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毕业论文题目(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
1、[电气自动化]轧辊磨床电气控制系统
摘要轧辊磨床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生产设备,主要用于冶金、造纸等行业。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15 KB 日期:2008-06-10
2、[电气自动化]基于单片机的宽频程控波形发生器
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繁多的控制设备和过程监控装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通用工业。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30 KB 日期:2008-06-10
3、[电气自动化]基于单片机的MOSFET驱动电路设计
摘要:当今世界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MOSFET作为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大量的存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MOSFET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为基础,逐步深入的介绍了以MOSFET为基。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18 MB 日期:2008-06-10
4、[电气自动化]油田联合站自动监控方案设计
摘 要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满足生产、管理、决策等部门及时生产过程数据的迫切需求,结合化工装置过程控制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即:以实时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的平台,以过程数据采集为基础和以。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58 KB 日期:2008-06-10
5、[电气自动化]未确知数学在电力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2008-06-07 09:46 38,912 封面.doc2008-06-07 09:46 419,328 幻灯片.ppt2008-06-07 09:。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78 KB 日期:2008-06-09
2.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以下给你提供几个相关的题目和内容。
因字数限制,所以内容有限!!你可以作为参考!!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设计楼宇安保系统中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自动化物流立体仓库进仓设计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范文:摘要:随着企业现代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使得仓库成为生产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环节,物流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自动化物流立体仓库进仓设计是集光、机、电、仪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该系统主要有: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自动输送系统、自动导引车(AGV)系统,计算机管理和模拟、仿真系统、系统集成和逻辑控制系统。
涉及的领域有: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模拟、无线电通讯、红外通讯、激光定位技术、电磁导引、惯性导航技术等。 关键词:物流 立体 自动化 设计 Abstract: As a result of the unceasing increase of production size, warehous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part of organizations.the thing flows the technology is the product which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nifies, the automation flows the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spotlight, machine, the electricity, the meter is a body systems engineering. This system mainly has: Automated multi-layered storehouse (AS/RS), automatic expulsion system, homing control vehicle (AGV) system, 。
..前言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中心的一项核心技术装备。60年代初发达国家开始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
在我国90年代以来以合资或独立开发等形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其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势头。 。
.目录:前言……………………………………………………………………………………………4第一章 绪论…………………………………………………………………………………51.1序言…………………………………………………………………………………51.2应注意的仓库作业问题……………………………………………………………5。
..参考文献:[1].吴宗泽.机械设计实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2].汪恺.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0[3].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点评:我做了传统仓库和自动化物流仓库的比较以后,得出以下结论:传统仓库只是货物储存的场所,保存货物是其唯一的功能,是一种“静态储存”。
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不仅能使货物在仓库内按需要自动存取,而且可以与仓库以外的生产环节进行有机的连接,并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使仓库成为企业生产物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且节省人力,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能准确、迅速地完成出入库作业; 提高储存空间的利用效率; 确保库存作业的安全性,减少货损货差; 能及时了解库存品种、数量、金额、位置、出入库时间等信息。企业外购件和自制生产件进入自动化仓库储存是整个生产的一个环节,短时储存是为了在指定的时间自动输出到下一道工序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物流系统,这是一种“动态储存”,也是当今自动化仓库发展的一个明显的技术趋势。
.以上内容均摘自 更多详细内容 请登录 刨文网 ”,这里的文章全部是往届高校毕业生发布的原创毕业论文,内容详细,符合自身的专业水平。
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自动化机械制造 摘 要:自动化制造系统(FMS)系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
目前所谈及的FMS通常是指在批量切削加工中以先进的自动化和高水平的自动化为目标的制造系统。 关键词:制造规模;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FMS发展颇为迅速,并且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
一、自动化机械制造规模 按规模大小FMS可分为如下4类 (一)自动化制造单元 FMC:的问世并在生产中使用约比FMS晚6~8年,它是由1~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具有设置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FMC可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和一种产物,其特点是实{目单机自动化化及自动化,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二)自动化制造系统 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及人工中心与车削中心等),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 (三)自动化制造线 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非自动化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之间的生产线。
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专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自动化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 (四)自动化制造工厂 FMt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
它包括了CAD/CAM,并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1MS)投入实际,实现生产系统自动化化及自动化,进而实现全厂范围的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及物料贮运进程的全盘化。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
它是将制造、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的自动化连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的智能制造系统IM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工厂自动化化及自动化。 二、自动化关键技术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 未来CAD技术发展将会引入专家系统,使之具有智能化,可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当前设计技术最新的一个突破是光敏立体成形技术,该项新技术是直接利用CAD数据,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系统,将三维数字模型分成若干层二维片状图形,并按二维片状图形对池内的光敏树脂液面进行光学扫描,被扫描到的液面则变成固化塑料,如此循环操作,逐层扫描成形,并自动地将分层成形的各片状固化塑料粘合在一起,仅需确定数据,数小时内便可制出精确的原型。它有助于加快开发新产品和研制新结构的速度。
(二)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数学的实际应用是模糊控制器。最近开发出的高性能模糊控制器具有自学习功能,可在控制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并自动地对控制量作调整,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其中尤其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方法更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三)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智能传感器技术 迄今,FMS中所采用的人工智能大多指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求解各类问题(如解释、预测、诊断、查找故障、设计、计划、监视、修复、命令及控制等)。
由于专家系统能简便地将各种事实及经验证过的理论与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相结合,因而专家系统为FMS的诸方面工作增强了自动化。展望未来,以知识密集为特征,以知识处理为手段的人工智能(包括专家系统)技术必将在FMS(尤其智能型)中关键性的作用。
人工智能在未来FMS中将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FMS中的各种技术,预计最有发展前途的仍是人工智能。
预计到21世纪初,人工智能在FMS中的应用规模将要比目前大4倍。智能制造技术fIMT旨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借助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在制造过程,系统能自动监测其运行状态,在受到外界或内部激励时能自动调节其参数,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具备自组织能力。 (四)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fANN)是模拟智能生物的神经网络对信息进行并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故人工神经网络也就是一种人工智能工具。在自动控制领域,神经网络不久将并列于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成为现代自支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启动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一)FMC将成为发展和应用的热门技术 这是因为FMC的投资比FMS少得多而经济效益相接近,更适用于财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国外众多厂家将FMC列为发展之重。
(二)朝多功能方向发展 由单纯加工型FMS进一步开发以焊接、装配、检验及钣材加工乃至铸、锻等制造工序兼具的多种功能FMS。FMS是实现未来工厂的新颖概念模式和新的发展趋势,是决定制造企业未来发展前途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日本从1991年开始实施的“智能制造系统”frms)国际性开发项目,属于第二代FMS:完善的第二代FMS正在不断实现。智能化机械与人之间相互融合、自动化地全面协调从接受订单货至生产、销售这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
进入新世纪,。
4.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怎么做
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应该也是和生产自动化相关的吧。
思来想去,终于有了结果。
主要他突出自动化的特殊,而且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我帮你写了一篇,如下:
一个毕业生的自动化系统分析
1 系统分析
本系统具有自动上料,自动研碎,物料分离,废渣排除,一套完整的自动化过程,
2 生产过程
以一个面包为例,此毕业生自己用手将面包放入口中,咀嚼成小块,自动进入胃中,再次细化,进入肠道,物料分离,最后自己跑到厕所排除废渣,而且有时还会用水冲洗便池。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3 结论
此毕业生具有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食物分离提炼功能。被誉为“吃进去的是面包,拉出来的是大便”。
参考文献:
1.小卖部电话
2.卫生纸生产厂家介绍
5.自动化专业相关论文6000字
浅谈超高压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摘要: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本文论述了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及功能划分,并探讨了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总线结构、系统安全和通信方式等相关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以及发展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采取的策略。关扭词: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式策略1前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我国对电力工业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
以330KV巧ooKV为主网架的大区电网己经形成,全国联网的序幕已经拉开,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正在紧张地规划和前期准备。我国电力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建设和发展阶段。
同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己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全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出现。
在这些电力建设工程中,超高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关部门对此也极为重视,结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和有关技术的最新发展,专门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总线结构、系统安全和通信方式等相关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以及发展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2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2.1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换言之,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2.2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FO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其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2.3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应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即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3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开关、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的新阶段。在中低压变电站将保护、监控装置小型化、紧凑化,完整地安装在开关柜上,实现了变电站机电一体化设计;而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中,则将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及其他自动装置的FO单元,如户JD变换、光隔离器件、控制操作回路等割列出来作为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一部分。
反言之,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传感器、数字化控制回路代替了常规继电保护装置、测控等装置的UO部分。因此,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数字化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3.1过程层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或者说过程层是指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部分。过程层的主要功能分三类:3.Ll电力运行实时的电气t检侧与传统的功能一样,主要是电流、电压、相位以及谐波分量的检测,其他电气量如有功、无功、电能量可通过间隔层的设备运算得出。
与常规方式相比所不同的是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被光电电流互感器、光电电压互感器取代;采集传统模拟量被直接采集数字量所取代,这样做的优点是抗干扰性能强,绝缘和抗饱和特性好,开关装置实现了小型化、紧凑化。3.LZ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侧变电站需要进行状态参数检测的设备主要有变压器、断路器、刀闸、母线、电容器、电抗器以及直流电源系统。
在线检测的内容主要有温度、压力、密度、绝缘、机械特性以及工作状态等数据。3.1.3操作控制执行与驭动操作控制的执行与驱动包括变压器分接头调节控制,电容、电抗器投切控制,断路器、刀闸合分控制,直流电源充放电控制。
过程层的控制执行与驱动大部分是被动。
6.谁能帮我弄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论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论文 关键字:自动化 机械制造 机械设备与自动化专业始创于1993年,是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测试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于一体的机电工程前沿性学科。
把培育具有专业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强调以现代机械为基础,机电紧密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现已有7届毕业生。
本专业紧紧围绕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关系,以提高整体素质为重点,实行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模块的教学体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会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当中去。具体体现在: 1.培养模式 ??? 本专业长年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培养的人才以技术应用为主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等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紧密围绕为本省及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择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且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专业结构 ??? 综合素质高:具有较高人文、社科综合知识及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专业综合素质强:具有机械制造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数控技术、机械测试技术、机电产品综合设计等专业知识和专业综合素质;工程应用能力强:在机电控制、计算机绘图、数控加工与编程、现代机械加工、机电产品研发方面受到良好的培训; 专业技能强:能系统的掌握工程制图、测控技术、CAD/CAM技术、自动化加工的基本技能; 通过三年不断线的学习和训练,英语应用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强。
3.教学手段 ??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编辑电子教材、教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现在本专业已有30%的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精练、信息容量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课件都是本专业教师自己开发制作;并在此基础上已有两套多媒体课件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前这两套课件正在国内的一些著名高校中推广使用。 4.实践环节 ?? 实验与科研融合,专业实验室对广大师生开放。
根据需要师生可以随时在实验室做实验、搞科研,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效果显著; 毕业设计课题与生产、科研、教改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每年有一半的课题来自巨化生产一线,一半的课题与科研、教改结合,且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让素质较好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教改课题,通过开发为企业生产服务,达到双收、双赢的目的; 建立长期的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师生素质。现已与当地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5个;同时建立由美国Autodesk公司授权的CAD培训基地及我校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劳动保障厅合作建立的数控培训基地两个。
通过培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专业学术水平 ??? 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中,其中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其它项目6项,科研、教改经费年均45万元。
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有6篇。出版多媒体课件2套,参与编写教材习题集1本。
近三年来取得国家教育部二等奖1项、国家机械部三等奖1项、浙江省教育厅一等奖1项、第十一届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5项。 三.师资队伍建设.. 四.教学基础条件 ??? 本专业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微机房及实验仪器设施较为齐全。
??? 基础实验室: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等基础实验室一应俱全,且已通过省教育厅合格评估; ??? 专业实验室:机械测试技术基础、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传动及控制等实验设备齐全; ??? CAD技术实验室:前后共投入实验经费¥210万元,具有美国Autodesk公司授权培训资格,可同时满足60人上机任务; ??? ??? 本专业人才适应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需求量大,是我省“十五”计划重点发展和加入WTO以后迫切需求的专业 /paper2.aspx?id=uzd75i。
7.求:有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论文 7000字左右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摘要】分析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的同时,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应用 (下转第119页)0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 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 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 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 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 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 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 械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1.1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 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 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 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 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 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 纪的技术。
1.2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 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 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 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 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 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 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 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 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 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1.4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 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 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
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 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 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1.5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 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 着上市。
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 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 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 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
先进制造技术 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2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 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 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 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 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
我国只有少数大 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 处于经验管理阶段[1]。2)设计方面。
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 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 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地采用高 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 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 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
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4)自动化技术方面。
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 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 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 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 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上接第116页) 企业使用[3]。
3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 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 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 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
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 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 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 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 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 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 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 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 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 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 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
8.求<自动装配工艺>论文
需求流动装配与生产能力建模 分批流动装配(batch flow assembly)将电路板成批地从工厂经过。
第一块板要直到该批中的最后一块板完成后才往前移动,此时整批板移到下一个工序。分批流动装配是从后面推动(push)板从工厂经过。
可是,连续流动装配(continuous flow assembly)是一次一块板地将板从工厂经过。第一块板只要它完成现在的工序即移动到下一个工序。
连续流动装配是在前面拉动(pull)板经过工厂。连续流动装配的关键之一是把装配运作看作制造单元的一个连续系统,而不是独立制造单元的一个集合,这就是分批流动装配的观点。
需求流动装配(demand flow* assembly)是连续流动装配的延伸。需求流动装配将生产计划和生产能力模型(capacity modeling)结合到连续流动概念之中。
有三种常用的方法来测量生产能力或产量:完成面的数量、完成板的数量和完成周期的数量(即,贴装元件数)。对于制造而言,主要是对完成的产品(面或板)感兴趣,因为这是发货出去产生收入的。
工程方面也必须对工艺周期率有良好的处理,以保证装配线有足够的能力满足生产需求。 每小时面数:在战术上,制造方面重视完成的板面数量。
由于大多数表面贴装的装配都是双面的,完成一块板要求两次经过。如果期望是每小时40块板,那么装配运作必须有每小时生产80块板的能力。
每小时板数:在策略上,制造方面重视完成板的数量。这个度量就是简单测量每小时生产的完成板数量。
结果应该与制造的每小时目标相比较。 装配线能力:这个数字可以面数、板数或周期数来显示,测量单位可以是小时、天数、周、月、年或班次。
生产线能力可以基于结果,或者可以建立模型。 瓶颈:除非一条制造线是完美地平衡的(每个工序有完全一样的周期时间),否则就会有瓶颈。
关键是要识别瓶颈,减少其对制造线的影响。不要忽视瓶颈,制造线将只是以瓶颈工艺的最大速度生产。
能力模型单元因子 一个需求流动装配的能力模型,它是基于一个拉动的系统,从最终的制造工艺开始(即功能测试),到第一个制造工序(即锡膏印刷)结束。这个模型可以在微软的电子表格(MS Excel)或一个类似的软件工具上建立。
每个工序或单元分解成单个装配线的项目,可以详细地检查和说明。在能力模型内的每个单元应该含有下面的内容:操作(工序)名称 - 例如,锡膏印刷。
价值增加的劳动力时间 - 这个时间(每板的小时数)是用于增加价值的劳力集中的活动,如元件插件或机械装配。 非价值增加的劳动力时间 - 这个时间(每板的小时数)是用于没有增加价值的劳力集中的活动,如设定、检查和返工。
机器周期时间 - 这个时间(每板的小时数)是用于机器集中的活动,如元件贴装。 运作(总)周期时间 - 这是装配产品所要求的总的周期时间(每板的小时数)。
它是价值增值劳动力时间、非价值增值劳动力时间和机器循环时间的总和。 每班次的原始能力 - 这是没有考虑利用率和合格率因数的一个班次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
它是通过每班次的小时数除以运作周期时间得到的。 每天的班次 - 通常是一班或两班。
每天的原始能力 - 这是每天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同样没有考虑利用率和合格率的因素,它是通过将每班次的原始能力乘以班次数。 运作(工艺)的利用率 - 这个数(百分数)显示装配工艺实际用于装配板的时间。
它是使用的小时数(x)除以可用的小时数(y),或者 u = x/y。例如,如果工艺使用一个工作周40小时的34小时,那么 u = 34/40,即等于85%的工艺利用率。
定义什麽影响利用率是重要的。例如,你打算让一些装配线在午餐休息期间保持运行吗?对计划与非计划的停机时间必须给予考虑。
计划的停机时间的例子包括设定和转换、业务会议、和机器维护。非计划的停机时间的例子包括缺料、机器或工艺问题。
目标数:85-90%。 每天可使用的生产能力 - 这是在一天内考虑利用率因素(但没有合格率因素)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
它是将每天原始的能力乘以运作利用率获得的。 运作(工艺)合格率 - 这是在该工序所期望(所展示)的合格率。
如果一个缺陷产品可以返工,那么不需要额外的产品开始代替在该工序的报废。可是,如果缺陷发生时返工是不可能的,那么额外的产品必须开始代替在该工序的产品损失。
每天的实际产出 - 这是在一天内考虑到利用率和合格率因素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它是通过将每天可用的生产能力乘以运作的合格率得到的。
到这时,该单元的实际产出能力就得出来了。 要记住的一个支持因素是装配效率。
这个数字(百分数)显示在所希望的装配时间和实际要求用来完成一块板的装配时间之间的差别。基本上,它是所希望的时间(x)除以实际的时间(y),或者 e = x/y。
这个测量可以基于一个装配工艺(例如,元件贴装)或者整个装配工艺(例如所有表面贴装工艺)。例子:所希望的装配时间是5.5分钟,但是实际的装配时间是6分钟,因此 e = 5.5/6,结果是92%的效率。
目标数:95-100%。 总的周期时间 - 这是一个关键的数字,因为它揭示了是实际上花多长时间将一块板经过工厂,它是一个真实的指标,显示你的公司可以对顾客的定单作。
9.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的论文
1、高压软开关充电电源硬件设计
2、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3、PLC控制电磁阀耐久试验系统设计
4、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5、PLC在热交换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6、颗粒包装机的PLC控制设计
7、输油泵站机泵控制系统设计
8、基于单片机的万年历硬件设计
9、550KV GIS中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过电压计算
10、时滞网络化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
11、多路压力变送器采集系统设计
12、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硬件设计
13、漏磁无损检测磁路优化设计
14、光伏逆变电源设计
15、胶布烘干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6、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17、电镀生产线中PLC的应用
18、万年历的程序设计
19、变压器设计
20、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21、比例电磁阀驱动性能比较
22、220kv变电站设计
23、600A测量级电流互感器设计
24、自动售货机控制中PLC的应用
25、足球机器人比赛决策子系统与运动轨迹的研究
26、厂区35kV变电所设计
27、基于给定指标的电机设计
28、电梯控制中PLC的应用
29、常用变压器的结构及性能设计
30、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31 输油泵站热媒炉PLC控制系统设计
32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3 足球机器人的视觉系统与色标分析的研究
34 自来水厂PLC工控系统控制站设计
35 永磁直流电动机磁场分析
36 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分析
37 应用EWB的电子表电路设计与仿真
38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之模拟电子篇CAI课件的设计
39 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40 机器人足球比赛图像采集与目标识别的研究
41 自来水厂plc工控系统操作站设计
42 PLC结合变频器在风机节能上的应用
43 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接口电路的设计
44 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45 西门子S7-300PLC在二氧化碳变压吸附中的应用
46 DMC控制器设计
47 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
48 图像处理技术在足球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
49 管道缺陷长度对漏磁场分布影响的研究
50 生化过程优化控制方案设计
51 交流电动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设计
52 开关电磁阀流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3 比例电磁阀的驱动电源设计
54 交流电动机SVPWM控制系统设计
55 PLC在恒压供水控制中的应用
56 西门子S7-200系列PLC在搅拌器控制中的应用
57 基于侧抑制增强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
58 西门子s7-300系列plc在工业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
59 西门子s7-200系列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60 PLC在恒压供水控制中的应用
61 磁悬浮系统的常规控制方法研究
62 建筑公司施工进度管理系统设计
63 网络销售数据库系统设计
64 生产过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有一款适合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自动化生产线毕业论文(求毕业论文题目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