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华孝之道的论文
论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百行孝为先,孝、弟为仁义之本。
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由亲推人 ,相反,如果一个人连亲人都不敬爱,又如何爱人?不能"齐家",如何" 治国,平天下"?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可见,一个人是否孝弟,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而 且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 但是,当今社会,已经在宗族、血缘关系方面有了很大的淡化,孝弟与 否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也渐渐的被局限在家庭之中,从"治国,平天下"的 领域退入道德和个人修养领域之中。
特别是对城市生活的人群,随着工作变 动,居无定所,家庭观念逐渐淡薄;而且"独生子女"制度也使得很多人根 本没有"弟"可言。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孝的问题呢?我认为,孔子所论 "孝弟"实是爱人之心在家族之中的体现,世易时移,当今家族既已淡弱, 我们实应求其"爱人"之本。
只要由自己所爱之人,推而爱及他人,比之孝 弟,其用同也! 无论什么时代,爱父母之"孝"都不会过时。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又曰:"入则孝,出则弟"。父母疼爱之心,只有"孝"以为报,再由 对父母之孝推及兄弟、族人,则可平家。
孔子所说孝为:"父在观其志,父 没观其行。"要"三年无改于父道",才可说是"孝"。
《中庸》亦云"夫 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 成先人未竞的事业。
可是别说当世,就算远如孔子的时代,能"无改于父道 "的,又有几人?更何况,父行恶,子何为?孔子这种"先贤"的崇拜我实 不敢苟同。继不继父志,要看个人志向以及"义之所在",它似乎不应与孝 与不孝挂钩。
对父母孝与不孝,要看其心。《礼记*祭义篇》说,"孝子有深爱者必 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子曰:"色难,有事弟 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子又有云:"今之孝者,是谓 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可见,不管是否能养,是 否为老人劳,只要内心没有敬意,便失去了孝道的根本。 有孝心,则凡事不会与父母抵触。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 敬不违,老而不怨。
"见父母有错而不加以劝阻,是陷父母于不义;劝阻而 不恭敬委婉,是为不孝;"见志不从"而不敬且违,是为忤逆。新文化运动 以来,父母的权威虽然已经没有那么严厉,但是为人子者,终须情理兼顾, 求其中庸之道,不可失掉敬父母之心。
有孝心者,不可使父母担忧。"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此话本 意似指人子须守候父母直至终老,不远游,恐误送终,以成憾事。
但如今通 信交通之发达已非古时能比,所以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父母在, 不远游",以便能使父母得享天伦,不致年老无倚;"游必有方",以安父 母之心。 有孝心者,必忧父母。
人子者,不可让父母过分担心自己,同时,则要 为父母多尽心。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为添寿而喜,为年高而惧。
不仅年事之数,父母生活、心情各方面,都应该 关心。父母为子女操劳一世,为人子女,实应让父母安享晚年,事事为之操劳,以尽孝道.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孝道也应如此。为孝之道,贵乎尽心。
有了 "寸草之心",即使不能侍奉父母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无愧 于仁恕之道。
2.哪里有3000字左右关于孝道的论文
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孝在人类的宗教里有一定的阐述和标榜,虽然形式不同,但含义是一致的。孝道也非那国那族所独有。
孝道也应该是人类晚辈的责任和义务。传统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可称为孝文化,它是使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流城文明等区别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
传统孝道伦理,从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经过了初生,成熟和完善阶段。从秦汉后二千多年里,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等先哲圣贤,那一位不赘述这个孝字。
正如晚清曾国蕃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说法、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之基石,无可非议。本文就孝文化的历史演化作一些探讨。
一、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 传统孝观念,最初孝观念。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
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上老下子作服待壮。《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即是奉养父母。
根据原典“孝”的这种伦理含义,形于初周,成于春秋、战国中的儒家所倡导。《尚书、尧典》:“克谐以孝”;《左传》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经》曰“孝文不匮,永锡尔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论语、里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
《孟子、万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新书、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等等这些典籍对孝道阐述是各异。
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那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从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
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放族和国家。
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 二、孝形成于周代 孝何时产生?最初表现是什么近年来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 笔者认为,上古先民们的生活,宗教信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信仰习俗包括祖先敬奉、礼仪、祸福观等。在宗法社会里,祖辈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视血统的传延与继承,把祖先作为宗族或家族血缘的象征,因而将祖先奉为神明在殷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宗神被抬到了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复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
伴随着宗法制度的传延,尊祖敬老、孝亲传统在儒学体系中表现为" 尊尊"的思想。《礼记、大传》,"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
笔者还认为,孔子对孝道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孔子创建儒家学说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他十有五志于学,到三十而立,把当时鲁国的"六艺"学精通。第二,而立之年开始受徒至晚年,出仕鲁国有关要职,并取得可喜的政绩,周游列过推行为政以德。
第三,晚年著书立说,整理"六经”。在春秋战乱并吞、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为已任.当时神鬼宗教占据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君王将相处理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决日常琐事,都援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学思想同时,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爱的基础,他在鬼神宗教问题上,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议述:"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活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在那时代的社会、政治没有一点科学能说明鬼神有或无.《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把事人重要过事鬼.《论语》:“子曰:未能事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在《论语》里多次谈孝道问题.《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论语》:“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等等。
把父母之疾病、意愿、奉养高于一切。然后把在家庭的孝推及社会,从而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理想社会。
孔子以前无私人著作,根据先秦典籍,孔子晚年整的六经,后有《孝经》、《论语》、《墨子》、《孟子》、《荀子》、《吕氏春秋》、《老子》等典籍,这些文献所阐述的孝例、孝规大都是对孝的理论推演和猜测。三皇五帝是中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时代。
这是众所周知的,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周公、他老人家也是对上古理想社会和文明道德的一种推崇、赞杨和标榜。故后来儒家文献无孝不成章。
3.关于孝敬父母的论文 1000字
前天,我们一家三口驱车从大连赶往沈阳给婆婆过七十大寿。老公是个孝顺之人,他说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大办一场,我也极力赞成。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公公婆婆已到古稀之年,还很健康,这已经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了,即使铺张一下也在情理之中。可事到临头,两位老人怎么都不同意我们请亲戚朋友,只希望自己一家人出去吃个便饭就好。为此老公很不理解:怎么我想尽个孝心都这么难?这不是让我有遗憾吗?
在老公和父母的僵持中,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老人的不愉快。我忽然间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所谓孝顺,就是要顺应老人的心意。做老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还谈何孝顺?瞅准时机,我把老公偷偷的叫到一边,给他摆明了道理,他也勉强的接受了,不再坚持己见。昨天我们一家八口(老公是老大,还有小叔子一家三口),去了一家不错的饭店,叫了可口的饭菜,席中老人开心的和我们一起跳舞,唱歌,一家人其乐融融……我终于明白,因为忙,我们平时难得回家,一家人很难聚在一起,老人们之所以不愿意邀请其他人参加这个宴会,是怕别人占了他们享受这天伦之乐的时间,可谓用心良苦,可怜天下父母心!
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听人说孝顺之人多发达,所以许多人的为人处世都是以孝为本,许多男人交友的原则也是以一个人的孝心为依据的。过去,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关于孝顺的许多经典的篇章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这个主题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一二,在这里我就不例举了。令我们感叹的是,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做一个孝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为了父母双亲的饥饿病痛,他们甚至可以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现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阶段,衣食住行已经不是我们生存的主要问题,那么我们又如何做个孝子呢?其实很简单,不是有首歌吗?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可我们又做了多少呢?
经常听到一些人说,等我有能力了,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我的父母。岂不知,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顺了。当他们有能力去孝顺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已经撒手人寰了,哪里还给他们机会?于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成功人士的遗憾——没有好好的孝顺父母。其实,如今的父母,大多数有劳保,医保,他们不缺吃穿,他们也不贪图大富大贵,在经历了很多的艰苦岁月以后,他们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儿女一声温暖的问候和一个祝福的电话都会让他们心满意足。所以我说,无论你怎样的忙,无论你打拼的日子里怎样的辛苦,都不要忘了远方的牵挂你的父母双亲。孝顺你的双亲,千万不要等到你攒足了资本,有了足够的能力,也许你的父母真的不需要这些,更何况天有不测风云,也许他们根本等不到这些……
但愿孝顺这朵中华民族的奇葩,可以代代相传;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更精确的理解它的涵义;但愿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样的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父母恩情似海深
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
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
鸟兽尚知哺育恩
父子原是骨肉亲
爹娘不敬敬何人
养育之恩不图报
望子成龙白费心
4.以“孝”为主题的论文,一千五百字,高手们帮帮忙吧
孝,简简单单,随手就可以写出。但是孝为何这样写,不知我们是否有真真正正的去体会它。这个“孝”字是一个象形文字,它的上面是一个“老”字,而下面是一个“子”。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做「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象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意思就是当子女的要时刻想着孝顺老人,时刻要把“孝”字放在心上。当父母年迈的时候,一切都要靠着我们,我们就是他们将来的依靠。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
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
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
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我国历史中就有许多为人所传诵的的孝子。“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厉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的闵子骞单衣顺母;“葬父贷孔无,仙姬陌上逢;织线尝债主,孝感动苍穹”的董永卖身葬父;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的王裒闻雷泣墓。。.
孝是一种纯粹的,朴实的感恩之爱。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颖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问他是什么原因,颖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请允许我将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一个小官在美食面前都没有忘记老母亲。这种感恩的爱,在“施恩”与“感恩”的因果过程中体现的那么真挚、那么无私、那么感动。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养育之恩呢!
孝还是在不严重损害自己身心健康前提下的一种自我的牺牲。晋朝有一位有名的孝子——吴猛。他家境贫寒,只有一间可以勉强遮风挡雨的茅屋,一到夏天,家中热的夜不能眠,再加上蚊子的叮咬,更是难以入睡。看到父母晚上不能好好睡觉,吴猛每晚都拿扇子为父母驱蚊,然后脱光衣服,坐在父母床头,蚊子便都来叮咬他了。一天夜里,父亲起床上厕所,发现吴猛坐在床头,而后,当他看到吴猛身上一个个又红又肿的包,终于明白了。这件事被当地太守知道了,他送了一顶蚊帐给吴猛,这是吴猛用的孝心换来的。这种牺牲自己来表达对父母的爱的行为看似十分渺小,却突然觉得它像巨人一般,需要我们去仰视,令人为之动容!
孝更是一种用宽容的心来面对父母的深情。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这颗宽容的心,不仅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印证了孔子所说的“无违”的实质含义,即以礼来侍奉父母,因为孝,他名垂千古!
孝心,是夜空高挂的一轮金黄圆月,皎洁无暇,温娴明朗,普照大地;孝心,是顺势蜿蜒的一条透彻小溪,清可见底,不染污浊,流入山谷;孝心,是一望无际的绿茫茫的草原,满目翠绿,映入眼帘,点缀缤纷世界;孝心,是夏日午后和风中沐浴的风铃,叮当轻拂,拨心中的弦,引起共鸣。
“笑声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正是那聚首的欢笑,离别的忧伤,让我们倍加珍惜亲情的可贵。让我们怀着那颗赤诚的心,走啊走……我们的足迹会成为一条永恒的路。而在这条路上,交融了一种亘古不变的最美丽的爱,它,叫做“孝”。
5.关于中华孝之道的论文
论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百行孝为先,孝、弟为仁义之本。
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由亲推人 ,相反,如果一个人连亲人都不敬爱,又如何爱人?不能"齐家",如何" 治国,平天下"?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可见,一个人是否孝弟,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而 且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 但是,当今社会,已经在宗族、血缘关系方面有了很大的淡化,孝弟与 否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也渐渐的被局限在家庭之中,从"治国,平天下"的 领域退入道德和个人修养领域之中。
特别是对城市生活的人群,随着工作变 动,居无定所,家庭观念逐渐淡薄;而且"独生子女"制度也使得很多人根 本没有"弟"可言。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孝的问题呢?我认为,孔子所论 "孝弟"实是爱人之心在家族之中的体现,世易时移,当今家族既已淡弱, 我们实应求其"爱人"之本。
只要由自己所爱之人,推而爱及他人,比之孝 弟,其用同也! 无论什么时代,爱父母之"孝"都不会过时。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又曰:"入则孝,出则弟"。父母疼爱之心,只有"孝"以为报,再由 对父母之孝推及兄弟、族人,则可平家。
孔子所说孝为:"父在观其志,父 没观其行。"要"三年无改于父道",才可说是"孝"。
《中庸》亦云"夫 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 成先人未竞的事业。
可是别说当世,就算远如孔子的时代,能"无改于父道 "的,又有几人?更何况,父行恶,子何为?孔子这种"先贤"的崇拜我实 不敢苟同。继不继父志,要看个人志向以及"义之所在",它似乎不应与孝 与不孝挂钩。
对父母孝与不孝,要看其心。《礼记*祭义篇》说,"孝子有深爱者必 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子曰:"色难,有事弟 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子又有云:"今之孝者,是谓 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可见,不管是否能养,是 否为老人劳,只要内心没有敬意,便失去了孝道的根本。 有孝心,则凡事不会与父母抵触。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 敬不违,老而不怨。
"见父母有错而不加以劝阻,是陷父母于不义;劝阻而 不恭敬委婉,是为不孝;"见志不从"而不敬且违,是为忤逆。新文化运动 以来,父母的权威虽然已经没有那么严厉,但是为人子者,终须情理兼顾, 求其中庸之道,不可失掉敬父母之心。
有孝心者,不可使父母担忧。"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此话本 意似指人子须守候父母直至终老,不远游,恐误送终,以成憾事。
但如今通 信交通之发达已非古时能比,所以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父母在, 不远游",以便能使父母得享天伦,不致年老无倚;"游必有方",以安父 母之心。 有孝心者,必忧父母。
人子者,不可让父母过分担心自己,同时,则要 为父母多尽心。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为添寿而喜,为年高而惧。
不仅年事之数,父母生活、心情各方面,都应该 关心。父母为子女操劳一世,为人子女,实应让父母安享晚年,事事为之操劳,以尽孝道.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孝道也应如此。为孝之道,贵乎尽心。
有了 "寸草之心",即使不能侍奉父母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无愧 于仁恕之道。
6.哪里有关于论家庭伦理:论孝与爱的论文
人生百善孝为先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说明孝亲敬老是人的一种美德。我们知道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从我们哇哇坠地到长大成人,他们都是点点滴滴,不厌其烦,不求回报的拉扯着我们。所以说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做人的本分,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前提,是各种品德形成的保证。
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在我们泱泱中华,传承着许多关于孝德的感人事迹和伦理。
花木兰替父从军,狄仁杰望云思亲,董永卖身葬父等广为流传着。《三字经》、《孝经》、《弟子规》中都记载着孝敬父母的训导。
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鸦有反哺之行。孟母三迁的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人们记住了慈母的形象。
因此我们说:孝,百行之首,是德之本;孝,意味着责任,责任如山;孝,体现着做人的道理,对父母要知恩图报,对朋友、同学要仁义互爱,孝心所至,才能爱及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呢?那么,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谁又相信他能够无私奉献、成为一个于社会有用的人呢? 目前社会上一些不孝敬父母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下面有两个真实的事例。
故事一:《齐鲁晚报》报道,济南一女孩因为母亲没有给她买衣服,两人在公交车上发生争执,嚷道:“你为什么不给我买啊!”随后,竟揪住母亲的衣领,对母亲大打出手,乘客劝阻被破口大骂。 故事二:无独有偶。
郑州一名15岁左右的女孩因为母亲不为自己买头饰,当街对着母亲大骂脏话,并扇了她两个耳光。母亲顿时泪流不止。
在巡防队员的干涉下,这名少女狠狠地对母亲说“你给我回家等着”。 这两个真实的故事真可谓令人发指,让人心寒呀!像这样的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父母、丧失人性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时时发生着。
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作为小学生在父母面前应该怎么样做呢?笔者认为,孝敬父母应做到: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爱劳动,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品学优,让父母开心。 “人生百善孝为先”,真诚的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才能与人为善,才能以一颗赤子之心报效祖国,友爱亲朋,扶贫济弱。
人人以孝律己,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生动的校园,和谐的校园。 让我们为建设和睦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吧。
7.论文怎么写,以孝为主题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意愿,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孝道一方面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荣稳定的精神支柱之一. (例子xxx), 另一方面也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反而出现伪善的泯灭人性的事情. 比如恋爱婚姻, 独立性等等例子. “孝”被封建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
今日社会之孝: 什么是真正的孝. 并非是形式上的尊重, 敬畏, 名讳等等, 而是发自内心的亲情的一种表现. 等等。
8.中国传统孝道之吾见(论文格式 就写写传统孝道的优缺点 原创~~~)
古人云:“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
当我想起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连湖上的小桃树都在纷纷为清明落泪,更何况是对已故的亲人呢。
借景喻人,可谓把清明节的悲伤之情表达到了极致。 清明是感恩与追思的日子。
自古以来,扫墓不仅祭奠祖先、缅怀先人,也尊崇英烈、认祖归宗,这源自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祖先崇拜,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中国社会的凝聚、文明的传承,敬尊长辈的孝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重要的社会凝聚剂,也是清明节强大的生命力和民间根基所在。
通过清明节实践孝道,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有人说,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的“感恩节”,“知恩图报”暗示着感恩的传统理念;也有人说,清明以流传千年的传统提醒当代人在追思中学习感恩,这也正是建设道德文明迫切需要的。
当然,就道德层面而言,社会成员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要做到这一点,应怀有“感恩之心”,这种理念的培养,应当建构在对家庭的尊崇、对祖先的感恩和对血脉责任认同之上。清明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提升过程,现代文明应为清明文化赋予新的内涵。
感恩的模式不可能是完全的传统,也不可能是纯粹的现在。 清明节俗称“鬼节”,在感恩的模式中,一直笼罩着神秘与浓厚的迷信色彩。
传统被扭曲,部分民间祭祀物品已经走向异化,街头烟雾缭绕、纸钱抛撒,墓地里,“宝马”、“别墅”、甚至烧“小姐”随处可见,这使颇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变得浅薄、低俗。清明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文明,不断升华。
尊重传统,与时俱进,充分展现清明文化的意义,不是哪个人所能担当的,需要强有力的社会意识引导。这不仅是倡导“网上祭奠”、“鲜花祭奠”、“居家祭奠”等社会新风,也是借“清明文化节”深入挖掘清明文化的内涵。
而这又恰恰是体现文化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恒久主题和重要环节。 清明节凭借中华民族发自内心的虔敬,穿越时空、历经沧桑而盛行不衰。
那么,曾一度被拒弃的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下的现实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交往的增多,带来了强势的外来文化。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无法回避“我是谁?”这样的简单命题。
也许承认我是中国人的前提,是对同一“人文始祖”的认同。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作为文化符号,不仅是文化的精华,也是文明的缩影,蕴涵着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
清明节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绝对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与“拯救”,而是对文化之根和民族历史的体认与在此基础上的继往开来。祭祀是浸润民族认同感的模式,这犹如追求自由与权利一样,追求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人的本性。
建构在“人文始祖”之上的传统价值观念,并不排斥吸收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人类的优秀价值观念,使得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了世界意义和未来价值,这将为二十一世纪提供不竭的情感和精神资源。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要求,更好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0年来,由于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开始由生活水平向生活质量转变,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更渴望增加精神生活中的精神含量。清明节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利用清明节,寻根问祖,感恩怀亲,本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应当文明扫墓。毛主席当年会韶山,拜祭父母之墓时说道:教我者党,生我者父母也!“将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但他献给双亲的仅仅是一束松枝而已。
做为我们在清明节去祭祀已故亲人的扫墓者,大家应从毛主席的祭祀父母的方式上得到点启迪,尽量远离那些祭祀陋习。 在亲人墓前植树,用一束鲜花寄哀思,缅怀亲人对自己的赋育之恩,教育后代要继承先人的优良家风,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文明的清明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有关孝道的毕业论文(关于中华孝之道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