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方言研究论文
中国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
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除了江淮官话、少部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读[-?]之外,大部分官话方言失落了全部中古入声,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韵尾现在只剩下“-n,-ng”,但出现了大量儿化韵“-r”韵尾。原本连接“i,ü”韵母的“g,k,h”声母已被颚音化成“j,q,x”声母。官话话在失去清浊对立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但出现了中古平上去入以外的轻声。因此,官话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上述现象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语,或称吴方言:在中国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典型的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赣语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这种方言的对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但吴语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模糊入声。 客家话,或称客语:在中国南方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5%。 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话、闽东话(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其中以闽南语最具影响。但是,根据现有的语音学研究,闽语的音系相当接近上古汉语的音系。 闽南语(狭义的,即闽台片闽南话)共有“-m,-n,-ng,-p,-t,-k,-?”(貌似问号的国际音标是紧喉音。)在入声 [-p/-t/-k] 消失之前,先发生‘入声弱化’,[-p/-t/-k] 全部变成-?。山西方言、吴方言、江淮方言仍保有这种弱化入声)”七种辅音韵尾。闽南语是汉语中声调较复杂的方言之一,泉州音有8个声调(不含轻声),漳州音、厦门音、同安音、台湾音通常有七个声调(不含轻声)。同时,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泉州音和漳州音是其它支系的母语,闽(南)台片的闽南语内部较为一致。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2%。 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有九个声调(桂南勾漏片有十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粤语包含了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5%。但是粤语中没有混合入声,可以认为粤语中保留的古汉语成分要早于吴语,但晚于闽语。 湘语,或称湘方言:在湖南使用。按是否保留浊声母分类,可分为老湘和新湘两类,其中浊声母已基本清化的部分新湘语相对接近官话,但也有部分与官话差异较大的新湘语保留有部分全浊音及特有语音和词汇。新老湘语分别以长沙话(新)及衡阳话(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历史上湖南地区受到北方文化的强烈影响,故湘语内部差异比较大。并且有多个时期古汉语语音特征之重叠。 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又称老表话、江右语等。属汉藏语系汉语族,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使用人数约为使用人口约5148万(早先的3000万不准确)。古全浊和古次清合流为送气音,梗摄字文白异读。昌都片及长江沿岸一带普遍存在全浊声母,但多非严格的古清浊对立。多数地区”知三章组“或”知二章组”端读,日母今读仍为鼻音ȵ。南昌话有七个声调,辅音韵尾-t -k -n -ng,建宁、高安、临川等地为m n ng p t k。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 [-ʔ]。在入声 [-p/-t/-k] 消失之前,先发生‘入声弱化’,[-p/-t/-k] 全部变成 [-ʔ])。其白读系统与官话截然不同。以前(及现在的不少语言学学者)将其归于官话。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传统上将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近年来有人主张将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 徽语:在安徽南部及赣浙苏部分毗邻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语言学学者)将其归于吴语。
2.关于汉语言文学文学作品类的毕业论文怎样写
我和你一个专业,这是老师给我们讲的方法
文学论文写作过程(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三个环节各占1/3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1.选方向(写什么) 选择自己感兴趣和自身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 2.定题目(写什么) 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以有价值(即有新意)和能写好为标准,拟定具体的写作题目; 3.拟提纲(怎么写) 4.写初稿(怎么写) 5.修改直至定稿(怎么写好) 二、文学论文写作方向 (一)按文学研究基本领域划分 1.文学史方向; 2.文学批评方向; 3.文学理论方向。 (二)按文学构成要素划分(文学由作家、作品、受众和世界四要素互动构成) 1.作家研究 2.作品研究 3.接受研究(受众研究) 4.文学现象研究 (三)按文学研究视角划分 1.文学内部研究; 2.跨学科研究和文化研究。 三、写好文学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1.回到文本; 大量阅读原始材料(作品和研究资料),珍视个人阅读感觉、印象和体验,从阅读、回味、思考中“发现问题”,寻找写作方向,拟定写作题目。 2.力求创新; 问题新(研究方向、内容); 视角、方法新(分析、论证); 观点新(论点)——最基本; 材料新(论据)。 3.注重理论。 理论是基础,是梯子,是提升论文水平的必要条件。 有了前人总结的理论,就有了高于他人的平台,就能见他人所不能见,从而打开思路,深入挖掘
3.中国的方言研究论文
中国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 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除了江淮官话、少部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读[-?]之外,大部分官话方言失落了全部中古入声,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韵尾现在只剩下“-n,-ng”,但出现了大量儿化韵“-r”韵尾。
原本连接“i,ü”韵母的“g,k,h”声母已被颚音化成“j,q,x”声母。官话话在失去清浊对立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但出现了中古平上去入以外的轻声。
因此,官话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上述现象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语,或称吴方言:在中国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典型的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
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赣语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
这种方言的对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但吴语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模糊入声。
客家话,或称客语:在中国南方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
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5%。
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话、闽东话(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
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其中以闽南语最具影响。但是,根据现有的语音学研究,闽语的音系相当接近上古汉语的音系。
闽南语(狭义的,即闽台片闽南话)共有“-m,-n,-ng,-p,-t,-k,-?”(貌似问号的国际音标是紧喉音。)在入声 [-p/-t/-k] 消失之前,先发生‘入声弱化’,[-p/-t/-k] 全部变成-?。
山西方言、吴方言、江淮方言仍保有这种弱化入声)”七种辅音韵尾。闽南语是汉语中声调较复杂的方言之一,泉州音有8个声调(不含轻声),漳州音、厦门音、同安音、台湾音通常有七个声调(不含轻声)。
同时,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泉州音和漳州音是其它支系的母语,闽(南)台片的闽南语内部较为一致。
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2%。 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
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有九个声调(桂南勾漏片有十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粤语包含了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
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5%。但是粤语中没有混合入声,可以认为粤语中保留的古汉语成分要早于吴语,但晚于闽语。
湘语,或称湘方言:在湖南使用。按是否保留浊声母分类,可分为老湘和新湘两类,其中浊声母已基本清化的部分新湘语相对接近官话,但也有部分与官话差异较大的新湘语保留有部分全浊音及特有语音和词汇。
新老湘语分别以长沙话(新)及衡阳话(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历史上湖南地区受到北方文化的强烈影响,故湘语内部差异比较大。
并且有多个时期古汉语语音特征之重叠。 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又称老表话、江右语等。
属汉藏语系汉语族,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使用人数约为使用人口约5148万(早先的3000万不准确)。
古全浊和古次清合流为送气音,梗摄字文白异读。昌都片及长江沿岸一带普遍存在全浊声母,但多非严格的古清浊对立。
多数地区”知三章组“或”知二章组”端读,日母今读仍为鼻音ȵ。南昌话有七个声调,辅音韵尾-t -k -n -ng,建宁、高安、临川等地为m n ng p t k。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 [-ʔ]。在入声 [-p/-t/-k] 消失之前,先发生‘入声弱化’,[-p/-t/-k] 全部变成 [-ʔ])。
其白读系统与官话截然不同。以前(及现在的不少语言学学者)将其归于官话。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传统上将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近年来有人主张将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
徽语:在安徽南部及赣浙苏部分毗邻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语言学学者)将其归于吴语。
4.求大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以及调查报告,跪谢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
(一)选题的范围
本专业所开的课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公共课,一类属于专业课。一般而言,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在所开专业课范围内选,而不得在公共课范围内选。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范围内的选题,不能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专业课又可分为三大类:其一语言类: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逻辑学等课程;其二文学类: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语文学、文艺理论、美学原理、文学批评等课程;其三教学技能类:如写作、语文教学论等课程。在上述三大类课程范围选择的论题才能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
(二)选题的方法 1、从疑难处选题
(1)发现通说不完备或难以自圆其说 例如,我们学习《诗经》,它分风、雅、颂三部分,一般认为,“颂”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不高。这是真的吗?这个“文学价值”是以今天的标准还是当时的标准呢?它和“风、雅”在文学性方面的区别异同是怎样的呢?它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呢?显然,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去追问一下,如果深入研究下去,就可能找到论文题目。
(2)发现专业书籍在某些方面语焉不详
例如,我们偶然读到一本张爱玲的小说,觉得不错,想深入了解一下张爱玲的创作,但一翻《中国现代文学史》,却发现没有提及或语焉不详。像这种情况,深入追问,也就容易找到论文的题目。
(3)对某些学术观点持不同看法
例如,听老师讲课,老师常常要引述他人的学术观点或讲述自己的学术观点,有些观点你接受,有些观点你不一定接受,或你有自己新的看法。
(4)发现理论与实践存在某些矛盾
例如,写作课上,老师常说到“内容决定形式”这个命题,写作真的是“内容决定形式”吗?譬如,同一个题材,既可以写消息,又可以写通讯,当你决定写消息,你就不得不依据消息这种题材形式去“决定内容”。又例如,同一个题材,既可以写短篇小说,又可以写微型小说,当你决定写短篇小说,你就不能把过程铺得太长、太细,必须去营建微型小说的“矛盾错位”。题材这种“形式”不像一件衣服,可以由“内容”随意地穿上、脱下,作为一种内隐的形式,它早就蕴涵在作者的头脑之中,并决定着内容的增减舍取。倘若你有这方面的写作体会,就会意识到“内容决定形式”这种说法还不够全面,还不能充分概括写作实际,那么,你深入探讨下去,也许就找到了论文的选题。
(5)发现某种新现象、新情况,找不到现成答案
出现了某种新情况、新现象,我们以前很少接触。应该怎样去评价它呢?有关的专业书上又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这时候,深入探讨,也容易产生论文的题目。例如,“意识流”小说最初在文坛上出现的时候,我们很少见过,它是好还是不好呢?它对文学创作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问题,抓住这个问题探讨,就可能是论文的选题。
2、从学术“热点”选题
每个学科,在某些时候,常常会出现某些“热点”,大家比较关注,讨论十分热烈。这些“热点”或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或是涉及学科基本理论建设,关心这些“热点”也比较容易找到选题。
5.中文系语言类毕业论文比较好的论题
毕业设计论文之家 中文系 毕业论文,中文系,题目
披文入情——中国古典诗学语言接受论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说《九尾龟》 元曲的人文精神 论李清照词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穷达以时》“天人之分”探源 《中庸》·《子思》·《子思子》--子思书源流考 帛书《易传》的性情思想研究 再论《算数书》与《九章算术》的关系 《九店楚简》释文注释校补 《龙岗秦简》[1]句读献疑 居延汉简两组字考察 马王堆二、三号汉墓遣策简释文与注释商补 张家山汉简释文与注释商补 走马楼吴简所见“真吏”试探 张家山汉简《具律》121简排序辨正 楚简札记二则 从竹简《文子》中道与德的关系看早期儒道关系 战国楚简“视日”补议 《离骚》“三后”即新蔡楚简“三楚先”说——兼论穴熊不属於“三楚先” 论楚简中“卒岁”、“集岁”的不同 由新蔡简“肩背疾”说到平夜君成所患为心痛之症 释 能 郭店楚简《五行》的心术观 全球化语境与历史叙事的民族本土立场 论历史文学独特的语言媒介系统——兼谈20世纪现代主义历史文学的 历史题材创作、史识与史观 “磅礴与辉煌”:好莱坞历史史诗现象学 “历史3”――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历史真实 刘禹锡对迁谪文学传统的突破
6.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都写什么
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2.毕业论文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不具有学术性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交.
3.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指导老师不得代替学生写作论文.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
4.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限,不应脱离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撰写毕业论文既是一项科研活动,也是一种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加深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指导教师应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选题创新,尽量不要把已解决的常识性问题作为选题.
5.毕业论文应当力求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7.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我没有样文哦
你是想写文学方面的还是语言学方面的呢,当然文学的简单些。
写文学方面的论文的话一定要阅读文本,我刚上大一时文学课老师就说关于文本阅读的问题,并且做了大量训练,因为如果你想写一个作家或流派就必须要认真读过他的作品,没有文本阅读的话写出来的论文是经不起考验的,答辩时会很难看哦,
语言学论文的话要提早准备哦,要准备很多材料滴,我们学姐写方言的论文用了八个月时间,首先要整理该方言音系,然后做方言调查,然后资料整理,然后才能写,写了又要改N多遍,即使不是方言的论文,词汇啊,音韵啊,语法啊等的论文也要做充分的资料整理,和调查工作,
想写好毕业论文,应该找导师研究,一定要相信导师,和导师多沟通,他们是最能帮助你的人
文科的论文比较好写,现在准备时间还很充分,加油吧,
8.跪求一篇汉语言文学的学术论文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摘 要 五四之后,语文化运动持续高涨,对此,朱自清先生一直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支持。
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对白话文运动最有力的推动;同时朱自清先生还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阐述了他的中国语文观。本文是对朱自清先生的著述中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论述和观点的综述。
关键词 朱自清 语文现代化 白话文运动 国语运动 欧化 简体字 拼音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些观点的价值性评说,但从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著述中也可看出,他对鲁迅的语文观是大体赞同的。五四运动带来了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简化字运动的持续高涨。
这些运动所追求的就是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即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1]。而朱自清先生同鲁迅先生一样,一直在倡导与追随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
从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就学时起,直至后来近三十年的任教生涯,朱自清先生一直都关注着中国语文的改革运动,这并非全是出于这些运动在当时与他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仅支持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学说与,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知识分子,这无疑起了推动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毕业论文 在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当属最成功的,而在这成功的进程中,那些平易、新鲜、通俗明了的优秀白话文作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一个文学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不是学说而是作品。在这些典范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得到众口一辞的赞赏。
在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大多都是评论他的散文,而且多着重于作品的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的价值和作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极有概括性,他说:“在写语体文的作家之中他是很早的一位。
语体文运动的还不算太长,作家们都还在各自摸索路径。较老的人们写语体文,大半从文言文解放过来,有如裹小的脚经过放大,没有抓住语体文的真正的气韵和节奏;略懂西文的人们处处模仿西文的文法结构,往往冗长拖沓,佶屈聱牙;至于青年作家们大半过信流露,任笔直书,根本不注意到文字,所以文字一经推敲,便见出种种字义上和文法上的毛病。
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
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的确是‘语’。任文法家们去推敲它,不会推敲出什么毛病;可是念给一般老百姓听,他们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别扭。”
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2]。 毕业论文 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一直相依。
朱自清先生始终支持国语用活的方言———北京话(当时称北平话)做标准,他认为,国语应该有一个自然的标准。他说:“有人主张不必用活方言作标准,该兼容并包的定出所谓‘国语’。
而所谓‘国语’就是从前人所称的‘蓝青官话’。但个人‘蓝青’的程度不同,兼容并包的结果只是四不像罢了。
我觉得总是有个活方言作标准的好。”朱自清先生还以他本人为例来表明他的观点,他说:虽然本人是苏北人,但也赞成将北平话作为标准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来[3]。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北方方言的使用也是有口皆碑,有学者对此评论说:北方方言的许多语句被他活生生地捉到纸上,生动、自然、亲切,而且很有分寸。这又使人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
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的有点俗。
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作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
[4] 朱自清先生似乎对诵读情有独钟,在他的著述中多处谈到诵读的话题。朱光潜先生曾回忆说:“我们都觉得语文体必须读得上口,而且读起来一要能表情,二要能悦耳,所以大家定期集会,专门练习朗诵,佩弦对于这件事最起劲。”
[5]朱自清先生认为白话文并非怎样说就怎样写,而是“对于说话,作一番洗炼的工夫。洗后仍是白话,那么就体例说是纯粹,就效果说,可以引起念与听的时候的快感”。
他认为,朗诵的发展可以帮助白话诗文的教学,也可以帮助白话诗文上口,促进“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只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就是上口不上口”,即是朱自清先生心目中纯粹的、理想的白话文[6]。
毕业论文 在用白话文写作上朱自清先生很看重标点符号的作用,他认为,标点符号和从前的圈点或句读符号不一样。后者只是加在文字上,帮助读者的了解;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机械的。
前者却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方言与文学创作研究(中国的方言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