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做有限元真的不好发论文了吗
同学,可以发的。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论文装订
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2.跪求有限元分析论文
CAE实用软件实训结业论文 10604020819 穆俊超 106040208班 机械设计方向 此例是发动机活塞的有限元分析,其目的是检验该活塞的结构强度。
活塞顶部受 到向下的均布载荷为10MPa,材料弹性模量 E = 2.1* 1011 p a ,泊松比 ? = 0.3 。 题目分析;对活塞的中间两个通孔进行限制,并且是完全限制,六个方向的约束 全部施加上去,并且是在两个位置 Solid 1.3 1.8,都施加限制,而在顶部只设置 五个方向的约束,竖直向下的约束不加限制,这样才可以施加均布载荷,网格类 型为 Type→Solid, 1.新建一个数据库文件, 【File】 .新建一个数据库文件, 【 】 1) 选择菜单 【File】 →New, 文件名→输入文件名 mjc, 单击 。
Analysis Code→MSC.Nastran,Analysis Type→Structural,单击 。 2.导入 CAD 几何模型 . 选择菜单【File】→Import,Object→Model, Source→Parasolid xmt, 选择 piston.x_t,单击 ,单击 。
3.划分有限元网格, .划分有限元网格, 划分网格:Action→Create,Object→Mesh,Type→Solid, Elem Shape→Tet, Mesher → Tetmesh , Topology → Tet10 , Input List → Solid 1 , 选 中 Automatic Calculation,单击 。 4.施加边界条件, .施加边界条件, 1) 施加固定约束: Action→Create, Object→Displacement, Type→Nodal, New Set Name→mjc1,单击 ,Translations
2)施加均布载荷:Action→Create,Object→Pressure,Type→Element Uniform, New Set Na→mjc2, Target Element Type t→3D, 单击 , Pressure→1.0e7, 单击 , 单击 , 选中 Geometry, Select Solid Faces→Solid 1.32,单击 ,单击 ,单击 。 5.定义材料属性, .定义材料属性, 定义材料:Action→Create,Object→Isotropic,Method→Manual Input,Material Name→steel, 单击 , Constitutive Model→Linear Elastic, Elastic Modulus→2.1e11, Poisson Ratio→0.3, 单击 , 单击 。
6.定义单元属性, .定义单元属性, 1)定义单元属性:Action→Create,Object→3D,Type→Solid,Pry Set Name→ mjc3, Option(s) →Homogeneous、Standard Formulation, 单击 , Material Name→Steel (在 Material Property Sets 中选择) 单击 , , Select ,单击 。 Members→Solid 1,单击 7.进行分析, .进行分析, 1)进行分析:Action→Analyze,Object→Entire Model,Method→Analysis Deck, Job Name→mjc,单击 ,Solution Type→LINEAR STATIC,单击 , apply。
打开 NASTRAN, 选择 mjc1.bdf, 单击 。 此时, Patran 会将模型提交 Nastran 运算,会弹出一个 DOS 形式的窗口,显示 Nastran 的运行 情况,运算完成之后,计算机的扬声器会有提示音,同时,状态显示窗口关闭。
2) 读入分析结果: Action→Access Results, Object→Attach XDB, Method→Result Entities,Select Result File,文件名→mjc1.xdb,单击 ,单击 。 这样才可以进行后处理。
这一步骤, 是将 Nastran 的分析结果读入到 Patran 中来, 8.后处理, .后处理, 1)显示应力云纹图:Action→Create,Object→Quick Plot,Select Result Cases→ Default,A1: Static Subcase,Select Fringe Result→Stress Tensor,Quantity→von 。此时,活塞模型的 von Mises 弯曲应力云纹图就显示出 Mises,单击 来,如图 1-6 所示。
图 1-6 2)显示位移变形图:Action→Create,Object→Quick Plot,Select Result Cases→ Default,A1: Static Subcase , Select Deformation Result → Displacements Translational,Quantity→Magnitude,单击 。此时,活塞模型的位移变 形图就显示出来,如图 1-7 所。
3.急求毕业设计:基于ANSYS软件发动机曲轴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连杆有限元模型建立建模方案的确定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连续体模型对连杆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缺陷,因为这样必然将连杆的所有组件认为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而连杆是由各个分离的组件组装而成的,包括连杆体 衬套 轴瓦 连杆盖及连杆螺栓等 各部件之间存在许多配合面,接触状态非常复杂,对连杆的强度分析有很大影响,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计算结果会跟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差距,近乎于错误 考虑到这些因素,根据连杆体和连杆盖之间的接触方式,将二者用接触单元连为一个整体 而衬套 轴瓦 螺栓对连杆的作用将以连接预紧力的形式作用于连杆体及连杆盖上模型的建立采用UG软件来完成建模,建好的模型以 mod-el格式导入 ansys软件 图 1 为连杆的三维视图 基于连杆在几何形状上的对称性,采用 1/2 连杆模型进行分析,可以节省大量计算机内存,把这些内存用于划分网格中,可以节省计算时间 如图 2 为连杆1/2 模型连杆有限元分析计算工况的选择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连杆小端随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大端随曲轴作旋转运动,而连杆体本身为平动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连杆的最大载荷出现在进气冲程的上止点附近,此时产生最大拉应力,膨胀冲程的上止点附近此时产生最大压应力,因此选择这两个位置进行应力分析[2]。
工况 1:连杆受活塞组的惯性力作用、连杆自身的摆动惯性力、连杆小头衬套和大头轴瓦的径向装配应力和连杆大头所承受的螺栓预紧力;工况 2:连杆载荷包括活塞组的惯性力 连杆自身的摆动惯性力 小头上承受的燃气压力 连杆小头衬套和大头轴瓦的径向装配应力和连杆大头所承受的螺栓预紧力网格的划分该连杆材料为中碳钢,密度为 7 850 kg/m3,杨氏模量为 210 GPa,泊松比为 0.3 由于连杆形状复杂且不规则,因此采用高阶四面体单元 Solid 92,进行自由网格划分,共有 159 669 个单元, 247 821 个节点,图3为1/2 连杆网格划分图边界条件及载荷处理位移边界条件因所选模型为 1/2 连杆,故在连杆的对称面上施加对称约束,约束连杆在 方向平移和在 ,方向的转动,并选取 个节点约束住 , 方向的平移和 方向的转动 工况 1 时,在连杆大头内孔下部的 120 施加 向约束;工况 2 时,在连杆大头内孔上部的 120 施加 向约束[3]边界条件及载荷处理位移边界条件因所选模型为 1/2 连杆,故在连杆的对称面上施加对称约束,约束连杆在 方向平移和在 ,方向的转动,并选取 个节点约束住 , 方向的平移和 方向的转动 工况 1 时,在连杆大头内孔下部的 120 施加 向约束;工况 2 时,在连杆大头内孔上部的 120 施加 向约束[3]连杆载荷处理(1)螺栓预紧力:螺栓作为承载体系的一部分,作用是拉紧大端和大端盖,其预紧力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0.2 0 10- 2式中 螺栓拧紧力矩;0 螺栓预紧力;螺栓直径计算得螺栓预紧力约为3 758.6 N(2)连杆小头孔的载荷沿轴线方向按二次抛物线分布,沿孔圆周方向在 120 范围内按余弦规律分布,而连杆大头孔与曲柄销接触角为 120 ,载荷同样按余弦规律分布[4]假设所受载荷曲线方程为2+而轴向受力长度为 2 ,当 =0 时, max,故max 而当 时,=0,这样可以得出max/2,=0则作用在轴颈上的总载荷为:40 0cos 3 /2 d d = 83 0d得出 = 83max01-22 d = 169max由此可得 max= 916, = 9161-22则沿轴颈圆周方向有 = cos 3 /2其中,=0~ ,=- 60 ~60(3)连杆小头与衬套,大头与轴瓦之间,由于过盈装配存在预紧力,通过计算可得出连杆小头预紧力约为 211.52N,连杆大头预紧力约为 70.25N计算结果与分析使用 ANSYS软件,定义材料属性,并施加必要的位移边界条件和力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后,可以得出连杆在最大受拉和最大受压两种工况下的应力云图,如图 4和图 5所示从应力云图可以看出,连杆在最大受拉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在连杆大头顶部,以及连杆大头和连杆盖用螺栓连接处,还有连杆小头底部油孔处,而在最大受压工况下最大应力发生在连杆小头孔下部的油孔处,同时连杆大小头和杆身过渡处应力也相对集中连杆设计的改进方案基于连杆在两种受力工况下的应力集中情况,可以得出连杆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交变载荷,在设计时应首先保证连杆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刚度,不能简单依靠加大结构尺寸[5]。
4.求 FEM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写毕业论文的吧 我也在找呢 “有限单元法”自20世纪60年代由克拉夫(Clough)第一次提出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它如今已经成为工程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值计算方法。
由于它的通用和有效性,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高度重视,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限单元法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或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基本变量、基本方程、求解域、和边界条件等)确定以后,有限元法作为对其进行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可简单的概括为如下2点。
(1)将一个表示结构或连续体的求解域离散为若干个子域(单元),并通过他们边界上的节点相互联结为一个组合体。(2)用每个单元内所假设的近似函数来分片表示全求解域内待求解的未知变量,而每个单元内的近似函数由未知场函数(或其导数)在单元各个节点上的数值和与其对应的插值函数来表示。
由于在联结相邻单元的节点上,场函数具有相同的数值,则将它们作为数值求解的基本未知量。因此,求解原待求场函数的无穷多自由度问题转换为求解场函数节点值的有限自由度问题。
3.1.2有限元法的特点有限元方法之所以用途如此广泛,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如下:(1)对于复杂几何构形的适应性。由于单元在空间上可以是一维、二维、三维的,而且每一种单元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同时各种单元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所以,工程实际遇到的非常复杂的结构和构造都可以离散为由单元几何体表示的有限元模型。
(2)对于各种物理问题的适应性。由于用单元内近似函数分片表示全求解域的未知场函数,并未限制场函数所满足的方程形式,也未限制各个单元所对应的方程必须有相同的形式,因此它适用于各种物理问题。
(3)建立于严格理论基础上的可靠性。因为用于建立有限元方程的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在数学上己证明是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的等效积分形式,所以只要原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同时用来求解有限元方程的数值算法是稳定可靠的,则随着单元数目的增加(即单元尺寸的缩小)或是随着单元自由度数的增加(即插值函数阶次的提高),有限元解的近似程度不断地被改进。
如果单元是满足收敛准则的,则近似解最后收敛于原数学模型的精确解。(4)适合计算机实现的高效性。
由于有限元分析的各个步骤可以表达成规范化的矩阵形式,所以求解方程可以统一为标准的矩阵代数问题,特别适合计算机的编程和执行。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新的数值算法的不断出现,大型复杂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已成为工程技术领域的常规工作。
3.1.3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由于本论文主要是结构分析,所以主要介绍有限元分析过程中针对结构分析的主要步骤,通常分为7步,概括如下。(1)结构的离散化。
按照问题的几何特征和精度要求等因素将结构物分割成有限个单元体,并在单元体的指定点设置节点,使相邻单元的有关参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有限元网格,即将原来的连续体离散为在节点处相互连接的有限单元组合体,用它来代替原来的结构。(2)选择位移模式。
假定位移是坐标的某种简单函数(位移模式或插值函数),通常采用多项式作为位移模式。在选择位移模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a.多项式项数应等于单元自由度数;b.多项式阶次应包含常数项和线性项;c.单元自由度应等于单元节点独立位移的个数。
位移矩阵为: (3.1)式中, 为单元的节点位移, 为形函数矩阵。(3)分析单元的力学性能。
用节点位移表示的单元应变为: (3.2)式中, 为单元应变, 是单元的节点位移, 为几何矩阵或应变矩阵,反映了节点位移与应变之间的转换关系。由本构方程导出用节点位移表示的单元应力可表示为: (3.3) 为与单元材料有关的弹性矩阵。
由变分原理,建立单元上节点力与节点位移的关系式,即平衡方程为: (3.4) 其中, 为单元刚度矩阵,其形式为: (3.5) [D]为与单元材料有关的弹性矩阵。(4)集合所有单元的平衡方程。
建立整个结构的平衡方程,即组集总刚,总刚矩阵为[k]。 (3.6)由总刚形成的整个结构的平衡方程为: (3.7)上述方程在引入几何边界条件时,将进行适当修改。
(5)求解未知节点位移和计算单元应力。对平衡方程求解,解出未知的节点位移,然后根据前面给出的关系计算节点的应变和应力以及单元的应力和应变。
(6)整理并输出单元应变和应力。(7)结合计算结果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问题的最终分析结果。
公式不显示。
5.有限元分析学习心得
有限单元法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它是50年代首先在连续体力学领域--飞机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随后很快广泛的应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等连续性问题。
有限元法分析计算的思路和做法可归纳如下:
1) 物体离散化
将某个工程结构离散为由各种单元组成的计算模型,这一步称作单元剖分。离散后单元与单元之间利用单元的节点相互连接起来;单元节点的设置、性质、数目等应视问题的性质,描述变形形态的需要和计算进度而定(一般情况单元划分越细则描述变形情况越精确,即越接近实际变形,但计算量越大)。所以有限元中分析的结构已不是原有的物体或结构物,而是同新材料的由众多单元以一定方式连接成的离散物体。这样,用有限元分析计算所获得的结果只是近似的。如果划分单元数目非常多而又合理,则所获得的结果就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2) 单元特性分析
A、选择位移模式
在有限单元法中,选择节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时称为位移法;选择节点力作为基本未知量时称为力法;取一部分节点力和一部分节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时称为混合法。位移法易于实现计算自动化,所以,在有限单元法中位移法应用范围最广。
当采用位移法时,物体或结构物离散化之后,就可把单元总的一些物理量如位移,应变和应力等由节点位移来表示。这时可以对单元中位移的分布采用一些能逼近原函数的近似函数予以描述。通常,有限元法我们就将位移表示为坐标变量的简单函数。这种函数称为位移模式或位移函数,如y= 其中 是待定系数, 是与坐标有关的某种函数。
B、分析单元的力学性质
根据单元的材料性质、形状、尺寸、节点数目、位置及其含义等,找出单元节点力和节点位移的关系式,这是单元分析中的关键一步。此时需要应用弹性力学中的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来建立力和位移的方程式,从而导出单元刚度矩阵,这是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之一。
C、计算等效节点力
物体离散化后,假定力是通过节点从一个单元传递到另一个单元。但是,对于实际的连续体,力是从单元的公共边传递到另一个单元中去的。因而,这种作用在单元边界上的表面力、体积力和集中力都需要等效的移到节点上去,也就是用等效的节点力来代替所有作用在单元上得力。
3) 单元组集
利用结构力的平衡条件和边界条件把各个单元按原来的结构重新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有限元方程(1-1)式中,K是整体结构的刚度矩阵;q是节点位移列阵;f是载荷列阵。
4) 求解未知节点位移
解有限元方程式(1-1)得出位移。这里,可以根据方程组的具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是"一分一合",分是为了就进行单元分析,合则为了对整体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有限元的发展概况
1943年 courant在论文中取定义在三角形域上分片连续函数,利用最小势能原理研究St.Venant的扭转问题。
1960年 clough的平面弹性论文中用“有限元法”这个名称。
1970年 随着计算机和软件的发展,有限元发展起来。
涉及的内容:有限元所依据的理论,单元的划分原则,形状函数的选取及协调性。
有限元法涉及:数值计算方法及其误差、收敛性和稳定性。
应用范围: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电磁学、声学、生物力学
求解的情况:杆、梁、板、壳、块体等各类单元构成的弹性(线性和非线性)、弹塑性或塑性问题(包括静力和动力问题)。能求解各类场分布问题(流体场、温度场、电磁场等的稳态和瞬态问题),水流管路、电路、润滑、噪声以及固体、流体、温度相互作用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有限元(现在做有限元真的不好发论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