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与东北方言有关的论文或一般的作文,1000字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
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一、风物词语1、房舍东北有句俗话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满族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便于取暖,俗称“口袋房”。
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
里屋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匚”型火炕,称为“万字炕”,或称“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不住人。
满族尚右(即以西为上),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处。“南北炕”则以南炕为上,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
烟囱在屋外西山墙旁独立筑起,为圆形,高出房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现在的民居对这种传统格局有所继承也有所改善,一般是砖瓦结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
中间一进门是“外屋”,东西两侧是“里屋”。大多只有一面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景象更是难得一见了。
除正房(又称上屋)外,有的人家还建有东西厢房(又称“下屋”),房前屋后再用墙或“障子”(栅栏)围起来,称为“院套儿”。“地窨子”现在一般指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低矮简陋的小房子。
其实它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盖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二到五尺的深坑,四周宽狭根据人口而定。
坑顶用两根粗木做梁,再搭上檩和椽,支起“人”字形架,最后在上面铺好笤条和草,培上厚土即成。门窗一般设在阳面,早年以鱼皮糊窗。
屋内有的搭铺,有的搭炕。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马架子”曾经是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旧时的一种传统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北现在还有一种称为“马架子”的简陋住房,以树木支撑,上铺树枝,抹上草泥,室内只有低矮的地铺,就地拢火取暖,外呈马鞍形,故名为“马架子”,多为看护瓜菜时的临时住处,也叫“窝棚”。
2、用具“悠车(儿)”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用薄木板揻成,长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或檩子的挂勾上,离地面或炕一般有三四尺的距离。
摇篮的四壁都涂彩绘画,有的在悠车的绳上系着铃铛和玩具。满族有关于悠车来历的传说,清代蒋良骐《东华录》载:“太罕始生时,仙女以桦皮为车形,摇渡鸭绿江。
以故北地婴儿弥月,即行上车。车为椭圆形,悬革于梁下,结铜环,人往来推之,婴儿自睡。”
这就是东北俗谚所说的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来”。“爬犁”(雪橇)是东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
狗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它不仅是猎人狩猎的助手,又是运输中拉雪橇的能手。赫哲人素有养狗之俗,清朝的一些书籍将赫哲族地区称为“使犬部”或“狗国部”。
元朝和以后的明清之际都在这里设置“狗站”。狗橇一般载重约250公斤左右。
拉雪橇狗最多十几条,至少也要两条以上,“狗橇”是当时冬季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东北的一些地方虽然还可以看到狗爬犁,不过大多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特色项目了。
3、服饰“靰鞡”(也作乌拉)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鞋,是满族人最先发明和穿着的。一般用牛皮或鹿皮缝制,帮与底为一整块皮子,鞋脸带褶并有穿鞋带的耳子。
《鸡林旧闻录》记载:“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缘缀,覆及足背。”鞋里要絮靰鞡草(也作乌拉草),此草“草色深碧,其细如发,长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产;溪谷岩石中蒙丛下垂,入冬不枯,性温暖,能御寒避湿,东人常取之铺卧榻,农工等人均以著履。”
靰鞡鞋即由靰鞡草得名。靰鞡曾经非常流行,上至可汗贝勒,下至农工商贾,甚至犯人都穿这种鞋。
后来一种帆布面棉胶鞋也称为“棉靰鞡”或“胶皮靰鞡”。靰鞡也被称为“靰鞡头子”(略含贬义)。
东北还有一句由此产生的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者儿”与“褶儿”谐音,以靰鞡头子鞋面褶多故。
4、饮食东北有很多有特色的食品,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豌豆黄”、“白肉血肠”,朝鲜族的“冷面”、“打糕”,但平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饽饽”。在东北的一些农村,春天吃“豆面饽饽”,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上锅蒸熟,将炒熟的黄豆也磨成面,均匀地铺在擀成片的熟粘糕上,然后卷好,再切成段,又称“豆面卷子”。
夏天做“玻璃叶饽饽”(或作“波罗叶”),就是在柞树或椴树的叶子上摊上粘面和豆馅后对折蒸熟而成。秋冬时节,往往用黄米磨成水面,或者夹小豆泥蒸粘糕饽饽,或包上小。
2.我眼中的东北人论文
东三省经济必将逐步萎缩,未来祖龙之地还将封关,逐步让东北农村空心化是中央利用政治经济手段对国家进行大布局的做法之一,黑龙江适合做农场,随着土地政策的调整,土地集中到少数大户或农业经营公司手中,逐步进行统一化、规模化经营,黑龙江三江平原未来将是大农场式的粮食基地,这必须以消灭中小散户和村落为前提,逐步将其土地经营权收上来,不然会增加土地集约化的不可控因素,这与关内很多撤村并居的做法相似,关内无法疏散移民,只能撤村并居,以空出大片连贯土地。
对东北地区则是诱导移民,吉林辽东北地区将发展林业基地,最后东三省工业将收缩于辽中和半岛地区,东北这么多年不怎么发展,就是北京方面的政策导向,即让一地发展缓慢自动疏散人口,几千万东北人被迫南下。我在东北呆过多年,深刻研究了东北地区风土人情,环境是造就动物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族群身上有一些关内无法容忍的因素,这导致南下的东北人与关内各省人士产生冲突。
一、东北的冬天白山黑水,一抬头到处白雪茫茫,室外温度低,村落稀疏,几乎全是小村,冬天农闲时间太长,精神文化生活空虚,呆在东北的那些同事每天无聊的要死,这就造成东北人喜凑热闹,喜欢求刺激,我在通化、桓仁一代的时候就发现偏僻的村落里居然有人吸毒“溜冰”K粉,有村里的妇女玩SM被勒死,这令人瞠目结舌。二、东北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辽北、辽西北、吉林(除长春附近以外)地区和黑龙江(除哈尔滨外)广大地区,医疗、交通、教育设施普遍落后,日常生产、生活诸多不便,村子里的人必须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互相帮助,加上环境闭塞,通婚情况不容乐观,一村所有住户几乎都能攀上亲戚,只是亲缘关系远近不同,这就造成东北人喜欢攀亲戚,拉关系并最终利用的特性,东北地区农村普遍贫困,贫乏的物质生活也使东北人内心小气,但是为了维护关系,外表却喜欢装大方,充大个,讲排场的虚伪特性。
三、东北农村男女私生活混乱“跑破鞋”现象普遍,男人出去跑,女人往家招,有的两口子各玩各的,彼此两不相欠,倒也相安无事,对性的开放,好吃懒做的个性(长期猫冬导致),空虚的娱乐生活,对中国贞操等传统道德的不讲究,这也造成大量东北女孩充斥娱乐场所的现象,甚至有很多老公给老婆拉皮条的做法,这令关内男人嗤之以鼻。四、在公共场合经常看到两个东北人旁若无人的大声交谈,所谈内容经常涉及个人隐私也毫无顾忌,有时人越多越起劲,比较不要脸,泛“人来疯”,这一点是其不讲究的典型表现之一。
五、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不管农业生产还是普通生活都大受影响,这使东北人形成“猫冬”的特性,导致东北人好吃懒做。六、东北人脾气火爆,个性冲动,经常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由于心眼小,导致性格极端,不计后果,很多坎过不去,经常出现你死我活,鱼死网破的局面。
七、农村的人情关系、慢节奏生活使东北人缺乏现代都市市民的“社会契约精神”,缺乏遵守规则的行事方式和严格的工作态度,使东北人在制造业方面不善经营,只能云集在地摊,小吃,美发及其他娱乐场,甚至是坑蒙拐骗等来钱快的行业。,使名声地位更加低下。
八、东北人在个人享受消费方面无人能及,这与其经济地位很不相称,痛快一会是一会,今天花明天的钱,加上讲排场,不计后果的包装自己,经常导致经济问题而走向犯罪。总而言之,东北人个性虚伪,讲排场好显摆,性格极端,脾气暴躁,做事不计后果,好吃懒做,可谓烟赌有道,实业无方,做事缺乏准则和和严格的工作态度,对细化的管理持抵触态度,差不多就行,马马虎虎。
反观关内各省,虽然中国人有很多缺点,关内各省也各有不同,但是几千年的封建集权统一,使关内各省有着共同的传统道德底线和社会准则,关内各省以和为贵,出现问题,大家先谈,不能半句话不来就动手,关内各省老百姓基本上是生活节约,艰苦朴素,过日子精打细算,这导致与东北人结成的婚姻很容易因为消费观念差异而解体。东北人对传统性道德的背弃,对笑贫不笑娼的推崇,为大多数关内人所不齿。
东北人对人拉关系的虚伪,建立在利用的基础之上,这背弃传统的江湖道义,既不同于北方侠义文化也不同于南方的亲兄弟明算账的契约准则,往往用着你的时候进行不计后果的巨额投入(包括感情和金钱方面),一旦没达到目的立刻翻脸,功利主义使其它各省难以望其项背。东北人由于以上缺点综合导致整个群体的高刑事犯罪率和高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同样的案件凶残程度更高,当然以上几点总结基本上是集中各省同事的统一意见,大家基本赞同,这只是一个群体特征分析,不能和每一个具体个人对号入座,总之,东北人是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陷的族群,根据社会人口学家的分析,这与东北族群的形成过程,即在清末社会严重混乱动荡、道德滑坡、人民困苦的条件下,由闯关东的乱民短时间内聚集而成有莫大关系,虽然人是山东河北过去的,但过去的都是当时在当地混不下去了,或者是充军发配的首先,闯过去的群体就是特殊族群,再者水土不同,环境不同,即使是曾经从。
3.求一篇“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论文,2500字左右
黑龙江地域文化 如今,二人转火了,但它还能火多久?从黑龙江“二人转”之乡海伦走出来的赵 晓波不无担心地告诉记者:“目前二人转的传统唱腔正在表演中不断压缩,更致命的 死穴是‘粉色’和表演内容单一,过度模仿忽略了最根本的推陈出新。”
“东北二人转分为两派,以辽宁为代表的南派重说口,以黑龙江为代表的北派重 唱腔,如今黑龙江的大部分演员表演也开始以说口为主,这可能让传统二人转的一些 绝技失传,这也是传统艺术在市场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切肤之痛!”常晓华分析说, 目前大部分二人转剧场的表演主要是小品,而且看了一个“小沈阳”就等于看了一万 个,许多表演都是相互模仿的程式化内容,而缺少创新也正是“小沈阳”近来被不断 诟病的“死穴”之一,这也是二人转的软肋。更关键的是,部分演员依旧把“黄色说 口”作为调节演出气氛的“法宝”,而这很可能将这门传统艺术再次“定义化”,使 它重又走向死胡同。
对此,北林大剧院的一些探索让人们对二人转的明天多了一份自信。“观众需要 培养,现在来听正戏的观众也不少。”
张成祥说,剧院每天的开场节目都坚持一场正 戏传统唱腔,过去许多人都是演过第一个节目后才入场,如今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坐下 来品味传统唱腔。 “‘粉色’的东西听多了,观众也就腻烦了。”
针对“黄色顽疾”,张希帅说, 演员自己也反感“黄段子”,但“绿色二人转”不是强推的,关键是观众的审美和取 向的变化,“荤口”也有审美疲劳,观众有一个自我淘汰的过程。如今剧场表演中的 “荤口”少了,“撕铁盆”、“口鼻穿钉”等绝活、杂技多了,上座率一样不减。
“关键在于内容创新,扎根黑土地,在老百姓生活中汲取养分,不断发现‘这个 可以有’和‘这个真没有’那样的细节,赚来‘黄金万两’的二人转才能转不停,作 为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常晓华说。
二人转究竟有多火?还不到晚上7点的开场时间,北林大剧院的门口已经聚满了 等待入场的观众。“我们这的平均工资每人一个月才1000多元,剧院门票最贵要 40元一位,就这样还要提前订票!”前来观看演出的公务员魏先生说。
“在绥化市的高档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也要40元,但更多的观众还是选择了二人 转,这说明传统艺术并不是文化产业的‘荒漠’!”张成祥说,与其他亟待保护、政 府不断投入“救市”的传统艺术相比,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二人转越转越火,其高 度市场化的生存方式值得借鉴。 二人转演绎文化产业现代版“农村包围城市” 二人转演绎文化产业现代版“ 农村包围城市” 与黑龙江省京剧院共用一个舞台的莫斯科大剧院,在哈尔滨旅游企业中颇有名气, 外地游客在此不仅可以看到俄罗斯风情歌舞,还可以观赏到二人转。
与为数不多的固 定京剧票友不同,来此的二人转观众来自全国各地,两者不同时段演出的鲜明反差让 人深思。 “作为东北地方戏,二人转的舞台从田间地头到大雅之堂,逐渐形成了文化产业 现代版的‘农村包围城市’!”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室主任、黑龙江省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二人转项目负责人常晓华告诉记者,二人转在黑土地“遍 地开花”,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二人转剧场,地级市的至少都在3个左右,省会 城市哈尔滨更是如此,其中比较知名的刘老根大舞台票价最贵达到了260元,而且 需要提前预约,门票甚至成为一种交际的礼品。
记者在哈尔滨走访时发现,二人转的经济价值被开发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 有连锁经营的东北大舞台等剧场,酒吧、浴池、酒店也借此作为品牌招揽顾客。 二人转这么火,为什么呢?“我们是坐火箭上的天,但根还扎在老百姓的土壤 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黑龙江著名二人转名家赵晓波女士说,有时文 化下乡,农民只认二人转这种传播载体。
“过去是农村人和老年人喜欢看,现在是老少皆宜,城里尤甚!”她说,二人转 也曾有过曲折,单纯为了满足一些低级趣味,但随着国家绿色二人转的扶植力度加大, 二人转推陈出新的特色充分发挥,吸收了小品、歌曲、杂技、魔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百 花齐放”,更重要的是它“娱乐至死”的核心价值,最初的艺人都是农民,本身就是 原汁原味的“平民艺术”,完全是说老百姓的话、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最明显的 “三贴近”,自然就会有市场。 聚焦二人转的昨天、聚焦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赵本山、‘小沈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成就经典,有偶然性,也有必 然性!”常晓华说,他们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经济内涵标志明显,二人转的“品牌”效 应和市场包装很成功,值得其他传统艺术借鉴。
“如果没有赵本山,我招不来这么多学生。”张希帅说,二人转明星的影响力提 高了人们对这个艺术的认知度,他现在招的26个学生80%来自农村,学费每年3 000元,“小沈阳”的一夜成名更是让家长们看到了这个行当的经济价值。
然而,当年的二人转远没有这么风光。“当时叫‘唱蹦子’,父母都说这行当是 ‘臭要饭的’,后来拗不过才同意我去学!” 都飞到嗓子里了。
如今,二人转火了,但它还能火多久?从黑龙江“二人转”之乡海伦走出来的赵 晓。
4.求一篇“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论文,2500字左右
黑龙江地域文化 如今,二人转火了,但它还能火多久?从黑龙江“二人转”之乡海伦走出来的赵 晓波不无担心地告诉记者:“目前二人转的传统唱腔正在表演中不断压缩,更致命的 死穴是‘粉色’和表演内容单一,过度模仿忽略了最根本的推陈出新。”
“东北二人转分为两派,以辽宁为代表的南派重说口,以黑龙江为代表的北派重 唱腔,如今黑龙江的大部分演员表演也开始以说口为主,这可能让传统二人转的一些 绝技失传,这也是传统艺术在市场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切肤之痛!”常晓华分析说, 目前大部分二人转剧场的表演主要是小品,而且看了一个“小沈阳”就等于看了一万 个,许多表演都是相互模仿的程式化内容,而缺少创新也正是“小沈阳”近来被不断 诟病的“死穴”之一,这也是二人转的软肋。更关键的是,部分演员依旧把“黄色说 口”作为调节演出气氛的“法宝”,而这很可能将这门传统艺术再次“定义化”,使 它重又走向死胡同。
对此,北林大剧院的一些探索让人们对二人转的明天多了一份自信。“观众需要 培养,现在来听正戏的观众也不少。”
张成祥说,剧院每天的开场节目都坚持一场正 戏传统唱腔,过去许多人都是演过第一个节目后才入场,如今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坐下 来品味传统唱腔。 “‘粉色’的东西听多了,观众也就腻烦了。”
针对“黄色顽疾”,张希帅说, 演员自己也反感“黄段子”,但“绿色二人转”不是强推的,关键是观众的审美和取 向的变化,“荤口”也有审美疲劳,观众有一个自我淘汰的过程。如今剧场表演中的 “荤口”少了,“撕铁盆”、“口鼻穿钉”等绝活、杂技多了,上座率一样不减。
“关键在于内容创新,扎根黑土地,在老百姓生活中汲取养分,不断发现‘这个 可以有’和‘这个真没有’那样的细节,赚来‘黄金万两’的二人转才能转不停,作 为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常晓华说。
二人转究竟有多火?还不到晚上7点的开场时间,北林大剧院的门口已经聚满了 等待入场的观众。“我们这的平均工资每人一个月才1000多元,剧院门票最贵要 40元一位,就这样还要提前订票!”前来观看演出的公务员魏先生说。
“在绥化市的高档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也要40元,但更多的观众还是选择了二人 转,这说明传统艺术并不是文化产业的‘荒漠’!”张成祥说,与其他亟待保护、政 府不断投入“救市”的传统艺术相比,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二人转越转越火,其高 度市场化的生存方式值得借鉴。 二人转演绎文化产业现代版“农村包围城市” 二人转演绎文化产业现代版“ 农村包围城市” 与黑龙江省京剧院共用一个舞台的莫斯科大剧院,在哈尔滨旅游企业中颇有名气, 外地游客在此不仅可以看到俄罗斯风情歌舞,还可以观赏到二人转。
与为数不多的固 定京剧票友不同,来此的二人转观众来自全国各地,两者不同时段演出的鲜明反差让 人深思。 “作为东北地方戏,二人转的舞台从田间地头到大雅之堂,逐渐形成了文化产业 现代版的‘农村包围城市’!”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室主任、黑龙江省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二人转项目负责人常晓华告诉记者,二人转在黑土地“遍 地开花”,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二人转剧场,地级市的至少都在3个左右,省会 城市哈尔滨更是如此,其中比较知名的刘老根大舞台票价最贵达到了260元,而且 需要提前预约,门票甚至成为一种交际的礼品。
记者在哈尔滨走访时发现,二人转的经济价值被开发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 有连锁经营的东北大舞台等剧场,酒吧、浴池、酒店也借此作为品牌招揽顾客。 二人转这么火,为什么呢?“我们是坐火箭上的天,但根还扎在老百姓的土壤 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黑龙江著名二人转名家赵晓波女士说,有时文 化下乡,农民只认二人转这种传播载体。
“过去是农村人和老年人喜欢看,现在是老少皆宜,城里尤甚!”她说,二人转 也曾有过曲折,单纯为了满足一些低级趣味,但随着国家绿色二人转的扶植力度加大, 二人转推陈出新的特色充分发挥,吸收了小品、歌曲、杂技、魔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百 花齐放”,更重要的是它“娱乐至死”的核心价值,最初的艺人都是农民,本身就是 原汁原味的“平民艺术”,完全是说老百姓的话、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最明显的 “三贴近”,自然就会有市场。 聚焦二人转的昨天、聚焦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赵本山、‘小沈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成就经典,有偶然性,也有必 然性!”常晓华说,他们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经济内涵标志明显,二人转的“品牌”效 应和市场包装很成功,值得其他传统艺术借鉴。
“如果没有赵本山,我招不来这么多学生。”张希帅说,二人转明星的影响力提 高了人们对这个艺术的认知度,他现在招的26个学生80%来自农村,学费每年3 000元,“小沈阳”的一夜成名更是让家长们看到了这个行当的经济价值。
然而,当年的二人转远没有这么风光。“当时叫‘唱蹦子’,父母都说这行当是 ‘臭要饭的’,后来拗不过才同意我去学!” 都飞到嗓子里了。
如今,二人转火了,但它还能火多久?从黑龙江“二人转”之乡海伦走出来的赵 晓。
5.关于东北的民俗文化
东北大秧歌:历史悠久,它即是东北地域民族民间文化精英典型代表之一,也是东北满、汉等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晶。
——"二人转"、:在我国诸多区域性"文化圈"中,东北民俗文化以其主导的喜剧精神而著称。文章对关东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乐观、粗犷的精神内核予以了自然地理生态、历史人文传统和区域群体性格等多方面的成因探索,并对最充分显现这种民俗文化精神的民间艺术、亚艺术形式——"二人转"、喜剧小品和东北大秧歌做了理性的分析与诠释。
同时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喜剧观对东北民俗文化的性质作了理论的界定与阐析。 凡是风俗都是自古相传,一代代沿袭下来的,主要表现为时间的久远、范围的广泛、思想的固守及模式的转变,并随时间及历史发展变化而呈变异。
如过去达斡尔族民间婚后不孕妇女向“柳树神,三叩。鄂伦春原始婚礼中,一对新人步入新房前“围越篝火”的风俗,在篝火旁顺绕三圈,后跳过去,意在消灾祝吉……现随社会与时代变迁,居民条件环境改变,其俗不消,产生变异,喜绿裁柳,向往美好。
再如剪纸艺术(精神民俗)中的“东北刻纸”即俗称“挂钱”,西南及中原称“花钱子”,“喜门笺”,多用彩纸,少数以金箔和银箔纸刻制,选择吉祥图案与文字,象五谷丰登,福禄寿喜、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等。大都四张一套,每张图案一字,它配合年画与春联使用。
“挂钱,原是巫术中的招幌,现变为祝祈的艺术品。一种民俗事象的发展变化也影响其它民俗事象的发展变化,变异性明显。
春节原为以祈禳灾祸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活动.后逐渐演变为庆丰年祝吉祥活动,如今融入了更浓烈的文化娱乐内容,使围绕春节而展开的诸多民俗事象都受到了影响与变异,但在变异过程中也完善了一种传承。
6.谁有关于东北二人转论文的资料 [论文报告]
二人转——最具东北特色的文化品牌 谈到东北文化,二人转总是要放在很高的位置。
东北人有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由此可见,东北人对二人转的喜爱。
三百多年来,东北二人转就像一朵朴素的野花,在东北民间傲然开放。如今,二人转这一地方戏剧品种已经转出东北,“烧遍”中国大地,各路二人转艺术团体纷纷进军北京、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的舞台。
2004年和2005年,长春和平大戏院的头牌演员和吉林省吉剧团联袂进京演出,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之后,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行的“东北二人转名家名段演唱会”、“转星进羊城”、《秋天的二人转》转进首都剧场……演员们精彩的唱腔、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各怀绝技的特色表演让观众领略到二人转那别具一格的热辣风情和强大的生命力。
今年,赵本山和辽宁民间艺术团预计要在全国几十个城市进行百场二人转巡回演出,要把二人转这把“火”再度烧旺。 二人转何以赢得全国观众的喝彩?有关专家认为,是这一剧种浓郁的平民性、与观众的“零距离”,使东北二人转成为观众的“宠儿”。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关音光说,二人转是东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牌,“二人转之所以让东北及全国观众喜欢,是因为它表演形式丰富,二人转是集戏剧、歌舞和曲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人们看一场二人转相当于欣赏一台综合性文艺晚会。而且,二人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二人转来源于生活,这让它浑身上下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体现了东北的民俗、民风,东北人天生那种幽默、大气、豪爽的性格特征全都体现于其中。” 赵本山也说过,看过了东北二人转,就可以了解整个大东北。
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李鹏飞说:“提到东北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二人转。二人转已经成为最具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他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工作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放松,需要一种轻松、健康的文化节目作为消遣。
二人转这一来自民间、内容幽默的文化节目恰恰迎合了人们放松的需求。“而且,二人转演员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根据台下观众的情绪变化,他们可以在舞台上进行创造性发挥,积极地与台下进行沟通。
演员如此,台下的观众也一样,他们不是消极地欣赏,而是以激情、掌声、笑声,甚至是跟唱、帮腔与演员进行着交流。一场戏下来,演员与观众几乎是浑然一体,快乐共享。
这就使台上台下的交流达到相互激活、共唱一台戏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