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 怎样营造良好的小学班级学习氛围
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建设而言是举足轻重的。
一般说来,学习氛围与德育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
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只有平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严谨、进取、求实、创新”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一、目标引领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今天的生活状态不是由今天决定的,它是我们过去生活目标的结果,明天的生活状态也不是由未来决定的,它是我们今天目标实现的结果。目标对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很多学生至今却没有目标或只有一些无效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在班级管理中就能做到事半功倍,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不在话下了。 学生,首先要弄清为了什么而学习,也就是学习的动机和目标。
有的学生很茫然,认为那是父母的要求、老师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目标引领。
这个目标,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可以是下次考试的成绩、可以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改进、可以是自己的理想或者人生目标。
可以说,有了目标,才会有为之奋斗的勇气和决心。 打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一直认为2011年对于我们信管本七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她们马上就要毕业了,2010年,专科段的国考科目都会出现一次,如果一道他们至少保证把专科段的科目在今年都认真准备考一下,拿下专科证作为清晰目标的话,学习氛围就不难不好营造了。
二、文化建设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
班级文化团体包括班内组建的各类兴趣小组,如板报小组、写作小组。这些班级文化团体从文化和舆论导向上影响着学生。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增添各种文化设施:如创办班级图书角、增设宣传栏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使得班级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榜样的激励,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人际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的监督来实现的,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科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
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团结、帮助甚至能平等地友好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气氛。 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可以使人奋发向上,而且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协调功能,积极处理好五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任科教师、学生与家长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使班级形成了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三、班干培养 一个班级中,培养一支高素质,有能力,有担当,分工明确又具有合作精神的班干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促进师生情感上的认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必要保证。
班级管理工作中唱主角的应是班干,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取得卓越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的能力与作用,取决于他们能否把全班同学凝聚在这个核心的周围。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当好导演,引导方向,梳理矛盾,让班干部们在一次次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力,学会相互信任,并逐步树立威性,展现自我才能,为班级和科任老师服务的同时又形成团队合力,最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升班级凝聚力和班风。
班干在一个班级里面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纪律方面,一定要严于律己,而班主任更应该对其严格管理。一方面注意定期召开班干会议,总结以前的工作成绩和在工作中的失误,强化纪律要求,加强工作方法的指导,讨论今后的工作目标与重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则通过民主评比的方式对班干进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同学们给予他们的肯定及指出的不足,定期评选出“班级优秀班干”。
四、奖惩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除了班规之外,我们还要适当地建立健全班级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最好由班集体讨论产生并严格执行。如果有了赏罚分明的班级制度,学生们一定会有所顾虑。
只要他还是一个明事理,求上进的学生,他都应该会争取奖励,而不是寻求惩罚。 在制定奖惩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分,比如在卫生包括宿舍教师,学习,个人平时行为等让他们有法可依,有据可行,坚。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论文5000字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
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然而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2、没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3、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
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5、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以上这些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老师、家长平时对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我想学生以上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会逐步克服掉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一些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首先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我个人的体会是:1、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我们在期初这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2、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有些父母这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边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或打麻将,这样,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吗?不能!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平时在家里,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即问孩子肚子饿不饿呀!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也不陪着孩子做作业或叫孩子帮忙做什么事情,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使孩子有一个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这样孩子的专心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二、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作息时间表,其实就是给学生订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
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不玩痛快,学习时就不会很好集中思想,也不会精力充沛。
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因为从小养成了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如今孩子到了学习时间,他自己都会比较自觉地坐在自己的书桌上开始看书做作业了,我要求学生给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比如一位学生的时间表是这样安排的:早晨:6:00起床(穿衣服10分钟;涮牙洗脸10分钟;吃早点15分钟;家里读15分钟早读)7:00去上学中午:12:00——12:30吃午饭12:30——1:30午休1:30去上学下午:4:30——5:00放学后,孩子自由活动一下5:00——6:00吃晚饭和饭后看电视时间6:00——8:00 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时间8:00——8:30看书9:00孩子上床睡觉说明:作息时间表是按学校上课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时间安排的作息表,双休日不包括在内。
星期六(休息日):上午学习和做作业,中午看电视,下午2:00——3:00练毛笔字;3:00——4:30;写一篇日记。4:30——6:00孩子自由活动;星期日(休息日):上午9:00——11:00去培训班学习下午休息,父子俩人去书店和到超市去看看;晚上练毛笔字和写一篇短日记,然后自由活动。
三、从小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例如:在学习方面,就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给人鱼吃,不如告诉人打鱼的技术。
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
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我只是给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从不告诉学生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一个学生每天如果能养成记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例如:我朋友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就给孩子买好记事本,告诉孩子记事本是用来专门记录教师交待的事情和教师布置的当天作业题的,要求孩子每天的记事本都有记载,不能有空隙,一开始我每天都会检查孩子记事本的记录情况,看孩子记得是否认真,还是没有记,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改为不不定期地抽查一下。假如发现孩子没有记录的话,就取消孩子玩得时间,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从小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学生在做作业时,我从来不打扰学生,让他一个静心的做题。
学生做完作业后,我的具体做法是,例如数学,要求孩子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
3.如何培养良好的小学班风论文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校工作成败的大局,所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班级管理到位,则班风正,班级秩序井然,反之,则班中问题成堆,班级工作学生不配合,纪律松驰,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风和校风。基于此,良好班风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关乎着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否做得到位、艺术、适当。
是衡量班主任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那么,小学班主任要在班级工作中如何做,才能凝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班级的健康发展献计出力,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呢。
笔者通过理论学习和多年的带班实践,认为培养良好的班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班主任要做好表率作用 小学生一般都以教师作为自己效仿的榜样,尤其是与他们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更是他们亲其师信其道的典范。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以良好的自身形象,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明白正人先正己,维护班级形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道理。
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要求,所以班主任在学生中更要率先垂范、自正其身。有的班主任往往只重视“言教”,忽视了“身教”,他们忽视了身教重于言教,也就忽视了教育的基本规律,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一方面能增加教师的威信,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同时有助于树立教师在社会、家长中的形象,有益于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更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搞好班干队伍建设 1.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靠积极的舆论导向,靠班主任的引领,健康的舆论引导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基础。
树正气,刹歪风,立榜样,纠错误是形成健康舆论的前提,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明辨是非,积极向上,惩恶扬善,使他们懂得是非曲直,他们才会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行为的标准,一种向善的力量,形成遵纪明理、实事求事、正直诚实的良好品格。积极正确的舆情来自班主任的循循善诱,来自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要求,来自于学生心灵的呼唤,所以班主任要制定和健全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建立时要考虑学生的合理要求。
2.搞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 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掰断难,这就说明集体力量的强大。班级管理如果能把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大家都成为班风建设的积极力量,人人都争做贡献,良好班风的形成就会水到渠成。
当然,良好班风形成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得一步一步走稳,首先我们要搞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好班干部的核心作用。选拔班干部,我们要综合考量学生的能力因素、个性特长因素、兴趣爱好因素,不求全,但求可塑,选上后精心培养和打磨,相信一定能并且会取得骨干作用。
⑴抓好班干部的思想教育。班干部的思想素质如何,对班级成员影响不可枯量,所以抓好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是培养良好班风的前提。
要引导班干部形成为同学认真服务的思想、良好的学习理念、积极奉献的牺牲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以自己的榜样作用影响学生,关心学生冷暖,帮助学生学习,让班干部成为建设良好班风的中坚力量。 ⑵对班干部加强工作指导。
班干部是从学生中选拨和培养的,所以他们的工作能力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要帮助他们设计制定方案,研究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责任,了解工作步骤,掌握工作方法。
让他们一边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一边学习,一边提高工作能力。毛铁九炼也能成钢,何况是平时表现较突出的学生呢。
⑶增岗加哨,让学生都要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班风建设是关系到班级每个成员的事业,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人人参与,人人都争当班风建设的排头兵,班风建设就会随风潜入夜,成就自然成。
班上可以设置一系列的小岗位,如考勤员、墙报员、通讯员、学科副代表等。这样,班上大多数人都有了直接参与班务工作的机会,都有了直接为他人服务、为集体服务的机会,自然就会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
三、为良好班风建设多搭台,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好戏 班风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具体地说,就是多为良好班风建设搭建平台,让良好的班级建设贯穿在各种活动中。
要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如“班风建设恳谈会”“我为班风建设献方案”“多做好人好事,宏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我们收获了什么”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个人品格、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形成良好班风。班主任要清醒地认识到,有活动才有动力,有健康积极的活动才能形成良。
4.在班级管理中怎样培养学生责任感论文
一. 以爱育爱,在爱的氛围中孕育责任感情感因素的核心是“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培养学生对家庭,学习的责任心,每当一年级新生入校时便在校门口挂上这样的标语:“热爱你的妈妈吧”。可见,“爱”是责任感的基础。
一个热爱自己、他人、家庭、国家、学习的学生自然就会对这些产生责任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以爱育爱,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孕育责任感。
实践中能体会到,教师是影响学生责任感形成的主要人物,要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温柔、激情都凝聚成对学生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这种细致而高尚的爱,激励学生去拼搏,去爱我们这个世界。
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便会在爱的氛围中奠定责任感的良好基础。二. 相机诱导,在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感知责任感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例中弄清什么是责任感。
在具体操作中,我考察到低段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年龄特点,避免词语解释式的生硬讲述,而是列举出许多具体事例来说明,如农民辛勤劳动,种好庄稼是他们责任感的表现、工人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责任感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举例,学生发言踊跃。最后,我问“学生的责任是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出“认真学习”,进而我又问:在我们这个集体中,你认为还应尽哪些责任?学生们纷纷答出“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帮助同学”等。
接着,我又问:在家里你又该尽哪些责任呢?学生又能答出“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等,由此可见,学生理解了什么是责任感,并且知道自己有哪些责任。第二,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责任感评价量表》,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不同年段所要达到的责任感目标。
在这些目标导向下,规范自己的言行,加深对责任感的理解。三.榜样激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学习得来的。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越小,他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鲜明的形象对他的影响就越强烈”。
因此,榜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最终外化为一种行为表现出来。
教育者是第一榜样,自身的行为往往比语言对学生有更强的感染力,因而,必须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即“以性格培养性格,以心灵塑造心灵”。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身教和言教,做好学生的表率。
以一种榜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教师责任感真强”从而产生我们也应该这样的念头。其次,注意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大力表扬班上富于责任心的人和事,组织榜样者向全班介绍各自的动人事例,还给他们记上光荣册,以激发全体学生向先进学习的思想感情。
四.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件件小事中形成责任感马卡连柯说:“无论在生产上,课堂上或学校里,无论在混合小队里,都需要有责任心,这是很重要的。”而且,我觉得对小事的责任心是对大事的责任心的基础,即强烈的责任感是在小的责任心基础上逐步积累起来的。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责任感就得抓紧小事不放松,以便日积月累,瓜熟蒂落取得成果。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感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平常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如班上一张椅子倒在地上,挡在路中间,上课铃声响了,很多同学都绕它而过,没想到把它放好。这时一个女生主动把椅子移开摆正,我抓住这一件小事,在班上热情表扬了这位同学,称赞她有极强的责任感。
又如,班上每天的值日生,在工作完成优秀的情况下,我总要及时夸赞他们责任心强,能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之后,班上出现了很多喜人的现象,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的人越来越多。
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责任感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责任感在具体的行为情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在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之后,学生产生出一种表现的欲望,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行为情景。
在班上我推行了“班级自动化管理”方案,设了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全班同学轮流任值日班长),还设了其他如学习委员、中队长…….岗位,这些岗位,都可通过竞选上任。几乎班上所有学生都表现出了参与竞选的意向。
竞选之时,很多学生克服了自身胆小、怕羞的弱点,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朗读了自己简短的甚至不大通顺的演讲稿,我对所有登台的学生都给予了肯定,大多数学生都进入了班委会,在后来的工作中,也表现出认真、主动、负责的特点。此外,推行各种委员负责制度,如“五分钟岗位劳动”,做到人人有岗位。
我把教室按空间分划到每位同学身上,让教室的每个地方有人管,每个人有事管,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班级工作实行小队轮换制,以小队为单位,定期出黑板报,班级小报,各自有分工。
根据班级工作需要设科代表,报刊。
5.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论文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min122016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杨敏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有一些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
6.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班风毕业
班风学风的好坏对一个班集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就要思考怎样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并运筹和设计如何起步,如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下去。假如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待班级内某些不正的风气得以形成,再去纠正它、改变它,再去重塑新的风气,就会相当困难或事倍功半。
因此,抓班风学风建设宜早不宜迟。那么,怎样才能把班集体统一成一个班风优良,团结进步,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呢?班级管理不应该长期靠“管卡压”,而应该是依靠一种风气来管理人,从而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来自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爱心。
我要谈的是“爱心”,我个人理解是“责任心”。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我们班级中,我们就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爱护他,教育他,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怀他,关心着他的每一个进步和成长,让学生在校有一个精神上的支柱——那就是老师。
在这个爱的环境中,他们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整个班级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是要细心。
学生入学之初我就灌输给学生“态度决定未来,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在工作中我做到“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眼细,心细,手细,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首先,从班级管理角度,我班班级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其次,从学生角度,要求学生培养细心与周密思维能力,不要像个“马大哈”,总是丢三落四。细心不能仅仅在做题时才注意培养,而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地、有意识地培养。
比如要求学生在每节课上课前准备好上课需用的书籍及学习用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二来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是方法。
做班主任工作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实干加巧干。为能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是这样开展工作的:1、用目标激励学生。
目标是班级和谐发展的动力,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行动的指南。因此,每次考试我都要让学生制定一个学习目标,使其朝着既定目标努力,让他们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这个目标有的是我给他们定的,也有的是他们自己定的,目标的确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只要稍加努力便可达到,哪怕进步一点点都行。考完后,我会要求他们写考后分析,哪些科目没达标,原因在哪里?2、给学生灌输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
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每次年级统一考试之后,针对班上的尖子学生,我都会把年级前五十名的详细成绩张贴在教室给他们看,提醒他们这就是你们的竞争对手,你们在班上可能对手很少,但并不意味着在班外就没有,事实上对手还很多。
人总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发扬协作精神,做好与任课老师、家长的配合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自己应该在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做好与任课老师的配合、协调工作是很重要的。
在学生、家长面前绝对维护任课老师的尊严,如果学生、家长对任课老师有所看法,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工作,另一方面立场是绝对站在老师这一边的。因为我知道一旦学生、家长对老师失去了信赖,那么将会给这位学生甚至是整个班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和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是做好班级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当然,教育学生也要教育家长,当前父母离异、父母外出打工、过分溺爱、对待学生粗暴的家长不在少数。
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问题的学生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这是我在教育实践后的深刻体会。
因此我们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如正火如荼开展的课外访万家活动),细致地做家长的工作,引导家长正确、科学的教育孩子。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艰辛而有创造性的工作,只要你用心,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求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求走过的每一段路,都能印下自己每一个足迹,都能折射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7.如何培养班干部论文 初中
要搞好一个班级,必须要配备一名优秀班主任。
班主任的师德、领导水平、组织能力,往往影响一个班学生的思想素质、班级的班风及学风。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个人的思想素质、成绩各有关的不同。
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单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够的,这就需要班干部的鼎力支持,需要班干部培养成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协助做好班的各项工作,使班干部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 一、选,这就是选人,着重培养班干部的竞争口才、竞争意识以及活动能力。
一批好的班干部能为班做很多很有益的工作,能够带动全班同学团结奋进、严守学校纪律,共同进取,共同拼搏,是形成优秀班级体的重要条件。 班委会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力量。
班风建设得是否顺利和卓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的能力。因而,选择和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必须认真做好的一件工作,不能鲁莽行事,要三思而行。
通过学生自荐、班主任考察、候选人发表自己对班干部工作的见解,再有同学们投票选出班委,最后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再任命各班委成员,使这些班委成员充满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树,就是树立威信,着重培养班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 一个人德高望重,威严高,人们自认信任他,听从她的话,同样,一个班干部如果威信高,同学们便会听从她的意见,听从她的指挥,他的工作便能顺利进行。
每一次活动,我首先提出大体意见,再有班委会成员去讨论活动的每一项环节,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活动,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对班中的现象敢管、敢提、能管,并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去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 三、放,就是树立威信,着重培养班干部的独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主张班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通力协作。
因此,我要求班干部放开手脚,勇于创新,大胆管理,把大权下放到班干部手中,有班干部自己来组织开展各项班级工作,开展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能动作用,发动他们创办墙报,表扬先进,宣传班干部的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和不良倾向,树立正确的言论导向,通过各种活动,班干部们的胆量大了,信心大了,组织领导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鼓和导,鼓是鼓励,着重培养班干部的意志力和积极性;导就是指导和引导,着重培养班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 班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或受到一些误解,受到一些讽刺、挖苦的话语。
这时班主任就要及时地找他谈心,肯定他的工作成绩、能力,解开她心中的烦恼,多鼓励,给她勇气,激发他战胜困难的勇气,鼓舞他的斗志,是他的意志力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引导班干部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去关心同学,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状态,解决班干部的后顾之忧。
指导班干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活动前制定好活动计划,活动中严密组织,活动后及时总结,使他们学会如何组织活动,是同学间形成一种平等、互助、团结关系,保证良好班风的形成,增强班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班干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也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相辅形成,相互联系的。我们只有抓好班委会的建设,才能抓好班风、学风、校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8.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
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靠努力刻苦学习就行了,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学生的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通过学习,我也有了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教师要多研究,把培养学生习惯与教学知识同等对待,一并放在教育教学首位。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由于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这样,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连锁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
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学生。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作为成熟的教师,应当善于与学生沟通,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学生做出一些不愿意学习或不努力学习的事情时,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教师就容易了解学生,就能慢慢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树立形象,关爱每一个学生。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作业本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们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听他的课,就喜欢听他的话。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我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这样好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三、运用榜样的作用来激励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可望又可及,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我在平时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再者,我在上课时,就讲述名人的故事。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通过了解许多名人的故事,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找出差距,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持之以恒 加大力度反复训练
养成良好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师者,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生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图快。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要指导学生去做,多次练习,天天如此,好习惯就养成了。
总之,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历练成习不仅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其他良好习惯不可缺少的通道。对于每个人而言,学习习惯养得好,对提高学习成绩来说就是如虎添翼。
9.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毕业论文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
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
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
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
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
当幼儿做不到教师的有些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教师了。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比如,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求幼儿午睡时脱下的衣服裤子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幼4家4儿童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
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
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魏晓蕾,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来说,我们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
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
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
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接着,我还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
一次在学习儿歌《老师的手》的时候,我提问全班的幼儿:“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之后我就有意识这样说:“老师准备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看看谁最近以来比过去勇敢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提到了魏晓蕾,他也就大胆地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刚上小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于是“最佳餐桌”在我们班级产生了,怎样才能成为“最佳餐桌”呢?经过商量我们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颗小红花。
教师也给全班幼儿提出要求,进步大的也可以荣获“最佳餐桌”的称号,进步的人多了,我们还可以办两个“最佳餐桌”。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教师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如有一次,我组织小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良好班级里培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怎样营造良好的小学班级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