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不一样的火把节》议论文 800字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到了,我很高兴。
因为,今天爸妈要给我做好吃的,晚上还要带我到体育馆参加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大多数民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活动。
我们景东县的主要活动是跳三跺脚和撒火把。听老一辈的人们说,火把节还有传说呢!从前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洒下五谷,使人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
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来地上出气。朵阿惹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后来,天上的雨水汇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二十四日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夜幕降临了,我拉着爸妈往体育馆赶去,体育馆内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人们都穿着自己心爱的衣服,全家老小高高兴兴地来到体育馆过火把节。只见撒火把的叔叔和阿姨们舞姿优美,跳三跺脚的爷爷、奶奶、大叔、大婶们更是精神抖擞地在那里跳呀、转呀、闪呀、吹呀、拉呀,真是其乐无穷!连场外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跟着跳起来,我也跟着跳了起来。
到晚上十二点时,整个县城更热闹了,人们纷纷放起了礼花,天空中处处可见到绚丽多彩的景象。我直到玩累、想睡觉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体育馆回家睡觉。
火把节真热闹,我期待着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赶快到来。
2.火把节的欢乐的场面作文5o字
“火把节”是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去年暑假,我到亲戚家去玩儿,正赶上过火把节,真使我喜出望外。 晚饭后,我便缠着哥哥姐姐带着我去观看。我们到时,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哈尼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石林前的一块打草坪上,不少人都举着未然的火把。来观看的人非常多,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爷爷、老奶奶和蹦蹦跳跳的娃娃们,许多旅游观光的外国朋友也来了。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天渐渐黑了下来,几千只火把霎时点燃。一瞬间,这“光明之神”发出的火焰照亮了天空,照亮了石林,光亮如同白天一样。顿时锣鼓喧天,欢呼声响成一片,在美丽的石林上空回荡。哈尼人高举火把转来转去,一只只火把犹如一朵朵灿烂的星华。高举火把的人们,有时把火把排成一条游动的火龙,有时围城一个大圆圈。哈尼族小伙子弹起了大三弦,姑娘跳起她们喜爱的哈尼族舞。她们越跳越欢快,周围的人们和外国的朋友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进去,跳啊,唱啊,每个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3.《火把节的欢乐》词意是什么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4.快乐的火把节作文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云南,我们游玩了大理、丽江,看到了大理、丽江如画般的山水,古老而又文明的古迹,还在云南民族村里赶上了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一种类似傣族泼水节的节日,相传是聪明的黎族人保护庄稼消灭害虫而来的,从每年的农历六月四日开始,要连续狂欢三天三夜呢。当我们进入到民族村时,看到村里的房前屋后都有用松树、藤条、干稻草堆积而成的巨型火把,有的还被彩纸花布装饰着,进入火把节活动广场看到里面真热闹,男女老少们手持白色的藤条,围在一个巨大的篝火堆边看前方舞台上的人表演,舞台上灯火通明,穿着民族服装姑娘和小伙子们在上面唱着歌翩翩起舞,舞台下的人们就跟着他们的动作一起跳,我们也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了起来,虽然动作不怎么好看,嘿嘿!随着欢乐的歌声,大家各自点燃了手中的火把,我也勇敢的点燃了手中的火把,当我们将火把聚拢在一起,顿时数尺高的火光直冲天空,黑夜被照得亮如白天。
火光照得大家的脸上都是笑呵呵的。只见穿着民族服装的小伙子们尽情地舞动着手里的火把,飞舞的火焰如条条的火龙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看得我是目瞪口呆,太厉害了。
5.以 火把节 写一篇600左右的作文
走进彝寨——难忘的火把节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爸爸工作的四川省凉山州度假。那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
7月28日是彝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朋友小洪邀请我们去他们村过火把节。一大早,我们便乘着汽车向小洪的家乡进发。一路上,我们尽情欣赏路边的美景:山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路旁的小溪正唱着欢快的歌儿,还有路边争奇斗艳的花儿,更是一朵比一朵开得鲜艳……大约行了半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凉山州喜德县拉克乡,热情的彝族朋友早已在村口等候。我想:啊!我竟然可以到彝寨过节,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定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一)
走进彝寨,我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通向各家的路都是用奇形怪状的鹅卵石铺成的走在上面让人好像走在海滩上!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围墙,用鹅卵石、泥巴和草根砌成,矮矮的墙上还冒出几根嫩草,在晨风中摇曳,别有一番情趣!从墙里还不时伸出几棵果树,有桃树、梨树、苹果树、核桃树。。最多的要数核桃树了,它们个个都长得五大三粗,像一个个彪形大汉。在那绿油油的枝叶后面,一颗颗果实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在和我们捉迷藏。我看着那小巧玲珑的核桃真恨不得摘一个品尝品尝。我们终于来到了小洪的家里,推开低矮的木门,只听“吱呀”一声,屋里的景象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环视屋内,我们惊呆了,小洪的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贫穷而是和我们城镇的房子一样,有彩电、VCD、音响,沙发也特别柔软,还有一个绣花靠垫呢?简直称得上豪华了,小洪的家人依次给大人敬白酒,还要我也喝一杯,可把我吓住了!
(二)
喝完酒,小洪便请我们观看演出。虽然表演还没正式开始,但表演场周围已是人山人海,这些人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群跳舞的人了,姑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裙子,裙子非常长,一直拖到地下。头上带着色彩鲜艳的帽子,绣着精美的图案,颈上、手上都带着银首饰。过了半小时,精彩的表演终于开始了,伴着欢快的音乐,他们开始翩翩起舞,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带领他们跳。她们表演的节目真是精彩纷呈,有:达体舞、对脚舞……甚至还有现代舞呢!不光年青人会跳,老人小孩也不甘示弱,个个都是“舞”林高手!
(三)
表演结束,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呱呱”直叫。这时小洪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吃饭。有趣的是他刚开始没有炒菜,而是先把一头小猪崽从猪栏里拉出来,用锋利的刀把小猪崽杀了,堆起柴烧好火。把小猪崽放在柴的下面烧,一直到小白猪变成小黑猪,才把火熄灭,把小猪崽的肚子划开,把内脏抠出来,洗干净在放到火里烧。等小猪崽全身烤熟,小洪就那了一盘猪肝和猪脚给我们吃,爸爸和妈妈先尝了尝,都说好吃。我听信妈妈的话就尝了一口,“哇!好苦!”我吃了就很想吐。虽然我不喜欢吃,但那些彝族小朋友却吃的津津有味儿,满嘴是油。幸亏后面的饭菜很丰富,让人直流口水!有:清蒸鸡肉、卤笋子,辣椒炒肉,水煮猪肉……我拿着筷子夹了一片肉到最里,哇噻!太好吃了,吃了之后真是回味无穷!我便狼吞虎咽起来。热情大方的彝族老乡过来边向我们敬酒,边唱起了祝酒歌:“远方的朋友啊,欢迎来到我们家乡,嘎子个嘎,嘎子个嘎……”
我们都被彝族老乡的热情豪爽所感动了!我觉得在这里已经没有了主客之分,也没有民族之分,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6.欢乐的火把节作文开头
在彝族山寨里,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到处都会响起“朵格啦,格啦朵格啦(来呀,来庆祝火把节!)”的欢呼声,人们吃完砣砣肉,喝完杆杆酒后,便用熊熊的火把庆祝火把节。
一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举着火把如潮水般涌来,好像整个大地都是一片火海。火把节的夜晚,一支支火把从各家各户出来,在庄稼地里游动。
从远处看去,山上山下,净是火把,无数的火把犹如天空中的星星,使人分不清哪是火把哪是星星,一支支火把又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汇成一条火龙。接着,人们把火把聚在一起,点燃一个巨大的火堆,大家便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弹琴……热闹的欢呼声,悦耳的歌声,美妙的琴声,汇成了一首交响曲,在山谷中回荡,打破了夜的寂静。
第二天是火把节活动的高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场坝上。
彝家姑娘穿着美丽的服装,打着五颜六色的花伞,把这里装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姑娘们个个花容月貌,婀娜多姿,似云彩,似花朵……她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儿,唱歌跳舞。
这里成了姑娘们的世界,成了歌的世界,成了舞的世界。姑娘们跳完,男士们又开始了精彩的斗牛、赛马,最有趣的是斗牛。
看,双方牵来的两头公牛,一头是3号,一头是6号,它们两眼瞪得红红的,甩尾扬蹄,要向对方冲去。比赛哨声一响,双方同时将绳索放开,只见两头公牛迎面冲去,“砰”的一声,牛角绞在了一起……两头牛竭尽全力,想打败对方,可谁也没有被打败。
于是两头公牛用尽全身力气,蹬开四蹄向前猛顶,在它们脚下,踏出了一个个深坑。它们的主人好像比它们还要紧张,一边大叫,一边跳来跳去,似乎在指挥着他们的勇士……周围的人被这情景逗得大笑。
笑声、叫声搅在一起,回荡在空中,使整个山寨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大约斗了30分钟,3号公牛终于把6号公牛斗败了,人们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接着3号公牛又斗败了其他公牛,取得了“冠军”。人们把大红花戴在它头上,由主人牵着,缓缓地绕场一周,去接受大家的抚摩和赞扬。
斗牛刚结束,骑士们便牵出一匹匹骏马,到马道上去赛马。比赛哨声一响,骑士们箭一般地冲了出去。
每个骑士扬鞭催马,每匹骏马四蹄腾空,闪电般地疾驰。人们既紧张又兴奋地观看着。
你看,老人们的笑脸像盛开的菊花,姑娘们的笑脸像出水的芙蓉,孩子们的笑脸像初绽的蓓蕾……啊!欢乐的火把节,你给彝家山寨增添了光彩,你给彝家人民带来了欢乐。
7.关于彝族火把节的社会调查报告
彝族的火把节一般要连续过三天。第一天打牛杀猪宰羊准备丰盛食物,晚上耍火把游山绕地,这时青年们聚集一起玩火把,唱“都格啦”(即火把节到了,快来玩耍。)的火把节歌。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热闹而隆重,活动内容众多。届时,举行传统的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年轻女子则跳起欢乐的节日舞“都荷舞”。第三天,继续过节,不过活动不如头两天热烈、隆重。
火把节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民俗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充满着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娱体育活动妙趣横生、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使整个节日似乎成了人人参加的大型彝族服装展示会,使节日充满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火把节的习俗,彝族各地区各支系过节的内容和形式可能因不同的习惯而不同。有些地方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习俗,有些地方则其内容和形式都有所演变发展。例如:凉山彝族圣乍地区和所地地
区过火把节时有些细节就不一样。所地地区的妇女火把节时在野外过节的场所必须举行“都荷舞”,圣乍地区就没有这种边歌边走的活动形式。凉山地区和云南、贵州地区差别就更大。例如:云南双柏县者柯盲村彝族火把节习俗是,先由毕摩唱彝族先民迁徙词,唱完后由一草人(即身披草衣的人)高举象征男性生殖器的模型来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唱《哭母调》。唱词内容包括母亲生儿育女的功德及对母亲的怀念等,全部《哭母调)要唱一整天,草人边唱边做性交、怀孕、生产的模拟动作,表演小孩向母亲要食物及得到食物后表示感谢的动作。屋子外面,长老也唱《哭母调》,长老领唱,群众合唱,一边挥舞火把一边唱,唱一句,舞一下火把。
唱完《哭母调》就举行驱鬼仪式,将蒸熟的鬼头馒头丢给大家。然后持火把上山,到半山腰烧一堆火,大家围着火跳舞,青年男女对唱山歌。
到达山顶,举行烧草人仪式,草人代表始祖,彝语叫“一博”,“一”意为天,“博”意为地。毕摩说“一”代表“天父”,“博”代表“地母”。所以“一博”就是祖先。烧草人的用意是“火化归天”,“火化返祖”,意即草人火化之后,便又重新回到祖先那里。烧草人必须在太阳未落时烧,过去是烧真人,草衣未必就烧死,现在是假托,扮草人的人烧掉草衣,在草堆点燃前从草堆中钻出,人们看不出人已经跑掉,现在的烧草人实际只是一种象征行为。
烧掉草人之后,人们即从火堆上跳来跳去,表示驱邪。
彝族火把节中的“焚人”与丧葬习俗中的“火化”虽然焚烧的
对象一个是活着的祖先,一个是死者的遗体,但其目的相同,都是“火化归祖”。
凉山彝谚说:“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彝族年是嘴巴的节日。”所以,要了解凉山彝族年,不能不了解彝族的饮食文化,而彝族年的饮食文化又包含着彝族浓厚的传统宗教习俗、朴素的道德观念、待客礼仪和饮食禁忌。
8.彝族火把节的作文
彝族的火把节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的特色、习惯。比如: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女儿节”、苗族的“开年节”等等。那我就个大家介绍一下彝族的火把节吧!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在一次火把节之前的采访上,一个42岁的彝族人潘木乃像孩子般陶醉其中。
“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只鸡,富的村杀头牛。”他说,“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
火把的亮度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
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
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
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所以有人称为“中国第二个七夕节”。
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彝族选美、摔跤、“朵洛荷”等彝族特色活动中,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撞击下得以传承。
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在狂欢夜观赏了盛大焰火晚会的美国游客詹姆斯•艾普说:“这些灿烂的烟火是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为了过中国的火把节,他和朋友专程从家乡远道而来。
“农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娃,庆祝火把节的兴致还是不变,到了过节,四面八方的人都必须回来。”潘木乃说。
去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年轻人淡忘的危险。”凉山州彝学会会长巴莫尔哈认为,将它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彝族人民及其后代、地方领导都是个教育,也可以让外界来关注和保护它。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传统火把节里,彝族人民点燃火把,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巡游,以消灾避难,祈求幸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火把节的欢乐毕业论文(作文《不一样的火把节》议论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