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篇关于消费的论文和一篇责任作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
高中生作为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消费方向又如何?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通过对本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1.高中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高 据统计:74.1%的学生对自己的零用钱有绝对的支配权2.消费结构不合理,但消费趋向多元化目前,一中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
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了绝对的优势。精神消费却反而更少。
文具和书刊的消费每年只在80元左右。(参考书籍除外)3.鞋类消费注重品牌和款式:永安中学都有统一的着装,因此鞋子似乎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调查显示: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生购买过名牌鞋。买名牌鞋的前两个原因是:自己喜欢(88.9%)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买某种鞋的主要因素是质量(48.6%)和款式(31.2%)所占的比重最大。
4.寄宿生的消费水平远不如通学生。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寄宿生独身子女的人数远大于通学生,而且家庭的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月生活费多在400元左右。
扣除了平常的各项消费,剩下的零用钱不多,减低了乱消费的机会。再加上大多数的寄宿生都来自乡下,消费观念多数都很朴实。
所以高中生消费水平偏高①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永安市高中生消费水平增长快,即使是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甚至比父母的还要多。
②消费日趋多元,但消费结构(观念)仍有不合理之处:学生在消费中大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兴趣进行的,以致于某一项或几项的支出超出限额。影响其他的正常消费。
而且仍有10.3%的同学的消费观念是不合理的,认为:我家很有钱,不花白不花,;且有57%的同学缺乏参与工公益活动的意识。但拥有储蓄意识或已经进行的有74%的学生。
说明了物质消费的比重远大于精神消费。二:成因 一主观因素: ⒈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
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漂亮,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
⒉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别人有名牌鞋,我也要;别人吃的好,我也要……因而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
⒊求异心理的影响。现在面临着强大的学习压力,也许因为学习上的不如别人,心理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想在别的方面寻找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是想要张显个性。
于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心态便对高中升的消费趋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客观因素: ⒈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变迁,于是出现了出手阔绰的“贵族”,为了“面子”不惜付出高代价。而且认清消费也越来越中。
广告中生过早的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向大人看齐,贵重物品的“礼尚往来”便造成了消费的错误观念。⒉。
2.求关于消费的政治论文 1000
提供一篇相关的,不知是否可以。另外我处提供论文代写代发,多种期刊可以选择,费用低廉,联系方式在我的资料中。
《消费者主体范围探讨》
我国《消法》所规范之消费者主体范围在理论界有自然人说和单位说之争。坚持自然人说的学者认为:“所谓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①单位仅仅是自然人的集合体,所谓单位消费最终也是自然人消费;而单位说的学者认为,单位也应当是消费者主体②,在现实生活中单位作为消费者是客观现象,为什么不能适用《消法》对其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呢?与学说纷争一样,我国消费者权益地方立法中消费者范围也没有得到统一,但是直接规定单位也是消费者的地方立法文件也不在少数,如贵州、云南、黑龙江及河南等省级人大制定的消费者权利保护立法文件。但也有部分地方立法文件回避了这一问题,不界定消费者的范围,如上海、陕西和甘肃等省市人大制定的消费者权利保护立法文件。
但我们反观上述两种学说,发现两者并没有真正形成“对抗”,都是基于不同的视角而提出的不同学说。故,我们要搞清楚哪一种学说更符合“社会生活条件”,则必须将二者置于一个相同的平台进行比较。
笔者倾向自然人说,从当代世界消费者保护运动及立法史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是为了保护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弱者而产生的,将消费者的范围局限于自然人是基于对自然人弱者地位的认可。“工业化社会孕育了一种考虑当事人之间实际存在的不平等的契约关系的新观念。立法者倾向于保护最弱者,打击最强者,保护外行,打击内行;当事人必须服从于一个被现代法学家称之为经济秩序的东西”③。正是因为消费者是个人而不是单位,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并且他们不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人,与经营者相比较,通常欠缺交易的经验、足够的交易信息和能力,消费者实际上处于盲目的被支配状态。“此时仍由近代民法从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地位出发对生产经营者、消费者进行调整,而忽视两者实质上的差异,显然不合时宜。立法上的不足与局限,使人民要求国家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呼声逐渐高涨,终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消费者运动”④。而单位并不是消费关系中的弱者,当单位与个体经营者或实力更弱的单位发生经济关系时,甚至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对单位给予特殊保护就失去理论依据。将消费者的范围规定得过宽,也必然会导致《消法》立法中出现忽视个体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倾向。因此,《消法》为了平衡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必要对作为消费者的个人进行特别保护,但没有必要对单位进行特别保护。如果与经营者之间出现了纠纷,双方均可以通过合同主张权利,并应当受《合同法》的保护。如果因单位是商品的买受人,就应当对其进行特别保护,那么,对作为商品出卖人或服务的提供者的经营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3.关于消费的论文 发一篇整的过来那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这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一家老少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口袋里的钱也多起来了,年终奖、红包、应收账款和各种礼金接踵而至。拼命工作了一年的人们希望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以便用更好的状态来迎接挑战。商家也瞅准这个时机,大打"亲情促销"牌,"让利"、"24小时打折"频繁轰炸,把人们在内心蓄积了一年的消费冲动全部激发起来。而结果是,不少人在消费冲动过后,发现自己陷入了"透支"的尴尬境地。
春节期间如何理性消费才能达到理财的目的呢?以下五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春节前首先要列出一个大致的消费计划表,避免过多的冲动消费行为。虽然实际执行起来有较大的难度,但是可将消费分成“必需”和“非必需”两种类型。"必需"消费是必要的,对于"非必需"消费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因一时头脑发热就贸然出手。
二、回避“羊群效应”。春节期间,人们受商家和整个社会环境、氛围的影响,会不自觉地产生更多的消费行为。而且,一般而言,在节日期间“打折优惠”促销活动之际的消费价格的确要明显低于平时,但这并不是节日可以疯狂"血拼"的理由。因为有时价格便宜的东西并非是你所需要的,“贪便宜”的心态是一种需要回避的消费行为。不是非必需的商品,最好还是有所选择,具有一定意义、性价比较高的商品至少不至于让你买后感到后悔。
三、使用信用卡时尽量少点“潇洒一挥”。时下"80后"一族的新新人类,各种观念都很超前,消费时也不例外。刷卡自然也就成了年轻人消费的新时尚,感觉很爽。刷卡原本不是坏事,但在节日期间,频频"潇洒一挥"中隐藏着透支消费的隐患。人在刷卡时一般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刷卡消费成了一种数字游戏,对钱的多少没有实际概念,不少人往往因此出现透支。
四、最好按自己的实际收入安排消费行为。这种办法虽属“计划经济”,但这是有效防止“透支”现象的有效手段,精打细算才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警惕节日价格陷阱。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两个细节:现在商家在其促销活动中一般都能遵守诚信原则,七折、五折、三折甚至一折已经司空见惯,但也有不诚信的商家会采用“朝三暮四”的手法,先提高价格,然后在打折时刻意压价。消费者其实并未享受到真正的优惠;有些商家往往会推出“买300送100”之类的促销手段,但送出的往往并非真金白银,而是礼券,这样有可能让你不自觉地钻进了商家精心设计的“循环购物”的圈套,看似便宜,其实就是要掏空你口袋里的钱
4.浅谈大学生群体消费论文
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大学期间的消费决策以及所形成的品牌信念和品牌态度对企业有重要意义。
参照群体是影响大学生消费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照群体种类和影响途径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大学生开展营销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参照群体 大学生消费行为 影响 营销建议 参照群体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在参照群体的作用背景下发生的。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增加以及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大学生总消费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大学期间所形成的品牌信念和品牌态度对毕业后大学生的消费决策有很大影响。但是,目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消费结构方面,而对产生这种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本文认为,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重要特征:一是群居性,二是大学生来源的广泛性,三是对新事物的易接受性。这些特征透过各种参照群体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因此,本文通过参照群体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途径进行分析,由此提出针对大学生营销的改进建议。 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及其参照群体 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发展性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性消费支出是指由于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投资性消费支出。
目前大学生的发展型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辅导书、辅导班、考证费用、考研费用以及出国费用等。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对自身发展的高要求,这些消费都在迅猛的增长,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学生中也因此出现了“考证热”、“考研热”等以发展学习为支出的消费热潮。 享受性消费支出充分体现出高档消费和名牌消费的特征 年轻和对新事物很强的接受能力使其消费明显的体现出了追赶潮流的特征,高端产品以及名牌产品成为大学生购买对象。
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表明:很多高端消费品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图谱, 60%的人拥有手机、27%的人拥有电脑、20%的人拥有PDA、12%的人拥有MP3。该报告指出,我国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
大学生中存在的参照群体 大学生的消费之所以变现出这些共同的特征,除了大学生个体的原因之外,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一些与其它社会成员不同的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该群体的看法和价值观被个人作为他当前行为的基础。
按照影响大的变量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成员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三种。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具有影响的应该是接触类型和吸引力。
接触类型指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人际接触的频繁程度,接触越频繁的群体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就越大。大学生中接触频繁的群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寝室,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寝室成员的频繁接触必然会对寝室成员的消费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朋友,大学生在自己的交际圈中发生的友谊关系会使他们形成一个团结紧密的小团体,寝室群体和朋友群体是影响力最强的两个群体,大学生的购物行为往往是这两个群体的共同行为,在购物的时候这两个群体不仅为购买行为提供意见,而且还会通过他们之间的观念来影响约束购买行为;班级,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其专业的发展有相似性,大学生的发展性消费受班级参照群体的影响较大。
吸引力指某一群体的成员资格受到个人欲求的程度。热望性参照群体就是有吸引力产生的积极参照群体。
它是由对某种生活、某种形象、某种文化、价值观的渴望而形成。美国的街头篮球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热爱街头篮球的人会标榜自己是该群体的人,其行为、形象、价值观等都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
共同的目标也可以将一部分大学生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由吸引力组成的参照群体。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由这些目标而聚集到一起的人,在为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消费上就会明显的体现出参照群体影响的特征。 另外,网络把大学生聚集到一起,网络游戏、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BBS等都是大学生中存在的虚拟社区平台。
由于虚拟社区的进退自由方便,只有当某个人对某件事或某种东西投入了很强的热情时,他才会加入某虚拟社区。因此,一个虚拟社区中存在的成员就会拥有很强的一致性偏好,对于营销者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目前各个高校都拥有论坛,论坛依据内容划分为更详细的小版块,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发现和识别目标顾客,有利于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还可以作为市场调查的舞台。企业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照群体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关系 参照群体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机制分析 对于不同属性的产品以及不同的产品属性,参照群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参照群体对成员的影响有以下一些特点:当产品或品牌的使用可见性很高时,群体影响力就大;商品的必需程度越低,参照群体的影响就越大;个人对群体越忠诚,它就越会遵守群体规范;消费行为与群体的相关性强,群体的影响就大;个人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也会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力。
表1针对大学生消费种类和决定群体相关性的情景因素进行了分。
5.关于90后消费观念的论文
写一下90后消费观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消费观加以讨论。
中学生消费观大剖析 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在中学生消费中有许多问题,足以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 零点公司调查:7300万中学生消费什么? 我国目前有7300万中学生,因此,他们的消费趋向及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是市场走势的重要参数。
最近,零点调查公司和北汽福田公司对北京、保定、上海、苏州、广州、佛山6市的1589名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进行了消费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每年的零花钱人均为8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对体育用品的名牌印象集中,购买自己的衣服、零食、自行车、杂志、VCD、录像带和卫生用品基本自主,晚餐、看电影和出外游玩对家长有较大影响力;读报方面,以晚报和电视节目报接触率高;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广告则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尤其是冷漠、酷的女影星。
? 激动网讯据哈尔滨日报道,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中学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的同学很少。男生多采取是清吃饭,而女生则以送小饰品、小工艺品、小玩具为主。
每个学生一年用在“人情消费”至少几十元,有的甚至要花几百元。据了解,这些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向父母要。
一位初二女同学说,自从上了中学之后,“人情消费”比从前多多了。好朋友过生日,过节什么的,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
一位高中生告诉记者,他们班里同学送礼物都分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送差一点的。有的同学经常为了买礼物发愁,既要买得有新意,又要让对方喜欢,时间长了心里觉得挺累的,但也没办法“礼尚往来”嘛。
“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 一些学生反映,他们的“人情消费”是跟大人学的。
某高中生晓妍16岁生日,班上凡是和她要好的同学都送了她礼物,还将生日小礼品送到小妍家,小妍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还礼”,花了几百元钱在饭店订了单间,把和小妍要好的同学都请了来。第二年,小妍过生日就主动要求在饭店招待同学。
一个姓刘的家长说,平时也给孩子不少零花钱,孩子大多也都用在校园“交际”上了。没想到现在的中学生也这么讲“人际关系”。
另一位家长认为,孩子重视友情是对的,但是应该教育孩子,友谊不是可以用钱买的。回想我们的中学时代,那时候同学之间也没互相送礼物,可那时的同学友谊相当纯洁,相当深厚。
她认为,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是间接影响孩子背上人情债的原因。 有关专家认为,十几岁的中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辩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难免会模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孩子人格的塑造产生影响。
如何消除不良影响,家长和学校都要做出努力。首先,在学校里,老师要从正面教育学生,什么样的校园人际关系才是正常的,过分的“人情消费”。
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要在学生面前做个榜样,已正才能正人。
校园“人情风”该刹了! 学生追名牌,是耶?非耶? 青少年的心目中崇拜各类偶像——影星、歌星、运动明星……在追逐和攀比中,他(她)们有意地装扮自己,在名牌运动服饰的消费上,他(她)们是极具购买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阶层。 曾有人就《中学生零花钱消费现状》这一问题,对北京的71所学校中的187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多种消费情况。
在月消费金额一项,约有40%的学生消费在100——300元之间,年消费额中有31%的学生在2000——5000元之间。 在中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食品、服装、学生用品。
在对校服满意程度一项中,有35%的学生认为不满意,有32%的学生认为一般,有12%的学生填上了“死都不想穿”和“宁死也不穿”。 在服装类中,中学生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前三位分别是:阿迪达斯、耐克和李宁牌,占53%。
购买时主要考虑样式的占31%,考虑价格的占23%,考虑质量的占22%,在休闲系列中,拥有最多的是真维斯,其次是堡狮龙和班尼路,购买牛仔系列前三名的名牌是:派、LEE、LEELOOPER,占其比例的40%。 有关部门在对北京、广州两地少儿消费状况的调查中表明,名牌对孩子们的影响极深,有75.8%的孩子表示,他们买东西主要看是不是名牌,此外,还有33%的孩子认为价格高就是好东西,就是名牌。
孩子们的购买欲望有30%来源于广告宣传的诱惑 ,更多的是来源于商品直观外表(42.5%),还有24.3%的孩子是出于攀比心态。 那么,处在名牌运动服饰包围中的工薪族们,对名牌又有什么体验呢?在调查中走访了不同职业的不少人,尽管他们的月收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大多数却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属于工薪族,只是因经济实力不同,而购买能力不同而已,自然他们消费名牌的心态与经历也各有不同。
但有一点惊人地一致,在对孩子用名牌的选择是几乎都曾经给予认可并购买过,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作为学习奖励品。
二、条件还可以,不必考虑太多。 三、。
6.正确的消费观论文
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观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容易出现潮汐现象且追求独特性消费,从而易导致该消费群体层次两极分化、消费结构不合理。
而作为担当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高校,无疑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任,所以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亟待我们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观教育的目的 2002年1月30日《光明日报》刊登了“河北省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的真实例子。
该调查在河北省内不同地区的10所高校,共发放问卷1400份。最后总结出这样一组数据:参与调查的学生经济来源主要包括:家庭供给(包括家庭负债供给)、亲友资助、勤工俭学、贷款和奖(助)学金。
其中,家庭供给约占其经济来源的80%。其月消费总支出额均值约为500元,其中基本生活费约350元,娱乐交际支出约100元,学习用品支出约60元。
然而,其个体差异却极为悬殊,其中仅饮食开销最多者超过900元,而最低不过90元,两者相差达10倍。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的特点 2005年,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共同发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出五大特点。
1. 大学生消费容易出现潮汐现象,即一个新事物、新品牌在大学生市场会在某一个节点呈现突然的高峰。其根源在于大学生高度一致的群体认同感,加上集体生活与通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中信息的传递有着高度集中性。
如在消费品方面,有复读机潮、手机潮、MP3、MP4潮、游戏潮、电脑潮等。 2. 由追求独特性消费带来普遍消费。
大学生普遍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但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57.7%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产品”,但是只有22.9%的人认为“我的穿着更加时髦”。
3. 实惠仍是大学生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在流行与实用之间,更多大学生选择的是实用。
在各类产品的选择标准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4. 情感消费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同学、朋友、师生的交往,谈恋爱,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支持。
目前,大学生每学期用于娱乐、交际、影视的平均费用约为144元,给同学朋友送礼物的支出为98元。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即便有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愿意借款以应对他们认为必要的情感消费。
5. 在品牌的选择上趋于理性,但是国际品牌相对更大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形象会对大学生的决策产生说服作用。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强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
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 二、大学生消费观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 日前,笔者针对本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消费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
在对调研数据统计和分析后,认为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存在很大偏颇。 1. 通讯开支大。
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72%,远超过一半。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
2. 消费层次两极分化。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经济水平较低,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在300元以下,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一般在300元~500元,已有3.40%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超过了1000元,最高达到1200元以上。
3. 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主要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
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据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然而在被调查的近200名学生中,50%饮食费用在2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不顾营养需要一味节约支出。 4.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根据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拥有一部以上手机;27%的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19%的大学生拥有PDA;12%的拥有MP3;6.6%的大学生拥有数码相机;而阿迪达斯、耐克等名牌运动产品在大学生市场的渗透率均超过了10%。
这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 恋爱支出过度。
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元~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6. 42%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理财的意识,都处在“月光”状态,或者月末需要借债度日甚至一部分大学生借款消费,可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较大。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
7.关于消费心理的论文(急需)
消费者心理受到消费环境、消费引导、消费者购物场所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往往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调查发现,消费观念越前卫,消费者越倾向于喜欢和选择国际性的品牌,而保守的消费者大多根据价格、质量比而选择国内品牌。
中国消费者未来几年的主要消费整体上集中在住房(51.3%)、子女学业(49.4%)、旅游(41.3%)三个方面,同时对汽车、金融、进修和家居装修等有部分的需求,其比率分别为22.9%、22.3%、27.9%和15.9%。消费观念越前卫,其在未来消费中住房、子女上学和家具装修的比重就越低,而在旅游、汽车、金融投资和进修等方面的比重就越高;节俭型和量入为出型的消费者在未来的消费主要还是住房和子女学业;而提前消费型在未来的消费中占比重最高的已经是旅游、汽车和金融投资。
经济状况决定人们的购买能力,也影响其消费欲望。现实经济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能力的直接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着顾客消费的选择及其结构。另外,经济预期也对人们消费欲望和消费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在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影响个人经济预期因素的复杂化,其个体差异性不断提高。经济状况的变化和经济预期的个性化,是使消费需求及其结构多样化、复杂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view/163628.htm?func=retitle
心理追求上,由于更多的人们“求异”或“优越性追求”、“自我满足追求”,或为表现个性,或为自我满足,追求个性独立、自由和产品、服务的专属性甚至唯一性趋势的愈加明显。إ
8.假日消费经济学论文给篇
假日消费”的经济学解读内容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推行的“黄金周”假日消费作了全面分析,既谈“黄金周”对旅游业等方面所起的促进作用,又谈“黄金周”的弊端。
并用经济学理论对“黄金周”现象作出分析,最后,根据目前“黄金周”的何去何从提出自己的建议。关键词:假日经济逆向选择供求均衡连锁反映 99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两大难题:一是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国企改革出现大批职工下岗,国内经济出现疲软,影响到经济的稳步增长,并导致就业水平下降。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消费是带动经济的力量,储蓄是经济发展的大敌。”当时中央银行连续七次降息,想通过此举鼓励人们去扩大消费,但效果并不明显。
寻找消费热点已经成为经济学家更是政府关心的问题。1999年,国务院通过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上移下借的形式形成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七天黄金长假。
从2000年5月正式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已经过了14个“黄金周”。这一休假制度的实施,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繁荣经济,促进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假日经济”积极作用的经济学分析拉动了内需,扩大了消费。由微观经济学可知,要形成现实的需求,消费者必需同时具备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这两个基本要素“,黄金周”从时间上使两者得到保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黄金周”消费总体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如表1:19 “黄金周”期间,居民消费潜能得到较大释放。
以旅游业为龙头,铁路,民航,公路,商业,餐饮,金融,通讯,文化,娱乐,租赁,房地产及相关服务业全面增长“黄金周”使人们形成一种较好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如果说,“黄金周”旅游业方面的作用是一种经济作用。
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那便是一种精神作用如果说1994年的双休日是第一次对多少年来人们视工作为重心的反常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冲击,“黄金周”第二次更加有力,更深层次的冲击在于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来的意识形态,使人们认识到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闲暇日,人们才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黄金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黄金周”的消费使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要求得到的服务与日俱增,为社会创造了许多新的岗位,例如闲暇经济学家,旅游信息预报人员,闲暇陪同人员等,使得第三产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旅游、教育、培训、卫生保健、娱乐、运动等都是“黄金周”消费中涌现的新热点。这些既弥补了经济生活中的空缺,又会连锁性的产生新的行业,极大的解决了传统产业因经济衰退而可能产生的失业问题。
可见,“黄金周”消费由单一化、物质化逐步向多元化和精神化发展,带动我国消费结构全面升级,并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阶梯形式转换,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假日消费”中存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供求失衡制约“假日经济”健康发展供求均衡论认为,只有当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大致平衡时,经济才能健康的发展。
供求失衡后市场对生产和消费的调节需要一个过程,在没有调整过来之前,不少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受到损害。用“供求原理”来解释假日经济也很有力。
因为“黄金周”放长假,我国忽然间产生需要具备对交通,铁路,旅馆,垃圾处理能力的要求,而这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里一下解决。根据全国假日旅游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旅游信息通报:10月3日曲阜孔庙接待旅客8.2万人次,超过核定最佳接待量的37%;乌镇全天接待游客2.35万人次,超过核定最佳接待量的135%。
基础设施滞后影响“连锁反应”效应连锁反应是指一些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具有带动其他产业的效应。在“假日经济”中,旅游业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它可以带动交通业,饮食业,住宿业的发展。
它的发展与基础设施产业,商品生产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休闲产业等紧密相连,同时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但它的发展要受基础设施、文化休闲产业等制约和影响。
突出表现在:一是交通阻塞。2004年“五一”广州各高速公路入口大塞车,5000名乘客飞机晚点。
少林寺景区附近的狭窄路段让游客白白停留半个多小时等。二是购票困难。
在”黄金周”期间,火车票、汽车票、巴士票等都是比较难买的。旅客在景区游玩的同时还要担心回程车票的购买问题。
三是旅游景点容量不足,景区破坏严重。国庆“黄金周”前六天,莫高窟共接待游客19875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
日益增多的游客带给莫高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这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难堪重负。四是食宿困难。
据调查显示,55%的被调查者对旅游景点的食宿不满意:36%的被调查者对旅行团降低食宿标准有意见,从“黄金周”弊端可以看出,旅游业的滞后性也是充分体现在它的“连锁效应”所带动的产业上。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存在“私人信息”和“公共信息”。
所有相关经。
9.消费行为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
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文献综述范文2: 农村中学学生自学方法研究1.国外的研究现状国外的自学方法很多。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程序学习法。
。,程序学习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有利于学生自学。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创设的试误学习法。 。
它主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有超级学习法,查、问、读、记、复习法、暗示法等。
2.国内的研究状况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自学方法的研究,有“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同志首先提出“自学辅导教学法”。 。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主张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来提高学习效率。 。
以上国内外的研究经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文献综述范文2看,该课题综述列举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关于自学方法方面的论述和做法,并对部分内容的优点进行了概述。
在选好了大的研究方向后,在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之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有关研究情况,有助于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根据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的兴趣和能力等方面限定研究内容,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更好地驾驭和把握课题。但是,文献综述对每位专家、学者所持理论和做法的优点与不足所进行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不够,特别是缺少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合提炼与分析。
二、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
10.求关于消费心理学的论文5000字(今年大三老师要求毕业前的练笔)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消费心理在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的表现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显示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有如下心理特点: 女性花钱爱算计:女性中花钱特别仔细的占12.4%,比较仔细的占49.8%,花钱不太仔细的占20.7%,花钱很不仔细的占2.9%,不一定的占14.2%。
年龄越大手越紧:40岁以上年龄段消费者花钱都“比较仔细”,并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仔细。其中60岁以上的消费者近乎“特别仔细”。
相对而言,20-2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花钱最不仔细。 学历越高,职位越高,花钱越不仔细:一般说来,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们消费比较“大方”,而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群体消费特征为“比较仔细”。
从消费者职业和身份特征上分析,花钱最细的要数离休人员,其次依次是农民、军人、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花钱相对最不仔细的是私营业主、个体劳动者、企业管理人员、高校学生。
当今十大消费消费心理趋势:求实求廉求实、求美、荣誉、舒适、安全、好胜、好奇、好痞。求实、舒适、安全反映消费者对理想商品的基本要求,而要吸引高消费人群的眼球需要在美、新、奇等方面下功夫。
消费者购物“看脸谱”:购买时装、化装品,青年女营业员受顾客欢迎,不仅因为她们更懂行,而且还可以当场示范。而选购家用电器,青年男营业员就更受欢迎,一般消费者认为男青年应该对电器内行,而且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
另外,中年女营业员因生活经验丰富、性情友善、注重待人接物等长处,最受消费者信任。人们买童装、食品、一般生活用品,都喜欢请她们当参谋,而且她们整体服务态度好,所以上商店找“商嫂”已成为许多消费者选择营业员的取向。
上海人在选购丝绸、茶叶、首饰等商品又特别爱找“法老师”,人们相信他们具有识别商品真假和辨别质量高低的能力。 消费心理的动机分析及企业应对策略 消费心理在消费活动中的表现: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及消耗各种消费品过程中的活动受消费心理的微妙影响。
(一)消费者的感觉消费者对客观外界的认识过程是由感觉开始的,如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消费者在判断一件商品时也必然是由感觉开始的。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
这是感觉在第一印象中的心理作用。 (二)消费者性格在消费活动中的表现消费者因年龄、能力、兴趣不同在性格上形成个性差异。
老年人注重商品的价廉物美及实用性,讲究结实耐用;年轻人则相对灵活,注重商品的外表,讲究个性化及时尚;一些先富的大款则追求高档次的商品,注重名牌。 (三)消费心理的动机分析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行为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消费者的购买活动都是由动机推动的。
过去,由于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我国消费者比较注重求实、求廉动机。购买商品时特别注重商品的实际效用,讲究经济实惠,经久耐用,并不过分要求商品外观的美观、新颖。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质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追求商品的时兴和新颖的求新动机,追求商品的惊险、与众不同的求异动机及注重商品的造型美、艺术美的求美动机在当今消费者心理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还有注重省时、省力,使用及维修方便的求便动机;追求厂家信赖,商品档次的求名动机;与他人攀比争荣的好胜动机;为从属于某一群体而消费的从众动机;出于喜爱,崇拜而产生的模仿动机等等。
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复杂多样。 因此, 企业要正确分析和认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分析,是为了适应顾客的需求,是发展市场的基础。
所谓正确分析是说消费者购买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必须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观点对他们的购买动机进行分析研究。消费心理学认为:顾客的购买动机有感情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之分。
感情动机又分情绪动机和情感动机,情绪动机具有冲动性,即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情感动机是消费者精神风貌的反映,具有稳定性。理智动机是对商品进行了解、分析、比较后产生的,具有客观性、周密性。
惠顾动机是顾客对特定的商店、厂家或品牌特殊的信任和偏好,它是感情动机与理智动机两者结合的产物。 那么,面对与以往不同的消费动机,企业应采取哪些相应策略: 一、产品制造环节 (一)严格控制质量 毕竟人们是来购买方便有用的商品,而不是买麻烦,无论潮流如何改变,质量是商品永恒的主题。
一种商品要想强有力地占有某一类商品的市场,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不放松产品研发,不断提升质量,才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二)注重产品形象设计 工业设计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被视作是第一次竞争,而产品的工业设计创新则是第二次竞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在职消费毕业论文(写一篇关于消费的论文和一篇责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