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组织毕业设计开题论文怎么写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 系 专业 班 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完成所学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后所进行的最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和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通过毕业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通过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对一般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内容、施工全过程科学组织与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熟悉有关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毕业设计特别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格、认真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1) 唐山市容和景苑1#住宅楼 工程建筑施工图一套 13 张,结构施工图一套 20 张,该工程为 结构,地上 三 层,地下 一 层,总建筑面积 6388.89 ㎡;(2)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依据施工图纸确定;(3)所有预制构件均在预制构件厂制作,运距 20 km;(4)现场供电条件:供电容量满足施工用电要求;(5)现场供水条件:采用城市供水管网,供水量满足施工要求;(6)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均满足正常施工的需要;(7)合同工期为: 270 天;(8)开工日期为: 2009 年 3 月 1 日 ,竣工日期为: 2009 年 11 月 25 日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3.1施工组织设计书1份(标准装订文件);其内容应包括:3.1.1编制依据3.1.2工程概况 工程特点;建设地点特征;施工条件。
3.1.3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能分工 选择该项目的组织形式;确定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项目经理的遴选与职责;项目经理部成员的主要职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制度等。3.1.4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主要工种施工力量需要量计划;现场准备工作等。
3.1.5施工方案 (1)施工流向及施工程序 各个分部工程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流向的确定;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内外装饰、屋面工程等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要求对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行施工方案的施工内容,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方案之间的技术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
(2)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 进行施工机械选择时,应初步选择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施工机械,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机械之间的经济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机械。(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包括沉降观测和基坑侧移观测)与放线;基坑(或基槽)土方的开挖及回填;基坑降水与基坑支护;垫层混凝土;地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围护结构的砌筑;屋面工程;脚手架工程;门窗工程;装修工程。
3.1.6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划分施工过程;计算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和施工持续时间;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或横道图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评价指标的计算;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工期保证措施。要求按《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确定工程的施工工期,并按工程量计算所得结果,通过劳动定额、基础定额和预算定额,再加上施工实践经验,确定各项施工过程的作业时间,在确定的工期和开竣工日期条件下,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必要时对计划进行优化)或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做出劳动力资源需要量统计图。
3.1.7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现场施工条件;计算确定各种材料和构件堆场、各种临时性设施所需面积;计算施工现场的临时供水供电等;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施工平面布置图上应体现当前在建工程、拟建工程、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施工围墙和周围环境,垂直运输机械、搅拌机械、材料和构件堆场、钢筋和木工加工棚、办公及休息用房、食堂、厕所、现场施工的临时供水供电线路、施工临时道路等。
3.1.8施工项目技术与信息管理措施 测量定位管理措施;施工试验管理措施;施工资料管理措施;其他技术管理措施。3.1.9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3.1.10项目现场及安全管理措施3.1.11.施工项目冬期、雨期施工措施3.1.12.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进行施工场地占地面积、施工工期、劳动量、劳动力均衡系数、采用合理施工方案和先进技术的成本节约指标等的计算。3.2图表(折叠,不装订)3.2.1施工进度计划图1张(2#加长,电脑绘图)3.2.2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张(2#,电脑绘图)3.3外文文献翻译 翻译与本题目相关的不少于3000字的外文文献1篇,同时提交原文与译文(原文及译文单独装订) 。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安排 阶段 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计划起止时间1 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深入施工现场调研并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第1~3周2 确定施工项。
2.施工组织设计毕设
原发布者:youhb第8章施工组织设计8.1 编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2、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8.2 工程概况8.2.1 工程资料工程名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建筑面积5326.6㎡,占地面积1276.2㎡。
建筑总长度为55.6m,总宽度为40.4m 。主体五层,层高底层为3.9m,其他层为3.6m,建筑高度18.75m,室内外高差为0.45 m。
项目特点: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主体全部现浇,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8.2.2 水文地质条件最热月平均29.6℃,最冷月平均4.2℃;夏季极端最高温度为39.8℃,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为-9.5℃。
最热月相对湿度73%。全年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夏季是东南风,基本风压为0=300N/㎡。
雨雪条件:年降雨量1450mm,日最大降水强度192mm/日;暴雨降水强度3.31升/S•100㎡ ;最大积雪深度为80cm,基本雪压W=350N/m。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正常使用环境类别为二(a),地面粗糙程度为C类,不考虑地震设防。
文明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十分重要。(3)墙柱钢。
3.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怎么写
原发布者:因识
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号2014年12月10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括辞典、手册)。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至少1000字。2000字,其余内容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本次的选题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以及对这四年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完成我这大学四年教学计划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以及撰写论文等,是我们在校期间的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我们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我们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我们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着重培养我们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
4.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内容
FOR EXAMPLE: 1. 高速公路隧道全套毕业设计第1章 概述1.1地理位置1.2 设计原则依据准则和相关规范1.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1.3.1 地形地貌1.3.2 地层岩性1.3.3 地址构造1.3.5 洞口稳定性1.3.6 围岩特性第2章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2.1 平面设计2.1.1 一般要求及曲线要素2.1.2 洞口位置选择2.2 纵断面设计2.2.1 隧道纵断面设计 详见(地质)纵断面图2.2.2 隧道及其洞口两端路线平、纵、横技术指标2.3 洞门形式的选择2.3.1 洞门形式选择一般原则2.3.2 闫家沟隧洞门设计要点2.3.3 洞门图第3章 结构设计3.1概述3.2Ⅴ级围岩衬砌结构计3.2.1设计基本资料。
结构断面如图3-1所示3.2.2 计算作用在衬砌结构的主动荷载3.2.3 绘制分块图3.2.4计算半拱轴线长度3.2.5计算各分段截面中心的结合要素3.2.6 计算基本结构的单位位移δik 3.2.7 计算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位移Δ1p和Δ2p 3.2.8 解主动荷载作用下的力法方程3.2.9 求主动荷载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3.2.10 求单位弹性反力在相应摩擦里作用下3.2.11 解单位弹性反力及其摩擦里作用下的力法方程3.2.12 最大弹性反力σh的计算3.2.13 计算赘余力3.2.14 计算衬砌总的内力并校核精度3.2.15 计算衬砌总的内力并校核精度3.2.16 衬砌截面强度检算3.3 配筋计算 第4章 防排水系统4.1 隧道防排水基本知识4.1.1 水对隧道工程衬砌结构的影响4.1.2 混凝土抗侵蚀措施4.1.3 混公路隧道防水等级划分4.1.4 隧道工程防排水原则4.1.5 隧道工程防排水的基本形式4.1.6 防排水设施施工范围的确定4.1.7 防排水设计原则4.1.8 一些特殊情况的措施 4.2 闫家沟3#隧道右线防排水概况和设计措施 4.2.1 隧道内外总的防排水设计和措施4.2.2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防排水 4.2.3 二次衬砌的防水 第5章 路基路面与人行横洞 5.1 隧道路基路面基本规定5.2 闫家沟3#隧道右线路基路面概况 5.3 人行横洞 第6章 通风、照明系统 6.1 隧道通风系统 6.1.1 隧道通风概述6.1.2 闫家沟隧道3#右线通风系统6.2 隧道照明系统 6.2.1概述 6.2.2 照明要求 6.2.3 闫家沟隧道各段的情况 6.2.4 灯具的选择 6.2.5 灯具的布置方式 47 6.2.6 停电时使用的照明 47 第7章 施工组织设计 48 7.1 总体概况说明 48 7.1.1 工程简介 48 7.1.2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48 7.2 施工总体规划 48 7.2.1 隧道施工总体安排 48 7.2.2 施工队伍的设置及施工任务划分 49 7.2.3 施工队人员安排 50 7.2.4 隧道施工主要机械设备 50 7.3 临时工程及施工准备 51 7.3.1 施工总平面布置 51 7.3.2 临时工程和主要施工设施说明 51 7.4 主要项目或工序的施工方法 53 7.4.1 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53 7.4.2 隧道掘进施工方法 54 7.4.3 拱部超前支护 55 7.4.4 钻爆施工 57 7.4.5 初期支护 58 7.4.6 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 63 7.4.7 隧道仰拱铺砌与填充施工方法 65 7.4.8 隧道施工通风与防尘 66 7.4.9 隧道防、排水施工 67 7.4.10 施工测量 68 7.4.11 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 68 7.4.12 地质雷达超前预测预报技术 70 7.5 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 70 7.5.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基本原则 70 7.5.2 确保总工期的目标 70 7.5.3 各队施工工期大体安排 71 7.5.4 各主要工序施工周期的确定 71 7.5.5 工程进度控制及工程管理图表 73 7.6 环境保护措施 74 设计总结 76 主要参考书目 77 CAD图纸(共9张) A3图纸 V级围岩衬砌断面图 IV级围岩衬砌断面图 隧道构造设计图 防排水细部构造图 人行横通道断面图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隧道净空断面图 A2图纸 出口洞门图 进口洞门图。
5.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
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设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以至作为“入土为安”的坟墓;有的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有的用于陆海空交通运输;有的用于水利事业;有的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有的作为能源传输的手段等等。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
土木工程已发展出许多分支,如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飞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专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业已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
社会性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洫,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
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教堂、宫殿等。
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是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建筑材料(钢材、水泥)工业化生产的实现,机械和能源技术以及设计理论的进展,都为土木工程提供了材料和技术上的保证。
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
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性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
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
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
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
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上的统一性 人们力求最经济地建造一项工程设施,用以满足使用者的预定需要,其中包括审美要求。
而一项工程的经济性又是和各项技术活动密切相关的。工程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工程选址、总体规划上,其次表现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上。
工程建设的总投资,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期间的维修费用等,都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方面。这些技术问题联系密切,需要综合考虑。
符合功能要求的土木工程设施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首先是通过总体布局、本身的体形、各部分的尺寸比例、线条、色彩、明暗阴影与周围环境,包括它同自然景物的协调和谐表现出来的;其次是通过附加于工程设施的局部装饰反映出来的。工程设施的造型和装饰还能够表现出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
一个成功的、优美的工程设施,能够为周围的景物、城镇的容貌增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会使环境受到破坏。 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
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毕业设计开题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