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歌苓的所有作品:题目、体裁、完成时间及所得奖项
严歌苓,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好莱坞专业编剧。1958年生于上海,1995年获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长篇小说《扶桑》获台湾联合报长篇小说奖,《人寰》获中国时报第二届“百万长篇奖”。荣获国外国内文学奖十五项,电影奖三项。作品被翻译成英、日、法、荷、意、泰等多种文字。最近她以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赴宴者》已经在美国出版,中文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正被重磅推荐。
严歌苓小说改编经典之作
《少女小渔》1995年 刘若英电影成名作,导演张艾嘉,影片获亚太地区电影展最佳故事片奖。“不要再为了任何人放弃一个完整的自己。”
《天浴》1998年 李小璐的出道作,导演陈冲,影片荣获美国电影影评人奖、1999年第35届金马奖七项大奖。“身体在罪恶中一次次撕裂父爱与情爱的杂揉与无力。”
《扶桑》 陈冲导演,耗资5000万美元,2006年年底开机拍摄。“讲述中国妓女扶桑与白人少年克里斯之间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描述华人移民百年前的血泪史。”
2.关于“文学与影视联姻之我见"的论文题目
庄园:影视提升“人气” 2005年07月21日17:47: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众声喧哗的时代里,侍弄“纯文学”的人似乎越来越曲高和寡,除非能跟“影视”结缘攀亲。
而为了赢得出版的热度,作家简介一栏总也忘不了将根据其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作为显赫的成绩书上一笔。“纯文学”确实没落了,所以不得不借助“娱乐新闻”来提升人气。
在谈及文学与影视联姻的话题时,不少作家都认为“经过改编的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不如文学原著”。我个人则认为未必是这样。
比如香港作家李碧华,我觉得她的名气之大和在文坛的盛誉完全是沾影视的光。用她的原著改编的电影作品知名度很高的就有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关锦鹏的《胭脂扣》及陈果的《三更之饺子》等,看过这几部电影后再读李碧华的小说,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小说的艺术性远远不如电影。
不过话说回来,李碧华虽然不是一流的小说家,但她编故事的能力确实很独到,根据她提供的别有韵味的故事框架,大导演们灌注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挖掘和雕凿人物的人性深度,终于焕发出璀璨的艺术光华成为影视经典。 与影视相关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场景感和画面感很强。
比如虹影的小说《绿袖子》,阅读的时候就感觉跟她别的小说很不同,作家不仅有意识地转换场景,还有一系列时尚的欲望化偷情场面。果真如她自己在前言里说这是应一个电影导演的邀约而写的。
而考察严歌苓的一系列小说,就可以发现她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前后期有很明显的不同。她写作《少女小渔》和《天浴》的时候还是纯粹的作家视角,这两个代表作也只是短篇小说的长度,被改编成电影后主题和人物都加强和丰满了许多。
她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花儿与少年》,几乎就可以当成电影小说来阅读。而这时候的严歌苓除了是双语写作的当红女作家,也已经跻身好莱坞的“名编剧”行列,她的这个殊荣,几乎就是写作中的“华人第一人”。
而要论及严歌苓这个编剧的身份是否影响她的小说艺术深度的开掘,我觉得这个问题还真是比较复杂。就《花儿与少年》而言,读起来轻松愉悦而又能发人深思。
这种阅读体验比较严歌苓上世纪80年代的长篇代表作《雌性的土地》,当然顺畅欢快得多,但是《雌》文的那种凝重的阻滞感本身就包含了宏大的写作野心和后来被不断开掘深化的“圣母”主题。如果用“朴实的、精神的”来形容《雌》文,《花》文则明显是“浮华的、物质的”。
这似乎指涉了一种时代的主导力量,当一个作家选择一条“与时俱进”的繁华之途时,她同样难以避免遭遇到“双刃剑”的两难局面。 作家张抗抗访谈--做人比为文更重要 (2007-02-09 10:50:57) 特邀撰稿人:文松辉 对话嘉宾:张抗抗 人物名片 姓名:张抗抗 出生年月:1950年7月 籍贯:浙江杭州 简历:著名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6年11月12日当选为第七届中国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
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庄重文文学奖”等。 有媒体称,中国作协会员已经有7000多人,加上省市作协成员10万人也打不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年光是长篇小说出版量达1000多部,相当于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中短篇更浩如烟海,不计其数。业内人士称,中国的当代文学发展一方面貌似繁荣,作品数量和作家群在急剧扩大,另一方面私人化写作、媚俗写作流行,泥沙俱下,能够传世的好作品却鲜见,针对文坛精品少见、剽窃抄袭屡见、影视与文学联姻、文化快餐和博客写作的流行等现象,我们的特邀撰稿人与著名作家张抗抗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笔者:有人称中国的当代文学发展一方面貌似繁荣,作品数量和作家群在扩大,另一方面私人化写作、媚俗写作流行,泥沙俱下,能够传世的好作品鲜见。谈谈您对当下文学作品的总体看法?您认为当代文学该如何发展? 张抗抗:可以说,文学作品在全世界都呈现出衰退的迹象。
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化的外延和触角朝着各个方面伸展,形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文学不再是唯一的精神寄托。像17、18世纪那样文学大师辈出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
20世纪下半叶,不仅是中国,西方国家也没有产生“众口一词”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当代“纯文学”作品。而与此同时,网络小说正方兴未艾,全球的热门畅销书作者,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非专业人士”。
这便是21世纪的特征———知识与文化不再集中在很少一部分“精英”手中,大众的文化素养普遍上升,精神财富越来越趋向于被更多的人直接占有并“使用”,变成一片漫漶无极的文化“湿地”。另一方面,商业经济使得文化快餐流行,又显露出大众的文化追求日趋“走低”,形成一部分被称为“文化沙漠”的那种状态。
于是,一边是湿地,一边是沙漠,就是这样矛盾的现象。至于中国文学,我倒觉得不算太糟糕,因为所有应该出现的,应该尝试的,到如今终于都轮番出现过了。
已经没有什么理论、流派、个人权威,可以“凌驾”于文学之上,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 所以,文学没。
3.毕业论文选题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4.想个外国文学史论文题目和大概主题范围,要求含作品分析,只一个角
你要的是这个吗?外国文学论文论题1.重读《美狄亚》2.重释列那狐形象3.重评希斯克厉夫(《呼啸山庄》)4.对《日瓦戈医生》的再认识5.解读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无命运的人生》6.解读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7.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8.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母鼠》9.解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10.解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11.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象征内涵12.解读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3.解读亨利希•伯尔的《莱妮和他们》14.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15.简论契诃夫笔下的女性世界16.屠格涅夫笔下的农民形象17.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18.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19.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诗歌21.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分析22.探析《钦差大臣》的狂欢化23.从《小癞子》看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24.论《断头台》的复调性(艾特玛托夫)25.分析杜拉斯的《情人》的叙事技巧26.如何理解困扰当代西方的“荒诞”观?27.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人的异化问题28.从悲剧《禁闭》看萨特的哲学思想29.论萨特的《局外人》的现代意识30.奈保尔的“殖民地文学”反映了被殖民者怎样复杂的思想?31.论卡夫卡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贡献。
32.《钢琴教师》中主人公埃里卡的自残说明了什么?33.解读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的现实意义。34.谈谈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哲学启示。
35.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忏悔情结36.关于勒·克莱齐奥 ①勒·克莱齐奥与中国 ②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乌托邦情结 ③勒·克莱齐奥创作的文化解读 ④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叙事艺术38.布克奖、俄语布克奖39.果戈理与中国(果戈理诞辰一百周年)40.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结构看潜意识的作用41.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42.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形象比较研究。43.试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
44.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45.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46.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47.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48.《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49.《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50.《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51.劳伦斯小说艺术的现代倾向52.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倍克与基督教文化53.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识54.茨威格小说人物精神世界探幽55.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荒诞意识56.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乡土情结57.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58.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60.沉默与爆发的魅力——试论苔丝悲剧中的性格因素61.从海丝特的悲剧看《红字》对清教思想的批判62.中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63.探析“雷雨”的审美内涵--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曹禺《雷雨》之比较64.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65.东西方戏剧“弃妇”形象比较研究66.西方文学与宗教神话原型67.中国近代戏剧形式与外来文化68.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比较研究69.《雷雨》与《娜拉》比较研究70.《雷雨》中的宗教文化色彩71.繁漪和伯莎比较研究72安娜和娜拉比较研究73.由简•爱、娜拉和安娜的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74《鲁滨逊漂流记》的基督教色彩75.西方宗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76.中西长篇小说的结构差异比较研究77.梁启超文学创作中的外来文化因素78.黄遵宪诗文创作中的外来影响79.徐志摩诗歌中的英国形象80.朱生豪译品中的英国形象81.英国浪漫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82.屠格涅夫和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自然人文景观比较研究83.林黛玉与简爱形象比较84.复仇母题研究---《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赵氏孤儿》等相关作品比较研究85.陈白露与茶花女悲剧比较86.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87.拜伦的《该隐》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比较88.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安娜与繁漪比较研究89.安娜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比较研究90.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91.郝思嘉与王熙凤比较研究92.《俄狄浦斯王》与《雷雨》艺术魅力比较93.郁达夫的“零余人”与西方文学的“多余人”比较94.中西爱情诗比较研究95.中西文学中的“负心汉”形象比较96.中西“风尘女子”形象比较97.屠格涅夫对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98.中西文学中的“异化”母题比较研究 99.中西文学中的“死亡结局”对比研究100.余华的《活着》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比较研究101.屠格涅夫对中国文学作家的影响102.尼采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103.中西十四行诗比较研究104.“恋母情结”母题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对比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严歌苓小说毕业论文选题(严歌苓的所有作品:题目体裁完成时间及所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