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跪求路由器交换机的论文
1. 第二层交换(L2交换):如网桥(Bridge)、交换机和传统交换机(Switch)工作是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属于第二层交换设备。
它们的功能受到层次的限制,如它们没有网络控制功能和路由功能,但它们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数据传输快(依赖硬件),价格便宜。 2. 第三层(L3):它的主要设备有路由器(Router),由于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路由器在网络连接能力、路径选择,网络管理和控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IP网络的发展,路由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路由器的数据转发能力差(拆/打包,软件工作方式)和复杂性始终是网络发展的瓶颈。 这就造成了必须使用路由器但网络传输带宽无法提高的问题。
解决方案:网络路由器--------ATM网络上路由器-------L3/L4交换技术(交换路由器)。尽可能交换,必要时路由。
3. 第三层交换(L3交换):在L2基础上发展起来了L3交换技术,即在低端的L2交换机上增加网络层的路由功能实现(既可提高带宽又有路由技术);或在原路由器结构上通过增加交换功能来实现。L3交换机又叫交换路由器,具有一定的网络控制和路由功能。
4. 问题:L3交换机是不是路由器? 二.L3交换技术解决方案的分类 1. 基于核心模型:Netflow,(网络数据流) 2. 基于边缘多层混合交换模型: 3Com FastIP. 3. 两种L3交换策略:对所有设备和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设计全新的L3交换设备替代传 统路由器。 三.LAN中使用的典型L3交换技术 1. LAN系统中典型的L3交换技术有3Com的FastIP和Cisco的NetFlow。
它们分别是基于边缘多层混合模型和核心模型。 2. 3Com的FastIP技术:一种典型的基于边缘多层混合模型方案,采用了”路由一次,随后交换”的交换技术。
主要技术基础是NHRP。是一种软件解决方案,由网络接口卡驱动软件提供。
不代替路由器。 3. NHRP协议:NHRP协议是一个用于非广播多路访问(NBMA)网的一个IP逻辑子网的地址解析协议。
可以在多个逻辑子网之间进行IP地址的解析翻译。如工作在ATM网络上。
工作过程:NHRP首先将一个NHRP请求(IP数据包)从源端系统通过路由发往目的端系统,目的端系统根据该数据包的源地址,返回一个响应数据包,如果目的端和源端在同一个网络中,使用NHRP协议进行地址解析,建立由源端到目的端的数据交换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如果目的端和源端不在同一个网络中,则建立由源端到边界路由器再到目的端的数据交换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一次路由,随后交换)。 FastIP实现了主机到主机模式的NHRP协议,减少了中间的路由环节,从而提高网络性能,是一种效率很高的L3技术。
(一次三层,随后二层)。 应用见书 P103. FastIP的特点:尽量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避开第三层路由器,即把基于IP地址路由表的路由功能转换成基于端口-------MAC地址表的转发功能。
从而实现完全的端到端高速交换通信,使网络的性能获得提高。 4. FastIP技术特点:FastIP技术是设法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避开第三层路由器,把基于IP地址路由表的路由功能转换成基于端口-----MAC地址表的转发功能,从而实现完全的端到端的高速交换通信。
不替代路由器,是对路由的补充。支持:ATM 622Mbps和千兆位以太网。
四.Cisco 的NetFlow交换。 1. Netflow技术是原来路由器的基础上软件升级(路由器必须支持升级),使路由器的转发数据的性能有所提高的一种技术。
2. 工作原理:第一个数据分组经过路由器后其地址和路由信息被保存在NetFlow高速缓存(Cache)中,后继的数据分组到达路由器后,首先在Cache中进行地址匹配查找,如果找到,就使用Cache中缓存的路由信息直接进行交换转发,否则按通常的路由转发。这样后继数据就可省去重新查找路由等任务。
3. NetFlow”交换”的意义:并非每二层直通的交换方式,它只是一种用Cache对传统路由和转发的改进的相技术。另外Netflow并没有建立源和目的端系统的第二层交换路径,而是在路由器上完成的,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交换”。
四.广域网中的L3交换技术 广域网中的L3交换技术主要有:Cascade 的IP Navigator,CISCO 的Tag Switching(标记交换)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 五.新型结构高性能L3交换技术 1. 结构上面向第三层交换的设备:交换路由器或路由交换机。
2. 3Com的基于FIRE(灵活智能路由引擎)的高性能交换。使用ASIC芯片提供基于硬件的高性能交换速度。
以FIRE ASIC 不仅仅提高了第二层的性能,更提供 了第三层路由、流量的优化处理、带宽保留和服务质量QoS的保证等更多的能力和线速转发的性能。 3. 它构成了真正的第三层交换式的网络结构,以第二层效率实现第三层的性能,又保证第三层对网络的控制能力。
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协议(IP,IPX,Appletalk)和接口 类型(FDDI,Ethernet,ATM)。实现了数据流线速交换的性能。
4. 主要结构是FIRE ASIC ,RISC帧处理机,RISC应用处理机。(RISC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Bay的IP路由交换机 1. 使用ASIC实现最影响路由器性能的IP报文转发功能,提高了路由器的性能。
2. 结构由两个硬件模块组成:核心模块和I/O模块。核心模块进行。
2.求交换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的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自:路尚论文网 因涉及到版权问题,所以呢,请勿做他用喔,希望可以帮到你! 摘要:对电信行业而言,交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从传统的步进制交换机,到纵横制交换机,直至程控数字交换机和ATM交换机都离不开交换的概念。所以对传统的电信行业,20世纪实际上是一个以交换为核心的世纪。
然而在数据技术领域引入交换这个名词则实为一种时髦。因为交换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很“COOL”的概念,以至于不采用交换一词就无法显示数据节点机的时代价值。
其实,数据交换的本质是“存储转发”,当存储转发的过程快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习惯地将其称之为交换。也就是说,交换在数据领域是一个相对概念。
关键词:电信行业 交换 数据领域 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其实人们早已将交换概念的内涵扩展了,其外延一直延伸至广义的信息交换。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丰富了交换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困惑。
所以我们说人类技术的进步已经进入了一个交换新世纪。这里交换的概念不仅涉及对延时敏感的话音,而且包含数据交换和视频交换。
也就是说现在的交换概念不再是电路交换,也不完全是分组交换,而是信息交换。 由于分层概念是新通信基础设施的关键之一,所以信息传递也是分层的,这才有了分层交换的概念,才有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各种交换的新名词,如第二层(L2)交换、第三层(L3)交换、第四层(L4)交换。
其实最基本的交换还是第一层,即物理层的交换,传统电话交换系统就是采用的这种交换。在其它层的交换实际上是一种软交换(Soft Switching)或虚拟交换(Virtual Switching)。
最初交换的概念是由硬件派生出来的,但是现在已经可以由软件和固件实现,如采用ASIC实现的第二层(L2)、第三层交换(L3),甚至是第四层交换(L4)。正是这种概念的革新,才常使一些墨守经典交换概念的人感到费解和困惑。
过去,交换的概念几乎是面向连接的服务的专利,但是现在交换的概念已将会晤(Session)过程分解为更多的子过程,只要其中一部分采用了交换,就对此技术冠以时髦的交换概念/名称。过去的交换概念主要在物理层,所以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譬如PSTN交换机、DDN和交叉连接设备,但是现在交换的概念已经扩展至协议推的各层,而且是从统计的角度来定义的。
这里连接的概念已经让位给流(Flow/Stream)的概念,当然流是需要识别的,因此才有了标签(Tag/Label)技术。当然,不同的应用协议会带来不同的流特征和标签体系。
具体而言,新交换的概念可以应用在局域网和/或广域网。最早在局域网中的交换概念是第二层交换,它是为了解决以太网共享带宽瓶颈问题而提出的,采用了MAC地址作为识别交换端口的标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域网中早就采用了第二层交换,如帧中继和ATM交换。 在现代数据网中,路由器是网络的核心构件。
但是由于它对每个分组都要进行第三层处理,所以速度受到限制。因此,路由器设备厂商便千方百计提高节点机的速率,当然采用硬件实现原来由软件实现的第二层,甚至第三层功能是一种方案,再者简化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处理功能也是一种方案。
显然,将两者同时实现更是一种理想。交换技术相对于路由技术的好处就是快,当网络规模很大时,高速,大容量路由器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通信网络大都采用光纤技术,所以现在数据网络的主要瓶颈是节点/路由器。现在的L3交换、路由交换或其它名词都是这种思路的结果。
虽然L3交换最初也是为LAN设计的,它采用目的IP地址进行交换,但是现在这种技术也已经开始在WAN中使用。在网络边缘,由于服务器应用越来越多,出现了新的网络边缘瓶颈,因此第四层交换的概念开始在用户侧或局域网测产生。
L4层能够基于端口地址实现交换,通常听到的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就是在L4层完成的、L4交换多用于分布式系统,以提高访问速度。显然,目前在广域网中还无法应用L4交换,但是未来的网络智能节点有可能在第四层实现某种形式的交换。
交换的概念固然很好,但是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硬件实现路由器的各层功能,就可以实现端口线速处理能力,消除路由器的处理瓶颈。
挑战10Gb/S、100Gb/S、甚至1000Gb/S的交换式路由器将是新世纪初的艰卜仟务。但是这里的挑战实往太多,怎样才能在既提高速度,又不失灵活性的条件下实现高速路由器呢?未来的趋势将是软件硬件化(Hard Software),即用智能硬件实现传统的软件功能,以及硬件软件化(Soft Hardware),即可编程硬件。
人们希望演过电路(Evolutionary Circuit)将在下一世纪为高速信息交换敞开大门。另外,协议的并行处理技术也将个新世纪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信息应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确知规律到统计规律。信息交换技术发展的规律也不例外,在下一世纪,这种潮流将逐渐形成主流。
更多的统计和智能控制技术将应用于交换系统,产生诸如Active Flow,Smart Stream等新的交换模型。其实,信息交换技术一直在不停地发展,各层独立发展的道路似乎已经走到了。
3.跪求路由器交换机的论文
[通信工程]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设计应用 摘 要 程控数字交换机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有机结合的产物,程控数字交换机本身也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话交换技术的集合体。
程控电话交换机是当今世界上电话交换机的主要方向,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数字交换、数字传输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通信技术方面,比较先进的国家竞相研制程控电话交换机,同时对交换技术作了根本上的革新,我国也在大力发展这门新技术,特别是在90年代以后,我国的程控交换机发展速度相当快。 本文主要介绍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设计应用。
其中第一章是对程控交换机的概述;第二章则是程控交换机的组成及基本功能,重点介绍了它的总体结构和配置方式;第三章详尽地说明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也是本文的重点;第四章是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终端和接口;第五章接着介绍了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组成;第六章以ZXJ10为例,具体说明了程控交换机的安装、调试、验收和开通,从而完整详细的阐述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安装设计及应用;第七章对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发展前景作了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程控电话交换机;数字交换网络;用户级;用户电路;S接口;U接口;ZXJ10 目 录 摘 要 i 1. 程控交换机的概述 1 1.1 电话通信的起源 1 1.1.1电话的问世 1 1.1.2 交换设备的诞生 1 1.2 交换与通信网 1 1.2.1电信网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 1 1.2.2电话网的特点 2 1.3 电话交换机的发展 2 1.4 程控数字交换机简介 3 1.4.1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组成 3 1.4.2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任务 4 1.4.3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原理 4 1.5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优越性和技术发展 5 1.5.1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优越性 5 1.5.2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发展趋势 5 2.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组成 7 2.1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7 2.2 数字交换机的总体结构 7 2.2.1 硬件系统 7 2.2.2 软件系统 8 2.3 处理机配置方式 10 2.3.1控制方式 10 2.3.2配置方式 12 2.4 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性能和指标 14 2.4.1 用途 14 2.4.2 容量 14 2.4.3 话务负荷能力 14 2.4.4 呼叫处理能力 14 2.4.5计费方式 15 2.4.6 新服务性能 15 2.4.7 交换系统的可靠性 15 2.4.8 交换系统的可维护性 16 3. 数字交换网络 17 3.1 数字交换原理 17 3.2 T型时分接线器 18 3.3 S型时分接线器 21 3.3.1 输出控制方式 21 3.3.2 输出控制方式 21 3.4 多级交换网络 21 4. 数字交换机的终端和接口 23 4.1 用 户 级 23 4.1.1 用户电路 23 4.1.2 用户集线器 25 4.2 全分散控制的模拟用户模块 25 4.2.1 模拟用户终端电路 25 4.2.2终端控制单元 26 4.3 数字用户电路 27 4.3.1 基本功能 27 4.3.2 s接口 27 4.3.3 U 接口 27 4.4 模拟中继器 28 4.4.1 a b 线接口 28 4.4.2 E M接口 28 4.5 数字中继器 29 4.5.1 功能 29 4.5.2 功能块的工作原理 29 4.6 信号音的产生、发送和接受 30 5. 程控交换机软件 31 5.1 程控交换机软件组成 31 5.1.1 运行软件 31 5.1.2 支援软件 32 5.2 时间表 33 5.3 队列 33 5.3.1 用队列启动基本级程序 33 5.3.2 队列的形成 34 5.4 信道信令系统 35 5.4.1 信令系统 35 5.4.2 NO.7 信令系统 36 6. 典型局用交换机介绍 39 6.1 安装工程准备 39 6.1.1工程流程 39 6.1.2 安装前检查 39 6.1.3 安装注意事项 41 6.2 程控交换机房工程设计 42 6.2.1机房环境 42 6.2.2机房平面设计 42 6.2.3电源与接地要求 43 6.3 机柜安装 43 6.3.1交换机机柜介绍 43 6.3.2机柜的摆放 43 6.3.3机柜间连接 44 6.4 系统接地及电源线安装 44 6.4.1交换机接地规范总则: 44 6.4.2机柜内部地的互联: 45 6.4.3机柜与机柜间地的互联 45 6.4.4交换机直流电源及地线连接 45 6.4.5交流配电系统接地 46 6.4.6 换机设备与其它设备的连接关系 46 6.4.7电源线、地线的安装 46 6.5 ZXJ10的调试、验收和开通 47 6.5.1安装系统的调试 48 6.5.2 验收测试 49 6.5.3开通与试运转 51 7.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应用和前景 52 结 论 54 致 谢 55 参考文献 56。
4.求一篇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
1 摘要 12 Abstract 23 目录 44 引言 64.1 如今的网络社会 64.2 本课题的目的 64.3 关于Cisco 65 用户需求分析 85.1 网络需求分析 85.2 资金预算 86 网络系统的建议方案 96.1 网络主干 96.2 教学楼的接入 116.3 图书馆的接入 116.4 办公楼的接入 116.5 学生机房的接入 116.6 学生宿舍的联网 126.7 PIX防火墙 126.8 Cisco 2610 远程访问路由器 126.9 网络管理 137 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147.1 网络拓扑 147.2 VLAN及IP地址规划 148 交换模块设计 168.1 访问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访问层交换机 168.1.1 设置交换机名称 178.1.2 设置交换机的加密使能口令 178.1.3 设置登录虚拟终端线时的口令 188.1.4 设置终端线超时时间 198.1.5 设置禁用IP地址解析特性 208.1.6 设置启用消息同步特性 218.1.7 配置访问层交换机jxl的管理IP、默认网关 228.1.8 端口双工配置 248.1.9 端口速度 248.1.10 设置快速端口 258.1.11 配置访问层交换机jxl的主干道端口 268.1.12 配置其余的访问层交换机 278.2 分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分布层交换机 288.2.1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 的基本参数 288.2.2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 的管理IP、默认网关 298.2.3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的VLAN 298.2.4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 的端口基本参数 308.2.5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 的3层交换功能 318.2.6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ssq 338.3 核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核心层交换机 348.3.1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的基本参数 348.3.2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的管理IP、默认网关 358.3.3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的端口参数 368.3.4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的路由功能 369 PIX防火墙的接入 389.1 PIX防火墙的管理访问模式 399.2 PIX防火墙的基本命令 3910 广域网接入设计 4010.1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基本参数 4010.2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各接口参数 4110.3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路由功能 4110.4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上的NAT 4210.4.1 定义NAT内部、外部接口 4210.4.2 定义允许进行NAT的工作站的内部局部IP地址范围 4310.5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上的ACL 4410.5.1 对外屏蔽简单网管协议,即SNMP 4410.5.2 对外屏蔽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4510.5.3 对外屏蔽其它不安全的协议或服务 4611 结束语 4812 致谢 4913 参考文献 50。
5.求一篇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
1 摘要 1
2 Abstract 2
3 目录 4
4 引言 6
4.1 如今的网络社会 6
4.2 本课题的目的 6
4.3 关于Cisco 6
5 用户需求分析 8
5.1 网络需求分析 8
5.2 资金预算 8
6 网络系统的建议方案 9
6.1 网络主干 9
6.2 教学楼的接入 11
6.3 图书馆的接入 11
6.4 办公楼的接入 11
6.5 学生机房的接入 11
6.6 学生宿舍的联网 12
6.7 PIX防火墙 12
6.8 Cisco 2610 远程访问路由器 12
6.9 网络管理 13
7 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14
7.1 网络拓扑 14
7.2 VLAN及IP地址规划 14
8 交换模块设计 16
8.1 访问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访问层交换机 16
8.1.1 设置交换机名称 17
8.1.2 设置交换机的加密使能口令 17
8.1.3 设置登录虚拟终端线时的口令 18
8.1.4 设置终端线超时时间 19
8.1.5 设置禁用IP地址解析特性 20
8.1.6 设置启用消息同步特性 21
8.1.7 配置访问层交换机jxl的管理IP、默认网关 22
8.1.8 端口双工配置 24
8.1.9 端口速度 24
8.1.10 设置快速端口 25
8.1.11 配置访问层交换机jxl的主干道端口 26
8.1.12 配置其余的访问层交换机 27
8.2 分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分布层交换机 28
8.2.1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 的基本参数 28
8.2.2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 的管理IP、默认网关 29
8.2.3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的VLAN 29
8.2.4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 的端口基本参数 30
8.2.5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jxq 的3层交换功能 31
8.2.6 配置分布层交换机ssq 33
8.3 核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核心层交换机 34
8.3.1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的基本参数 34
8.3.2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的管理IP、默认网关 35
8.3.3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的端口参数 36
8.3.4 配置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的路由功能 36
9 PIX防火墙的接入 38
9.1 PIX防火墙的管理访问模式 39
9.2 PIX防火墙的基本命令 39
10 广域网接入设计 40
10.1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基本参数 40
10.2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各接口参数 41
10.3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路由功能 41
10.4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上的NAT 42
10.4.1 定义NAT内部、外部接口 42
10.4.2 定义允许进行NAT的工作站的内部局部IP地址范围 43
10.5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上的ACL 44
10.5.1 对外屏蔽简单网管协议,即SNMP 44
10.5.2 对外屏蔽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45
10.5.3 对外屏蔽其它不安全的协议或服务 46
11 结束语 48
12 致谢 49
13 参考文献 50
6.求大神们帮我写一篇关于通信网络方向的毕业论文网络方向
1、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显得日益重要。
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系统的复杂性、边界不确定性以及路径不确定性等等,都导致了网络安全性问题的发生,使得网络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和破坏,同样也使得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在阐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预防和杜绝网络安全的一些措施。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按照一定的协议,最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地。也就是说,当计算机连网后,一台计算机上所具有的资源,其他计算机都可以共享,同时各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通讯和对话。
网络资源包括存储器、打印机、程序、文件、网络通道、硬件等。 网络上的所有资源都通过网络操作系统来控制、管理和分配。
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做如下定义:为保护数据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措施,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会因偶然和故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两部分组成,计算机是通信网络的终端,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资源是它向用户提供了服务及其所拥有的信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定义为:通过采取各种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措施,确保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包括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网络的信息安全。
所以,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该具有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的特点。 2、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2。
1计算机病毒泛滥与单机环境相比,网络系统通讯功能强,因而病毒传播速度更快,而且加大了检测病毒的难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危害主要有:降低计算机或网络系统正常的工作效率。
破坏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数据破坏计算机硬件系统,重要信息被窃取等。 一般而言,计算机病毒攻击网络的途径主要通过软盘拷贝、互联网上的文件传输、硬件设备中固化病毒程序等等。
网络病毒可以突破网络的安全防御,侵入到网络的主机上,导致计算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网络系统的瘫痪。2。
2物理安全问题从物理上讲,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脆弱的,就如通讯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一样,计算机网络涉及设备分布广泛,任何个人或部门都不可能时刻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监控,任何安置在不能上锁的地方的设施,包括通信光缆、电缆、电话线、局域网、远程网等都有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引起计算机网络的瘫痪,影响正常数据业务的进行。 2。
3网络系统内在的安全脆弱性目前流行的许多操作系统包括Unix服务器、NT服务器及Windows桌面PC等均存在网络安全漏洞,如NT中曾有一个严重的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以OOB方式通过TCP/IP PorN39向NT传送0Byte的数据包可导致NT瘫痪。 2。
4网络通信本身存在安全威胁互联网的物理连接方式是一大弱点,任何人只要能实际接触到电缆且拥有适当的工具,便能将他的计算机接上,并且成为上面的超级用户。然后,可以用混合模式来窃听总线上的所有数据包,从而可以窃取甚至修改信息。
2。5系统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如在网络中路由器配置错误,存在匿名FTP、Telnet的开放、口令文件缺乏安全的保护,保留了不必要的保密终端、命令的不合理使用等等,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
2。6管理上造成的安全威胁由于没有正确认识网络入侵所造成的后果,舍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因而没有采取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
3、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的技术与措施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从事计算机通讯等专业人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共系统安垒意识。
并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网络安全知识等素质教育。对于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人员和有关用户来讲,他们的安垒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好坏、安全责任心的强弱、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程度,定期/不定期地对人员进行培训。
3。2营造安全的物理环境对于传输线路及其中的设备进行必要的保护,如要远高辐射源。
以减少由于电磁干扰引起的数据错误,检查网络布线系统,以防外连的企图。并且经常用软件工具扫描机器端口的状态等。
3。3身份认证这是验证通信双方身份的有效手段,用户向其系统请求服务时,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输入用户名和用户密码,而系统应具备查验用户身份证明的能力。
目前一般采用的是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如Kerberos、PGP等。3。
4加密技术对数据加密是保证网络安全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防范措施。对数据进行加密,通常是利用密码技术实现的。
在信息传送特别是远距离传输这个环节中,密码技术是可以采取的唯一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能有效地保护信息。 传输的安全。
为网络中各系统间交换的数据加密,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加密包括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和存储数据加密,对于传输加密,一般有硬件加密和软件加密两种方法实现。
3。5访问与控制授权控制不同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访问权限,哪些用户可访问。
7.求一篇通信专业交换技术方向的论文
1 国际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状况 下一代网络(NGN)是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它将话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集于一体。
建设下一代网络是电信竞争的需要。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电信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的分离,由网络运营商提供可靠、高效的基础承载平台,由业务提供商提供各种应用,他们与设备制造商三足鼎立,共同推动了电信业的繁荣和进步。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思想吸取了IP、ATM、IN和TDM等众家之长,形成分层、全开放的体系架构,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软交换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 目前,欧洲电信运营商对于软交换(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大体上采用比较务实和谨慎的态度,运营商都是根据自身网络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的发展来采取对策。
德国电信聚焦海外市场,积极开拓国际IP网的话音业务,并在新技术投入使用之前,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试验和评估。2001年开始在国际网络进行软交换的试验,放置了一台软交换机和4个媒体网关开展IP网络提供语音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和VPN业务的试验,其软交换的标准采用SIP-T协议。
英国电信则逐步地在长途网和本地网实现分组话音,本地网有5个节点开展了软交换实验,部分已经商用,并且试验规模在逐步扩展。在提供话音质量的保证方面,英国电信已在其承载网络内全面采用ATM技术。
比利时电信认为2004年以后引入NGN比较适当,但目前需注意跟踪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比利时电信的技术部门在NGN方面重点研究未来分组话音网络的体系架构和需求、开展NGN技术培训、建立NGN实验室,为开展现场试验进行技术准备。一些北美电信运营商也正在积极开展有利于软交换提供话音业务的试验,有些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商用业务。
2002年3月,中国电信下一代网络(NGN)试验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城市启动。中国电信与北电网络、爱立信、西门子、中兴通讯、上海贝尔5厂家签订了下一代网络试验工程设备合同。
合同涉及金额近1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电信与北电网络签署的合同,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城市部署北电网络的SUCCESSIoN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
NGN网络全国试验网项目涉及的技术面、提供的业务量、网络覆盖的广度、深度均在全球首屈一指。 在设备制造商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北电网络,其NGN 产品为SUCCESSIoN(继往开来)解决方案,于1999年在BT-SPAIN首次正式商用,迄今为止,在全球超过24个国家的40多个网络中得到试验或商用。
其商用客户中包括VErIzoN 、SPrINT、中国电信、香港宽频(HKBN)、新世界电信(NEW WorLD TEL) 及铁通等。 SUCCESSIoN的应用类型包括了长途及汇接(C4)业务、本地接入(C5)及多媒体业务、无线汇接及3G核心网业务以及有线电视多网合一业务。
目前几种解决方案已经在实际网络中运用。其中,VErIzoN的软交换本地汇接网络包含2个软交换节点及70多个媒体网关,每个节点每天处理超过1 100万次呼叫。
SPrINT作为全美第一个实现TDM端局以软交换替换的运营商,其第一期工程(350万线)全部采用北电的SUCCESSIoN方案。香港宽频应用SUCCESSIoN本地IAD接入方案,在短短的17个月时间内,已拥有16万用户,是全球最大的基于以太网IAD接入的NGN网络,目前运营稳定良好。
在最近的市场调研报告中,北电网络列全球软交换市场份额第一,也是全球VoIP和VoATM媒体网关市场份额第一。 2 NGN提供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的引入除了对现有PSTN话音业务实现全面的继承以外,还在基于SIP的宽带多媒体业务、PSTN与因特网业务结合衍生的业务、用户个性化业务以及业务创新方面有着PSTN和因特网等单一网络无法比拟的优势。
传统PSTN由于终端智能和带宽的限制,无法实现多种灵活的业务逻辑和多媒体业务。由于业务逻辑控制和网络智能在PSTN内每个交换机上呈分散式节点式分布,并且由于用户数据由各自归属的交换机管理,导致某些业务(如广域CENTrEx)难以开展。
PSTN的终端种类非常单一且没有智能,业务的智能完全由交换机实现,因此一直以来难以实现用户对业务的个性化定制,而且由于终端智能的限制存在使用不便和各种电话补充业务难以推广的问题。引入NGN则在业务实现的简单性和灵活性上有了本质改变。
NGN的业务逻辑控制和网络智能在软交换和应用服务器等少量网元上集中部署,因此可以方便地在全网实现业务部署和业务升级,NGN对广域CENTrEx的实现就非常容易。由于NGN引入了对等性控制协议(SIP),使得终端的智能大大提高,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丰富多彩的SIP智能终端。
终端智能的提高及媒体承载能力的加强(如支持话音、视频等)使得用户对业务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并且已经商用。如NGN的“呼叫屏蔽”这一特性,用户可以对不同来话进行筛选性的监控,可以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来话实施不同的应答策略,应答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接听、转发、挂断等传统方式,而是包括了话音应答、问候音。
8.谁有路由器配置及网络组建的毕业论文
----4、网络连通测试。
dos模式->命令 ping ip地址,如ping 192.168.0.18。 ----服务器的网络配置: ----1、专线接入internet,需要安装两块网卡,例如3com网卡连局域网,dlink网卡连广域网; 拨号接入internet,仅需一块网卡,配置内部用ip地址。
----2、ip地址配置。3com->192.168.0.168,dlink->202.102.236.218,netmask 255.255.255.252。
----3、用交叉网线将dlink网卡与路由器直连可以节省一个hub(如图四)。交叉网线的做法如下: a端:白红、红、白绿、白兰、兰、绿、白棕、棕; b端:白绿、绿、白红、白兰、兰、红、白棕、棕。
三、连接isp ----在规划接入isp(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的一些问题: 选择相应的通信服务。因为租用专线是一项很大的经常性支出,必须认真估算所需要的带宽。
选择相应的接入设备与网络互联设备。其前期投入支出也不少。
----几乎所有的用户都希望以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相对很高的带宽。目前正在发展的各类新颖接入技术,主要包括:普通电话公用网的接入、isdn接入、adsl接入、cable modem接入、ddn专线、分组专线、光纤接入等等。
这里主要讨论常用的两种接入方式: [] ----1、拨号接入 (图三) ----internet:因特网 pstn:公用电话网 modem:调制解调器 ----拨号接入分电话拨号与isdn。电话拨号访问internet最高速率是56kb/s,isdn双信道捆绑速率可达到128kb/s。
要想实现一线多机接入,必须在局域网内安装一台代理服务器,服务器的串口接接modem或isdn适配器,服务器上的网卡连接局域网,配置的ip地址与网内的其他机器在同一地址网段中。电话拨号可以接5台机器,isdn接10台机器。
与专线接入相比,投资少、配置简单、施工快、通信费用低。缺点是速度慢,通信质量无保证,易发生掉线、占线等情况。
----在连接modem的服务器上添加拨号网络,并创建上网连接。因为比较简单,不再赘述。
----isdn的中文名称是综合业务数字网,俗称“一线通”。一条线路同时承载多种业务,可以连接电话、传真、微机以及其他终端。
基本速率接口有2个b信道和1个d信道(2b+d),传输速率144kbps。基群速率接口有30个b信道和1个d信道(30+d),传输速率2mbps.综合业务数字网有窄带(n-isdn)和宽带(b-isdn)两种,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向用户提供2b+d和30b+d两种,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向用户提供155mbps以上的通信能力,也就是实现了信息高速公路,这是正在开发的服务。
laixx.com ----目前大多网吧采用拨号接入internet的方式。 ----2、专线接入 (图四) ----ddn:数字数据网 r:路由器 s:路由器的串口 e:路由器的以太网口 ----常用的专线接入是ddn(数字数据网)方式。
速率范围64kb/s至2mb/s。网吧常用的速率是64kb/s,128kb/s与256kb/s,不过随着网民对带宽的要求愈来愈宽,以及isp的线路租用费用降低,这样的带宽是必须要扩的。
采用ddn,网络设备需要路由器、ntu、基带modem或hdsl。这两种设备的价格都比较昂贵,且专线租用费高。
高投入,高回报。速度快、通信质量有保证,不会出现拨号常见的占线、掉线情况,信誉好。
64kb/s接10台机器较好,128kb/s接20台机器较好,256kb/s接40台机器较好。 ----数字数据网(ddn)是由光纤数字电路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组成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专线出租业务。
它的特点是: ------同步数据传输,不具备交换功能。 ------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
------全透明网,支持任何规程。 ------网络运行管理简便。
----数字数据网的速率可以从1.2k-2mbps任选。一条专线既可传送数据,也可通话,还可定时租用。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业务:点对点、点对多点专用电路、广播、轮询等. ----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需要用路由器实现协议转换与寻径。路由器是比较昂贵的设备,须慎重选择。
一个广域网口,一个局域网口,一个console口,便足够使用。常用的路由器有cisco、bay,国产的路由器有华为、迈普等品牌。
----路由器的配置(以cisco2501为例): ----#conf t *进入配置状态 ----#int e0 *配置ethernet以太网口 ----#no shutdown *打开端口 ----#ip address 202.102.236.217 255.255.255.252 *配置ethernet端口的ip地址 ----#int s0 *配置串行广域网端口 ----#no shutodwn *打开端口 ----#encapsulation hdlc *设 置hdlc 封 装 ----#ip unnumbered e 0 *设 置ip 地 址 与ethernet0 相 同 ----#exit *退出当前配置状态 ----#ip route 0.0.0.0 0.0.0.0 s0 *设置默认路由 ----#wr m *保存 ----#ping 202.102.229.136 *连通性测试。
9.交换机论文总结
Cisco Catalyst 3560系列交换机是一个采用快速以太网配置的固定配置、企业级、IEEE 802。
3af和思科预标准以太网电源(PoE)的交换机,提供了可用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QoS)功能,改进了网络运营。Catalyst 3560系列是适用于小型企业布线室或分支机构环境的理想接入层交换机,这些环境将其LAN基础设施用于部署全新产品和应用,如IP电话、无线接入点、视频监视、建筑物管理系统和远程视频信息亭。
客户可以部署网络范围的智能服务,如高级QoS、速率限制、访问控制列表、组播管理和高性能IP路由,并保持传统LAN交换的简便性。内嵌在Cisco Catalyst 3560系列交换机中的思科集群管理套件(CMS)让用户可以利用任何一个标准的Web浏览器,同时配置多个Catalyst桌面交换机并对其排障。
Cisco CMS软件提供了配置向导,它可以大幅度简化融合网络和智能化网络服务的部署。 Catalyst 3560系列为采用思科IP电话和Cisco Aironet无线LAN接入点,以及任何IEEE 802。
3af兼容终端设备的部署,提供了较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以太网电源使客户无需再为每台支持PoE的设备提供墙壁电源,免除了在IP电话和无线LAN部署中所必不可少的额外布线。
Catalyst 3560 24端口版本可以以支持24个15。4W的同步全供电PoE端口,从而获得了最佳上电设备支持。
通过采用Cisco Catalyst智能电源管理,48端口版本可支持24个15。 4W端口、48个7。
7W端口,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当Catalyst 3560交换机与思科冗余电源系统675(RPS 675)共用时,可提供针对内部电源故障的无缝保护,而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可防范电源中断情况,从而使融合式语音和数据网络实现最高电源可用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路由交换方向网络工程毕业论文(跪求路由器交换机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