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河学院毕业论文格式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撰写规范
总体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规范、完整,符合学校的规定和要求。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A4纸张默认设置(即宽21cm,高29.7cm;上、下边距2.54cm,左右边距3.17cm)。
1、论文封面填写
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样式,学生按照要求填写。题目用“小一号黑体”填写,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和日期等用“三号仿宋体”填写。英文封面字号同上,字体选用“Times New Roman”。
2、行距设置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及各种标题(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的行距设置统一选用固定值23磅。
3、字体设置
(1)“摘要”(“ABSTRACT”选用“Times New Roman”)、“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等字样均选用“三号黑体”,其内容统一选用“小四号宋体”。
(2)正文第一级标题选用“三号黑体”;第二、三级标题分别选用“四号黑体”和“小四号黑体”;第四级标题和正文内容选用“小四号宋体”。
4、正文撰写格式
正文分章节撰写,第一级标题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连续编号,每章应另起一页,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标题居中排列,下空一行接写第二级标题。从第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如第二级标题为“1.1”、“1.2”、“1.3”等,第三级标题为“1.1.1”、“1.1.2”、“1.1.3”等,第四级标题为“1.1.1.1”、“1.1.1.2”、“1.1.1.3”等。
正文中的标题一般不超过四级,标题层次要清晰,第二至第四级标题均单独占一行,且靠左端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前不留空格,第三、四级标题序数前要空两个汉字位置。各级标题序数后均空一格接写标题。
2.机械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 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
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 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一)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
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二)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 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 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 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 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 测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 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 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 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 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 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四)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 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 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 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 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 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 而且可以简化设计。
目前,技术人员正致 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 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 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六)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
为 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 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 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 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 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 采用多C 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 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 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3、W O P技术和智能化。
系统能提供 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 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 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 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 加强了C N C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 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 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 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 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 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 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 IM 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 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
它 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 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 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 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 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 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 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 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 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 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 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 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 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 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 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 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 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 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 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 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 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 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 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
3.急求机械专业的毕业论文一篇
试论机械加工质量技术控制 摘要:本文介绍了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内容,分析了机械加工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几何误差;定位误差;工艺 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内容 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它们之间的差异称为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的大小反映了加工精度的高低。误差越大加工精度越低,误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加工精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尺寸精度 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尺寸的公差带中心的相符合程度; 形状精度 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的实际几何形状与理想的几何形状的相符合程度; 位置精度 指加工后零件有关表面之间的实际位置与理想。 在相同中的各种因对准确和完足产品的工加工方法,的生产条件下所加工出来的一批零件,由于加工素的影响,其尺寸、形状和表面相互位置不会绝全一致,总是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
同时,从满作要求的公差范围的前提下,要采取合理的经济以提高机械加工的生产率和经济性。 2机械加工产生误差主要原因 2.1机床的几何误差 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都是通过机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
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机床的磨损将使机床工作精度下降。
(1)主轴回转误差,机床主轴是装夹工件或刀具的基准,并将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件或刀具,主轴回转误差将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精度。(2)导轨误差,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
除了导轨本身的制造误差外,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量,也使造成导轨误差的重要因素。导轨磨损是机床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3)传动链误差,传动链误差是指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的误差。一般用传动链末端元件的转角误差来衡量。
2.2 刀具的几何误差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定尺寸刀具成形刀具展成刀具加工时,刀具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而对一般刀具,其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无直接影响。
夹具的几何误差:夹具的作用时使工件相当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位置,因此夹具的制造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 2.3 定位误差 一是基准不重合误差。
在零件图上用来确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作为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如果所选用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二是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夹具上的定位元件不可能按基本尺寸制造得绝对准确,它们的实际尺寸都允许在分别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变动。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共同构成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准确和定位副间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2.4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产生的误差 一是工件刚度。工艺系统中如果工件刚度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刚度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比较大。
二是刀具刚度。外圆车刀在加工表面法线(y)方向上的刚度很大,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
镗直径较小的内孔,刀杆刚度很差,刀杆受力变形对孔加工精度就有很大影响。三是机床部件刚度。
机床部件由许多零件组成,机床部件刚度迄今尚无合适的简易计算方法,目前主要还是用实验方法来测定机床部件刚度。变形与载荷不成线性关系,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不重合,卸载曲线滞后于加载曲线。
两曲线线间所包容的面积就是载加载和卸载循环中所损耗的能量,它消耗于摩擦力所做的功和接触变形功;第一次卸载后,变形恢复不到第一次加载的起点,这说明有残余变形存在,经多次加载卸载后,加载曲线起点才和卸载曲线终点重合,残余变形才逐渐减小到零2.5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有时可占工件总误差的50%。机床、刀具和工件受到各种热源的作用,温度会逐渐升高,同时它们也通过各种传热方式向周围的物质和空间散发热量。
2.6 调整误差 在机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总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工作。由于调整不可能绝对地准确,因而产生调整误差。
在工艺系统中,工件、刀具在机床上的互相位置精度,是通过调整机床、刀具、夹具或工件等来保证的。当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毛坯等的原始精度都达到工艺要求而又不考虑动态因素时,调整误差的影响,对加工精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 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3.1 减少原始误差。提高加工零件所使用机床的几何精度,提高夹具、量具及工具本身精度,控制工艺系统受力、受热变形产生的误差,减少刀具磨损、内应力引起的变形误差,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等均属于直接减少原始误差。
为了提高机加工。
4.求一篇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CAD》与《机械制图》课程融合教学的探讨
摘要:在CAD教学中,如何融入机械制图,两者之间的应用关系,本文以工程类教学中的CAD与机械制图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融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CAD;机械制图;教学融合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行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是当今时代的趋势和现实。比如设计行业,不论是平面设计,三维立体影像设计,由cad软件进行的工业辅助设计,以及网络及多媒体设计等都和计算机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绘制而言,计算机以其快捷,便利的优越性,为设计师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手段,它将人们从过去诸多繁杂的劳动中释放出来,人们可以更快捷,更准确,更有效的处理各种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
Autocad辅助设计软件,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产物,笔者在课程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共同探讨。
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均属于国家职业教育的重点建设专业,许多职业教育学院的机械制造、焊接(教改专业)、机电一体化等重点专业都同时开设有《机械制图》、《CAD》两门课程,并成立了《机械制图》、《CAD》合并课程教学小组。如何培养出具备使用CAD/CAM/CAPP等软件、实施工艺、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等技能的机械制造工艺人员和机械加工设备装配与维修人员,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本文来自第一论文网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机械装备制造业,与之相融合,使机械装备制造业发生深刻、巨大的变化。目前,CAD技术在计算机、交通运输、机电、工民建……专业方面应用广泛。CAD课程是否需要《机械制图》,两者之间应怎样融合、促进、发展,怎样深层次的学好CAD,依据笔者多年现场实践经验及学校教学工作实践认为:
一、机械制图在CAD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随着计算机的发展CAD技术在机械制图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及推广,CAD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类和现代化机械工程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机械工业中数控机床及机电—体化技术和计算机精确建模的需求,更需要CAD的基础知识和三维立体知识。
2.CAD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计算机图像类的基础,也是机械制图现代化的体现,而且是开创思维发展的工具。它是提高了各类设计效率,缩短工作周期,加速新产品开发的实用技术。
3.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甩图板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也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
二、《机械制图》与《CAD》联合课程模式
(一)课程思路。
以《CAD》课程为技能主线,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有机地穿插与安排技能模块,贯穿全部课程,以动手绘制图纸能力,实际识图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实用性及现实性,适当选取必要的理论课程内容,以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技能型熟练工种人才。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学校,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虽然必须重视计算机绘图,但不提倡完全甩掉图板绘图,还应适当地强调按照实际的机械零部件,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绘图、识图能力。如果只是用计算机绘图,将不容易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概念,在实际绘图时不容易找到图形所对应的点、线、面。结合机械制图的实例来进行实际动手绘图、识图,能更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具体造型与形象。摘要:在CAD教学中,如何融入机械制图,两者之间的应用关系,本文以工程类教学中的CAD与机械制图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融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与研究。
来源于
希望可以帮到您
5.急需一篇机械专业的毕业论文的例文
5. 线圈骨架塑料模具 Q_Q专业论文。
13 。
67。
.后面接着输入。
75。
.后面接着输入。
125 (4行连着输入就是我的Q,Q) 6. 保持箱顶门及夹具设计 7. 桥式装卸料机主梁及小车驱动系统设计 8. 液压轴向柱塞泵的噪声分析及结构改进的设计 9. 手机充电器塑料模具 10. 普通开关按钮 11. 新型端盖无毛刺冲孔模具 12. 油封骨架冲压模具设计 13. 卧式铣床主轴悬臂梁系统振动减振问题的模拟实验研究 14. 数控铣床工作台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 15. 数控机床位置精度检测及标准研究 16. 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检测及补偿 17. 基于Mastercam的收音机上壳的模具设计与加工 18. 钢珠式减振器在铣床模型机上的减振实验研究 19. 刮板输送机设计 20. MG400920-WD采煤机摇臂设计 21. 矿井卸载装置(液控与电控) 22. 路面切槽机设计2 23.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 24. 提升机维修及铁谱分析技术 25.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 26. 连续式履带装煤机装运部设计 27. MG250591-WD采煤机的截割部设计 28. JD-0.5型调度绞车 29. 工业对辊型煤成型机设计 30. JSDB-140双速多用绞车 31. 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32. 仓库大门开闭机构设计 33. 往复式给料机 34. JHB-8型回柱绞车 35. 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机结构改进设计 36. 工业型煤成型机的设计 37. 液压挖掘机 38. 提升机故障诊断技术及主轴承磨损的铁谱分析 39. 混凝土喷射机设计 40. 履带式半煤岩掘进机行走部3K行星传动设计 41. 矿井主通风机性能监测系统设计 42. 孔系加工立式组合加工机床设计 43. 汽车式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的研制 44. 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 45. 防窜仓往复式给煤机 46. GDC956160工业对辊成型机 47. 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 48. 液压张紧装置 49. 机液联合张紧装置 50. 双曲柄往复式给料机设计 51. 往复式防窜仓给料机 52. 立柱、千斤顶工作特性仿真计算及刚度校核 53. 带式输送机全自动机械张紧装置 54. 工业型煤成型机的设计1 55. MG300701 WD型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56. 工业型煤成型机 57. 耙斗装岩机绞车设计 58. 4000TH差动分级齿辊式破碎机 59. MG200475-W型采煤机设计 60. 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1 61. 皮带输送机断带保护器设计 62. 中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设计 63. MG180435-W型液压牵引采煤机截割部设计 64. 提升机铁谱分析技术研究 65. 2吨液压挖掘机的挖掘机构 66. 多刀半自动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 67. 提升机减速器故障诊断分析 68. 履带式半煤岩掘进机设计 69. 大型耙斗装岩机设计 70. ZY86002550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71. 8000kN立柱试验台结构设计 72. 强力分级式双齿辊破碎机设计 73. 基于VB程序的四连杆优化设计 74. 二柱大采高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 75. 对辊成型 76. ZY35002547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77. 工业对辊成型机设计 78. 三通道吊式直线振动筛 79. 综采工作面大型刮板输送机设计与配套 80. 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1 81. 中厚煤层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82. 工业对辊成型机设计1 83. 绞车试验台(液压系统) 84. 叉车设计 85. 车载提升机的设计及研究 86. 道路地下打孔机 87. 液压绞车 88. 可伸缩带式给料机设计 89. 皮带机传动系统 90.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91. 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 92. ZFS10000―2545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6.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最简单的题目有什么
简单的毕业设计有:
1、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2、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
3、ZQ-100型钻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
4、带式输送机摩擦轮调偏装置设计。
5、封闭母线自然冷却的温度场分析 。
毕业论文有:
1、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底座设计 。
2、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立柱设计 。
3、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
4、带式输送机说明书和总装图 。
7.机械毕业论文
机械类毕业设计目录 004中单链型刮板输送机设计 005模具-注塑-手机充电器模具设计 006J45-6.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的设计 00705多功能自动跑步机(机械部分设计) 00803CG2-150型仿型切割机 009五寸软盘盖注射模具设计 010笔盖的模具设计 011电风扇旋扭的塑料模具设计 012电源盒注射模设计 013放大镜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014肥 皂 盒 015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 016拉深模设计 / 017模具鼠标盖设计论文 018塑料电话接线盒注射模设计 019椭圆盖 020心型台灯塑料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021榨汁机设计 022注射器盖毕业设计 023注射器盖设计 024CG2-150型仿型切割机 025Z形件弯曲模设计1 026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 027椭圆盖注射模设计 028仪器连接板注塑模设计 029X700涡旋式选粉机 030YQP36预加水盘式成球机设计 031半精镗及精镗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设计(夹具设计) 032半精镗及精镗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设计(镗削头设计) 033柴油机齿轮室盖钻镗专机总体及夹具设计 034柴油机齿轮室盖钻镗专机总体及主轴箱设计 035柴油机气缸体顶底面粗铣组合机床总体及夹具设计 036JLY3809机立窑(加料及窑罩部件)设计 037JLY3809机立窑(窑体及卸料部件) 038JLY3809机立窑(总体及传动部件)设计 039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弹丸循环及分离装置、集尘器设计) 040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滚筒及传动机构设计) 041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 042SF500100打散分级机内外筒体及原设计改进探讨 043SF500100打散分级机总体及机架设计 044普通钻床改造为多轴钻床 045双齿减速器设计 / 0460-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047后钢板弹簧吊耳的加工工艺 048电织机导板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049盐酸分解磷矿装置设计 050+工艺-MG132320-W型采煤左牵引部机壳的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编程 051300*400数控激光切割机XY工作台部件及单片机控制设计 052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 053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054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055Z30130*31型钻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056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 057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058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 059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060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061管套压装专机 062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 063基于AT89C2051单片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来自: 一流设计吧() 详细出处参考: /onews.asp?id=70。
8.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翻译 急
Modern various machine and equipment are more than on the gear reducer, generally USES bearing hole processing, and currently 1ta series boring coordinates are in single points, so in mass production to ensure its hole spacing tolerance, and low efficiency.
A fine molding machine is a special machine, when using a series of molding method. Once processed clamping workpiece, hole spacing in design, and when the machine has two of the coaxial when spindle box, while processing by rail, which not only ensures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between accuracy, but also guarantee the hole,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coaxial tolerance of machining efficiency. Can realiz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t meets the modern production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series of molding machin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automatic assembly line control principle and realization method.
Keywords: a large series boring
9.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
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几个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
为期23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先后去过了杭州通用机床厂,杭州机密机床加工工厂,上海阀门加工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厂以及杭州发动机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杭州通用机床厂 7月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隶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通用机床厂.该厂主要以生产M-级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 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通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红河学院机械工程毕业论文(红河学院毕业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