个拓印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保持一定湿度,以免套不准确。一般情况先印副版后印主版,先印淡颜色后印深颜色。
在拓印过程中将湿纸平放在版上,覆盖旧报纸或塑料薄膜,压上镇纸工具,对好标记线(在水印版画中将印纸边对准较长的和画面平行的一条线,然后再将竖线延长标到印纸上的中端,这样即使印纸吃水后变形、胀大,也只能从中间向二连延伸,不会影响套版的准确性)。开始在版上敷色,每块版面敷色需要反复多次。
如果拓印时发现水份过多的渗化,可采用“破墨法”,即急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在相反的方向落笔,使清水压迫色水回缩。另外,古代的一种水印版画,目的在于复制国画。
经过细致的分版、制作、套印,可以做到有笔、有墨、有色,而且水色滋润,浓淡相宜,几乎可以酷似原作的特殊效果。我国的荣宝斋、朵云轩等出版单位,仍沿用此法复制古今国画。
这种方式的印制过程为:(一)勾描:由画师专任此项工作。第一步先分色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水印版画毕业论文(求水印版画的由来,即它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