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关于张爱玲《半生缘》的论文,2000字左右
第一叹:沈世钧。叹他性格还是懦弱,对爱情还是不够热烈,执着!若是他对足够强烈的爱着顾曼贞,那么他就不应当那样轻信曼璐的那些欺骗他的话。即使他真信了,他也应当一定要与曼贞见上一面。试想,曼贞曾经那样的对待他,什么可能连见他一面都不肯,而把戒指给她姐姐,如此绝情呢?因为沈世钧性格不够坚强,所以才轻易放弃了继续寻找曼贞的决心,而又那么快的与别人结了婚。他与曼贞的爱情,哪怕是要终结,也一定要亲自见面说明白才行的。如果沈世钧稍脑子想一想,就应该发现在他找不到曼贞的那段时间,一定是有事情发生了。可惜他放弃了!沈世钧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此人有点小心眼。比如他吃张豫瑾的醋便可说明。这原本可以是一个成大事的人,如果他与曼贞在一起的话;可是没想到,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居然也如此平常。没有多少抱负,最后还不是成了最普通的一介市民,娶个老婆-----虽然这个老婆他自己未必喜欢,生几个孩子而已。
第二叹:顾曼璐。叹此人命苦,有奉献精神,也可叹愚蠢,头脑简单。她为了家人而去做了舞女,这一点的确显出了她的奉献,刚烈精神。可是她为了自己的一个破老公,竟然协助他害她妹妹,让自己的亲妹妹受到自己老公的强奸!如果说她妹妹欠了她什么,也绝不应该用这种方法来要求自己的妹妹来报答自己。更何况,她的老公实在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将自己的亲妹妹活活的给害了,不知道她是想出来的。更可笑的是她的出发点,想要她妹妹借腹生子,以此来稳住老公。试想,就算曼贞依了她,给她借腹生子,她又会有什么真正的幸福?!她又怎能得到老公的心?这个人真是愚蠢至极。也可以说,整个悲剧的您生,她是最关键的人物了。
第三叹:顾曼贞。叹她的悲剧人生,也叹她的软弱无助。这个人是可以让人真正同情的一个人!她对爱情的执着要远胜于沈世钧。她有性格刚强的一面,但仍然摆脱不了作为女人的软弱的一面。她不应该那样随便的将沈世钧给的戒子轻易当着他的面脱下来;她不该对自己生的那个儿子表示什么母爱;她更不应该跟那个姓祝的结婚。可能讲到第二点,没有人会同意我的观点。虽然孩子不是顾曼贞自己想生的,但毕竟是她的亲骨肉,岂能没有母子之情?我想起了一篇外国小说,说的是好象一战期间,一个德国兵强奸了一个法国女孩。但后来那个德国兵却真的爱上了那个法国女孩,尤其是得知那个女孩怀了他的骨肉之后。但那个法国女孩始终对他恨入骨,哪怕他表示了怎样的真心与柔情!所以当那个法国女孩生下孩子后,她亲手杀了孩子!让那个德国兵彻底绝望。当然我不是说顾曼贞一定也要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一样。但她最应该做的事是:尽快与孩子脱离关系----实在不行,铁了心在杀了孩子也未尝不可,去找沈世钧。这样,一切还有挽回的希望。
第四叹:除了上述三人之外的所有人。这些人虽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但他们毕竟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他们或可恨,可笑,可同情,或愚蠢,或不值一提。然而没有了他们,便也没有了完整的故事了。他们之所以也值得别人感叹,我想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拥有完美的人生吧!
一篇不能让人回味的小说肯定不是一篇好的小说。我因了一些对《半生缘》的回味,便生出了一点感叹----虽然故事离我已经很久远了。当然,若故事真的按我的所叹发生,故事也便不成为故事了。但好的小说不能仅仅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它总得反映一些东西。我想《半生缘》所要反映的,便是-----人有时候有现实面前真的会很软弱!
2.求一篇张爱玲《半生缘》相关的论文
啊哈,不知道算不算啊!
张爱玲的书我一早就看过,那时大约是初三毕业的暑假。
那个暑假的雨水好像特别充沛,日日夜夜的下着雨,所以当我回想起那个暑假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付湿漉漉的景象,心情也在瞬间就变得灰暗起来了。就是在那个暑假,我看了张爱玲的《十八春》,后来改名叫做《半生缘》的那本书。当时虽然年纪小,但是读完了书后依然被触动,感觉她的文字就像是一把看不见的匕首,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剜入心肺。那样的一种感觉极难言喻,看过去都是一些平常的事情平常的对白,却句句透着不可琢磨的惨淡命运。小的时候只晓得挑看似美丽的句子拿来反复颂念,所以也就记住了那一句:
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世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那个年纪的我自然没有什么人好等,但是每每读到这一句却依然忍不住难过上一番。可是后来长大了再读《半生缘》,却并不为这一句而动容了。大了才发觉,原来真正深入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最简单最直接的句子,于是当我再读时,随着文章一字一句积累起来的酸楚终于到了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才爆发开来。张爱玲的文字是能够经的起时间考验的,每一次读都会发觉不同的东西,而每一次也都同样会为它们而恸。她的文字极具风情,而且仔细异常,就像是攒起来的珠子一般,个个珠圆光润,个个都是好的。文章呢总是把一场无比盛大的繁华写的不动声色写的暗藏杀机,最后的结尾从来就没有大起大落,好像都是文章中的主角自个儿成全了自个儿,一切都顺理成章的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继续下去,而她不过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善于讲述这些故事的人。
她的文章我几乎都看过,最喜欢的有三,《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
《半生缘》就不再细说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个人认为电影《半生缘》拍的很成功,以至于后来我再看书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会把各个主角对号入座。每一个都像是量身定做的一般,特别是祝鸿才,文章里是这样形容的:
他是瘦长身材,削肩细颈,穿着一件中装大衣……今天一见到他,不由得想起杰民形容他的话,说他笑起来得时候像猫,不笑得时候像老鼠……
看看,像不像葛优,活脱脱就是葛优嘛~!
文章中一直没有对曼桢和世钧的仔细描写,劈头第一句就是: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可是整个文章读下来就觉得,曼桢就应该是吴倩莲那个样子的,不漂亮,但是很干净舒服,性格十分的倔强。到了电视剧《半生缘》里的曼桢换做林心如就太甜美任性了,一点也不符合。说世钧呢,黎明基本还是不错,世钧不善言语,优柔的性格还算是到位。电视剧和电影里面的曼路都不错,电影里是梅艳芳,电视里是蒋勤勤,各有特色。最后可以说说的是黄磊的叔惠,真的不错,以前看书总是把叔惠和翠芝那一段忽略不计,看了电影以后才完整起来,难怪当时导演说黄磊,叔惠就是他这个样子的。黄磊一直是个不错的演员,从他一开始演《夜半歌声》的时候我就看好他了,那时他还只是个学生。
3.与张爱玲的《半生缘》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熊秋菊. 一曲美丽而苍凉的哀歌——论《半生缘》的审美风格[J]. 沧桑, 2006,(02) .
秦军,王旭.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生[J]. 黑河学刊, 2006,(01) .
陈坤. 母爱的缺失——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审母”情结[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胡晓虹. 谈《半生缘》的自然主义色彩[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徐娜. 浅析《金锁记》中女性的命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5) .
尹正纯. 张爱玲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分析[J]. 保山师专学报, 2008,(06) .
张英. 浅析张爱玲读者接受心理特点[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闫云霄,马芳. 电影《半生缘》改编的遗憾[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
高园园. 谈《半生缘》的舞台表现手法[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5,(03) .
4.张爱玲的作品可以写出哪类毕业论文
浅析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变刍议 一、引言 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
不同于鲁迅小说中人世的荒凉,张爱玲作品中荒凉的基调是建立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描述上的,而且是对日常细节的不厌其烦的描述上的。“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摩都指向虚无。”
①正是这种虚无,使得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编充满传奇色彩,正如她的小说一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变张爱玲的小说成为电影界的一种风尚,其间有成有败,有褒有贬,但可以肯定地是,通过具体的影像,张爱玲的小说再次风行;而张迷们也对电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这是文学和影视的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又一有力论据。 二、正文 张爱玲,这位中国20世纪最传奇、最优秀、最沉静的女作家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小说《十八春》、《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色•戒》,散文集《流言》等。
她的小说,常常以婚姻感情为经,以世态人情为纬,演绎出一出出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张爱玲的作品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常常以其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细地触摸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她的作品还带有其独特的苍凉感,这与她所描写的故事主人公有着极大的关系。她笔下的主人公大都是没落的旧式淑女,其传奇般的爱情故事常常以女主人公宿命般的凄凉结局收尾,如《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均是如此。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常常以细腻精致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幕幕旧上海的场景:湿滚滚的小巷、斜晃在玻璃纸上微微的夕阳、镂着雕花的窗杈、飘着裙裾的旗袍……将都市万般繁华下的凄清苍凉和温柔富贵下的凄情哀婉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小说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中国内地甚至在海外都拥有大量的读者。
张爱玲的小说还素有“纸上电影”之称,她的小说情节曲折、对话流畅,在叙事手法上也有近似于舞台表现和电影画面的叙事营造。也许正因如此,她的小说频繁地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广为流传。
② 张爱玲与影视的缘分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以电影编剧的身份,她参与了电影《太太万岁》、《六月新娘》、《南北一家亲》、《小儿女》、《南北喜相逢》的创作;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掀起一股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热潮,以港台导演为主,如1983年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1988年但汉章《怨女》、1994年关锦鹏《红玫瑰与白玫瑰》、1998年许鞍华《半生缘》,而2007年李安导演的《色•戒》将张爱玲小说的改编推向最高峰,在威尼斯喜捧金狮,影响深远;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半生缘》、《金锁记》,也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从总体上看,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都在较大程度上忠实于原著,只不过不同的导演在叙事手法、细节处理上和氛围营造上透着带有自身烙印的些许不同,将张爱玲作品原有的味道保留得或浓或淡。
在此仅以《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三部作品为例将不同导演将张爱玲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作一简要总结。 (一)对原著比较忠实的还原 张爱玲曾多次提到 “朴素的底子”:“唯美的缺点不在于它的美,而在于它的美没有底子。”
“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素朴的底子。”“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
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能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个底子。”
这“朴素的底子”就是日常生活的痕迹。而对于更多的张爱玲作品的改编者来说,这“朴素的底子”就是张爱玲文字中的独特韵味,只有在屏幕和舞台上传达和再现了张爱玲作品中微妙幽深的气息,才有可能摆脱张爱玲作品阴影一般的沉重负担。
③ 其实改变名家的名小说常常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改编张爱玲的小说难度更大。张爱玲的小说太过复杂,可以从不同的层面阐释,如果变成形象的东西,阐释的可能性就缩小了,只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上。
因此,在张爱玲作品的影视改编过程中,导演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安全的一种方式:对原著较忠实的还原。 1984年由许鞍华导演,周润发、缪骞人主演的《倾城之恋》是对张爱玲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也是对原作还原最忠实的一部。
导演许鞍华在整个叙事手法和情节还原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张爱玲小说的原貌。在以字幕前的戏曲开场之后,整个故事以白公馆内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和公馆内慢条斯理的生活场景开头,将张爱玲笔下那个以大时代动荡为背景的浪漫故事完全按照张爱玲原著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
在台词的处理上,许鞍华导演直接使用了张爱玲小说中原汁原味的文学语言,从而使张氏味道在影片中淡淡地弥散开来。比如范柳原和白流苏二人在逃难的卡车上,范柳原看着遭袭的香港,突然说了一句:“这一炸不知道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
还有二人跳舞时,范柳原讲道:“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见了也怪难为情的。
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直接将张爱玲语言的雕饰之美和意蕴之美赋予了电影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5.张爱玲的《半生缘》赏析
张爱玲是中国文坛的一个奇迹,她的文字更是她亲手创造的一个神化。
读完这本半生缘,心里只剩空落落的遗憾和伤感。 ——题记 这本书一开始就紧扣词眼“缘”。
爱情的产生,爱情来得如此简单,如此纯粹,曼桢与世均,翠芝与叔惠,仅一面之缘,便永远将爱留在了对方那里。这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古亦有之,今亦有之,自己身边也有真实的例子。
到了一定的年龄,结婚是势在必行的。既使明知自己要娶或要嫁的人不是对方,也会乖乖地顺应家人的安排,结婚生子。
之后,脾气好点的,可以相敬如宾,心不在焉地走完人生,如世均夫妇;脾气不好的,干脆吵闹离婚,带着对往事爱情遥眷恋孤独终老,如叔惠夫妇但。更多的,是如世均夫妇那般,在外人眼里过着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只有在知已朋友面前才会提及婚姻的无奈与责任。
而真正由爱情升华到婚姻的,却是凤毛麟角。一百年前,故事发生时是这样,而一百年后,人们还是这样的面对婚姻与生活。
于是,想到了自己,是否也会这样的随波逐流…… 错过了就注定是错过了的,人的一生就是被这样一种抓不住看不见的缘分给捉弄了,也是被这样有缘无份的感情伤害了。更是被那爱着却错过的人折磨着。
曼桢、世均、翠芝、叔惠以及曼璐他们都走入了婚姻,然而爱情与婚姻却错位了,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天做之合,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没有爱的婚姻是怎样的无奈与怅然,婚姻中没有爱情的影子,有的只是生活的写照,他们的爱情落在了永远不能触碰的地方,只能被封存着,等到白发苍苍时讲故事给别人听,以回想曾经的美好时光与爱情。 书中有那么句广为流传又常被借用的话,那就是“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故事读完让人感到很苍凉,书中几对恋人是 “有缘相见,无缘结果”任何铭心的恋情都敌不过时间的消磨,那一时错过,永生也错过了,既使重逢也是满腔无奈。 人生就像一场戏剧,你刚唱罢我登台,你一转身我上场,总是在对的时间里碰不到对的人,空留一个背影在那里,暗自猜想揣摩。
就因缺了那么一点勇气,差了那么一步的时间,你的命运被纂改,我也随波逐流了。虽然多年的时间我们都在怀想着对方,可谁也不想再改变了。
那你幸福吗?想你时是幸福,不想你时是貌似幸福。 主人公世均与曼桢的故事如此,石翠芝与许叔惠也是如此。
书中讲到世均与石翠芝结婚的当晚,翠芝冲口而出:“怎么办,现在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世均心里也和她一样茫茫无主,觉得他们就像两个闯了祸的小孩。然后他们依然让生活继续,各怀着心事在一起生活。
在世均与曼桢重逢相对嗟叹命运的曲折时,石翠芝与许叔惠也在感叹着缘份的奇妙与残忍。 故事让人感痛快的一段时十几年后,世均与曼桢的重逢。
他们似乎天天都在期盼却又那么害怕相逢。经历了重重磨难的曼桢平淡的口气将她的遭遇一一说给他听,他听着也痛心,但唯有紧紧的抱住她, 十八个春天的时间过去了,半生的缘份已横断难续。
世均心想:是的,他们回不去了,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 缘…… 缘,究竟是怎样一个字?缘,究竟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引起了世间那无数的爱恨离愁呢?究竟是什么…… 张爱玲用《半生缘》诠释它的残忍与友善,不错,缘,伴随着生命而来,陪着生命走,最后在伴随生命而去。
人生世事变迁,但愿一切的缘份都静如止水,不会带给生命太多的痛楚…。
6.张爱玲的《半生缘》
《半生缘》故事简介
《半生缘》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的十年左右,地点是在上海。著者以第三人称开头介绍:“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已经有十四年了。.”然后写道:“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书中的男主角“他”---沈世钧,南京人,与许叔惠同学,得许介绍来工厂任实习工程师。女主角顾曼桢,原籍安徽六安,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随着母亲、姐弟住在上海,也在许任职的工厂做打字员。
故事发生在春节的第四天,许与沈到一家小饭店吃饭,遇到顾曼桢也在小店,此后三个人就常一起到饭店吃饭,外出游玩。顾在照相的地方失落一只红手套,沈不声不响,独自冒着雨,踏着泥路去找回来。第二天中午悄悄的递给了顾。顾因受伤风感冒没有来上班,许、沈正想要去看望她,顾遣弟弟到办公室送抽屉的钥匙,请许帮忙取出昨日打好的公文。两个男人吃饭时,就谈到了顾叫弟弟送钥匙的事情,好像怕人家上她家,对她的家庭有一种神秘感。
顾病愈上班,三人又外出吃饭,许因另有应酬。席间,顾坦白的告诉他:家里有祖母、母亲、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姐姐因负担家庭生活,先当舞女,后做交际花。她家住的房子就是姐姐的“朋友”送的。现在将要嫁给一个吃交易饭的祝鸿才,搬出去住。沈也说出自己家庭的情形,母亲和年轻的寡嫂带着三岁的侄子,开一家皮货店。父亲和一位从良的姨太太,带着娘家母亲及三个小孩住在南京。
沈的父亲病重,将事业交给沈接管,要他辞职回家,沈回南京后想念顾,请许陪顾同到南京来玩。沈的父亲,见到顾很像他在上海认识的一个舞女,他认为她们俩是姐妹。沈到上海看顾,就将父亲的话告诉顾,引起顾的愤怒和误会,她认为姐姐逼于生计,没有什么见不得人,既然沈家有所顾虑,趁早算了,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祝鸿才婚后发了不义之财,在外花天酒地。曼璐由于自己堕胎二次,不会生育,想要拢络丈夫,知道丈夫有意染指小姨,不惜装病设计,让丈夫强奸得逞,将妹妹幽禁一年,生下一个男孩。为恐沈来找曼桢,立刻将母亲全家迁往苏州,沈找到曼璐,她假说妹妹不愿见他,退还他私订之戒指。
曼桢住院生产,将不幸告诉同产房的产妇蔡金芳,金芳的丈夫帮助她逃出医院,找到教书的工作,不幸又被她母亲找到,劝她和鸿才结婚。曼璐也抱来她的儿子来相求,仍不为所动。有一天路上遇见曼璐的女佣阿宝,说是曼璐病死,鸿才经商失败,就住在这附近。于是她常常留意年龄相近的小孩。一天看见鸿才老家带出来的女儿招弟,也看见自己的儿子。另一天,她看到从鸿才家出来一口小棺材,原来是招弟得了猩红死了。她进屋去看她的儿子也得了猩红热。鸿才不在家,女佣告知鸿才虐待小孩,常常不回家。她为了救小孩,在鸿才家中照顾小孩十多天,最后,决定嫁给她最恨的鸿才。婚后鸿才发了国难财,又花天酒地,不理曼桢母子。有一天曼桢在诊所发现鸿才带了情妇和孩子也在看病,决心离婚,独力工作扶养孩子。
这时沈父死分家,婚后也搬到上海,心中常常想起曼桢。出国十年的许叔惠从美国回来,沈去许家找叔惠,不意遇见曼桢也在。二人一起离开许家,在一家饭店谈谈别后,沈才说出曾去找她,她家搬了,她姐姐告诉他曼桢嫁给母亲的侄子张豫瑾医生。他没有想到她姐姐竟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俩见面,对望半,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她的头已枕在他肩膀上。他抱着她。又半,她方道:“世钧,你幸福吗?”世钧想道:“怎么叫幸福?”他和嫂嫂的表妹石翠芝结婚,没有爱,相爱的人不能结婚。
故事应该在这里结束,张爱玲借沈的口吻在想:“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7.对半生缘的悲剧意识评论我的论文题目是这个``谁有相关的 爱问知
悲剧意识与苍凉感从悲剧美学认识的范畴来讲,影片《半生缘》中所体现的悲剧并非彻头彻尾的大悲,而是一种淡淡的悲哀和忧伤,许鞍华毅然砍掉了《十八春》中有些光亮色彩的结尾,使这种淡淡的悲哀和忧伤就像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永远也无法剪断,慢慢地浸湿每个人的心底,也遂使张爱玲式的悲剧意识和苍凉感一贯到底。
正如张爱玲自己说的:“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两者不能独立存在。” “我不喜欢壮烈。
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悲剧作为特定的美学范畴和形态,与日常生活中的悲、悲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悲、悲剧,一般泛指一切痛苦、悲观、不幸的事件或人物。美学范畴的悲剧不是一种戏剧类型,而是要具有悲剧性。
悲剧性可以表现在多种艺术形式中。 只是悲剧性在悲剧这种体裁中确实能得到最集中充分的显现。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性,不仅是生活中的悲的集中和提炼,还必须在本质上与崇高相通。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美学范畴的悲剧性要素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二是悲剧冲突的双方要能显示出新与旧、正义与善良、美与邪恶的较量,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代表真、善、美的一方受损或被毁灭。 影片《半生缘》中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以及冲突双方的对立与较量。
在世钧与曼桢纯净的感情当中,封建守旧的沈家老爷、太太,自私、世俗的顾老太太、顾太太,心灵扭曲、变态的曼璐,好色无赖的祝鸿才都是其中残忍的破坏者,世钧、曼桢苦苦挣扎,和他们周旋和抗争,竭力要维系这一份平凡而珍贵的感情,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无法战胜整个畸变的社会和人生。 恋爱与婚姻是影片的中心题材,剧中人物为男女间问题的噩梦所困扰,噩梦没有边际,也无从逃避。
无尽的“情爱”故事难以成全一个纯粹精神意义上的“健康的,正常的”爱,情与爱在现实的环境中失落了,只能指向虚无飘渺。不仅如此,影片中还充满了对人生无奈的讽刺与苦笑:人人都在生命的跑道上艰难地前进,想要找寻那一分属于自己的美丽,到最后才发现一切并不如意--鸿才为了曼桢刹费心机,可是却无法拴住他的心;顾曼璐为了维系那份惨淡糜烂的生活,不惜牺牲亲妹妹一生的幸福,但是终逃不过生老病死的折磨。
多少纷乱的追求与肥皂泡般的幻灭,拼凑起来大概就是人生。悲哀的故事里满含着创作者小小的讽刺。
在传统的观念里,悲剧是围绕悲剧人物的命运展开的。几乎在所有的悲剧当中,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人物:性格几近完美却陷入困境,最后在邪恶势力的迫害下遭致失败甚至走向毁灭。
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正是他们的失败和毁灭引起人们的悲愤、痛苦和同情,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那种悲剧。
《半生缘》中的悲剧意识不仅表现在对悲剧人物的刻画和关注上,还表现在对人生、生命、命运的体验和观照上,影片处处穿透着一个失落者的人生感悟,痛苦与不安是人生世界的永恒主题。 许鞍华用一种近似妄想者的眼光看世界,使得影片中的世界充满了悲剧、荒诞、畸形,整个世界在某种欲望的诱惑下,弥漫着生之困扰和恐慌。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剧中的人物生命指向了虚无、渺茫、琐屑。人无法摆脱程序化的命运,在一成不变的现实面前,只能在岁月永恒的框子里踏着既定的步子。
影片中的人物作为时代的失落者,被旧的生活方式封闭着,按照旧的时钟继续着生活。他们无形中被时代抛弃了,无法摆脱所依附的那个阶级的衰败的命运,都成了现实命运的牺牲品。
在命运面前,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悲叹。影片中见不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也见不到曹禺、巴金“吾与汝偕亡”式的愤怒,有的只是“男女间的小事情”和“软弱的凡人”。
用张爱玲的话说就是“文学史上朴素地歌咏人生的安稳的作品很少,倒是强调人生的飞扬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还是在于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
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底子。 ”诚然,影片中鲜有彻头彻尾的大喜大悲,有的只是对“人性恶”的一针见血的点拨,对问题男女情感纠缠的抽丝剥茧。
许鞍华站在悲哀的基石上冷冷地掀掉华美的生命袍子,露出人性深处的阴暗、自私、虚伪、孤独、冷漠。在其中,我们触摸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角。
祝鸿才、曼璐、王老板,这些人物都是那么苍白、渺小,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善良的心,也没有质朴、憨厚的性格。他们在兽性、生物性的挤压下沉沦,变得精神苍白而空洞;他们在物欲、情欲的倾轧下,人性变的恐怖不堪,令人不寒而栗,他们全是现代社会的“病人” 。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
8.张爱玲的《半生缘》赏析
张爱玲是中国文坛的一个奇迹,她的文字更是她亲手创造的一个神化。
读完这本半生缘,心里只剩空落落的遗憾和伤感。--题记这本书一开始就紧扣词眼“缘”。
爱情的产生,爱情来得如此简单,如此纯粹,曼桢与世均,翠芝与叔惠,仅一面之缘,便永远将爱留在了对方那里。这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古亦有之,今亦有之,自己身边也有真实的例子。
到了一定的年龄,结婚是势在必行的。既使明知自己要娶或要嫁的人不是对方,也会乖乖地顺应家人的安排,结婚生子。
之后,脾气好点的,可以相敬如宾,心不在焉地走完人生,如世均夫妇;脾气不好的,干脆吵闹离婚,带着对往事爱情遥眷恋孤独终老,如叔惠夫妇但。更多的,是如世均夫妇那般,在外人眼里过着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只有在知已朋友面前才会提及婚姻的无奈与责任。
而真正由爱情升华到婚姻的,却是凤毛麟角。一百年前,故事发生时是这样,而一百年后,人们还是这样的面对婚姻与生活。
于是,想到了自己,是否也会这样的随波逐流……错过了就注定是错过了的,人的一生就是被这样一种抓不住看不见的缘分给捉弄了,也是被这样有缘无份的感情伤害了。更是被那爱着却错过的人折磨着。
曼桢、世均、翠芝、叔惠以及曼璐他们都走入了婚姻,然而爱情与婚姻却错位了,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天做之合,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没有爱的婚姻是怎样的无奈与怅然,婚姻中没有爱情的影子,有的只是生活的写照,他们的爱情落在了永远不能触碰的地方,只能被封存着,等到白发苍苍时讲故事给别人听,以回想曾经的美好时光与爱情。书中有那么句广为流传又常被借用的话,那就是“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故事读完让人感到很苍凉,书中几对恋人是“有缘相见,无缘结果”任何铭心的恋情都敌不过时间的消磨,那一时错过,永生也错过了,既使重逢也是满腔无奈。人生就像一场戏剧,你刚唱罢我登台,你一转身我上场,总是在对的时间里碰不到对的人,空留一个背影在那里,暗自猜想揣摩。
就因缺了那么一点勇气,差了那么一步的时间,你的命运被纂改,我也随波逐流了。虽然多年的时间我们都在怀想着对方,可谁也不想再改变了。
那你幸福吗?想你时是幸福,不想你时是貌似幸福。主人公世均与曼桢的故事如此,石翠芝与许叔惠也是如此。
书中讲到世均与石翠芝结婚的当晚,翠芝冲口而出:“怎么办,现在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世均心里也和她一样茫茫无主,觉得他们就像两个闯了祸的小孩。然后他们依然让生活继续,各怀着心事在一起生活。
在世均与曼桢重逢相对嗟叹命运的曲折时,石翠芝与许叔惠也在感叹着缘份的奇妙与残忍。故事让人感痛快的一段时十几年后,世均与曼桢的重逢。
他们似乎天天都在期盼却又那么害怕相逢。经历了重重磨难的曼桢平淡的口气将她的遭遇一一说给他听,他听着也痛心,但唯有紧紧的抱住她,十八个春天的时间过去了,半生的缘份已横断难续。
世均心想:是的,他们回不去了,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缘……缘,究竟是怎样一个字?缘,究竟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引起了世间那无数的爱恨离愁呢?究竟是什么……张爱玲用《半生缘》诠释它的残忍与友善,不错,缘,伴随着生命而来,陪着生命走,最后在伴随生命而去。
人生世事变迁,但愿一切的缘份都静如止水,不会带给生命太多的痛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张爱玲的半生缘毕业论文(求一篇关于张爱玲《半生缘》的论文,2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