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写蚂蚁的论文,不超过600字
科学小论文---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读了这一段,你是否也对蚂蚁有所了解了呢?可是,我虽然了解了蚂蚁的具体的情况,但我却始终不懂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但着这个问题我也查阅了一些书籍。在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我想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一定也做过像这样的实验,就是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可那是他们做的实验,我们虽然懂,却没有真正的去实验过。所以我为了证实这个理论,自己也试着尝试了一下,自己也做了一个实验,来证明科学家的理解是正确的。
首先我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一个连人都可以被吸引住的一颗诱人的小糖果。我把这个诱饵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一看,目标上钩了,就把他引上木棍,他到达了那糖果的地方,左顾右盼,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 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很奇怪,过了一会儿,我又一次做了实验,结果还是一样,蚂蚁就是找不回家的路,通过了这一个实验,我终于懂了,原来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知道了这个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其实,古往今来,我们用的那些交通工具许多都是从动物的身上得来的灵感的,就连蚂蚁也不例外,就像飞机,就是从鸟的身上得来的,鸟有翅膀,飞机也有翅膀,鸟会飞,飞机也会飞。所以当我们现在知道了蚂蚁这个秘密后,不要吃惊。你们是否会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或者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原理上制作一个防小偷的报警器呢?这样,我们就能非常成功的抓住那一些可恶的小偷了。当邪恶的小偷来到你的房间里来是,那,报警器就能“闻”出小偷的气味,并发出鸣叫声。
好了,现在大家都应该对蚂蚁有所了解了吧!另外,蚂蚁还会说话呢!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关于蚂蚁的论文,600字左右,可以给出题材,不用非要例文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蚂蚁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蚂蚁,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蚂蚁爬来,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蚂蚁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蚂蚁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蚂蚁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蚂蚁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蚂蚁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蚂蚁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蚂蚁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蚂蚁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蚂蚁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蚂蚁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蚂蚁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蚂蚁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蚂蚁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把蚂蚁改成蜘蛛这样也可以的!
3.关于蚂蚁的科学小论文
今天,我刚吃完饭,跑到楼下来玩,发现嘴边有一粒饭粒,脑子里有一个天真的想法:把饭粒给蚂蚁吃。一回过神,又想:现在是冬天,哪里有蚂蚁?一低头,发现墙角下有一个蚂蚁洞。我蹲下一看,果然有几只蚂蚁在洞口爬来爬去,我看了,心里想:冬天竟也有蚂蚁?可能是屋里比较热的缘故吧!不管怎样,我还是把饭粒放在蚂蚁洞那吧。
于是,我把饭粒放到了洞口旁边。不一会儿,饭粒就被蚂蚁的一个“侦探员”发现了。它爬到饭粒旁边,用触角碰了碰,然后就往回跑,路上遇到一只蚂蚁,它们碰了碰触角,继续往回跑,一直爬到洞里。过了一会儿,从蚂蚁洞里爬出一大堆蚂蚁,我想这一定是蚂蚁的“大军”来了。它们一窝蜂似的爬上饭粒,在上面忙了一会儿,然后又爬回洞里去。我仔细一看,呀!它们正在用牙齿咬下一小块饭粒,往里搬呢!不一会儿,一整块饭粒就剩下一小块了,但是,蚂蚁们依然往外爬。
冬天,为什么有蚂蚁呢?蚂蚁为什么要互碰触角?蚂蚁在寻食时会不会迷路?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找出了那本《十万个为什么》。经过仔细查找。我终于得出了所有问题的答案。冬天有蚂蚁是因为蚂蚁如果没有储存食物,就会出洞寻找食物;蚂蚁互相碰触角是因为蚂蚁要互相交流信息,就像我们人类用说话交流信息一样; 蚂蚁在寻食时不会迷路,是因为蚂蚁在走过的路上分泌的有化学物质,留下的有气味,在回洞的时候可以跟着分泌的化学物质和留下的气味来回洞。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呀!我不仅看到了蚂蚁是怎样搬运食物的,还知道了冬天为什么有蚂蚁,蚂蚁为什么要相互碰触角,蚂蚁在寻食时会不会迷路。
4.有关蚂蚁的600字论文
蚂蚁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它们有很强的团结力。
蚂蚁全身呈黑色或棕色,头上长着两根触角,别看它的触虫小,但它能给许多蚂蚁传播信息;蚂蚁有六只脚,爬起来敏捷自如。
蚂蚁力大无穷,它可以搬动一粒比它身体大几倍的大米,它们如果团结起来能搬动一只死老鼠,或是更大的动物。我家楼下的草坪里有许多个蚂蚁窝。一次,我看见蚂蚁不远处有一只死了的小苍蝇。一只蚂蚁发现后,喜出望外地回去搬援兵了。过了一会儿,蚂蚁大队冲到苍蝇跟前,把苍蝇包围起来,把苍蝇缓缓地拖回洞里。
我看过一本书,书里写着一个关于蚂蚁的童话故事:说的的是一人炎热的夏日,一群蚂蚁在被太阳晒得滚烫滚烫的大地上,勤奋地运着大大小小的货物。有的背,有的拉。夏天过去,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噢,好冷啊!”蟋蟀在雪地里找不到食物,慢慢地往前走,来到了蚂蚁家。“嘭,嘭”的敲门声。吵醒了正在熟睡蚂蚁,蚂蚁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走出来蟋蟀哀求道:“我要饿死了,给点儿吃的吧!”蚂蚁讽刺地回答:“蟋蟀先生,请你还是唱歌跳舞去吧!”这个故事说明了蚂蚁勤劳储备的价值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蚂蚁很团结,很勤劳,我们要学习蚂蚁团结向上的精神和勤劳忠实的品质。
蚂蚁
一身黑亮的盔甲,两根细长的触角,凑成黑色的勇敢的小生灵--蚂蚁。
每当漫步在金色的校园,便会发现几个小小的“!”从我脚旁绕过,那就是蚂蚁。它似乎没有意识到身旁的庞然大物,仍旧慢悠悠地散步,那傲慢的步态不由刺动了我的自尊心,小小的蚂蚁竟敢在我面前摆架子。不必发生流血事件,只须用根小柳条轻轻地在它那两根“天线”上拨动一下,它便会吓得四处乱闯。这时我就会觉得像战胜了什么强大敌人一般兴奋,不过它毕竟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呀。
也许因为我的顽皮,竟然和那么善良、那么弱小的蚂蚁发动什么“战争”,这对它显然是不公平的。
但自从我看了一则有关蚂蚁的趣闻之后,就不禁对这小生灵产生一种敬仰的情感。这则趣闻就是:世界上什么动物力气最大?答案是蚂蚁,因为蚂蚁可以背动比自身重量重6倍的物体。即使比蚂蚁重100倍的重物对于人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小蚂蚁来说就是要完成一项伟大的工作了。小生灵啊小生灵,没想到你小小的身躯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随遇而安,辽阔而肥沃的大地就是蚂蚁舒适的家。一个个小生灵结合成了蚂蚁这个强大的家族。工蚁、蚁王,各尽所能,但并不“按劳分配”。工蚁成年累月辛苦劳作,侍奉蚁王,喂养幼蚁,直到心衰力竭地死去,而蚁王却作威作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不免为工蚁的命运鸣不平,真希望有一天和平的阳光能照进黑暗的蚁穴。
这就是我喜爱的黑色的小生灵--蚂蚁。
5.大学生使用花呗的个人特征都有哪些
使用花呗,并不一定是缺钱,这年代,几千元的额度(并不是还款问题)
你借钱,透支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需要还,只是还款时效问题,(当然部分人,用于透支,还款问题)
使用花呗前提:就是按时还款,这也是目前不少花呗用户,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那就是还款压力大。只要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朋友都清楚,花呗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促进人们过度消费的,因为数字性的东西很多人没有太大的概念,它不想现金消费,会让人感觉到心疼,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
另一部人,是觉得,用钱,一笔一笔过,是月底,整体还上(不用一笔一笔地从卡上扣款)方便,另有利于统计,自己个人零花多少钱。
1)当月买,确认收货后下月再还款
2)免费使用消费额度购物
3)还款方便,支持支付宝自动还款
6.关于蚂蚁建巢的论文一篇
观蚂蚁建巢,思书香班级
如果我问你:世界上最强大的动物是什么?你第一想到的也许会是大象,但我要告诉你,是蚂蚁。为什么这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物呢?听我慢慢道来——
星期天,我和小伙伴去公园散步,无意中发现一群蚂蚁在修建它们的巢穴,我们都被眼前的这一景象深深吸引了,蹲下身子认真地观察着。只见一只蚂蚁拿着小小的一粒土,迅速地从洞中运出,堆积在洞穴周围。每一只蚂蚁都是那样的勤劳,没有一个偷懒。就这样反反复复,蚂蚁们一进一出,洞口虽小,但它们互相谦让,从未出现“堵车”的现象。过了许久,洞穴周围已经堆积了许多沙土,像一个坚固的堡垒立在那里。蚂蚁们好像仍不满足,还在坚持不懈地干活。挖了这么久,洞穴应该很深了吧,那到底会有多深呢?我随地捡了一根细长的木棍,小心翼翼地探进蚂蚁洞,生怕伤害了那些团结的蚂蚁们。终于探到底了,取出木棍大致看了看,哇!足足有五厘米之深!对于我们来说,五厘米并不算深,而对于身材微小的蚂蚁来讲,已经够深了。
我默默地想着:如果只有一只蚂蚁,那么即使它有再大的力气,在一天之内也难以挖出五厘米之深;而一群蚂蚁团结在一起,轻而易举便可完成。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蚂蚁们团结互助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值得我们去学习。由此我联想到这次“书香班级”评选活动,要想争得“书香班级”的荣誉称号,就必须全班同学共同努力。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班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那首经典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唱的那样:同舟共济海让路!衷心希望我们0811班和“实验中学博腕班”以及所有的参赛班级的同学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大家团结一致,共创“书香班级”。就像那群勤劳的蚂蚁,终会造好理想的“家”!
7.蚂蚁借呗、蚂蚁花呗对大部分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说起常贷客或者多头借贷者,多数人会在脑中勾画出一个酗酒赌博、恶习成瘾、四处举债的恶棍骗子形象。
随着互联网贷款(蚂蚁借呗等等)火了之后,很多年轻上班族也成为了常贷客。 “一般用工资还贷的常贷客,属性为优,他们只是在经济上暂时性遇到压力,最常见的就是那些大学刚毕业,在工作初期收入微薄,没有信用卡的年轻上班族,城市的生活需求远远超过他们的收入水平,能够分期付款或者临时借个千把块,便不再需要向家人或者朋友借钱。
”,一位业内人士说 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不高又不愿跟家里要钱,但一次性交完三个月的房租,接下去一段时间的生活费便捉襟见肘,这时提供小额现金贷款的平台就能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 数据统计发现,25岁年龄段人群平均多头借贷次数最高,其次为25-30岁年龄段。
总体来说,20-35岁年龄段人群平均多头借贷次数明显高于所有人群水平。由此看出,这一年龄层的人群对资金有旺盛需求,大多是由于经济实力不足而导致的。
同时,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消费信贷的用户以30岁以下的中低收入群体为主,大部分为男性,61。 41%的客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超过一半的客户信用卡额度为0。
8.关于蚂蚁团结的科学论文
蚂蚁
我喜欢蚂蚁,不仅喜欢它们勤劳、朴实的性格,更敬佩它们在危难时互相帮助、奋勇直前的精神。
今天,我突然看见有几只蚂蚁在厨房的墙壁上匆匆地走着,我用茶杯倒了些水,朝它们冲去,它们受了惊,张开比针还细的小腿,拼命往干的地方爬,可是已经晚了,豆大的水珠像胶水似的粘住了它们,使它们寸步难行。就在这节骨眼上,它们围成一团,手拉着手,奋勇搏斗,终于冲出包围圈,疲惫不堪地躺在一边,不一会儿,它们排着长队又匆匆地往前走。
我顺着它们的行动方向观察,只见它们扛着蚕豆大的蛋糕屑向家门口移动,我机灵一动,把蛋糕搬到一边,可是它们很快也找到那儿,毫不犹郁地继续般起蛋糕屑来。它们终于得到了应该属于自己的美餐。
我看着这群蚂蚁,感叹着,米粒大的蚂蚁有时比人要团结、坚强许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大学生蚂蚁花呗毕业论文(关于写蚂蚁的论文,不超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