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租赁业务日趋繁荣和复杂,这使得租赁会计问题变得更为重要,也变得更为复杂。
多年来,资产和负债是否或者何时从租赁合约中产生一直是会计准则制定者,学术界、审计师、财务报告使用者以及财务报告提供者争论的一个问题。在美国,到现在为止,一直使用的租赁会计准则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
在此期间,无论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研究委员会(ARC)还是会计原则委员会(APB)都没能获得一个一致的意见以对租赁会计准则进行重大改进。 后来,新成立的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接手租赁会计准则的项目。
在其成立后的七八年时间中,FASB花费了它的将近一半的人力资源来研究租赁会计问题。 作为这些努力的成果,1976年,FASB出台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No。
13——租赁会计。相对以往发展租赁会计准则的努力,这是明显的进步。
然而,虽然FASB后来还制定了9个补充公告,6个解释公告,12个技术公告,以及大量的紧急事项处理意见 (EITF consensuses),FASB No。 13依然被公认为没有能够达到其所陈述的目标,因此依然需要对No。
13进行重新考虑。 作为对SFAS No。
13重新考虑的成果,FASB和其他G4+l成员组织共同推出了租赁会计的两份特别报告。这两份报告提出了租赁会计的新观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新观点不再区分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而是要求承租人将所有租赁引起的权利和义务都确认为资产和负债。
两份报告推出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可以说代表了未来租赁会计的发展方向。本文拟对这两份报告的主要观点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有所借鉴。
一、SFAS No。13 在SFAS No。
13出台前的审议过程中,一些人就认为所有的租赁协议都产生某种义务,因此应该被反映在承租人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中。 然而,FASB没有同意。
SFAS No。13认为:“……如果商品所有权上的重要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那么对承租人来说应该视为资产的取得以及义务的发生,对出租人来说应该视为一项销售或者融资。
所有其他的租赁应被视为经营租赁。”可见,在SFAS No。
13中FASB依然保留了会计原则委员会 No。5意见书(AICPAl964)中所表达的经营租赁和资本租赁的区别,即FASB认为有些租赁产生资产和负债,而有些租赁不产生资产和负债。
FASB于1976年11月出台的SFAS No。13不仅影响了美国的租赁会计实务,也间接影响了该国租赁业务的发展。
同时,该公告也成为其他国家制定租赁会计准则的范本。1976年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以及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
新西兰的准则制定机构相继采纳了FASB的租赁会计准则的模式。后来,来自FASB以及这些准则制定机构的代表共同组成了G4+1,这是一个非正式的组织,主要目的是致力于通过分析和讨论共同感兴趣的会计报告问题,以促进各参与组织共同的准则制定目标的完成。
二、两份租赁会计的特别报告 1996年7月,FASB和其他G4+1成员组织一起参与出版了一份特别报告,即“租赁会计:一种新观点”。这份报告主要由时任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执行主席,最近担任,ASB(重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特许会员的Warren McGregor撰写,因此又被称为McGregor报告。
这份报告轮番批评了SFAS No。13以及其他G4+1成员组织的租赁会计准则。
根据McGregor的这份报告,现行的租赁会计准则没有考虑到伴随大多数“经营租赁”合约引起的权利和义务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McGregor呼吁采用一种新观点来核算租赁——即要求所有具有1年以上不可撤销条款的租赁合约的承租人确认一项金额等于最低租金义务的现值的负债。
2000年2月,FASB和其他G4+1的成员组织一起出版了第二份特别报告,即“租赁——一种新观点的执行”。主要作者是Hans Nailor和Andrew Lennard。
这份报告包含了使McGregor的“新观点” 具体化为一种综合性的新租赁会计准则的详尽建议。 如果说第一份报告仅仅为新的租赁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方向的话,那么第二份报告则朝着租赁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第二份特别报告还详细提出了承租人如何将所有租赁引起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为资产和负债的方法,关于这种方法有下面两种观点。 多数参与第二份报告研究的参与者认为,一项租赁合约中的每一份单独的权利代表了一项资产,每一份单独的义务代表了一项负债,因此承租人需要分别予以确认和计算。
根据这种观点,在租赁开始的时候,承租人记录一项金额等于合约规定的租金现值的资产和负债,以及一项金额等于续租权、担保余值、意外租金3项现值的资产和负债。当现值难以取得时,必须进行估计。
这种观点得到多数G4+1成员的支持,称为财务组成观。 不同的是,在第二份报告研究中,有少数参与者认为,一项租赁合约引起的资产应该就是被租赁资产本身。
根据这种观点,租赁合约引起的负债不仅包括租赁条款中的租金支付义务,还包括在租期结束将被租赁财产归还给出租人的义务,除非有续租或展期。这种观点称为全部资产观。
三、财务组成观与全部资产观的比较 表1和表2比较。
2.求《租赁会计处理》本科论文参考文献
提高一些《租赁会计处理》本科论文参考文献,供写作参考。
[1] 谭进. 新会计准则下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基于承租人角度的分析[J]. 财政监督, 2007,(14) .
[2] 殷爱贞,徐梅. 融资租赁会计核算之我见[J]. 财会月刊, 2007,(31) .
[3] 远兰如. 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J]. 河北企业, 2007,(08) .
[4] 张亚杰. 融资租赁承租人会计处理的财务视角分析[J]. 财会月刊, 2007,(28) .
[5] 刘世荣.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J]. 经济师, 2007,(07) .
[6] 李建兵. 会计新规带来融资租赁核算差异[J]. 经济视角(中国纳税人), 2007,(01) .
[7] 彭鹏翔. 对融资租赁账务处理的异议[J]. 财会月刊, 2007,(25) .
[8] 金未. 新会计准则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探讨[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06) .
[9] 刘红梅,刘楚达. 谈融资租赁资产的账务处理[J]. 财会月刊, 2007,(06) .
[10] 钟念,罗娅妮,郭际. 融资租赁优势分析[J].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7,(09) .
3.出租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处理思考的论文
无形资产出租指企业将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并收取租金,受让方只能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而无权转让。
出让方仍保留对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对其仍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出租无形资产与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会计处理上有很大区别,其中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不再涉及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而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即出租无形资产却仍然涉及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未具体提到出租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出租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现行最常见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是: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取得租金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同时按配比原则,对发生的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以后每期摊销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时也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笔者认为这种会计处理方法简单且易于理解,但却有失真实。如果无形资产所有者将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给他人后,不再使用该项无形资产,则上述会计处理是可行的。
但若无形资产所有者将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给他人后,仍然保留着对该项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则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计入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收入不合理。 例1 甲公司将拥有的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给A企业使用,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转让期限为两年。
甲公司承诺合同生效后,只许可A企业一家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并在转让期限内,甲公司也不得使用该项专利技术。A企业每年须向甲公司支付技术转让费10万元,甲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及其他相关费用由A企业负担。
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为10年。则甲公司会计处理为: (1)取得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2)结转转让成本和计交营业税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55000 贷:累计摊销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0 上述会计处理是可行的,因为甲公司将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A企业后,至少在合同存续的两年内不会再为甲公司自身业务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其账面价值摊销不能按自用无形资产价值摊销处理,按照收入和费用配比的原则,摊销该项专利技术的成本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例2 甲公司将拥有的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给A企业使用,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转让期限为两年。甲公司承诺合同生效后,只许可本公司和A企业两家使用该项专利技术,不得再将该项专利技术转让给第三方。
A企业每年须向甲公司支付技术转让费10万元,甲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及其他相关费用由A企业负担。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为10年,已经使用了两年。
甲公司对该项业务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取得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2)结转转让成本和计交营业税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5000 贷:累计摊销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0 例2中,甲公司转让给A企业的收入为10万元,而第一年计入的成本却达到了20.5万元,显然不现实。甲公司注重转让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却忽视了自身使用该项专利技术的成本,甲公司虽然将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了A企业,但甲公司仍然是该项专利技术的主要使用者,而只是将部分使用权转让给了A企业。
如果将该项专利技术的价值全部摊入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显然违背了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 例3 甲公司将拥有的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先后转让给A、B、c三家企业使用,每份合同中约定转让期限均为四年。
甲公司承诺合同生效后,只许可本公司和A、B、C企业使用该项专利技术,不得再将该项专利技术另行转让,并免费为A、B、c企业提供技术指导。A、B、c三家企业每年须向甲公司各自支付技术转让费10万元。
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为10年,已经使用了两年。则甲公司将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A企业时,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取得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2)结转转让成本和计交营业税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55000 贷:累计摊销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0 当甲公司分别将该项专利技术转让给B、C两家企业时,通常的会计处理为: (1)取得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2)结转转让成本和计交营业税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55000 贷:累计摊销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0 从上例可以看出,如果企业向B、c企业转让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时也按照A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则明显存在重复摊销的问题,在合同期满后,甲公司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已全部摊销完毕,而该项专利技术的预计使用期限还有四年,这显然不准确。
如果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在A、B、C三企业中平均摊销,则又会导致A企业前后各期的摊销金额不一致,有悖于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产生上述矛盾的关键是企业在出租无形资产时,忽视了自己也同时在使用该项专利技术,而将所有的成本全部由出租成本来承担,这显然不准确。
无形资产出租时,如果企业还保持该项资产的使用权,企业本身业务就应该分摊相关的。
4.租赁成本控制与分析有关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浅谈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 摘 要:针对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工程实践,就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进行 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确保项目目标利润的实现,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是企 业实现目标利润的重要手段。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就必须增强项 目成本控制意识,完善经济责任制,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加强企业 各类经济合同管理;加强分包作业成本和人工费控制;加强物资 采供和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加强质量、工期的管理和控制。
下面 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谈一点认识。1 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完善项目运作体制和机制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首先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要使努力降 低项目成本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 立并完善项目运作体制和机制,具体体现在:1)管理好项目,确保 目标利润的实现,可实行个人资产抵押;2)实行问责制,凡属于管 理不善或个人私欲导致项目亏损的应及时调离岗位并追究责任。唯此,项目成本才能真正与经营者利益密切挂钩,才能促使其自 觉、主动地重视成本的管理。
同时利用激励机制使各项成本与职 工的利益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员参与 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实现项目目标利润。2 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做好成本费用过程控制 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辐射全国各地,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又不 尽相同,因此,公司对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往往难以到位。
所以必 须建立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体系,在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部 要根据项目内部责任承包指标,按照内部承包价、税金及附加费、劳务分包成本、项目部必需的直接成本和所有项目间接费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目标利润计划。从项目班子到管理人员都 必须按照各自的职责去落实成本管理责任,知道自己在成本管理 链条中的工作职责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控制目标以及如何控 制。
成本控制体系应根据工程的进展和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同 时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 水平。3 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杜绝经济合同纠纷和效益损失 合同包括分包合同、协作合同、劳务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 同等。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涉及面广,合 同签约方的身份也很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甚至 增加额外的成本,合同管理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印章管理,落实 专人保管,使用登记;2)实行经济合同归口管理,要建立合同审核 会签制,重要的经济合同必须报经公司主管部门和领导审阅,所 有合同均应建立台账,统一保管;3)尽可能使用统一格式合同文 本,如设备租赁合同、材料供应合同、临时用工合同等等,以确保 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和合法性,确保企业利益在经济和签约过程中 不受损失。4 加强分包作业成本控制,劳资培训部和人工费的控制 严格控制劳务工序分包作业成本,是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工程设备、劳动力等资 源已供不应求。充分利用社会劳务等资源,已成为施工企业补充 自有资源不足的必要途径。
要通过招标的形式将有资质、高资 质、能力强、设备新、经验足、报价合理的施工队伍吸纳进来,实行 劳务工序分包。劳务工序分包价格确定要合理,甲乙双方做到诚信协作互利 共赢。
项目部一定要以公司确定的劳务工序分包指导价为基础,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按内部分包单价采取分部、分项倒算的办法 反复进行测算分包单价标底。5 加强物资采供管理,确保项目运作畅通5.1 物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应根据施工技术部门提供的工程主要计划实行限 额采购,大宗材料除由业主或甲方强制供应外,都应实行招标采 购,特殊情况应至少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质价比对采购,应严格控制单价、核实数量、确保质量。
物资部门要随时掌握物 资市场价格信息变动趋势。物资采购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价格应严格控制在公司核定的参考价格指标之内,并提前预测不 同时期的材料价差,及时做好备料库存。
5.2 物资供给管理 物资部门应根据项目月施工计划确定材料需要量,提前做好 安排,防止材料供应和使用脱节。施工队领用材料时,领料人要 办理领料手续,发料人要及时办理发料手续,并随时登记《大宗分 类材料消耗登记表》,掌握用料数量变化;分包队伍调拨材料时,应做到:1)要根据施工进度和项目需要实行限额调拨,避免超额 用料;2)要确保调拨价格不低于公司核定价格或实际采购价格;3)要及时完善调拨手续,并及时登记材料账目,及时报送项目财 务部门,以便财务准确掌握材料成本发生情况;4)要对调拨料的 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避免作业队超额用料和倒卖材料物资。
5.3 物资核算和清查 项目物资部门应根据收、发(领)、调拨单按月核算材料收支 情况,编制《工程材料物资使用动态表》《工程材料物资消耗情况 表》,核算材料物资的采购盈亏和供应盈亏以及料差、价差,出具 分析。
5.关于会计的毕业论文写什么题目比较好
一、会计核算部分1也谈现金折扣2浅议坏账损失核算3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4无形资产核算的探讨5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探讨6破产财产偿债顺序研究7浅议资产减值会计8浅谈借款费用的核算9浅议往来账的管理与核算10“存货”核算浅析11融资租赁研究12现金流量表研究13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14浅议权责发生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15试论公允价值16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17物价变动会计探索18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关系探讨19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比较20企业清算会计探讨21企业破产会计研究22合并会计理论研究2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24论成本核算25试论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26企业并购问题研究27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28试论对投资的认识29浅谈收入的错位与会计规范3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研究31债权转股权问题探讨32企业适度负债经营问题研究33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34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35试谈规范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36债务重组若干问题的探讨37论报表分析的电算化38应收账款的控制与防范39浅谈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40浅析利润表41试论资产负债表42浅议企业所得税的核算43试析税务会计44试析企业债券核算45试析债券投资46试析股权投资47试析专利权的核算48存货计价方法比较49现金折扣核算研究50企业“开办费”研究51企业向银行举债研究52试析集团公司关联交易53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比较54租赁会计研究55回租会计研究56企业期货核算研究57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研究58浅谈外币会计的“两笔业务观”59浅谈“未确认”现象60摊销方法研究……下面有全部的,这只是其中的一小节。
6.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现状与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本文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企业管理会计运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措施1管理会计的含义及职能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
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界一般都认为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这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所作的科学概括———即“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来理解的。 但是,到了50年代以后,企业会计系统为了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于是会计实践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事后反映和定期监督的范围。
管理会计把传统的职能扩大到以下四个方面:规划的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帮助各级管理人员对某些一次性的重大经济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编制企业的整体计划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 组织的职能主要是结合本单位的具本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与使用。
2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现状我国管理会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 1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意识尚待增强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企业运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 而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低效、混乱仍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
2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主观思想上,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
这样使得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明显不足,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为之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没有从客观上消除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这是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的关键所在。
2。3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首先,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而且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队伍薄弱,缺乏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
其次,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操作性差,没有创新能力;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2。
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偏低。由于一些企业的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造成企业财会人员观念陈旧、素质偏低、知识的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
所以,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措施为了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充分发挥为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充分认识管理会计的特性,转变观念,结合企业具体管理情境,积极探索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途径,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提出以下改进措施:3。
1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适时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租赁会计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