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诗歌的论文
刘川诗歌《这样或那样》 鉴赏
这样或那样
刘川
我一杯水接一杯水地
喝下去
想体验一下身体里
心脏被浮高
像抽水马桶里的浮球
这样,或那样
我想用酒精
浮高那些
沉入腹部、腿部的爱情
让它们升高到胸膛、嘴唇
我做不到
人群中,一个老头
正跪下来双手合十在胸部
祈祷
像用双手牵住
脸庞的黄色的气球
不让它升入生气稀薄的天际
这个诗歌是去年刘川获得“人民文学奖”的作品,在此小人斗胆谈谈对诗歌的肤浅理解。
《这样或那样》分为三个段落,分别用三种方式体现“上浮”的一个概念。前两段诗人分别用两个“想”来表达自己对内心深处的挖掘。第一段用灌水的方式来表达,并用了一个生活里常见的抽水马桶浮球来形容他想达到上浮的目的,那就是不可用寂寞的人心来对待生活,这样的上浮其实是一种感情的挖掘。诗人认为生活需要用感情去诠释。为什么?这里的水就像生活本身,如果你用感情对待生活,那么小球的浮力就会很大,这就是生活与感情的一个辩证关系。
第二段诗人谈到爱情的问题。爱情,酒精,这本身就可联想到一个失意者的状态。我想每个人在生活里都不可避免的去伪装感情上的一种创伤。也可不说伪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吧。往往酒精下肚,那些风花雪月,却又不可相思相守的爱情就不可避免的闪现在你眼前,你为此流泪,为此痛苦。但诗人却告诉读者做不到。因为诗人明白,酒精燃烧过后,依然是清醒的一天。
第三段峰回路转。诗人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叙述他人对上浮的看法。他写到了老头,这个角色很微妙,如果是年轻人,诗歌的伦理就乱套了。诗人写到老头用信仰的方式来祈求不要发生“上浮”的状态。自然会让大家想到为什么?老头与诗人两者的态度这么相反。那么这里就有作为人本身一生的一个发展。与青年不一样,人活到终年喜欢寻求安逸,而且会很习惯性的用信仰的方式来消除那些不安静的因素,所以对老头来说,他自然不喜欢“上浮”。
这三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写出了人一辈子的一个发展阶段,而结尾则暗示读者,诗人最终可能走的一条道路!
2.有关诗歌的论文(600~800字)
诗歌的大道是生活 诗从自然和个人生活元素出发,也从时 代特征和精神经验出发,诗歌中有一种东西 叫穿透力,它穿透人生、现实、时代。
这种穿透 力的东西非常重要,那些能够穿透社会时代、历史时空总和的作品,是诗人所梦想的,它具有博大的力量,但这种穿透力建立在整个人 生与时代光亮的跳动之上,所以需要博大的 人格与丰富的阅历,否则,就是虚假的视野, 难以实现对巨大时空的征服。 于我而言,我仅能努力的是返回到一个 人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生活的直观面目、本 来面目,让自己努力去获得关于当下的生命 力的更为清晰的体验。
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 的体验,写作不能贬低当下的直接生存体验, 它保存或者说汇聚了可以领悟的现存时刻。 接近于诗的本质只有一种,理解自己的生活, 植根于生活的直接真切感受,而在这个层面 上,我一直以为诗歌的写作是有边界的,时间 的边界和空间的边界,也就是人生的边界,人 生等同于体验“我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某种方 式。
很多时候,我对自己写作行为的认可只能 在我生存的时间之内,在我存在的历史状态 之内,前在的历史和生活与我无关。我有时非 常强烈的感到,我的诗歌无法传达在我人生 之前的信息,我觉得那会让我失去“我”的本 真性。
我尚未拥有感知的资质去配合无限的 时空,所以,我无法挑战无限性,我的诗歌视 域仅仅在这里,现世、现在、现存。 人生而被赋予了时间上的短暂性和空间 上的有限性,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困境,从这 个实际的困境出发,在当下的世界环境中去 寻找自我,去体验人生的种种可能性与风险, 去达到体验的极值,这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大 可能。
而写作的视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视域, 一个人的最大可能只能就他在这个世界的存 在而言,这是最客观、最可靠也是最诚实的。 基于此,我认可诗歌写作的最大视域是个人 史的写作,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畴最终支配 了我们的人生,也支配了我们的写作。
我以 为,当那些写下的作品永恒的时候,并不是说 作品的时空获得了无限外延,而仅仅是这个 作品的震撼力非常强大,它强大得足以使那 个时空状态停滞了。 把诗歌落实到自己的人生之中,把自己 的身份回归或者说降低到自我的真实存在上 来,诗就成为我们处于正常状态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本来的样 子,或者,就是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
接 受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才能回应现代 生活加之于我们的各种各样新的多样性体验, 才能传达我们对于当下世界的感受能力,我以 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抵达当下生活的 本质,又怎能抵达今日诗歌的本质。 当然,诗歌的写作不在任何文学范式之 下,我这样说也是多余的。
3.急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邵武三中 吴升荣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其在诗歌创作的特点:强烈的现实主义、鲜明而独特的创作风格、杜诗在语言艺术上的成就卓越地掌握了中国语言的声韵,及对后世人的影响,完整地再现了杜甫的一生。
【关键词】杜甫 诗歌艺术成就 杜甫是一个把巨大的创作劳动贡献给艺术事业的诗人。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表现着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苦心追求的精神;“毫发无遗憾”、“新诗改罢自长吟”,这表现着诗人的辛苦锤炼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是表现着诗人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具有渊博的知识修养。
正是经过这样辛勤的努力,杜甫在艺术上拥有多方面的才能。无论是五言、七言、古体、近体,在他的手里莫不精工锤炼,卓然成章。
原来,正如诗人所说“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他是撷取了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以及同时代的文学成果,放在自己的艺术熔炉里加以提炼、铸造而自成机杼的。前人对此赞美备至,曾说:“杜子美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庚之流丽,尽得古今体势,兼人人之所独专。
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杜甫的诗歌又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而达到空前的高度。
他的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笔调客观严谨,在叙事写景时不仅是忠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气息,甚至以年月人诗,以增强写实的气氛。毋怪前人对他这种精确地反映生活的创作态度,盛赞为“穷极笔力,如太史公记传”(宋叶梦得语)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
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
杜诗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
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
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高考题目中关于诗歌鉴赏的角度有形象、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几个方面。有时候命题人可能会提一个看似笼统,实则具体的问题,比如:对这首诗歌的艺术风格方面进行鉴赏。
我们很多同学便对这么个庞大的问题无从下手了。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必惊慌。
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这样的概念。什么是艺术风格,它包括那些方面,而在这一首诗歌中比较突出的是什么,顺着这个思路走,你就知道命题者想让你从什么角度答题了。
那么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一个作家或者艺术家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这种特色和个性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身世与人生际遇有关系。
所以,了解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能够知晓一点有关这个作者的知识,比如他所生活的时代,他一生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有。
4.求一篇关于诗歌欣赏/鉴赏的论文
现代诗歌鉴赏论文现代诗歌鉴赏五步的浅议 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
然而,我们也相信,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中,笔者拟就现代诗歌教学的做法方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走好以下“五步”。第一步,以相关背景为依据,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入点初中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正因为这样而往往就容易只读到它的表层,而忽略它内涵的一些东西。
要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的内涵,就必不可以少地对作品背景的了解——这是能否正确解读诗歌思想的关键。藏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一首优秀的现代短诗,诗中的对比是浅显易见的,诗中相对的两种人也是浅显易懂的,但对诗中两种人的行为和精神实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已知”来作为教学铺垫,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
所以,课前就务必先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关于鲁迅的一些情况,诸如其生平经历、作品解读、世人评价等等。于课间,尚未读文,即可集中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激发起学生对鲁迅精神的景仰。
有了这个情感铺垫,教师辅之讲述作者创作此诗文的背景,教学这首诗歌就有个良好的开端了,学生对了解诗中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对人生的目标、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纪念鲁迅的意义就有了很好的依据。同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虽然充满浪漫色彩,但如果没有对中国“五四”过后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的了解,没有对郭沫若当时极大的愤怒、苦闷与感伤的了解,学生就很可能只读到诗中表层的美丽而很难从诗中解读出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向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有关背景作铺垫,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诗歌中形象及思想的把握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个开端。
现代诗歌教学的重头戏还在于诗文的品读过程。( 文章阅读网: ) 第二步,以诵读为依托,欣赏诗歌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尖端。
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炼、形象、富有音乐美。余光中《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句式均匀整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指导诵读时,非但要学生读准字音节奏,且要吐字清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作者用音乐般的语言表达的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唱”出来。虽是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诗歌诵读就应允许个人对其节奏与韵律有不同的理解,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来诵读,而不可“框”在一个规定的架子里遭受折腾,造就矫揉造作的“异口同声”和“整齐”,有折人性。
贺敬之《回延安》中“杜甫川唱来/柳林铺子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肚子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其中的激动、喜悦,任由学生读得激昂强烈、一泻千里;《桂林山水歌》中“招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伏波山下/还环洞,宝珠久等/叩门声……”这仿佛道不尽的沧桑历史和漫长历史中的感慨,任由学生读得低沉舒缓,犹如山间潺潺溪流……诵读是赏析诗歌的重要依托,是诗歌意境解读的物质条件。《乡愁》中,那承载着诗人小时候依恋母亲安慰的“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相思和依偎的一张“窄窄的船票”、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相见的一抔黄土,和象征着中华古老民族深深伤痕的“浅浅的海湾”,以及“这头”与“那头”沉重的分离,都是在诵读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
有了这个基础上,再将学生引向诗歌的赏析。第三步,以情感为主线,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
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还以余光中《乡愁》为例:那“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那“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往来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那一抔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灵将归往何处?……诗人的这些浓烈的情感,无不在诗中的“斜、“窄”、“矮”、“浅”之间得到反衬。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从字里行间凸现的跌宕的情感波澜,体味诗词深层的意蕴。要指出的是,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所谓“诗无达诂”,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
清代的王夫之就说过:“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现代诗歌教学的鉴赏品味应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使“诗人心中之诗”最终成为“我心中之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
5.关于诗歌鉴赏的论文
虞美人宋。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人。曾存词集,已失传。
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虽然存量不丰,但是李煜已可以凭这些不朽词作流传于文坛了。
李煜的词可分为两个阶段两种风格,初期他的词作极尽绮丽奢华之能事,可以说是柳永等人柔词风格的始祖,但是当他沦为亡国之君被软禁之后,李煜的词风大变,此变并非形式之变而是内涵之变。这首《虞美人》便是作于他被囚之时,也是这种变化最显著之作。
整首词可分为两段鉴赏,前三句为首,末一句为尾。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单是这四个字已足可引发多少词人的无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词首句却直言到“何时了”,并用“往事知多少”来表达了对现时美景的不屑。
次句先言“小楼”再忆“故国”,即便是报春信的东风,对于身在孤狭小楼身受软禁的作者也不过是掠过心尖的一丝寒意,更是让他有了“不堪回首”之念。既思起故国,自然想起当年“雕栏玉砌”的华美宫室和秀美“朱颜”,故国无恙可叹物是人非,怕是自己终生也无福消受了。
前三句中,作者眼观美景思及己身,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亡国之叹感慨之悲,但是仔细的分析李煜所思所念,却尽是当年避居江南割据一方之时的奢靡享乐,他所惆怅的并不是国破家亡,而是无法再享纸醉金迷的荣华。一个亡国之君身处桎枯之中感悟的不是失国之痛却是这些东西,李煜确实不是做国君的材料,若不是他在文艺上的天赋,怕是可与刘禅比肩了。
且不论他的思绪是否符合为君之道,此词的最末一句可说是千古绝唱,此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乎是李煜毕生词作的精华所在。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
同是以水喻愁的诗句,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李煜于此一句中虽仅仅展示了他无尽忧愁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使读者从中取得了心灵上的呼应,人的愁思固然内涵各异,但都可借用此句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谁到忧愁之时不是觉得这愁苦便如滔滔巨浪劈面而来,无可抵挡呢?李煜于词尾的扪心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无怪此词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对于李煜此人,作为政治家他是完全的失败,但是作为文学家他却得到后世景仰,正如后人的评价:“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由李煜,我所想的却是政治与文艺的关系。李煜的词,绝少有忧国忧民的政治理念,他只讲求词的本身的美感,断不会为强言国事而打破词韵平仄(这也是我不喜辛词的原因之一),因此他的词篇篇美仑美奂,都是艺术上的精品。
这种思想便是“为艺术而艺术”,这才应该是艺术者的最高理念。文为什么一定要“载道”呢?艺术的历史远比政治要早,人类尚在朦胧时便已知道了用舞蹈表达情感,说艺术出现是为政治服务那完全是狡辩。
艺术的作用应该是表达人心中最真切的情感而不是表现代表着人性丑恶的政治,如果要在艺术中强加上沉重的主题,这“艺术”已不是艺术,而已沦为了丑陋的工具。倘若李煜的词里通篇是悲亢亡国之痛或是感慨不能与天下争,那么今世艺术史上的李煜,就不过是一个三流的爱国词人罢了。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
إ 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本是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介阶下囚。
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事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إ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作者慨叹时光太慢。大概是俘前宫里浮华生活使他不思进取。
إ “往事知多少”长叹一声,开始回忆往事的美好。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为慨叹去日美好,来日不多,美好的往事只能成为追忆,当时却只是惘然虚度。
إ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冰凉的东风吹破寄身的小楼也吹破作者思旧的美梦。
七夕之夜,正是群星闪烁,人间欢笑何多。离开金陵(南京)来到汴京(河南开封),昔日贵为一国之君,而今只有抬头看看天下共有的一轮明月,思念故都。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思乡的人的诗词中总因月而起思乡之情。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李煜的“月明中”与以上二人不同,李白是潇洒,苏轼豪放而豁达,李煜剩下的只有凄清与无奈。
他乡与故乡,可能唯一相同的只有月亮。故国只能回映在汴京的月面中。
6.有现代诗歌鉴赏论文
现代新诗,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语序倒置。
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情感,或由于叶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往往要调整语序。如杜运燮《秋》:“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这里的“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就是“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过去了”的倒置。这样写,突出了夏季过去的时间意识。
再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里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诗句突出了“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
明乎此,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善于将倒置的诗句还原,以便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样,台湾诗人纪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节“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两句,将“每夜每夜”置于“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之后,强调了“轻轻地呼唤”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达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随意地省略,必备的成分必须交代清楚。
而在诗歌中,为了使表达更凝练,更简约,使诗句更硬朗、更坚实,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让读者去体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第三,词性转变。
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论诗歌语言毕业论文(关于诗歌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