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人物论文,1500字左右,高悬赏
关于弗吉尼亚与印刷机的艺术探讨
(够味儿不?)
上帝说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在弗吉尼亚看来,她有时候也需要在文学界客串一下上帝。
这位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女权主义的先驱者、布卢姆斯伯里组织的核心人物,在当时的伦敦可谓是风光无限。
一九一七年,35岁的弗吉尼亚与丈夫伦纳德买下了一架二手印刷机,建立了霍加斯出版社。在我看来,这标志着,她所写的所有文章,都不必再讨出版社的欢心,不必看他人脸色。事实亦是如此。该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弗吉尼亚的全部小说,并且还出版部分布卢姆斯伯里组织成员的刊物。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买了架印刷机,建立了出版社这种事情基本是没有舆论价值的。然而于一名处于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女性,一名热衷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抑郁症患者,能够相对随心所欲地出版自己的文集,这简直幸福得难以言喻。首先,她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与重要代表人物,而“意识流”这一无法用语言表达其含义的、没有具体统筹范围的抽象词语,要将其引用并发扬光大实在难以想象。就好比时钟总是顺时针转动,而偏偏有的钟就倒着转,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意识流小说是以意识的流动为要据来进行叙述的,其主要描写的是思想的进行。这种小说由于没有时间概念,使其内容十分跳跃,难以捉摸。第一次读她的《达洛卫夫人》,对她的立体思维感到十分迷茫,仔细阅读了两遍才理清头绪。如此违反正常文学概念的危险小说,在当时又有哪家出版社敢于随意冒险呢。由此可见,这台宝贵的印刷机对弗吉尼亚乃至意识流小说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二、由印刷机间接引发的危机
莫泊桑说过:描写一样东西,就得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其物与其同类的不同来。我酝酿许久,虽未能大悟,却也发现这台印刷机的与众不同来。
有了精神的支柱,自由的创作多少会给弗吉尼亚这位从不屈服的才女以自信与底气。于是,弗吉尼亚的胆量像充气球一样慢慢扩张。让我们先重新审视弗吉尼亚,十三岁由于丧母引发了精神分裂,幼年时被异父长兄多次性骚扰导致性恐惧与性冷淡,甚至有了姐姐瓦内萨所说的“萨福倾向”。不可否认她一时风光无限,然而最终的结局却令人叹惋。到底是什么让如神话般的弗吉尼亚严重受挫呢?而追溯到二十世纪的男权主义社会制度,可以发现从弗吉尼亚因未收到过正是教育而感到不满到发出言论——女人不及男人的假象,恰恰是男人一手造成的,等等。弗吉尼亚作为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女权主义者之一,对现存制度大胆的宣称或暗喻遍布了她的许多作品。而这些标新立异的作品正出版于弗吉尼亚的霍加斯出版社,源于那架二手印刷机。在一九三八年,弗吉尼亚出版的小册子《三个基尼金币》中,她更是极为大胆地批判男权、父权主义,公然向男权主义社会发出挑战,触动了男性的权力。一名女性与所有男性站在两个对立面上,可想而知,骄傲的公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与折磨。几乎所有人都激烈地批判她,就连永远支持她的丈夫伦纳德,这次也选择了沉默。
在残酷的现实下,这台印刷机不再拥有成全自由的能力,相反地,它肆长了弗吉尼亚的自信与不羁的性格,最终引发了可怕的个人危机。试想,若是没有自己的印刷机,弗吉尼亚狂妄的《三个基尼金币》在出版社审核时就该挂了。
三、印刷机的毁灭到弗吉尼亚的崩溃
一九四零年,由于德国空军的全面轰炸,弗吉尼亚的出版社与房子都被炸毁。没有了印刷机,这于她算是一个不轻的打击。对弗吉尼亚这样热爱创作的女性而言,印刷机充当了她精神支柱的部分。当死亡的阴影笼罩她,最使她痛苦的却是由于无法完成作品而产生的忧虑。自由言论权被剥夺,精神支柱的倒塌,健康与这名永不妥协的女性背道而驰。在抑郁症引发的幻听与没有安全感的痛苦挣扎下,一九四一年,深感病情不会好转的弗吉尼亚投河自尽。
弗吉尼亚被安葬在她家中的一棵树下,墓志铭是她小说《海浪》的尾声:“死亡,即使我置身你的怀抱,我也不会屈服,不受宰制。”
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十世纪接触女性弗吉尼亚·伍尔夫,集智慧、容貌与才华于一身的艺术家,在深入她的部分“意识流”之后,不得不让我陷入异次元的奥理中。
我仔细数了数,差不多是1500字左右,刚刚写的,纯原创,是关于艺术探讨的,怎么样,巧不?
2.近现代历史人物或事件论文,1000~2000字,最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论文——李鸿章 摘要:李鸿章作为一个影响了晚清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汉族官僚。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一生奔波劳累,是洋务运动中做事最多的的人。
最后却落得被时人、后人唾骂的卖国贼。今天,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偏见,全面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丈夫只手把吴钩,义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晚清只要搞懂三个人,就可以把晚清历史的枢纽、着眼点找到。这三个人是:慈禧,李鸿章,赫德。
慈禧代表清王朝满族贵族的最高统治者,太平天国后,清朝权力中心下移,地方汉族大员崛起。湘系,淮系,北洋。
当中时间最长,做事最多的就是李鸿章。赫德代表洋人和西方势力。
这足见李鸿章的分量。 关于如何评价李鸿章,我想先从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入手,甲午战争使他一生事业名声扫地,他也承认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没想到甲午一战,把我这个纸糊的灯笼给捅破了。
现在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首先,李鸿章并非出生于大地主大官僚家庭,他的祖先一直到他的祖父才有了两倾地。
李鸿章24岁就中了进士。过去有种说法,叫五十少进士,二十老明经。
就是说五十岁能中进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像小说范进中举的人层出不穷。
可以说李鸿章是很刻苦,而且理学修养很高。 在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横扫中国江南地区,清朝的“八旗”,“绿营”不堪一击。
是靠汉族大员的团练才将其平定。其中就包括李鸿章的淮军。
过去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被称为是他的一项“罪证”。我认为这是因为受过去得意识形态影响,凡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就是反动势力,尤其在文化的革命时期。
凡是不“革命” 的就是反动的顽固派,而在那个时期“革命”其实是被理解成“造反”,只有造反才是对的,所谓“造反有理”。历史作者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在他的新书《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中评价太平天国是世间的“祸胎”,没有任何先进的东西可言。
虽然很多起义者追随太平天国,认为可以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国。可惜“人们对天堂的渴望,往往导致其最终堕入地狱的深渊”。
经过了太平天国,捻军两次大规模的内战后,李鸿章凭借军事力量起来了。这时正值英法连军火烧圆明园。
让李鸿章看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势不可挡。他立刻对淮军进行现代化改革,用现代兵器武装,此后30年,淮军基本充当了国防军主力。
又组建了北洋海军,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颗明珠。这两支队伍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国防近代化的过程中,是应该肯定的。
趋新实物,是李鸿章的特点,他认识到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不能只向外国人买兵器,所以他积极投身洋务,作为晚清五大洋务集团,拉开了近40年“洋务运动”“同光中兴”的序幕(而且他也是谢幕者)。一方面,他办实业,铁路、海防都是他最早创办的,另外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电报也,据说创造了47个第一,非常不容易。
另一方面,他同时看到光有造机器的的机器不行,还要有造机器的人和懂原理的人。于是他派遣留学生。
近代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学堂,陆军军官,都是李鸿章派的,不过留学周期太长,而洋务急需人才,于是聘请洋人,聘请土籍科学家如徐寿、华恒芳等。另外设立翻译官,翻译了很多科学、军事方面的书籍然后办学堂,做了很多事情。
在办军事工业后发现国不富就无法养兵。于是又办民用工业,办轮船招商局和洋人争利,开煤矿。
办民用工业钱不够用,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官方出一股,民间资本出一股,总的是国家控股,官督商办。
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体制。 事实上,李鸿章搞洋务是阻力重重的,很多人认为他大逆不道。
比如造轮船,要大机器生产。当时很多顽固派就反对,而且势力很大,认为立国之道在人心,在孔孟之道,不在于机器,那是奇技淫巧。
以洋人为师就是乱我中华,就是用夷变夏。至于修铁路,19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来了,最后1889年慈禧下懿旨批准,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耽误了20年。
在期间李鸿章修了一条70公里的铁路用来运煤,当时遭到反对。结果不敢跑蒸汽机车,而是用骡子在铁轨上拉着跑。
至于洋务运动需要的技术人才,在当时根本没有人愿意学,认为只有孔孟之道才是正道。比如严复就是想走功名之路,但后来父亲死了,家里很穷,他才进福州船政学堂。
在洋务派和顽固派历次的争论中,顽固派总是把技术性的问题上升到道德层面,上升到违反孔孟之道。中国人有种泛道德化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纵观整个洋务运动,李鸿章克服了重重困难,中国才取得来之不易的一点点近代化的进步。由此观之,李鸿章是个爱国士大夫。
李鸿章被指责最多的就是甲午战败,签署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早就认识到了日本的威胁。
1874年李鸿章就说“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他创立北洋水师时就指出“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御日本起见。”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下令不许出战有诸多原因。首先是慈禧60大寿,不能被一场战争搅和。
3.根据所给题材,自拟题目,写一篇毕业论文
逆境用与成才的关系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环境对人的成长是有一定影响的。逆境中的人因更能正视自我,挖掘自己的勇气和巨大潜力,奋勇拼搏,而最终成材。
就成材而言,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外因,是要靠内因来起作用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自古英豪出贫贱,纨绔子弟少伟男”了,因为顺境中的人容易受迷惑,他们往往贪图享受,不知奋进,不知道苦难为何物。而没有志向,没有进取心的人,又怎么能成材呢?逆境中的人则不同,他们饱受磨难,一次次与命运和困难作斗争,为走出逆境,大多都树立了远大志向和坚定目标。人没有压力不抬头,没有动力不奋进,一旦二者兼备,就会发挥出令人吃惊的潜力。这正是顺境中的人一般不具备的。
当然,既然环境是外因,所以不是所有身处顺境的人都不能成材,更不是所有逆境中的人都会成材,这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顺境中的人如果能不图安逸,立下壮志,奋力拼搏,又何愁不能成材呢?相反,逆境中的人如果经不起磨难,就会消沉下去乃至被吞噬。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都是经过逆境奋进成功的。像司马迁,他由于李陵一案身受宫刑,蒙受大辱,但他终于顶过磨难,发愤写完了辉煌巨著——《史记》。再如现代的华人张士柏,他经历了从游泳健将到高位截痪的巨大变更,却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将它化为动力,勤奋学习,完成了许多健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有张海迪、李政道……逆境中成材的名人不胜枚举。北京“宏志班”的学生们,个个在困境中长大,学会了用勇气、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困难。他们像是野外的小草,饱经风雨蹂躏却不倒伏,而那些温室里的“花朵”的生命力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看来,不经过风浪,就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不经历风雨,就不能看到彩虹;不经受磨难,就不能成大事。所以,青年们,如果你身处顺境,请走出“温室”,拿出勇气迎接困难的挑战;如果你身处逆境,也不要气馁,要勇敢地克服困难。正如人说:“苦难是所学校。”而学得好坏要看自己。
4.评说名家论文鲁迅
欲认识、评说鲁迅者,不可不读此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革命的作家总是公开地表示他们和社会斗争的联系;他们不但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一定的思想,而且时常一个公民的资格出来对社会说话,为着自己的理想而战斗,暴露那些假清高的绅士艺术家的虚伪。
高尔基在小说戏剧之外,写了很多的公开书信和“社会论文”(Publicist article),尤其在最近几年——社会的政治斗争十分紧张的时期。也有人笑他做不成艺术家了,因为“他只会写这些社会论文”。
但是,谁都知道这些讥笑高尔基的,是些什么样的蚊子和苍蝇! 鲁迅在最近十五年来,断断续续的写过许多论文和杂感,尤其是杂感来得多。于是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杂感专家”。
“专”在“杂”里者,显然含有鄙视的意思。可是,正因为一些蚊子苍蝇讨厌他的杂感,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的意义。
鲁迅的杂感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谁要是想一想这将近二十年的情形,他就可以懂得这种文体发生的原因。
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使作家不能够从容的把他的思想和情感溶铸到创作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又不容许作家的言论采取通常的形式。作家的幽默才能,就帮助他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斗争的同情。
不但这样,这里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阜利通——feuilleton)的代名词。
自然,这不能够代替创作,然而它的特点是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应社会上的日常事变。 现在选集鲁迅的杂感,不但因为这里有中国思想斗争史上的宝贵的成绩,而且也为着现时的战斗:要知道形势虽然会大不相同,而那种吸血的苍蝇蚊子,却总是那么多! 鲁迅是谁?我们先来说一通神话罢。
神话里有这么一段故事:亚尔霸·龙迦的公主莱亚·西尔维亚被战神马尔斯强奸了,生下一胎双生儿子:一个是罗谟鲁斯,一个是莱谟斯;他们俩兄弟一出娘胎就丢在荒山里,如果不是一只母狼喂他们奶吃,也许早就饿死了;后来罗谟鲁斯居然创造了罗马城,并且乘着大雷雨飞上了天,做了军神;而莱谟斯却被他的兄弟杀了,因为他敢于蔑视那庄严的罗马城,他只一脚就跨过那可笑的城墙。莱谟斯的命运比鲁迅悲惨多了。
这也许因为那时代还是虚伪统治的时代。而现在,吃过狼奶的罗谟鲁斯未必再去建筑那种可笑的象煞有介事的罗马城,更不愿意飞上天去高高的供在天神的宝座上,而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乳母是野兽。
虽然现代的罗谟鲁斯也曾经做过一些这类的傻事情,可是,他终于屈服在“时代精神”的面前,而同着莱谟斯双双的回到狼的怀抱里来。莱谟斯是永久没有忘记自己的乳母的,虽然他也很久的在“孤独的战斗”之中找寻着那回到“故乡”的道路。
他憎恶着天神和公主的黑暗世界,他也不能够不轻蔑那虚伪的自欺的纸糊罗马城,这样一直到他回到“故乡”的荒野,在这里找着了群众的野兽性,找着了扫除奴才式的家畜性的铁扫帚,找着了真实的光明的建筑,——这不是什么可笑的猥琐的城墙,而是伟大的簇新的星球。 是的,鲁迅是莱谟斯,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浪漫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他从他自己的道路回到了狼的怀抱。
这篇文章后面还有很多内容,写不下了,详细资料请看我给出的参考资料。
5.中国名人故事(长点写3000字论文)
詹天佑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
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
十二岁时被清政府选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求学。经小学、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一科,二十一岁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回国后用非所学,被派去当兵轮驾驶员,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光绪十二年,改任博学馆洋文教习兼测绘海图工作。
光绪十四年,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为会员。此后历任津榆、锦州和萍醴铁路工程师、新易铁路总工程师、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洛潼铁路顾问总工程师等职。
宣统元年,受赐工科进士,任留学学生主试官、邮传部顾问官、学部咨议官,并派去宜昌任商办四川铁路总工程师。民国元年,任粤汉铁路会办,被公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
民国三年,任粤汉川路督办,孙中山大总统晋升其为上大夫少卿衔,委为交通部总长,奖给二等宝光嘉禾章。民国八年,受北洋军阀政府派往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的中国代表。
民国八年四月十五日,因病请假回武汉,于二十四日逝世,终年五十九岁。詹天佑的一生,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
詹天佑的一生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而感到由衷的骄傲,詹天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想:今天,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才能像詹天佑一样为祖国作出贡献。
孙立人在缅甸俘虏了日本兵,并问他们有没有去过中国,去过中国的全部枪毙。启功在一次会议上不愿意与四人帮同流,四人帮让他发表讲话,他起立后跟大家说,我没什么好说的,在这个给大家鞠个躬吧。
许世友将军好酒,特别是茅台。晚年病重昏迷,无论怎么弄都不醒,护士用棉絮沾酒搽他嘴唇才能醒来。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 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李白少时, 好任侠, 且喜纵横. 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 自汉末以来, 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 李白从少年时起, 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 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 潜心学习, 多年不进城市. 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 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 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 由于饲养惯了, 定时飞来求食, 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 一声呼唤, 便从四处飞落阶前, 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 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 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 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 认定他们有道术, 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 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 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 那时李白才十六岁. 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 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 喜谈王霸之道, 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二、仗剑远游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 渐行渐远, 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 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1·江陵幸遇司马祯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 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 而且写得一手好篆, 诗也飘逸如仙. 玄宗对其非常尊敬, 曾将他召至内殿, 请教经法, 还为他造了阳台观, 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 自然十分开心, 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 李白器宇轩昂, 资质不凡, 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 及至看了他的诗文, 更是惊叹不已, 称赞其“有仙风道骨, 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 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 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 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 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 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 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 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 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兴奋之余, 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 以大鹏自喻, 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 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 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2·洞庭葬友李白自江陵南下, 途经岳阳, 再向南去, 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 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 李白悲痛万分, 他伏在朋友的身边, 号陶大哭, "泣尽继之以血". 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 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 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 真是无可奈何, 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 自己继续东游, 决心在东南之。
6.议论文中关于名人的例子
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牛顿,在科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为什么能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他怎样由一个平常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联想到他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的几个故事。
“我一定要超过他!”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
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
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
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
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
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篱笆下的乐趣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
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
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
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
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
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
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
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在暴风中研究和计算风力 时间对人是一视同仁的,给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对时间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识也大不一样。
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知识在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
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
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他研究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学后,又研究笛卡儿几何学,对比之下觉得欧几里德几何学肤浅,便悉心钻研笛氏 几何学,直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
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传说中牛顿“大暴风中算风力”的佳话,可为牛顿身体力学的佐证。
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
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的好机会。于是,便拿着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
他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纸,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动摇他求知的欲望。
他一遍又一遍,终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他快乐极了,急忙跑回家去,继续进行研究。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岁时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万有引力和光的秘密 牛顿二十三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
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
在乡下度过的休学日子里,他从没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万有引力、微积分、光的分析等发明的基础工作,都是这个期间完成的。
那时,乡下的孩子是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掉下来。
这些事实使他怀疑起来:“什么力量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以及水桶里的牛。
7.帮忙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史事件或重要人物的论文,字数2000字以上,
从曾国藩看为人处世之道摘要: 曾国藩,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农耕家庭,但却成就了一代大将之才,文通程朱理学,武能制太平天国起义。
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的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本篇论文从他的生平简介开始,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详述了三件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事。
从对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大重要人物的人物剖析开始,渐渐的了解那个时局动荡的时代。并通过他的一生,看到了我们普世价值中对于人生起伏的“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般释然。
人物简介:曾国藩,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五岁启蒙,次年入家塾“利见斋”。
早年多次应试不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此后仕途平坦,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授礼部右侍郎。不久署兵部右侍郎。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道光三十一年(1852年)生母去世,丁忧回籍。
此时太平军已攻入湖南,气势正盛。咸丰二年底(1853年1月),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旨。
经郭嵩焘力劝,离家前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事宜。一月后,太平军攻占江宁且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曾国藩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仿效已经成军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湘军。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咸丰四年(1854年),发布《讨粤匪檄》,率师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石贞祥部击败,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休整后,重整旗鼓,当年攻占岳州、武昌。
咸丰六年(1856年)坐困南昌。9月2日,洪杨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南昌解围。
两年后,湘军攻占九江,气势颇盛。十年(1860年),湘军围安庆。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8月,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改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朝廷命其处理“天津教案”。
曾国藩深知当时中国远非西方列强对手,因此主张对外让步。发布《谕天津士民》的告示,对天津人民多方指责,诫其勿再起事端,随后释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引起天津绅民的不满。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于总督府后,朝廷命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在南京两江总督府病逝。
朝廷追赠太傅,谥文正。【3】三件事:一、买书(知识改变命运)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在参加了七次小试后,终于童试过关,成为父亲的县学同学,并于当年取妻成了家。
次年,曾国藩首赴乡试,竟一举中试成为第三十六名举人,并于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入都,准备第二年的会试。曾家几百年才出了这么个举人,可称是破天荒,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自然大喜过望,期待着他实现多年来曾家入官为仕的愿望。
道光十五年的会试,曾国藩不售,由于昔年还要举办恩科,未免于往来奔波,曾国藩遂留住京师的长沙会馆读书一年。然而道光十六年的恩科,曾国藩再次名落孙山。
于是,会试报罢,他由运河南下,经清江、扬州,自江宁(今南京)溯江而上,回转湖南。在金陵时,他在书肆见到一部《二十三史》,爱不释手,冲动之下,遂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豪阔之事,把借来的钱全用在了购书上,钱不足则以衣裘抵价。
两考不中,还借那么一大笔钱买书,曾国藩以一个初入社会的农家子,居然肯,也居然敢借百金购一套《二十三史》,绝对是个异数。但就是他的这股子对于书的热诚,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使得他在将来的风起云涌的人生中,有着坚定不移、宠辱不惊的精神指导。
二、靖港之耻(败不馁)咸丰四年四月,太平军大部据于靖港,别部据于宁乡、湘潭。当时有人半夜来向曾国藩说:“靖港寇屯中数百人,不虞(防备)我,可驱而走也。
团丁特欲借旗鼓以威贼,已作浮桥济师,机不可失。”【1】于是曾国藩出兵靖港。
有王闿运所著《湘军志。曾军篇》记载当时情景:庚午(四月二日),平旦至,水急风利,炮船径逼寇屯,寇炮陆军至者合团丁攻寇。
寇出,团丁遂反奔,官军亦退,争浮桥,桥以门扉、床板(搭成),人多桥坏,死者百余人。国藩仗剑督退者,立令旗岸上曰:“过旗者斩。”
士皆绕从旗旁过,遂大奔。眼见自己编练的湘勇如此不中用,曾国藩一时激愤,竟欲投水自尽,被悄悄跟随其后的章寿麟发现救起。
出师不利的曾国藩痛心疾首,上请罪折归纳失利之因:一、纪纲不密,维系不固,以致溃散;二、轻进求胜,对事出意外的退败没有准备;三、明知水勇训练不足,陆军临阵经验不足,贸然出战,责任在自己心存侥幸。为此,他实行了一贯的精兵原则,毅然裁撤了靖港的溃勇,只保留了在湘潭经受住战火考验的水师五营、陆师三营与驻守平江的湘勇,总计。
8.历史人物或事件300字论文
周恩来总理的少年故事一直影响我到上大学,在那个还跟小的年纪读到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崛起读书深深影响了我,我们这代人也许生活的太幸福了,从小饭开张口,衣来伸手,每天甚至不用想任何一件事就已有人为你早早准备好了,没有目标,没有自己的思想,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者,直到小学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总理的故事,才知道人从小就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并且要为这个抱负付出行动,于是我也开始了好好读书,小学中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很好,虽然没有次次第一,但是成绩一直很稳定的排在年级前5,最后也如愿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南开大学,现在已经毕业1年多了,也在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贡献着一点力量,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我想如果每个人都平凡的坚持每天都贡献着一点力量,那么我们国家那么多人,就是一个很大的社会力量,社会不断的进步,国家就会不断的强大,中国就会保持崛起而不是倒退,总理的这句话永远不会失效。
9.求一篇有关中国古代史事件或人物的论文,5000字的
再考赤壁之战 [摘 要]尹韵公先生曾发表《赤壁之战辨》,从参战兵力、时间以及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 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赤壁之战;兵力;曹操 尹韵公先生于1981年3月31日的《光明 日报》上发表了《赤壁之战辨》,该文认为《资治 通鉴》记载的赤壁之战是司马光的歪曲和渲 染,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 战,并非大战。尹文中说:“曹军五千轻骑在长 阪击败刘备后,继续南下,直趋江陵,缴获了大 量作战物资。
于是乘船东下,不期在赤壁突然 同数量上占优势的孙刘联军相遇了,发生了赤 壁之战。由此可见,这次战争是在紧迫的时间 内发生的,古代交通运输困难,曹操纵有天大的 军事才能,也无力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结集。
这就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 性。”尹先生还从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来说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
尹先生的文章引发 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各方面问题的再探讨,时 至今日,其探讨还在进行。笔者以绵薄之力,试 举几例谨与尹先生商榷。
一 曹操一方参战兵力数量是轻骑五千吗?为说明赤壁之战的规模,须先搞清楚曹操 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在史料可信度较大的 东晋以前的早期史料中,涉及曹操赤壁战前兵 力数量的有如下几处:陈寿《三国志》、裴松之 注引西晋材料、东晋袁宏《后汉纪》等。
《三国 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了西晋陆机如下所 言:“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 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 旅,虎步原隰。”可见,西晋陆机认为曹操在赤 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多达“百万”。
有类似说法 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今操 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 争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三国志·周瑜传》载黄盖与曹操的信中说:“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 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
由此看来,曹操统一 北方后已拥兵百万,是当时比较通行的说法。当然,曹操是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赤壁 之战中去的。
赤壁之战临近之时,曹操在给孙权君臣的 劝降书中言:“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 于吴”(《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曹操的劝 降书带有战争讹诈的性质,所谓水军八十万参 战不足为信。
但赤壁之战来临前夕对于曹操可 能的参战人数,周瑜曾这样分析:“彼所将中国 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 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按照周 瑜的说法,曹操一方投入的兵力数量可能是十 五六万,再加上俘虏刘表的降军七八万,总共是 二十三四万。
再者,大战将至,当时江东的头面 人物,听到曹操几乎不战而定荆州,即将顺流而 下的消息,大多“闻之皆恐”(《三国志·吴书· 周瑜传》),“望风畏惧”(《三国志·吴书·吴 主传》),纷纷主张投降,就连长期追随孙坚、孙 策征战的孙贲(孙坚之侄)也准备采取单独行 动:“遣子入质”(《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从周瑜的分析和战前的气氛可以预见,曹操大 军将至,将要到来的战役会是一场大战。
战争期间的兵力数量历来都是军事机密,连参战对手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猜测,但战 后就成了公开的秘密。陈寿《三国志》所载有 关曹操兵力数量的记载,虽稍有差异,但并不矛 盾。
《周瑜传》:“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 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
《诸 葛恪传》:“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 如山……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 州。”刘表原有十万兵马,减去在刘备、刘琦控 制下的两万余名,投降曹操的约为七八万人马。
至于曹操率领南下的北方军队数量,学者卢弼 认为陈寿所记的诸葛恪语“三十万众”较为可 靠,卢弼说:“八十万众,夸辞耳,《诸葛恪传》云 操率三十万众可证,亦以三十万为近 是”。[1](P897)因为战后兵力数量逐渐成为公开的 秘密,尤其是参战的人数,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的 赤壁之战。
三十多年过去了,物换星移,曹魏政 权已处在司马氏的控制之下,江东三万人参加 的赤壁之战也已经成为吴国颇为自豪的日常谈 资,由不得诸葛恪一人信口开河。台湾林瑞翰 主编的《魏晋南北朝史》也认为赤壁之战曹操 所投入的军队数量是“三四十万”。
[2](P38) 所以,尹韵公先生认为赤壁之战是曹操用 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 从作战时间来看,尹文认为曹操九月占领 江陵之后,即率军东下与孙刘联军作战,“从时 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之战的可能性”。
这也是 值得商榷的。至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最早记载的是 蜀末晋初陈寿(233~279年)陈寿的《三国志· 武帝纪》:“(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
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
九 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 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篙、邓义等。益州牧刘璋 始受征役,遣兵给军。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台 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救合肥。
权 闻至。