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答辩有什么要求才是通过,不去可以吗
毕业答辩是毕业前必须通过的一关,评委老师也不会刻意为难你,如果你怕答辩时紧张表现不好,可以提前半个月就开始练习,熟能生巧。
一、毕业答辩的准备
1、学生提前准备好纸质的论文、毕业登记表以及答辩PPT。其中毕业论文除了给到场评委老师各一份还要给答辩秘书备份一份。毕业登记表一式两份交给答辩秘书处。PPT也提前交于答辩秘书提前拷贝到答辩新媒体中。
2、在毕业答辩中现场回答的表现对于是否能顺利通过答辩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可提前整理一些评委老师容易提问的热点问题:
为何选择该课题?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
课题开展过程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课题未来发展方向
课题中关键研究方法的细节
课题相关热点领域的问题
对某未解决的问题的个人想法
同类相似课题的不同,本课题的亮点
课题核心概念的体现和应用
课题结论的深远意义
3、毕业答辩前要多练习,在讲解PPT内容时不要念PPT,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熟能生巧即便当时你或许非常紧张 ,但好的讲解可以给你的答辩增色不少,得到评委老师的赞同。
二、毕业答辩的注意事项
1、关注院校毕业答辩相关通知,严格按照通知行事。
2、答辩时穿着得体举止大方,给评委老师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3、讲解PPT时,语速适中,声音放大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让听者舒服,听清内容。
4、严格遵守答辩要求时长,避免未论述完就被终止了。
5、答辩时要谦卑有礼,在评委老师提问环节先自我批评,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些不足等之类话,简单两句即可。认真提取老师的建议,并感谢老师的指点。当老师提出你的哪些问题时虚心接受,切勿强硬打断或推翻老师的结论。避免当场争论。
三、毕业论文细节
毕业答辩现场,评委老师手中会有一份你的毕业论文文本材料。在注重你的答辩现场效果时,评委老师也会非常注重你毕业论文的文本撰写。毕业论文中的细节一定要把控好,这体现了你的个人能力强弱和态度是否端正。
1、封面完整,让大家一目了然的获悉到你的个人信息及论文的基础内容。如:学校、姓名、学院、专业、年级、课题题目及指导老师等,要认真核实无误。
2、目录准确,与文本内容一致。错误的页码会大打折扣文章的质量。
3、参考文献格式要准确,参考文献格式错误直接会影响到全/半角符号、空格、斜体、简写以及缩进,所以也会影响到整篇论文的格式准确性。
四、答辩PPT内容展示
文字要简明扼要,结合图表分点分条清晰的呈现。
PPT页面大方简洁,主次分明,避免大段文字,要突出重点。
PPT内容讲解要提前多练习,流程的讲解和准确的转折、承接能更好地表达内容的逻辑性
PPT讲解过程中语速适中,声音放大抑扬顿挫,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不要有过多的小动作。可与听众适时目光交流,不要一直低头看课件
2.科研学术的论文
一种常用的简单方法是统计一个人发表的所有论文的被引用总次数。
这也不是一种准确的方法。如果某人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被引次数很高的论文,即使其他论文被引次数低,他的总体成就也会因此被夸大,特别是如果被引次数高的论文有多名共同作者的话,其水分就更多了。
而且,有的综述文章的被引次数会比原创论文高得多,但是它并不代表作者的学术成果。 另一种方法是把被引用总次数除以总论文数,得到平均被引次数。
但是这种做法对论文少的人有利,而对论文多的人不利。 还有的办法是设置门槛,只统计某个人“重要论文”(被引次数较多)的数量,或这些论文的被引总数。
但是把门槛设在哪里,并无一定的标准,是任意设置的。 2005年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E。
Hirsch)提出了一种新的、已开始在美国应用的定量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指数”。 赫希将自己提出的新方法首先写成一篇论文在2005年8月份率先在网上公布,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英国《自然》、美国《科学》都立即做了报道。该论文在2005年11月份正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1 h指数的含义 赫希将这种方法称为h指数(h-index),h代表“高引用次数” (high citations)。 一个人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
例如,赫希本人的h指数是49,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9次的论文总共有49篇。与其他统计方法不同的是,要确定一个人的h指数非常容易,用赫希的话说,只需要“花30秒钟”。
到SCI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SCI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1就是h指数。赫希认为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
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 在当代物理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的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维腾(Edward Witten),达110。
维腾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霍金的h指数也比较高,为62。
生物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的为沃尔夫医学奖获得者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施奈德(Solomon H。 Snyder),高达191,其次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160。
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 赫希还计算了在最近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的h指数,平均值为41。
美国科学院物理学与天文学部2005年新科院士的h指数平均为44,而生物医学部新科院士的h指数平均高达57。 2 h指数的适用范围与局限 很显然,h指数的高低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有关。
对于年轻科学家来说,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太少,论文的数量成了其h指数的上限,计算其h指数没有多大的意义。 h指数比较适合用于衡量已从事科研多年的资深科学家的总体成就。
一个人的h指数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 通过研究许多位物理学家的h指数,赫希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从事科研20年后(从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h指数能达到20,就算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能达到40,则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很可能只能在名牌大学或研究所才能见到;能达到60(或30年后达到90),则是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了。
赫希并提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物理学家要获得永久教职(副教授),h指数一般为10到12,晋升为正教授则大约为18。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的h指数一般在15到20,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则一般在45或更高。
h指数的局限,除了不适合用于评价年轻的科学家外,也不适合用于评价历史上科学大师的成就。 比如,如果根据SCI的收录计算大物理学家费曼的h指数,仅为21,按赫希提出的标准只能算是一名“成功科学家”。
SCI未收录1955年之前的物理论文,费曼在那之前发表过17篇论文,即使把这17篇论文全部算进去,费曼的h指数最多也就是38,也还没有达到“杰出科学家”的标准。 老一辈科学家并不像当代科学家那样频繁发表论文,而且他们的重大贡献很快成为专业常识,人们在提及时不再引用其论文,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h指数方面大大吃亏。
论文引用包括作者本人在后来的论文中自我引用(自引)和他人的引用(他引)两种,SCI在统计时并不对二者做出区分。 显然,自引次数的多少与论文的影响力毫无关系,但是有些科研人员却故意频繁自引,制造论文被引次数高的假象。
赫希认为h指数的一个优势是很难通过自引来拔高,“无法伪造它”,因为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的全部学术成果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波士顿大学物理学家悉尼·莱德纳接受《自然》的采访时对此也表示同意:“想要假造全部的科研生涯是非常困难的。
” 。
3.毕业论文通不过的多吗
不多,如果你听从老师的安排,按时上交,并根据老师的批改修改,三四次修改就可以定稿了。
有的是毕业论文选题太难太复杂,不好写,写不到一定的水准当然就通不过,很有可能还会被老师要求换题目,我们那年就有个女生是这种遭遇。
有的是不按照老师的要求改,或者说没有理解老师批改的内涵,自己瞎写。
还有的是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遇到了对学术问题别较真儿的老师。比如我们答辩那天隔壁班问问题的老师有文学院的一个女院长,她问得问题让好几个人很难堪。
总之,写论文的时候一是要听老师的话按要求改论文,交论文。别忘记给论文老师买个饮料酸奶什么的。
二,论文答辩那天别忘了给提问题的老师买瓶水。
三,你们顺利毕业不会让那些老师损失工资,同时,你们没顺利毕业也不会让老师多开一毛钱,所以只要你没有得罪到老师,老师是不会整你的,所以是个人一般都能顺利毕业,更不要说论文通不通过了。因为中国的大学严进宽出,和欧洲大学的宽进严出是不同的。所以不要担心你能通过的。加油。
4.科学家的h因子一般多少
H因子又称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虽然 其原始论文的题目及Hirsch对H因子的含义描述值得讨论,但H因子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全球风靡,很快被扩展用于期刊、研究团队、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国家、基金和研究热点等不同领域。下面以科学家个人H因子进行介绍,其它对象的H因子可以此类推。
H因子的物理含义可简单的表述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次”。不少学者认为H因子综合衡量了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有趣的是,原本人为规定的h指数居然被一些学者数学推导得出:H因子与原有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且数据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联系。
H因子主要是一个影响力判定参数,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因此,若你的研究没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交流,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因子。H因子的测度有利于那些出精品的科学家,也可以发现哪些人是“灌水”者。H因子面前,你可以有一些文章成了“睡美人”,但要避免一辈子都怀才不遇。
H因子的计算
科学家H因子的计算方法可描述为:将科学家某个时段(也可是全部)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然后每篇论文得到一个序号,将每篇论文的序号和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找到序号h,使得这一篇论文的序号h小于或等于它的被引次数,而下一篇论文(序号为h+1)的序号大于它的被引次数。也许这样的描述还是让你头晕,那么看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首先将某一学者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得到表1,然后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序号 论文 引用次数 判定
1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A 18 1〈18
2 被引用次数第2的论文B 8 2〈8
3 被引用次数第3的论文C 7 3〈7
4 被引用次数第4的论文D 6 4〈6
5 被引用次数第5的论文E 5 5=5, h=5
6 被引用次数第6的论文F 4 6>4
论文的被引次数获取现在常采用的数据库有Web of Science,Scopus和Google学术等,中文论文常采用的有CNKI引文数据库, CSCD和人文社科的CSSCI等。需指出的是,CNKI引文数据库的首页数据问题很大,建议进入旧版手工检索。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因子的问题也很多。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指数的问题也很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教授毕业论文要过h高(毕业论文答辩有什么要求才是通过,不去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