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矿流体起源
成矿流体有多种来源,主要包括①海水;②大气水;③原生水。
这些水都具有明确的同位素组成。除此,其他可能来源有:地层水、变质水和岩浆水等,这些水认为是海水、大气水、原生水其中一种或多种水的派生物或混合物(图3.11)。
图3.11 不同来源水的δD-δ18O图(1)海水(sea water) 现代海水的δ值几乎恒定,保持在零值左右。古代海水的同位素组成稍低,但是与零值的偏差不超过1‰~2‰。
很多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massive sulfide deposit)都是在的海底环境的较热海水中形成的。最近在洋中脊观察到的热液系统支持了这一观点,观察结果显示,流体的同位素组成相对于零值仅仅产生了极小的变化。
在有关海水与大洋地壳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比较理想成果是对火山口流体δ18O和δD值的研究(Shankds,1901)。Bowers & Taylor(1985)模拟了演化中的海水热液系统的同位素组成。
在低温下,由于大洋地壳中的蚀变产物富集18O,因此流体的δ18O值相对于海水会降低。在250℃左右时,流体的同位素组成转变为海水初始值。
在350℃时与玄武岩进一步反应,使得海水的δ18O值增至+2‰左右。由于矿物-水的分馏系数一般都小于0,因此在所有温度条件下,溶液的δD值都会稍微增加。
在350℃时,溶液的δD值为+2.5‰。黑矿型(Kuroko)矿床是证明海水参与了矿床形成的最好例证(Ohmoto et al.,1983)。
(2)大气水(meteoric water) 高温大气水是很多矿床中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可在矿床沉积的最后阶段起关键作用,这在很多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中都有报道。在北美的几个古近-新近纪矿床中观察到,同位素变化系统性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古大气水的组成也是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的(Sheppard et al.,1971)。
随着水-岩石相互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氧同位素组成由大气水的δ18O值向富18O方向变化。大气水可成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脉矿床和交代矿床的主要的成矿流体。
(3)原生水(juvenile water) 原生水这一概念对早期矿床成因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原生水”和“岩浆水”有时候表示同一个意思,不过它们并非完全指同一种物质。
原生水来源于地幔脱气,从未以地表水的形式存在过。岩浆水这一概念则并不涉及成因,是指一种使岩浆之间达到平衡的水。
很难确定人们是否真正取到过原生水样品。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分析源自地幔的含羟基矿物获得原生水的资料(Sheppard & Epstein,1970)。
这种方法得到的原生水的同位素组成预计为:δD=-60‰±20‰,δ18O=+6‰±1‰(Ohmoto,1986)。(4)岩浆水(magmatic water) 尽管许多矿床与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但争论最多的问题依然是,岩浆究竟为成矿流体贡献了多少水和金属元素。
早期很多关于热液成因矿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资料证实,大气水是成矿流体的主要贡献者(Taylor,1974)。近期的研究显示,岩浆流体普遍存在,但是其同位素组成特征可能已被后来的事件所掩盖,如大气水的混入(Rye,1993;Hedenquist & Lowenstern,1994)。
岩浆水的δD值在脱气过程中逐渐变化,导致δD值和火成岩体中残余含水量之间形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后来形成的含羟基矿物的同位素组成代表了脱气后的参与熔体,而非初始岩浆水的同位素组成。
多数从长英质熔体中溶出水的δD值介于-60‰~-30‰之间,而相关火成岩则可能出现明显的D亏损。通过计算所得的岩浆水的同位素组成而言,δ18O值一般介于+6‰~+10‰之间,δD值一般介于-50‰~-80‰之间。
岩浆流体可在冷却过程中,通过与围岩进行同位素交换以及与围岩内产生的流体混合,其同位素组成发生改变。因此,一般很难确定测岩浆水组分是否参与了成矿作用。
(5)变质水(metamorphic water) 变质水指在变质过程中与变质岩有关的水。因此,变质水是一个描述性、不涉及成因的术语,可包括各种具有最原始来源的水。
狭义地讲,变质水指在变质期间由矿物脱水形成的水。变质水的同位素组成变化非常大,取决于岩石的类型,以及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历史。
较大范围的δ18O值(+5‰~-25‰)和δD值(-70‰~-20‰)一般都由变质水所致(Taylor,1974)。(6)地层水(formation water) 孔隙流体D和18O含量的变化取决于初始流体的来源(海水、大气水)、温度,以及与流体关系密切的岩石的岩性。
一般情况下,具有最低温度和盐度的地层水具有最低的δD和δ18O值,接近于大气水的值;具有最高盐度的卤水的同位素组成一般变化不大。目前尚不清楚,大气水是否为卤水的唯一水来源。
卤水的最终同位素组成可能是大气水和沉积物反应的结果,也可能是沉积物中捕获的古海水和大气水混合的结果。
2.成矿流体的性质及来源
从两个方面探讨成矿流体的性质及来源:底盘强蚀变岩石的氧同位素组成及矿石中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
Beaty(1982)等总结了世界范围内6个VHMS型矿床蚀变火山岩和未蚀变火山熔岩δ18O组成的资料,结果表明引起VHMS型矿床底盘蚀变的流体不可能是岩浆热液,它们的δ18O值应该较低,形成Cyprus和Amulet矿床底盘蚀变岩流体的δ18O分别为0±1‰、0.5‰±1‰(Beaty,et al.,1982),系演化了的海水。在萨落依矿床,强蚀变岩石δ18O值为5.8‰,弱蚀变岩石δ18O值为7.9‰,新鲜基性火山熔岩δ18O值为12.3‰。
萨落依矿床强蚀变岩石→弱蚀变岩石→新鲜岩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情况与Amulet矿山的相应变化情况很相似,说明了形成该矿床底盘蚀变岩的流体不是岩浆热液,其δ18O值应该较低。为了进一步查明成矿流体的性质,我们用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计算了成矿流体δ18O值(见表 4-20)。
从表 4-20 可见,计算的成矿流体值变化于-8‰~-1‰,并且与温度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成矿温度越低,值越具有较大的负值。这些资料与日本黑矿型矿床成矿流体氧同位素组成很相似。
Pisutha-Arnond等(1983)研究证明,在早期矿化阶段,当 t=150℃时,成矿流体的为-6‰,最低可达-7.8‰。负值是成岩期间含水矿物(如沸石、蒙脱石)形成引起的。
在此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氧同位素交换作用,因为在低温下氧同位素交换速度很慢。岩石在低温水解期间,由于含水矿物形成,孔隙溶液中部分水消耗导致岩石δ18 O值增高,残余流体δ18 O值降低。
因此,尽管日本黑矿型矿床第Ⅰ、Ⅴ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值为负值,但流体仍然是来自演化了的海水。根据萨落依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类型、成矿温度等资料,结合成矿流体的值,可以认为,形成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是来自演化了的海水。
另外,从表4-19可见,成矿流体的盐度十分低,这也为成矿流体来自海水提供了佐证。表4-20 萨落依矿床矿石中石英的δ18 O、成矿温度及计算的成矿流体的总之,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的性质及盐度资料,阿克塔什-萨落依矿床是在海底火山热液成矿系统中形成的。
上部条带状矿石或块状矿石都是在成矿作用早期形成的低温矿化,其矿石矿物均以黄铁矿为主,只含少量黄铜矿和闪锌矿。下部蚀变围岩中的脉状矿石或者是在成矿作用早期或者是在成矿作用衰弱期形成的低温矿化,黄铁矿中Se的含量较低,成矿流体仍以海水为主。
因此,在研究区内,真正的蚀变岩筒型矿化和块状透镜体中高温富铜型矿化尚未见到,这是今后找矿特别值得注意的。
3.流体力学的博士生毕业了有什么出路
一:专业方向如果博士生所在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也有暂时的不热门专业),起码博士生就要嘀咕如何发文章、如何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了,既然读博了,专业似乎没得选择,除非时间倒流,让你本科毕业读硕时就好好选择专业。
心态稳的人、素质好的人就安心下来,争取早出成果、早点毕业、早点脱离苦海,心态不好的博士生,读博两年了,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前途一片迷茫。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专业很冷门或者了解专业后觉得没出路,那就早点转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甚至退学,免得尝受以后读博的无奈和痛苦。
我在上海交大读博期间在学校BBS的phd版就有许多博士生同学发牢骚,说要退学的,后来了解还真退学好几个。也许现在在这个不重视培养研究生、人才泛滥的社会大环境下,退学也许还真是好事。
专业方向还有一个对于博士生来说致命的影响,就是发表文章的难易,好的方向,每年发10篇SCI也不为过,比如新兴的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那些SCI文章一堆一堆的发出来,而且期刊影响因子IF还很高。羡慕之余,我们也不要盲目悲观,毕竟,你的研究方向和这些有大的差别,你所要做的,就是多看文献、多创新、做好实验、写好paper,尽量往本研究领域期刊影响因子IF高的期刊投稿,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发表文章才是你的目标。
当然,为了博士早点毕业,你也可以先发中低档期刊,凑足了学校文章要求的数目,再去投本领域高档期刊,当然,希望不要将你的客观上十分优秀的文章“往下”投偏了。即使专业方向好,也不能保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和科研道路上一帆风顺,更何况有的专业冷门变热门,热门变冷门。
4.成矿流体来源
成矿流体是矿床, 尤其是2113热液矿床形成时最主要的5261含矿介质, 在矿质4102的活化、迁移和沉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1653作用。
然而, 有关热液流体的来源、流体中矿质携带的方式以及热液流体本身复杂的物理化学状态等都存在较多争论。 因此, 热液流体的来源对于深入了解成矿作用机制, 研究矿床成因, 总结成矿规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 氢氧同位素用于推断热液流体来源及路径被证明是极有效的。根据前文的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 春都矿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原始岩浆水, 其次还有大气降水的混入。
由此可知, 当岩浆上侵至浅处时, 随着富H2O以及成矿元素的岩浆周围压力的降低, 逐渐有成矿流体析出, 在此过程中也会有从地表下渗的大气降水的混入,形成多源成矿流体。
5.王建国的学术论文
?1.王建国、金成洙、关广岳.青城子铅锌矿床矿石组构研究.1985.《吉林地质科技情报》.NO.2
2.王建国、金成洙.青城子铅锌矿床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987.《第二届层控地球化学会议论文集》.
3.Wang Jiangu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and Subvolcanic Gold Deposit.1989.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old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4.王建国.中国东部地洼区中的金矿床.1989.《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汇编》.
5.王建国.金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过程.1990.《全国岩金矿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原子能出版社.
6.王建国.华北地台地壳演化与金成矿系列.1991.《岩石矿物地球化学通讯》.
7.王建国 、刘辉.红花沟金矿床石英的成因矿物学特征.1991.《黄金》.NO.12
8.王建国.一种特殊的次火山岩岩石类型——自岩浆角砾岩.1991.《黄金学报》.NO.2
9.王建国.红花沟金矿床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1991.《贵金属地质》
10.王建国等.华北地台太古宙变质岩系金丰度的初步研究.1991.《中国黄金地质学术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1.王建国.辽南猫岭金矿床石英的标型特征及找矿特征.1991.《中国黄金地质学术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2.王建国.金成矿预测中成矿流体研究.1992.《辽宁地质》.NO.2
13.王建国.扁扁山—马大峰山金矿远景区岩石学特征.1992.《黄金学报》.NO.2
14.王建国 、刘辉.红化沟金矿石英的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1992.《黄金科技动态》.NO.12
15.王建国.金厂沟梁含金石英的标型特征.1993.《辽宁地质》.NO.1
16.王建国等.红花沟金矿剪切带类型与活动历史.1993.《沈阳黄金学院学报》.NO.1
17.王建国等.金矿床的热液流体特征研究.1993.《辽宁地质》.NO.4
18.王建国、孙丽娜等.会聚板块边缘金成矿系列及成矿物质来源.1993.《黄金学报》.NO.3
19.王建国等.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1994.《黄金学报》.NO.2
20.王建国.中国东部地壳演化与金成矿.1997.《中国贵金属学会1997年学术年会》
21.王建国.烧锅营子金矿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1997.《贵金属地质》.NO.6
22.王建国等.河北窄玲金矿大营子矿区保有地质储量分析.1999.《黄金学报》.Vol.1 No.4
23.王建国等.红花沟金矿田莲花山矿区流体地球化学特征.2000.《黄金学报》.Vol.2 No.1
24.王建国等.金矿床热液成矿体系的耦合作用研究.2001.《地质与资源》.Vol.10 No.1
25.王建国等.中国东部地壳演化与金成矿.2002.《黄金》.NO.4
26.王建国等.河北窄玲金矿大营子矿区保有地质储量分析.2003.《地质找矿论丛》.NO.3
27.王建国等.招远谢家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2003.《黄金》.NO.3
6.硕士毕业论文和博士毕业论文多少字
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的字数大约为(不包括图表):
(一)申请博士科学学位,5万字;
(二)申请博士专业学位,3万字;
(三)申请硕士科学学位,2.5~3万字;
(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至少1万字。
当然每个学校的要求会有所不同,可以咨询学校研究生处。
所有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都是要过论文检测的,比对的是一百年内所有专业的所有论文,每十一个相拟就开始算相拟,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否则延迟毕业,切记,谨慎,别来自己辛苦寒窗得来的学历开玩笑。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成矿流体研究博士毕业论文(成矿流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