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写一论文3000字
大学生压力状况社会原因浅析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
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为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
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 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
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 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
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
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
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 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
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论文大学生怎样面对压力
就业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我们好像时刻被各种各样的压力包围着,有人说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会给人以动力,但是压力过大,却可能造成心理疾病。平时的一些不满、愤世嫉俗、烦躁、生气等不良情绪也有多半是由于压力引起的。因此,我们如何面对压力,尤为重要。
压力是什么,也许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认识,在我看来,它是一种责任,比如说就业压力,因为你需要就业,就业是你必须面对的事情;有社会压力,因为你需要在社会上生存;而因为你有责任和义务去为你的家庭做贡献所以才会有来自家庭的压力。
如果你可以把压力看作是一种责任的话,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接受压力了,至少不会厌恶压力,更不会像现在有些人,提压力而色变。面对压力,首先我们可以从态度上正确认识它,不是说只有自己一个人有压力,而是说生活在现在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有压力,也就是说有压力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因为有压力而觉得很烦躁、很纠结。
而当而当我们把压力看作很正常的东西之后,我们要做的是怎么让自己的压力减小,让我们轻松上阵。也许有人会问,压力既然很正常为什么还需要减小,让它直接存在,不去管它不就好了吗?压力既然称之为压力,那就是说,它会对人造成一种向下压制的力量,压力少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前进的更快些,这就是减压的目的,有压力可以,但是不要让它过多,那样会阻碍自己前进。
减压的方法网络上、杂志上都有许多,不过人各有异,别人释放压力的方法也许并不适合你自己。比如说有些人说唱歌会减小压力,可是我五音不全,唱出来的歌是不要钱而要命的,怎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别人听到说自己唱歌不好听更是会增加压力,何苦呢。也有些人说,旅游、爬山会缓解压力,对一般人确实是这样,不过当你体力不行、身体素质不好的情况下,你还选择这样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就有点不太明智了。
我的减压方法,也许你没有听过,我心里不舒服时会扔东西,用力把手里的东西扔出去的同时,把心里的压抑也扔出去;我会去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会躺在操场上,看着夜空让自己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也许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第二天没事的时候,前一天晚上去网吧通宵,然后在宿舍里睡上一整天,我的感觉是,每次通宵后睡上一整体,之后洗个澡,让我有种重生的感觉,然后就继续开始努力学习。
每个人兴趣爱好都不同,也都有适合自己的释放压力的方法,我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的方法。当然,减压的方法越科学越好,比如有些人生气爱大吃特吃以及我上面讲的通宵来释放压力的方法就有点不太科学。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的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第一是做自己喜欢的或感兴趣的事,比如说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一个人去跑步都可以,看电影、电视剧(最好看喜剧,如果说电影、电视的主人公经历跟自己相似可能会让你更郁闷)、听音乐(最好是轻音乐)也可以;第二是做一些不常做的事情,比如说大喊大叫、K歌等;第三是去一些令人心胸开阔的地方,比如说操场、山上、河边、高层楼房的窗前;最后,还可以借鉴他人释放压力的方法来自己试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
问君能有几多愁?负之堪行。这里的“愁”主要也是指压力,负之堪行应该是最好的状态,既不让自己压力很少,放松下来,又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限制发展。让我们背负着自己的压力,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勇敢的前行吧!
这是我 前几天写的 可能不够好 但是还是希望可以采纳
3.一篇1200字大学生压力成长报告
今年还是大三学生的臧玲,在进入高年级之后,就业问题扑面而来,压力已在无形中存在,而周围的学生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心理压力,臧玲说“郁闷”一词成了学校里最常见的词汇。
我们在大学的网站上看到学生发的帖子,总是能见到郁闷这个字眼:“最近总是很郁闷,如何才能不郁闷?完了我又郁闷了。”而一项关于高校流行语的调查中也表明“郁闷”一词雄踞高校流行语榜首。臧玲说,学生在使用郁闷这个词的时候,代表着不同的心情:有时代表不悦,有时代表倒霉,有时代表压力,有时甚至是话语的“条件反射”。
为了解大学生的压力现状,臧玲在大学生中间发放了8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有效问卷798份,调查了363位男生,435位女生。结果不容乐观,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着压力,不过压力水平在"有点压力"和"有些压力"之间的占77.81%,但是也有13.0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压力很大和压力极大,这部分人压力感已超出了常规。臧玲说虽然这个数据还不足以代表整体大学生的普遍状况,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调查报告一 压力随着年级增长
根据臧玲的调查,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是普遍感到了更大的压力,一年级学生对压力的分寸掌控得相对较好,因为他们才刚刚步入大学校门,还带有某种高考成功带来的优越感。而四年级的学生压力感最大,尤其是有极大压力感的人群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他们面临着的压力困扰包括择业与就业的彷徨、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爱与性的困扰。
调查报告二 农村女生压力最大
大学生的压力感还具有明显的性别和生源地的区分,过去一直认为女生是“抗压动物”,但在此次调查中,女生的压力感却明显大于男生,而农村学生的压力感也要比城市学生强烈得多,臧玲分析说,这可能与社会对女生的要求比以往提高,同时社会机会的平等不足,而女生情感细腻、依赖性较重有关,而经济条件、社会交往的障碍甚至"方言"问题,也让农村学生不如城市学生自信。
调查报告三 压力来自三大方面
臧玲告诉记者,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学业的困扰、社交的恐惧以及就业的焦虑是造成在校大学生压力的三大问题,而且越临近毕业,就业的焦虑就越加明显,而更让她担心的是,可能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把自己的“困惑”真实地表达出来。
无论如何,心理压力的存在已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规模,臧玲说,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学生和学校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调节,则会有利于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后果严重。她说有困扰的学生要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同时要认识到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发挥潜能,学会放松自己,而高校则应该组织更丰富的业余活动,同时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该有更强的心理咨询知识,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心理疏导平台。
4.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方式论文
1、差距压力。①进入的大学不是自己理想的大学;②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只是很普通的一员,“大学生的相对平庸化现象”使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③也会有部分学生来自家庭的压力(比如家庭条件、背景、生活习惯等)。
应对:这些差距是在所难免的,重点要学会调整心态。
2、人际交往压力。没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常常让人感到局促不安,不自信甚至自责,愈是这样就愈容易退缩以致进入一种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应对:敞开心扉,积极融入大学生活,适度的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
3、学习压力。大学生也是学生,学习压力肯定是有的。很多人会觉得大学应该是一个轻松舒服的,可是上了大学随之而来的学分制、英语,计算机等级以及考研等很具体的问题接踵而来。
应对:大学主要是自学,阅读学习能力很重要。各种学科、书籍、资源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范围,图书馆将会是一个你长时间奋战的地方。为了汲取更多的知识,必须要提高看书效率,建议学习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快速阅读不只是体现在阅读速度是上(帮你节约阅读、学习、复习时间),更有利于你抓住文章脉络和重点帮助理解和记忆,活跃思维。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用软件每天坚持练习一个多小时,不影响其他安排,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6倍,相应的记忆、理解力,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4、前途压力。就业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针对当下各种就业难的情况,压力更甚。很多大学生没有就业之前普遍会对自己有个过高的估计,一旦真正进入了社会站在就业大军的队伍当中就会感到明显的实力不足,这种落差多少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
应对:对于那些大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取得各种实用证书,沟通交往各方面都良好发展的大学生来说,压力自然是小了很多的。所以说,大学还是要好好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融入大学生活的。
5.怎么样对待学习的压力(论文)500以上
压力就像一根小提琴弦,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音乐。
但是,如果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你需要将压力控制在适当地水平使压力地程度能够与你地生活相协调……对于学习也是同样地。
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所面临地学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搞好我们地学习。其次,压力是一种财富,是一种有益的人生体验。
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许多同学的压力就是来自于对过去念念不忘,每个人都必须在必要时给自己机会,允许自己从零开始。
并且要及时强化成功心理的积极作用,把成功前的压力及时转化成向新的更高目标奋斗的动力,形成连锁作用,从而使压力变为人生的动力。压力的存在有利也有弊,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看的到。
但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去了解它去面对它,不让它在我们的世界里徘徊。 当我们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不能怨天尤人。
人生没有坦途,只有幸运与不幸的交叉与起伏。那么,把挫折与不幸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坦然面对,也就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对待压力与挫折。
有一句西方的谚语,说幸福和不幸犹如一根棍子的两端,一旦你拿起了生活这根“棍子”,也就同时拿起了愉快和烦恼,幸福与不幸。这也就是中国俗语所讲的“甘蔗没有两头甜”。
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只要求幸福,而完全回避不幸。这样的认识和态度,能够帮助我们以一种坦然,一种较好准备,来应付压力。
压力是否有利于学习,是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是什么人在学、在什么环境下学习等,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压力大,学习的效率就会变高,成果就会越大,但是,要懂的如何去面对它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我组对压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什么是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是指人在学习中所承受的精神负担。
这种精神负担,迫使人一定要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二》有压力好不好? 压力对人并非都是坏事,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来推动我们,因为人通常都有点惰性。
假如,凡是有压力的事我们都不去做,那么我们人类的智慧就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网络和纳米技术时代。正是生存的压力让我们改变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我们自身。
学习生活中,有压力存在,感受压力是正常的。 但压力过大,对人产生的破坏也是巨大的。
很多人由于承受不住过大压力,要么对他人造成伤害,如浙江金华的徐力同学,因无法忍受来自母亲的压力,用刀杀死母亲。要么自毁自己,如宁夏平罗中学的魏民同学,即没有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也没有与同学发生矛盾,只是因为学习成绩的波动带来巨大压力自杀身亡。
学习压力带来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压力是把双刃剑,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它。
《三》造成压力大的原因?: 其一是认知的偏离,认知是你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偏离,对事物的想法有失水准,譬如,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上大学是人生中唯一的出路”,“学习不好是我脑袋笨”,“我的智商比不上别人 ,怎么学也是浪费时间”,“搞好学习不如搞好人际关系”等等。由于这些错误的认知,导致学习上形成了障碍,继而产生了学习压力。
其二是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行,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对学习成功不报期望,因此厌倦或放弃学习,出现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对学习产生了无力感。其三是自暴自弃,在学习上遭受挫折后,不能和挫折抗争,知难而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忧虑、不求上进,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也有的同学认为是环境造成学习压力变大,有些时候环境也是学习压力变大的一种原因。其中家庭环境也是一种,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爱不释手,百般呵护,宁肯自己少吃一点,少穿一点,也不能冷落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从孩子出生后就寄托了长大一定要考大学,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希望。
因此,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设计了一套成长的程序,不顾孩子的个人感受,必须顺从地在自己的指挥下成长。和孩子交流时,几乎都是学习的话题,不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就象关小鸟一样,把孩子关在用学习警句封闭的笼子里。
其实,有些时候就是家长们管的太多,使孩子产生了压力和抵触情绪,影响了学习。还有个别的家庭气氛不良,使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发生了变化。
家庭的种种原因,能不给孩子们带来压力吗?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有极少的同学认为是教师的因素造成的。
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以身立教,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主观武断,简单粗暴,不和学生进行心与新的交流。常常以训斥的口吻和学生对话,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挫伤,导致学生对的抵触情绪,也会对学生形成心理障碍。
教师也是影响学生压力的一种原因。 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不论其年龄、性别、职业怎样,也不管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如何,都会不同程度地体验到各种压力,精神。
6.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与对策
1.社会因素分析社会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尤其是被大多数大学生青睐的国家行政、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毕业生的期望。
近年来,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岗位招聘考试形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壮观景象。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可见就业竞争之激烈。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就业趋势。是因为传统观念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精英,完成高等教育后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或从事一份待遇优厚、较为稳定的工作天经地义,否则就会被人瞧不起。在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若干次激烈的竞争,最后进大学校门之后,大学生大多都有一种“人上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必然会导致他们对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的挑剔,导致就业困难度的上升。
2008年以来,大量海外高端人才和出国留学人员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纷纷学成归来。这些人才被“求贤若渴”的中国内地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持续引进,无形中给国内的高校毕业生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家庭因素分析长期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中国家庭父母不惜本钱培养子女成才进而改变家庭命运的人生目标,几乎每个家庭都对大学生子女有较高的就业预期,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家庭和经济比较困难的城镇家庭,把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家庭的殷殷期望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3.学校因素分析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规模在短时间内呈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在量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其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没能得到同步提升,在质上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存在行政化色彩太浓问题,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课程设置僵化滞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落实不到教学实践中。“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人才培养理念,也还不能转化为市场对学生们所期望的能力。
由此,大学生自身存在就业方面的素质欠缺和准备不足,加上国家不包分配的政策,加重了其就业的压力。4.用人单位因素分析目前,大多数国有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样的困惑:他们特别需要的人才招不进来,不需要的人却因人情关系出不去,人才流动滞缓。
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其人才录用的标准是来则能用,缺乏较长远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机制。 1.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普遍存在消极心态(1)一些大学生放大了对求职的畏惧感。
这些大学生认为,人情关系是主宰就业的关键,没有人情关系,个人再努力也无济于事。由此,“干得好不如有一个好父(母)亲”、“干得好不如嫁(娶)得好”的观念在高校甚至社会上广泛流传。
(2)一些大学生人为增大了挫折感,进而导致抑郁心理。年轻气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在一封封投递出去的个人简历石沉大海之后,他们开始抱怨世道不公,继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结果导致紧张、情绪低落,甚至对求职渐渐失去信心。
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心理压抑感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不断强化,最终使一些大学生形成抑郁心理。(3)一些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卑感。
多数高校毕业生因求职过程中的挫折经历和目前就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能自信地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苛刻要求,而是自卑地认为己不如人,零薪酬现象即是例证。结果导致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少主动性,与许多适当的机会失之交臂。
(4)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浮躁、盲从,缺乏方向感。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生存环境下,大多数大学生不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优势进入大学所学专业的,他们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比例。
他们在大学期间忙于交友、恋爱、应付各种证件的考试,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当完成高等教育后,他们又是被动进入职场,思想和心智远没有成熟,不能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因此,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难免陷于盲从、浮躁之中,缺乏信心和方向感。2.大学生个体在需求与能力之间的差距导致其心理的不平衡状态(1)自傲、自负导致名牌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
一些名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倾向于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遇挫折很易由自信转向自卑。(2)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因缺乏社会经验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
因缺乏实践经验,短时间内又得不到适当的帮助,一些大学生不知如何将个体需求与自身能力进行良性对接,于是在求职过程中常常出现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反映在单位选择上,一些大学生不考虑专业的相关性,见聘书就签,这为以后工作与个人愿望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3)盲目攀比、恶性妒忌导致部分大学生求职时错失良机。我国高校教育注重通识、通才教育,缺乏个性优势的培养,使得部分大学生求职时陷于盲目攀比甚至恶性竞争之中。
尤其当看到自认为能力与自己相当或者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获得可观的收入时,一些大学生难以保持心理平衡。为了平衡内心,他们往往盲目。
7.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有哪些(可以从社会、心理等方面来分析)
就业问题近年来成了众多人的困扰,虽然国家在不断出台一些积极的就业政策,但只能从宏观数字上有所改善,具体到个人,还是因人而异的。不知道您是否面临就业,在这里,只能将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出来,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一直认为只要好好学习,找工作一定不发愁。但当真正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处处碰壁,当时真的感到世界一片灰暗,不仅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连家人对自己都责备不断,批评我当初选择专业时太固执,找了一个不好找工作的专业,在父母的眼中,没有找到工作的我似乎一无是处,当时连死的心都有。
在外面晃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一位亲戚的帮助下,到外地一家知名的公司参加特训,并开始工作。在培训和工作期间,才发现并非以前招聘的企业没有诚意,而是当时的我实在不具备一名合格员工的素养,半年的培训,让我脱胎换骨,大改性情。
总结经验来看:第一,如果有人可以帮助你迈出就业的第一步,自己千万别扛着。第二,如果面试后三天没有接到用人单位的电话,就不要再等了。第三,想获得一份工作,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十分优秀,事实上,即使一个人学历再高,想要胜任岗位还是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应该找一些前辈指点一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要记住:你和目标岗位的人越像,被录用的机会越大。第四,给点小建议,如果可能,先到你要面试的企业去探探路,你对要从事的工作越熟悉,越容易获得录用。
最后,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总是面对拒绝,那也许是生活在磨练你,这时候需要沉下心来积累一些东西,当时候来到,你会得到比你期待的更好的东西。从大学到社会,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历史跨越,在我看来,它的重要性可以和结婚生子相提并论,所以,加油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大学毕业生论文压力新闻评论(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写一论文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