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太极拳的论文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也一·浅谈学太极心得中文摘要:从开学到现在,学习太极的过程一直都很有体会。
从对太极这两个字的认识,上升到了对太极意义的了解。在这个学习太极的过程中,我不仅深入到太极的分类,对社会身心的意义,还有太极拳。
从了解太极到学习太极。这篇文章主要讲关于我学习太极过程的一些列心得。
关于练习太极拳的心得和体会,在联系太极拳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影响和意义。还有太极养生的意义和它的影响。
还有太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的作用。以及作为对外汉语的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意义和用处。
关键词:太极拳中华传统文化太极养生心得体会太极拳是一门悠久的体育运动,从中华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下来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太极拳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份绚丽的瑰宝,小时候,我对太极的认识来源于公园里老人们每天练习的太极拳,小时候的自己还会去跟着学习,从那个时候开始,便开始初步地接触太极拳,然后对太极拳的正式认识,还是现在正式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知道太极拳的意义在于柔,在于慢,在于对气息的调整。太极动作看似简单缓慢,可是每一个动作都用着力度,每一个动作都要严格的要求,一个简单的动作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太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对我国人们起着极大地作用,也一直在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太极一直是我们中华文化魅力的篇章,是一朵奇葩。
太极的传承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
2.一篇关于太极的论文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太极拳讲究意念导引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太极拳要求“ 以意引气”,“以气运身”,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学说和道家养生学及中国传统中医经络学的丰富内涵,是东方文明与人体运动的完美结合。
太极拳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运动之一。太极拳的开展与普及,不仅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医学、军事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各种文化的深刻内涵,丰富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广受到大众的喜爱,在全民健身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太极拳课的目的,也是想教给学生一种健身的方法和技能,与终身体育接轨,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
3.有关太极拳的论文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流传,许多轶闻史事仅见于拳术家的言传身教。
1929年扬州金一明的《三十二势长拳》中说:“武当脱胎于少林,少林得法于禽经。”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结合民间流传的保健运动,创编出了《五禽戏》,华佗因此被尊称为拳术开山始祖。
此后,拳术发展为外内两家:外家是以达摩禅师为祖的少林派,内家是以张三丰为祖的武当派。
南岳国师文进之编著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一书,在谈到太极拳的起源时有记:“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雀,其目下视,地下幡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
太极拳最初是叫长拳、十三势,后来王宗岳根据《周易》阴阳动静的道理名其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运动作势,任其自然,无中生有,所谓无极而太极也。
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气动功力等方面各派有异,但都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 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4.大学体育(太极拳)的感受论文2000左右
浅析 一 简式立干四式一太极拳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李成全李犁难 摘耍太极拳在全民健旁计划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黑龙江省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如何引导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劝感兴趁, 到逐少了解和掌握太极拳运动深邃的内汤及方法, 以 及终奇从事饭炼, 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学中巫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关询学校体育引手太极拳全民健奔校园文化 结合简式太极拳和大学生的特点, 本文论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触合与引用。 随粉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新科技成果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人的寿命越来一 越长我国已宜布进人世界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中国古老的民族瑰宝“ 太极拳” 在全民健身计划 中老年中显现了突出地位和作用太极拳是 一项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健身运动, 它汇集了一 我国古代保健体操之精华, 由于其内涵博大精 「 深, 健身作用独特尤其在现代紧张、快节奏的, 生活情况下更能表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 生尤其是高年级面临毕业走入社会的学生, 如 何引导其从对太极拳运动感兴趣, 到逐步了解 和掌握太极拳运动深邃的内涵及方法, 以及终 身从事锻炼, 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学中巫待解决 的一个课翅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循环 过程的探索, 简式太极拳能够以其独特的运动 的方式, 胜任这个承上启下的引导作用。 ', 简兮黯黯大学生 简式太极拳套路是在传统太极奉套路的基一 础上吸收其技术精华而形成的。
其内容充实、风' 格突出、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且具一 一定难度也具有竟技性· 整个套路的编排符合 人体生理特点, 有利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符合‘ 于现代体育科学的要求。 太极拳具有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 然、协调完盆的特点, 整套练习起来好象行云流‘ 水, 连绵不断, 四肢关节随着艇干运动而均匀柔。
和地上下左右内收外展划弧转圈。经常练习太 极拳可以增大肌肉收缩伸展和关节的运动幅度, 防止或延缓关节骨质增生和韧带肌肉的退行性一 变化, 使关节疼痛症状减轻太极拳动作缓慢, 一 呼吸深长, 可使呼吸肌得到锻炼, 增大胸廓活动一 度和肺活可使肠胃峨动和消化液分泌, 从而‘ 增进食欲还可使心脏收缩有力, 血管弹性增 强, 促进血液循环, 使动脉供血充足, 加强心肌 ‘ 营养, 有防治心血管疾病之效。
结合目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大学生正处 在由未成年向成年的过度阶段从生理上讲, 大一 学生的身高、体、内脏器官趋干成熟, 精力旺 盛, 情感日益丰富。心理上辨证思维能力和创造一 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独立性显著增强。
我 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一岁这一年龄 阶段。在这个阶段, 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一 成, 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 但 其心理尚未成熟。
对大学生而言, 所面临的一个 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 以便成为 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5.急求有关太极拳论文的参考文献
[1] 王建. 太极拳的吐纳功法入门[J]. 武当, 2005,(12)
[2] 尤志心. 我学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J]. 精武, 2006,(02)
[3] 张迎忠.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J]. 武当, 2006,(07)
[4] 吴仁逵. 精英管理中的太极五式[J]. 教育, 2008,(27)
[5] 李亭全. 技击是太极拳发展之动力[J]. 武当, 2008,(02)
[6] 太极好风光[J]. 健身科学, 2010,(06)
[7] 山人. 温县国际太极拳活动降下帷幕[J]. 中华武术, 1994,(11)
[8] 王力泉. 太极拳桩步健身[J]. 健身科学, 2001,(03)
[9] 李承祥. 太极拳习练精要[J]. 健身科学, 2003,(11)
[10] 张欣基. 太极拳使我健康[J]. 中华武术, 2004,(06)
6.有关太极拳的论文 要有起源 发展 等等
太极拳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几种说法 关于太极拳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唐代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李白东游,见许宣平题诗传舍,以为是“仙诗”,至歙县屡访之,不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本末》说许“辟谷不食,行如奔马。
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
说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则无他证。 宋张三峰为武当丹士之说,宋、元、明三代并无史料可据。
黄黎洲于清初为明遗民内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志铭》,系据高辰四所写王征南言行而成,以为内家拳“盖起于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阙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其言荒诞不足信。
明代内家拉扯宋徽宗时代有所谓武当丹士张三峰为祖师爷,原与清初创造的太极拳无关。 张三丰,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
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
但《明史》又说:“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后的一种附会而已。
王宗与王宗岳是两个时代的人。据现有资料,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人,著有《太极拳论》。
关于王宗岳的生平待后详述。 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
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如《遗词》上半首说:“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
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陈王廷于明亡时正当壮年,到“年老残喘”,尚能“耕田”、“造拳”,可推定其创造太极拳,应在十七世纪的七十年代,即1644年明亡后的三十年光景。《黄庭经》,是道家“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从《陈氏拳械谱》可知,太极拳套路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式)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式一路,炮捶一路。
结合导引、吐纳,成为内功拳一种流派。他的《拳经总歌》却总括了其所创拳套的理法,录于后: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此歌诀见于陈氏两仪堂《拳谱》,歌词深受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影响.戚继光是明代整理民间拳术的杰出人物,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收了其中三十二式编成拳套,收入《纪效新书》中,被称作士练武之源。
戚氏的《拳经》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远及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三十二式,长拳短打,去芜存精,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它的拳法“式式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大大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华而不实的花拳之弊害,成为新的拳派。
戚继光与陈王廷相隔约半个多世纪,对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三十二式》被陈王廷吸收了二十九式编入太极拳套路,如《拳经》以“懒扎衣”为起式,陈王廷所造拳套七路都以此为起式。甚至陈式《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造戚氏的《拳经》,可见影响之深了。
然而,这仅仅是说继承和影响,并不是说陈王廷的太极拳抄自戚继光,更不能说戚继光创造了太极拳。陈王廷的功绩在于继承了戚继光的拳术遗产,并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新的拳派,这就是太极拳。
举个例子来说,如陈式太极拳中专门练习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性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方法,在戚继光、俞大猷、唐顺之、陈冲斗等拳术著作中均无记载,其他各派拳术中也无此训练方法,而是陈式太极拳所独有的竞技方法。 陈氏太极拳的五大特点 纵观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有以下五个特点: 1.把拳术和导引、吐纳相结合。
我国古代的导引和吐纳,源远流长,在公元前几百年前的《老子》《孟子》《庄子》等著作中已出现,汉初淮南子刘安又编成“六禽戏”,后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则改为“五禽戏”,是后世气功、内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陈王廷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协调动作,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
这对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拳术技巧,的确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2.螺旋缠丝式的缠绕运动,动作呈弧形,连贯而圆活,极符合经络学说的原则。
经络是指布满人体内的气血通路。经络发源于脏腑,布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疾病作,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微微旋转使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周身,通任、督。
7.求一篇关于学习太极拳感受的论文
陈氏太极拳基本步法转换原理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11-18 查看次数:102 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陈家沟太极拳功夫,练它对人的身体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这是练习太极拳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全民推广太极拳健身运动,时间已经过去了50多年,为什么有不少人还在为“操与拳”之间的区别而发生争执呢?那些以口舌之争的人,肯定不是用身体结构的变化来求证太极拳所能练到的境界,他们只是用头脑的想象力来推理太极拳如何地好,而不是真正的舍出身体来探索太极拳境界。也就是说,学太极拳练法之人,没有一个正确目标,而导致练拳方法不正确,从而留下了练习太极拳“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的病根。
要想彻底解决“双重之病”,首先要明太极拳运动原理,而后是体会师父所传方法在身体中的作用。拳理至简至深,只是无法言传,它就在身体运动的毫厘之间。
如今对太极拳的传播有这样一种说法:过去人文化水平低,功夫高,而理论少。现在人文化水平提高了,却出现了理论多,而功夫低的落差。
其实对于太极拳的初学者而言,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练出高功夫,而是如何掌握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领。无论初学者的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治病、健身、养生、长寿等),还是想练成天下第一的功夫。
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练太极拳之人根基要稳。这个根基稳,主要根源是在步法转换上,身体只有在步法稳定时,才能出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上虚、下实的静如山岳功夫境界。
有人会问,能在太极拳运动的招式中,体会到静如山岳的功夫吗?能,如果体会不到就不是太极拳。 学好太极拳,可使人们从健身层次,提高到认识身体结构的层次,最终转变到开发身体能量的层次。
身体上的这个转变过程是一次次质的飞跃,它即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初学太极拳的人,可以在明理老师指导中,马上就能在身体松弛之中,体会到自己身体中存在静如山岳的功夫。
复杂的是;这种体会离开老师的指导,自己在身体上就体会不到了。悟性差的学员认为是老师骗人,悟性一般的学员半信半疑,悟性好的学员勤练之。
不是老师骗人,老师让学员体会时,是将学员身体的骨骼拆开了,而后按照结构力学原理,从新调整骨骼之间的间架结构,使身体之中即刻就能出现一种膨胀的支撑力。对身体上的这种潜能开发,如同现实生活中盖的高楼大厦,修建的桥梁、隧道等等实物。
身体也是如此,只要是间架结构搭配的合理,就能出现一种超出寻常的承重能力。而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不知道自己身体结构之中有这种潜能,更不知道能量的变换是在毫厘之间。
其实稳定的步法,就是腰部往下的各个关节的合理搭配。 身体上的这个技巧,对明理的老师而言,一般在教学时都会根据桩功的方法让学员体会。
绝大多数学员在体会时,是在寻找运动方法的对错,而不是体会身体结构的变化关系。听我讲之后,有的学员会埋怨老师不把道理讲情楚。
根据我的太极拳学、练、研、传过程判断;不明理,责任不在老师。是自己身体基础达不到太极拳的要求,而急于求成,导致身体固定不住协调运转规律。
即使是老师把运动原理讲的特别透彻,身体上也是无法掌握到这个层次的。 我以师父拳谱中的基本步法为例,讲步法转换体会;从陈氏太极拳外形看,大多是以三七步为主。
三七步在有些武术拳种中叫做“牮桩步”,“牮”字典上解释为;房屋倾斜,用长木头支起弄正。我们练太极拳要想立身中正,只有这种步法是最合理的。
可以说步法转换的好与不好,决定了太极拳的功夫境界。而步法转换的对错,完全在于膝关节的运转,它决定身体的承重能力,如果保护的不好,就会一事无成。
当太极拳练到“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层次,你就能体会到太极拳运动如同桩功的境界。身体上骨肉运动是被动的,身体的协调运动完全是被气息的收方所牵引,身体只有练到此时,“松”才到了一个层次。
膝关节的运转,只是身体之中九转中的一转,但是这一转可以决定你练太极拳最终的境界。怎样练习才能成功呢?我在以前的体会中写的很清楚。
细节是这样的,首先一定要按照拳谱的姿势,摆正自己的拳架,调整好三七步,拳架姿势不要过低,身体有下蹲意识就可以拉,是意识和气息有下沉之意,而后全身不要动,上身保持中正,头上顶,全脚掌着地,在身体松静中体会静如山岳的境界。 膝关节怎样的运转是关键的问题,如果都会练就不能出现“操、拳”之争了。
初始是用三七步分开身体重心,通过两腿之间的重心作用,使脚底与地面产生摩擦后出现拧力,促进踝关节转动,催动小腿转动,带动膝关节划圈运转,将支持身体重心的三七弓步旋转到另一侧。在这种运动中保持三七弓步的步形不变,上身不要偏,身体如立轴随之转动大约45°,到位之后在反方向转动运行。
就这样来回地转换身体重心,如此反复练习,举一反三,熟能生巧。随着功夫的增长,慢慢就会体会到,身体的重心不是指身体自重,而是指意识与气息下沉,这种劲与地面之间有一种支撑力,当体会到二力济压作用平衡时,膝关节出现揉搓的自转现象,身体之中的每个关节都跟随脚底运转而运转。
8.求一篇关于学习太极拳感受的论文
陈氏太极拳基本步法转换原理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11-18 查看次数:102 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陈家沟太极拳功夫,练它对人的身体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这是练习太极拳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全民推广太极拳健身运动,时间已经过去了50多年,为什么有不少人还在为“操与拳”之间的区别而发生争执呢?那些以口舌之争的人,肯定不是用身体结构的变化来求证太极拳所能练到的境界,他们只是用头脑的想象力来推理太极拳如何地好,而不是真正的舍出身体来探索太极拳境界。也就是说,学太极拳练法之人,没有一个正确目标,而导致练拳方法不正确,从而留下了练习太极拳“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的病根。
要想彻底解决“双重之病”,首先要明太极拳运动原理,而后是体会师父所传方法在身体中的作用。拳理至简至深,只是无法言传,它就在身体运动的毫厘之间。
如今对太极拳的传播有这样一种说法:过去人文化水平低,功夫高,而理论少。现在人文化水平提高了,却出现了理论多,而功夫低的落差。
其实对于太极拳的初学者而言,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练出高功夫,而是如何掌握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领。无论初学者的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治病、健身、养生、长寿等),还是想练成天下第一的功夫。
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练太极拳之人根基要稳。这个根基稳,主要根源是在步法转换上,身体只有在步法稳定时,才能出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上虚、下实的静如山岳功夫境界。
有人会问,能在太极拳运动的招式中,体会到静如山岳的功夫吗?能,如果体会不到就不是太极拳。 学好太极拳,可使人们从健身层次,提高到认识身体结构的层次,最终转变到开发身体能量的层次。
身体上的这个转变过程是一次次质的飞跃,它即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初学太极拳的人,可以在明理老师指导中,马上就能在身体松弛之中,体会到自己身体中存在静如山岳的功夫。
复杂的是;这种体会离开老师的指导,自己在身体上就体会不到了。悟性差的学员认为是老师骗人,悟性一般的学员半信半疑,悟性好的学员勤练之。
不是老师骗人,老师让学员体会时,是将学员身体的骨骼拆开了,而后按照结构力学原理,从新调整骨骼之间的间架结构,使身体之中即刻就能出现一种膨胀的支撑力。对身体上的这种潜能开发,如同现实生活中盖的高楼大厦,修建的桥梁、隧道等等实物。
身体也是如此,只要是间架结构搭配的合理,就能出现一种超出寻常的承重能力。而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不知道自己身体结构之中有这种潜能,更不知道能量的变换是在毫厘之间。
其实稳定的步法,就是腰部往下的各个关节的合理搭配。 身体上的这个技巧,对明理的老师而言,一般在教学时都会根据桩功的方法让学员体会。
绝大多数学员在体会时,是在寻找运动方法的对错,而不是体会身体结构的变化关系。听我讲之后,有的学员会埋怨老师不把道理讲情楚。
根据我的太极拳学、练、研、传过程判断;不明理,责任不在老师。是自己身体基础达不到太极拳的要求,而急于求成,导致身体固定不住协调运转规律。
即使是老师把运动原理讲的特别透彻,身体上也是无法掌握到这个层次的。 我以师父拳谱中的基本步法为例,讲步法转换体会;从陈氏太极拳外形看,大多是以三七步为主。
三七步在有些武术拳种中叫做“牮桩步”,“牮”字典上解释为;房屋倾斜,用长木头支起弄正。我们练太极拳要想立身中正,只有这种步法是最合理的。
可以说步法转换的好与不好,决定了太极拳的功夫境界。而步法转换的对错,完全在于膝关节的运转,它决定身体的承重能力,如果保护的不好,就会一事无成。
当太极拳练到“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层次,你就能体会到太极拳运动如同桩功的境界。身体上骨肉运动是被动的,身体的协调运动完全是被气息的收方所牵引,身体只有练到此时,“松”才到了一个层次。
膝关节的运转,只是身体之中九转中的一转,但是这一转可以决定你练太极拳最终的境界。怎样练习才能成功呢?我在以前的体会中写的很清楚。
细节是这样的,首先一定要按照拳谱的姿势,摆正自己的拳架,调整好三七步,拳架姿势不要过低,身体有下蹲意识就可以拉,是意识和气息有下沉之意,而后全身不要动,上身保持中正,头上顶,全脚掌着地,在身体松静中体会静如山岳的境界。 膝关节怎样的运转是关键的问题,如果都会练就不能出现“操、拳”之争了。
初始是用三七步分开身体重心,通过两腿之间的重心作用,使脚底与地面产生摩擦后出现拧力,促进踝关节转动,催动小腿转动,带动膝关节划圈运转,将支持身体重心的三七弓步旋转到另一侧。在这种运动中保持三七弓步的步形不变,上身不要偏,身体如立轴随之转动大约45°,到位之后在反方向转动运行。
就这样来回地转换身体重心,如此反复练习,举一反三,熟能生巧。随着功夫的增长,慢慢就会体会到,身体的重心不是指身体自重,而是指意识与气息下沉,这种劲与地面之间有一种支撑力,当体会到二力济压作用平衡时,膝关节出现揉搓的自转现象,身体之中的每个关节都跟随脚底运转而运转,使身体。
9.太极拳国内外研究现状.(写论文)详细点
太极拳研究的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武魂》、《武当》等武术专业期刊03-07年以来刊登的关于太极拳方向的共885篇文章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各分类数量比例,分析研究相关内容,探讨太极拳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太极拳分类分析研究 太极拳创立于明末清初,创始人综合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武术中的各种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太极拳发展至今,已涵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其拳理映射着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
如今太极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深受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被誉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和推广太极拳,并成立了很多相应的组织机构,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
作为国内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武魂》《武当》等武术专业杂志多年来为宣传、普及、发展太极拳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太极拳研究的现状,笔者统计了2003-2007年《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等五家杂志刊登的太极拳类文章,将文章进行了归类分析及数理统计。
经过分析研究,把太极拳类文章划分为:太极文化类;太极拳综合技术类;太极拳理论研究;太极拳教学与训练;太极人物及报道等类别。统计各分类数量比例,研究各分类内容,探讨太极拳研究的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2007年《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等五家最具代表性及权威性杂志刊登的全部太极拳类文章(论文)共885篇(因武林杂志停刊,故对其只统计至2006年9月)。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2003年-2007年五家武术专业期刊刊登的全部太极拳类文章(论文)共885篇,研究其内容并进行合理分类。
1.2.2数理统计法把885篇论文就太极文化类、太极拳综合技术类、太极拳理论研究、太极拳教学与训练、太极人物及报道等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结果统计结果表明,885篇太极拳类文章中关于太极拳综合技术类(太极杂谈)、太极拳理论研究类、太极人物类研究类等文章数量较多。
其中太极拳综合技术类最多,共122篇,占总数的13.78%;太极拳理论研究类文章次之,共84篇,占总数的9.49%;太极人物类文章81篇,占总数的9.15%;太极拳文化类文章80篇,占总数的9.04%;陈式太极类62篇,占总数的7.01%;太极拳教学与训练类文章54篇,占总数的6.10%。以上分类及数量共占据了文章总量的54.57%。
其余类别如练拳感受、太极拳歌谱要诀、太极健身类等文章为补充,分别为48篇,占总数的5.42%;44篇,占总数的4.97%;43篇,占总数的4.85%。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太极拳器械、太极拳规则等方面研究文章分别为11篇、15篇,只占文章总数的1.24%和1.69%,点缀于太极拳类文章中。
2.2分析2.2.1关于太极拳综合技术和太极理论研究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太极拳综合技术和太极理论研究两个方面的论文最多,其中综合技术类122篇,占总数的13.78%,太极拳理论研究类84篇,占总数的9.49%。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与太极拳运动深受人民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并且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和推广太极拳,成立很多相应的组织研究机构有直接的关系。
说明人们不但习练太极拳而且研究太极拳,发展太极拳运动。太极拳综合技术也可以说是太极杂谈类,属于研究太极拳共性方面的东西,如:太极拳的方法、作用、地位等,研究范围较广,适合于各类的太极拳。
因此文章数量居多在情理之中。太极理论类属于深层次的对太极拳进行研究总结,包括太极拳历史、太极拳拳理、太极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可喜的是近年来关于太极拳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越来越多,与太极拳运动越来越被国家重视、被人民喜爱有关。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每年都举办各种太极拳类活动,包括太极拳培训班、太极拳比赛、太极拳论文报告会等活动。
武术申奥,太极拳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所有这些,极大地鼓舞了太极拳工作者和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运动的研究和追求。
太极拳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2.2.2关于太极人物、太极拳文化、太极拳歌谱要诀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关于太极拳人物方面文章81篇,占文章总数量的9.15%。
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与太极拳名人效应密切相关。多年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太极拳名人倍出。
无论是太极拳历史传奇人物陈王廷、陈鑫、杨露婵,还是现代太极拳传人陈小旺、陈正雷等大师都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普及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和贡献。也正是由于这些名人大师们的明星效应,使越来越多的追星族投入到太极拳运动中来。
调查结果表明,关于太极文化、太极拳歌谱要诀方面的文章分别为80篇占9.04%和44篇占4.97%,与下面要论述的太极健身、太极教学与训练类均属于主体论文类。太极拳受中国古典哲学影响,在形成及发展中始终与古代“阴阳”“、五行”“、太极”理论密切相关。
10.求“太极拳与养生”论文
国内研究可在搜寻网(百度, 谷歌) 打入 “太极拳与养生”便有多篇供参考.例如 :
浅析太极拳与养生保健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於脏腑,外络於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於通经活络。首先,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於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於脉气在全身上下、内外回圈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 有助於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 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於协调有序状态。
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 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的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太极拳是一门源远流长、内容深邃的科学,包含著丰富而独特的习练方法。太极拳不仅继承了中国古老的传统养生之道,而又以现代科学为依据,得到了 发展,从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获得了更大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这种特殊功效并非伸手可取,必须要在习练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动作规范,即指身体姿势要符合一定的运动标准,这也是各个招式,不管动作怎样千变万化,所共同遵循的动作要求。只有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才有利於“意动身随”;有利於肢体放长,更灵活地表现出端正、疏松、圆润和轻灵等特点,有利於“以静御动”、“动中求静”和“精神内守”,从而使练 拳出现只有意动而不觉形动的虚灵境界,使锻炼进入更高层次,做到由内发於外,且能由外敛於内,巧妙地进行内外交修,达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动作规范,首先要 做到身体的自然与放松,同时精神也应放松,“神疏”方能“体静”。
太极拳运动采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匀、细、缓、长,但初练者不要刻意追求这些,只要采用通顺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顺呼吸也是达到腹式逆 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会加大躯体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控,从而对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机能产生更加良好的影响。但初练者不能因此而盲目采用这种呼吸方法,否则不仅会顾此失彼,影响运动习练,甚至出现憋气等现象。实际上,只要随著动作的熟练,腹式顺呼吸的越发协调,达到腹式逆呼吸只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太 极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违背。所以初练者务必遵循呼吸要畅利的原则,切忌急於求成。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但不具“立 竿见影”之效。
第二,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是“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能掌握太极拳真谛,本身就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体现了练拳的不可间断性。
第三,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习练。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所谓“功到必成”,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打太极拳养成习惯、产生兴趣的过程。随著这种转变,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会不期而至,人生乐趣会得到更大的享受,对太极拳健身、疗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反过来,又会强化 练拳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会使太极拳成为习练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师益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太极拳专业毕业论文(有关太极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