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可以写哪些方面
参考选题:1、网络时代新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广州亚运会云传播研究3、广州亚运会受众调查研究4、三网融合在广州亚运传播中的运用研究5、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应对研究6、三网融合助推网络媒介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实证研究7、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样态变化与发展趋势研究(1)传媒样态变化:网络传播在三网融合终端的特点、信息传播的优势、问题等(2)传媒发展趋势:信息需求的及时性、媒体报道的多元性、信息传播的先入为主性等(3)受众对三网融合新传媒样态的需求研究8、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传播的正负效应研究(1)三网融合对网络催生舆情、影响舆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影响的正负效应研究(2)三网融合对网络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正负效应研究9、3G:传媒效用最大化及其实现研究10、3G用户网络传播特定年龄受众信息需求与传播效果研究11、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国家宏观策略与舆论引导研究12、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介的影响研究13、三网融合对网络媒介的影响研究我也是新闻专业的,这是我们老师给的选题,希望能帮到你。
2.求新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新闻学]国际传媒集团资本运营成功对中国传媒业的启示和借鉴
内容摘要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传媒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产业支柱之一,由于资本运营手段的娴熟运用,西方传媒业已成就了一大批跨国传媒巨头。在我国,经过改革20多年来的发展,传媒业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仍然。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36 KB 日期:2008-08-11
7、[新闻学]论古代史传的新闻性
开题报告+论文摘 要 随着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拓展,目前边缘学科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由于文学尤其是古代的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传和新闻传播有着渊源关系,也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是昨日的新。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5 KB 日期:2008-05-23
10、[新闻学]网络时代的人类文明与文化失落
摘 要: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网络作为“第四媒介”在人类文明进程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技术与网络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网络传播的开展及网络时代的形态。。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 KB 日期:2007-11-01
14、[新闻学]网络广播电视发展趋势初探
摘 要广播电视已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尽管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一片红火,但大都已虚火上身,经营状况不佳。现在, 网络又给广播电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广播电视与网络完美结合。本文。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6 KB 日期:2007-09-18
16、[新闻学]简论岭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支撑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同的区域经济水平和特色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样地,传统地域文化必然会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本文试图从岭南地区的经济与历史发展角度。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8 KB 日期:2007-06-14
17、[新闻学]明星博客初探
开题报告+任务书+文献综述+论文+翻译中文摘要“Blog”——博客,诞生于网络,如今已经蔓延到报纸、电视、电台、杂志等一系列媒体。它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众大突破,也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其中的一个分支。
3.求一篇广播电视新闻学硕士开题报告,要求字数3000
开题报告要根据你的论文来写的,不知道你的论文是什么,贴一个给你供参考。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1. 选题的目的: 在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片头、片尾及片花中会加入固定的音乐体现节目的统一性,而在这里,主要就电视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适当的音乐与主题、内容及结构相吻合进行简单的探讨。 2. 选题的意义: 配乐在电视新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专题类报道中,合理地加入音乐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活中,音乐就是人们陶冶情操、舒缓压力的手段,而对于如今对电视新闻节目要求日益提高的观众们来说.音乐的加入也增加了新闻的可看性和观众的兴趣。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吕和方指出了公共标识用语的四种应用功能特征: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分析了公共标识用语的“动态”和“静态”信息,并对公示语独特的语言风格进行了阐述。
王银泉、万正方、金龙等剖析了我国城市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失误现象,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改进意见,探讨了公共标识用语翻译的方法和规律。 2003年8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通了“汉英公示语研究在线” 2004年9月还负责主编了《汉英公示语词典》,系统总结了目前的公共标识用语翻译,并成立了“汉英公示语研究课题组”。
国外对于公共标识用语的翻译研究最早的开始于Vinay & Darbelnet两位学者,从他们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的前言部分可以知道,他们对于公共标识用语的研究起于1959年。 目前,国外对于这项工作进展的很好,政府有专设一些部门和人员来进行监督,在不同的部门和领域都有规范专有用语,同时下达使用手册,更有一些西方国家有使用符号和图像作标志的趋势。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1. 主要研究内容: 引言 一.公共标识用语的概述 (一) 公共标识用语的定义与特点 (二) 公共标识用语的分类 (三) 公共标识用语的实用功能 二.从类别角度剖析现公共标识用语中的问题 (一) 街道路牌 (二) 景点标识 (三) 社会宣传用语 (四) 公共广告 (五) 告示 三.公共标识用语在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 在语用角度中的原则 (二) 在文化角度中的原则 四.公共标识用语英译的方法和策略 (一) 方法 (二) 策略 2. 创新之处: 我国现有的研究公共标识用语英译的论文有很多,但本文提出公共标识用语的翻译应该重视语用和文化差异的作用,增加关联度,扩大认知环境,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1. 研究方法: 在资料及文献上主要选择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搜集,翻阅大量至今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教授对公共标识用语英译的一些研究,逐步对本论题有更深度的理解。
在撰写论文时主要采用演绎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事例型论据与理论型论据,提出一些在公共标识用语的翻译中的方法和策略。 2. 准备工作情况: 在搜集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已经对本论题主旨和内容有了大体的轮廓,对于论题的研究方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 主要措施: 在接下来的论文撰写中将继续搜集更多的理论文献,深入生活取材。 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1) 论文指导第一阶段(2010年10月下旬——2010年12月中旬):完成初稿。
(2) 论文指导第二阶段(2010年12月下旬):交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发回后进行第一次论文修改。 (3) 论文指导第三阶段(2011年3月下旬):交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发回后进行第二次论文修改。
(4) 论文指导第四阶段(2011年4月上旬):交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发回后进行第三次论文修改。 (5) 论文指导第五阶段(2011年4月中旬):定稿。
(6) 论文指导第六阶段(2011年5月上旬):交定稿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本给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写评语,做好答辩准备。 (7) 论文指导第七阶段(2011年5月中旬):开展答辩工作。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蒋磊.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J].中国翻译,2002 2. 万正方.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2 3. 王银全,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 2004 4.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 卞正东.论标识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3 6. 李怀奎,李怀宏.景观标识名称汉译英的语用等效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 2004 7. 王银泉.汉英公示语翻译及其译学理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 8. 杨丽波.国内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现状[J].怀化学院学报,2007 9. Vinay&Darbelnet.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J]. 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Amsterdamand 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1989 10. New 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六、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七、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系(盖章) 年 月 日。
4.新闻专业毕业论文什么论题比较好
提供一些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
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 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 3、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4、新闻特写研究 5、深度报道研究 6、新闻叙事研究 7、网络新闻研究 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 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 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 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 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 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 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8、记者的修养 19、论都市报的舆论监督作用 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 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 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 25、网络“暴力”初探 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 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 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 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 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 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 3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 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 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 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 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 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 41、论新闻报道失实 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 43、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 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 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 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 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 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 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 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 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 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 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 56、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 57、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58、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59、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60、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1、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62、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63、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64、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65、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 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 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 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 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 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 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 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 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 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 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 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 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03、广告创意理论研究104、广告诉求理论研究105、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106、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107、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8、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09、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110、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111、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112、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13、如何看待名人广告114、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115、报刊广告文案创作116、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17、广告中的女性形象118、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119、试论广告创意技巧120、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129、谈《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13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134、浅析民生新闻在。
5.求新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新闻学]国际传媒集团资本运营成功对中国传媒业的启示和借鉴
内容摘要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传媒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产业支柱之一,由于资本运营手段的娴熟运用,西方传媒业已成就了一大批跨国传媒巨头。在我国,经过改革20多年来的发展,传媒业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仍然。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36 KB 日期:2008-08-11
7、[新闻学]论古代史传的新闻性
开题报告+论文摘 要 随着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拓展,目前边缘学科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由于文学尤其是古代的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传和新闻传播有着渊源关系,也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是昨日的新。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5 KB 日期:2008-05-23
10、[新闻学]网络时代的人类文明与文化失落
摘 要: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网络作为“第四媒介”在人类文明进程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技术与网络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网络传播的开展及网络时代的形态。。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 KB 日期:2007-11-01
14、[新闻学]网络广播电视发展趋势初探
摘 要广播电视已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尽管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一片红火,但大都已虚火上身,经营状况不佳。现在, 网络又给广播电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广播电视与网络完美结合。本文。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6 KB 日期:2007-09-18
16、[新闻学]简论岭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支撑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同的区域经济水平和特色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样地,传统地域文化必然会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本文试图从岭南地区的经济与历史发展角度。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8 KB 日期:2007-06-14
17、[新闻学]明星博客初探
开题报告+任务书+文献综述+论文+翻译中文摘要“Blog”——博客,诞生于网络,如今已经蔓延到报纸、电视、电台、杂志等一系列媒体。它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众大突破,也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其中的一个分支。
6.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论文摘要英文翻译,翻译准确追加100分
In recent years, television talk shows became the new favorite, all the main stations have launched their own talk show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has aroused strong reaction of the majority of the audience. Beside that, the talk shows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are also caused extensive industry discussions,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s the talk show host like talk show host quality, language, style, charisma and other. In this paper, for outstanding talk show of the analysis, talk show host should have the language style features and a successful talk show host should possess qualities such as issues of languag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talk show, host, language, style
7.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优秀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用影像报道世界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发展需要,培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机构从事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策划编排、节目主持等工作的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传播学、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电视采访、电视写作、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新闻摄影、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评论、电视节目主持、媒介批评、广播新闻业务等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科研实验学习设施,为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与国内外许多重要的广播电视教育科研机构和媒体机构有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几十年来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浙江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实践与竞争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选题策划、现场报道、宣传管理等工作。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电视摄像、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新闻编辑与评论、现场报道、电视编辑与制作等。主要实践环节有:军事理论与军训;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毕业论文;另有社会调查、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电视深度报道、“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专题教育、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实践。
专业特色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并结合自身优势,本专业主要围绕“两个理念、一个指向”的指导原则,建设专业特色。“两个理念”指的是以新闻专业理念办广电新闻专业、实践即实战的理念;“一个指向”指的是专业培养的指向为:培养“上手快、实践适应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空间大”的学生。
师资: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职教师30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硕士学位18人,在读博士3人。
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学院还拥有21名特聘教授,他们都是知名学者和业界泰斗,定期来校传播最新业界发展动态,指导师生教学、科研、实践。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新闻综合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数字采编与出版实验室等3个专有实验室,浙江第一门户网站——“浙江在线”与我院合作建立了“互动新传媒实验室”。2010年,获批中央财政资助项目“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发布教学实验平台”立项。
我院与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嘉兴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在线、华数在线、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开展多方位合作,师生研究、实践拥有了高层次平台。学院长期为县市级媒体提供业务指导,承担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
学院依托广电行业,跟踪媒体前沿,为日新月异的传媒业输送优秀的传媒专业创新人才。浙江传媒学院的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浙江省重点学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本专业面向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电视媒体以及各类新闻机构、宣传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宽厚的人文社科基础,熟悉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够从事广播电视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宣传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除通识课程外,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道德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节目策划、电视新闻报道、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电视摄像、电视专题片采编、电视现场报道、广播新闻报道、中国电视文化评论、中外纪录片、外国广播电视、影视精品赏析、电视新闻评析等。同时我系还搭建全媒体应用平台,设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广告等全员实训课程,使各专业学生都有充分训练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
本系除公共基础课外,专业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闻评析、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广播电视编辑、电视技术基础、电视摄像、摄影构图、播音基础、影视美学、世界广播事业、电视专题片制作、电视专题研究、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本专业已编著的《广播电视业务系列丛书》等教材10多部。
本系除了选留一批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师资,还常年聘请有关媒介的专家主讲业务课程。为了适应广播电视领域新技术迅速更新换代的特点,本系教学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四年学习期间技术操作与社会实践不间断,已在上海电台、东方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教育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 吉林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隶属于戏剧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院系位于自由大路表演校区。
该专业为学制四年的特色专业。主干课程有:新闻学、传播学、视听语言、摄影摄像、。
8.急求一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摘要]:随着传播学的发展,新闻学与传播学以及相应的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紧张,先后产生了不同乃至对立的看法:或主张新闻学吸取传播学来完善自身,或倡导用传播学来取代新闻学,或批评传播学统治了新闻教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缺乏深入的体认。本文在回顾有关讨论演进轨迹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学术立场或学术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深入辨析了新闻学与传播学(主要是大众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由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相互交织,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与吸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使新闻学与传播学获得更大的发展,不必人为轩轾,制造“你死我活”的无谓争论。
[关键词]:新闻学 传播学 学科关系
一、讨论新闻学与传播学之关系的历史回顾
自1978年开始引进、介绍西方传播学以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就逐渐呈现在国人的学术视域中。这是因为,要阐述什么是传播学,就牵涉到与新闻学的关系。譬如,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者断言:“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学理’为重点,新闻学以‘术’为重点。”[1] 显然,这样的比较已涉及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
进入90年代,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学科建设问题。1992年,王泽华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之比较》一文中比较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提出“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不同层次和分支,但传播学又不能代替新闻学。” [2] 从此,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特别是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就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1996年,喻权域《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调研随记》写道:1995年6月在成都出席第四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期间,作者利用会议空隙“与来自各大学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报社、电台、电视台的学者专家,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结果,“接触过的所有学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不能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3] 作者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开展调研,且强调“不能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显然包含了一个前提性问题,那就是学界已经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观点。
检索有关文献,不难发现90年代中期确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1994年,明安香在《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发展》一文中写道,随着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新闻学’这一传统概念和术语同其所研究的众多媒介对象、庞杂的传播实践相比,就像恐龙蛋同其破壳而出迅速为庞然大物的恐龙一样,极不相衬、极不适应。”因此,“当前世界上新闻学正在向传播学发展”,这是一种“历史性趋势”。而“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已确定无疑进入了大众传播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我国新闻学研究及时转入到以传播学、大众传播学为主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4] 尽管明安香没用“取代”一词,但文章内容特别是结论确乎有“以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意味。1995年,邵培仁在《新闻传播学》一书中则明确提出:传统新闻学“正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老,即将成为‘一门绝望的学问’”,“给新闻学植入新的基因,注入新的血液,引进新的方法,是新闻学获得新生的唯一出路”[5] 。因此,“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再以传播学替换新闻传播学,这实在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趋势,历史的必然,并不以那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左右它、阻挡它。”[6] 其后,邵培仁在一篇论文中又重申:“用‘新闻传播’取代‘新闻报道’、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乃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7] 邵培仁的说法是“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不过他又说“再以传播学替换新闻传播学”,将其观点概括为“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似乎不成问题。与邵培仁的主观设想不同,裘正义则从事实上判定传播学已开始取代新闻学。他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学科的发展即意味着否定。传播学通过自身的研究已部分地取代了新闻学。”[8]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广播电视新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